《大方脈》~ 傷寒雜病醫方 卷五 (16)

回本書目錄

傷寒雜病醫方 卷五 (16)

1. 醫方表裡門

杏蘇飲,治前症肺中有火,喘嗽痰涎。

即參蘇飲去人參,加去皮尖杏仁十粒。熱甚,再加酒炒黃芩。

茯苓補心散,治虛人感冒,及吐衄便血,表未解者,用此兼治之。

即參蘇飲加當歸、川芎、炒芍、熟地,煎服。

香蘇飲,治四時感冒,頭痛發熱,或兼內傷胸膈滿悶,噯氣惡食。

酒炒香附,蘇莖葉(各二錢),陳皮,甘草(各一錢),生薑(三片),蔥白(二寸)

傷食,加炒神麯、麥芽、山楂;咳嗽,加杏仁、桑皮;痰甚,加製半夏、茯苓;心中卒痛,加元胡索,酒引;傷風自汗,加桂枝;傷寒無汗,加麻黃;鼻塞頭暈,加羌活、淨芥穗;頭痛,加白芷、川芎。

黑奴丸,治陽毒(見二卷辨症篇)。

小麥奴(是小麥成黑穗者),麻黃,黃芩,大黃,芒硝,百草霜,吊揚塵(等分)

曬研極細,蜜丸,重二錢。新汲水化服。服後若渴欲飲冷水,令恣意飲之,須臾自當寒振出汗,腹響微利,邪作解也。如始終不作渴,恐是陰極似陽,忌服此。

還陽散,治陰毒(見辨症篇)。

石硫黃

研細末。每用二錢,艾湯調服。良久發熱汗出,其邪自解。若不汗出,可再服之。

退陰散,治陰毒。

炮川烏,炒乾姜(等分)

研末。每用一錢,熱鹽湯調服。肢冷者,連進三服,溫而汗之。

燒褲襠散,治陰陽易病(見二卷辨症篇)。

取男女褲襠近隱處者,剪下,燒灰存性,水調服方寸匙,日三服,尿利自愈。男病用女襠,女病用男襠。

葛根芩連湯,治桂枝湯症,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喘而汗出,用此湯散表清裡。

葛根(四錢),炙草,黃芩(各一錢),黃連(錢半),姜,棗(引)

三黃石膏場,治傷寒溫毒,表裡俱熱,狂叫奔走,煩躁大渴,面赤鼻乾,兩目如火,身體拘急而不得汗,或已經汗下,過經不解,三焦大熱,譫狂鼻衄,身目俱黃,六脈洪數,及陽毒發斑。

石膏末(三錢),黃芩,黃連,黃柏,麻黃(各一錢),梔子(三枚),豆豉(十粒),細茶(五分),姜,棗(引)

有汗,減麻黃一半。

二聖救苦丹,凡時疫、傳染、傷寒、溫病、熱病,熱盛形氣實者,初起服此,或汗或吐或下,三法兼行,其病立解。

川大黃(二兩),皂角肉(一兩)

曬灱,研細末,水糊為丸,梧子大。無根水,每下二三錢,老幼減半服。

冰解散,治時疫一二日,頭痛壯熱。

麻黃(二錢),大黃,黃芩(各錢半),桂枝,白芍,炙草(各一錢)

煎湯。溫服,令汗下兼行,其疫自解。

葳蕤湯,治風溫初起,表裡俱實。

萎蕤,羌活,麻黃,葛根,白芷,川芎,甘草,木香,石膏末,去皮杏仁

酌量服。裡實熱甚,多汗者,加大黃、芒硝。

白話文:

杏蘇飲,治療先前說的症狀,像是肺裡面有火氣,導致的咳嗽、氣喘、有痰等。

這個方子是從參蘇飲把人參去掉,再加入去皮的杏仁十粒。如果熱象很嚴重,就再加酒炒過的黃芩。

茯苓補心散,治療體質虛弱的人感冒,以及有吐血、流鼻血、大便出血,而且表證還沒解除的情況,用這個方子來兼顧治療。

這個方子是從參蘇飲加上當歸、川芎、炒過的芍藥、熟地,一起煎煮服用。

香蘇飲,治療四季感冒,症狀有頭痛發燒,或者兼有內傷導致的胸悶、打嗝、不想吃東西。

這個方子用酒炒過的香附,蘇的莖葉(各二錢),陳皮、甘草(各一錢),生薑(三片),蔥白(二寸)。

如果因為吃太多東西不消化,加炒過的神麯、麥芽、山楂;咳嗽,加杏仁、桑白皮;痰很多,加製半夏、茯苓;突然心痛,加元胡索,用酒來引藥;感冒自汗,加桂枝;感冒沒汗,加麻黃;鼻塞頭暈,加羌活、荊芥穗;頭痛,加白芷、川芎。

黑奴丸,治療陽毒(在第二卷辨症篇有說明)。

這個方子用小麥奴(就是小麥長成黑穗的),麻黃,黃芩,大黃,芒硝,百草霜,吊揚塵(等分)。

曬乾後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蜂蜜做成丸子,每丸重二錢。用新汲取的水化開服用。吃藥後如果口渴想喝冷水,就讓他盡情喝,過一會兒身體自然會發冷發抖出汗,肚子會有輕微的響聲和排便,病邪就解除了。如果從頭到尾都不覺得口渴,可能是陰寒極盛的假陽證,就不要服用這個藥。

還陽散,治療陰毒(在辨症篇有說明)。

這個方子用石硫黃。

磨成細末。每次用二錢,用艾葉水調服。過一會兒會發熱出汗,病邪就自然解除了。如果不出汗,可以再吃一次。

退陰散,治療陰毒。

這個方子用炮製過的川烏,炒過的乾薑(等分)。

磨成粉末。每次用一錢,用熱鹽水調服。如果手腳冰冷,可以連續服用三次,讓身體溫熱並出汗。

燒褲襠散,治療陰陽易病(在第二卷辨症篇有說明)。

這個方子取男、女褲襠靠近隱私處的部位,剪下來,燒成灰,保留藥性,用水調服一小匙,每天三次,小便順暢後病就會好。男生生病用女生的褲襠,女生生病用男生的褲襠。

葛根芩連湯,治療本來是桂枝湯證,醫生反而用瀉藥,結果腹瀉不止,脈搏急促,氣喘出汗,用這個湯來疏散表邪、清除裡熱。

這個方子用葛根(四錢),炙甘草,黃芩(各一錢),黃連(錢半),加薑、棗來引藥。

三黃石膏湯,治療傷寒溫毒,表裡都有熱,病人狂躁大叫、亂跑,煩躁口渴,臉紅鼻子乾,眼睛像著火一樣,身體緊繃無法出汗,或者已經發汗、瀉下,但病情過了時間還是沒好,三焦大熱,胡言亂語、流鼻血、全身發黃,脈象洪大快速,以及陽毒發斑。

這個方子用石膏粉(三錢),黃芩、黃連、黃柏、麻黃(各一錢),梔子(三枚),豆豉(十粒),細茶(五分),加薑、棗來引藥。

如果出汗,麻黃減半。

二聖救苦丹,凡是遇到時疫、傳染病、傷寒、溫病、熱病,熱象很盛、體質強壯的人,剛開始發病就吃這個藥,可能會出汗、嘔吐、或腹瀉,這三種方法並用,病就會馬上好。

這個方子用川大黃(二兩),皂角肉(一兩)。

曬乾後磨成細末,用水調成糊狀做成丸子,像梧桐子一樣大。用沒有接觸過地面的水送服,每次二到三錢,老人、小孩減半服用。

冰解散,治療時疫一兩天,頭痛發高燒。

這個方子用麻黃(二錢),大黃、黃芩(各錢半),桂枝、白芍、炙甘草(各一錢)。

煎煮後服用。溫服,讓汗、瀉兩種方法同時進行,疫病就會解除。

葳蕤湯,治療風溫剛開始發病,表裡都有實證。

這個方子用萎蕤,羌活,麻黃,葛根,白芷,川芎,甘草,木香,石膏粉,去皮杏仁。

酌量服用。如果裡熱很嚴重,出汗很多,就加大黃、芒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