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辨證篇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傷寒辨證篇 卷二 (6)

1. 手足厥逆

太陰經無厥逆,而有手足自溫之證。少陰經有寒厥,而無熱厥。厥陰經有寒、熱二厥。寒厥者,只寒而不熱也。熱厥者,由熱而厥,由厥而熱,熱厥相因無休歇也。當辨陰陽淺深治之。寒厥,主以當歸四逆湯(見祛寒門)。熱厥,主以承氣湯(見攻裡門)。余詳一卷三陰篇。

白話文:

內容翻譯為:在太陰經中,並不會出現手足冷到極點的症狀,反而可能有手腳自然溫暖的情況。而在少陰經中,可能會出現因寒冷導致的手足冷到極點的症狀,但不會出現因熱度導致的同樣症狀。至於厥陰經,則可能因為寒冷或熱度導致手足冷到極點的症狀。所謂的寒厥,就是隻有寒冷的症狀,而沒有熱度。熱厥則是由熱度引起的手足冷到極點,然後再由手足冷到極點引發熱度,這種熱厥互相影響,不會停止。治療時應根據陰陽的淺深來判斷。如果是寒厥,主要用當歸四逆湯來治療(可參考祛寒類的療法)。如果是熱厥,則主要用承氣湯來治療(可參考攻裡類的療法)。詳細內容請參考第一卷中的三陰篇。

2. 渴證

傷寒渴證,多因汗吐下三法失宜,傷其津液,致胃中乾燥,故口渴而引飲。所謂陽邪往乘三陰者,如乘太陰,則嗌乾;乘少陰,則口燥;乘厥陰,則消渴。陽邪乘陰,雖三陰之渴,亦屬熱傷津液也。三陰渴證治法見一卷三陰篇。如治太陽渴證,邪在膀胱之府,水停下焦,小便不利,服五苓散(見利濕門)。

如治陽明渴證,邪在經中,致胃熱飲水,連連不已者,服白虎湯(見瀉火門)。如治少陽渴證,心煩而渴,口苦咽乾,耳聾目眩,寒熱往來者,用小柴胡湯,去半夏以避燥,加花粉二錢以生津液(見和解門)。

白話文:

【口渴症狀】

口渴的情況常是因為治療感冒時,使用發汗、催吐或瀉下等方法不當,導致身體內的津液流失,使胃部乾燥,因而感到口渴且想喝水。

若是由於陽性病邪侵犯到三陰經脈,如太陰經脈受影響,會感到喉嚨乾燥;少陰經脈受影響,會口脣乾燥;厥陰經脈受影響,則會出現嚴重的口渴症狀。即便是三陰經脈的口渴症,也是因為熱邪傷害了身體的津液所致。關於三陰經脈的口渴症的治療方式,詳情請參閱第一卷的三陰篇。

若治療太陽經脈的口渴症,病邪在膀胱部位,水份滯留在下焦,造成小便不順暢,可以服用五苓散(詳見利尿去濕類藥方)。

若治療陽明經脈的口渴症,病邪在經絡中,導致胃部過熱而想喝水,且這種情形持續不斷,可以服用白虎湯(詳見清熱降火類藥方)。

若治療少陽經脈的口渴症,會有心情煩躁且口渴,口苦咽乾,耳朵聽力下降,視線模糊,以及冷熱交替的症狀,可用小柴胡湯,但要去除半夏以避免乾燥,並加入花粉二錢以滋補津液(詳見和解類藥方)。

3. 嘔證

諸經皆有嘔證,論中因何屬於少陽。蓋因表邪入里,裡氣拒格,上逆作嘔,故取屬少陽也。嘔而口苦、咽乾、目眩,耳聾脅痛,服小柴胡湯(見和解門)。若傷寒煩嘔,心下痞硬,便秘,發熱惡寒者,服大柴胡湯兩解之(見表裡門)。若太陽經惡寒頭痛之表不解,而自汗嘔逆者,服柴胡桂枝湯(見和解門)。

若太陽陽明合病,不下利,得湯更嘔,屬表熱也,服葛根半夏湯(見發表門)。若陽明熱病、府病作嘔,胃中積滯,食谷欲嘔者,酌用諸承氣湯(見攻裡門)。若脾寒胃冷,食谷欲嘔,少陰厥冷,煩躁嘔利,厥陰藏厥,嘔吐涎沫,俱服吳茱萸湯溫解之(見祛寒門)。如厥陰吐蛔,飢不欲食者,服烏梅丸(見殺蟲門)。

白話文:

[關於嘔吐的症狀]

各種經絡都可能引發嘔吐的症狀,但為什麼在理論中,此症狀多歸屬於少陽經呢?這主要是因為外感風邪進入體內後,體內的正氣會抵抗邪氣,導致氣血上逆,從而引起嘔吐,所以才將其歸類於少陽經。如果嘔吐時伴有口苦、咽喉乾燥、視物模糊、耳鳴以及脅痛等症狀,可以服用小柴胡湯(見和解類藥方)。

假設是感冒引起的煩躁與嘔吐,且感到心下痞硬、大便乾結、發燒及怕冷,則應服用大柴胡湯來同時治療表證與裡證(見表裡類藥方)。如果是太陽經引起的怕冷頭痛,且出汗、嘔吐,則可服用柴胡桂枝湯(見和解類藥方)。

若是太陽與陽明兩經合併發病,沒有腹瀉,喝湯後反而加重嘔吐,這表明是表層的熱毒,可以服用葛根半夏湯(見發散表熱類藥方)。對於陽明經的熱病或腑病所引起的嘔吐,胃中有食物積聚,吃飯後想嘔吐,可考慮使用各種承氣湯(見攻裡類藥方)。

如果脾臟寒冷,胃部虛弱,吃飯後想嘔吐,或是少陰經的厥冷,煩躁並嘔吐,或是厥陰經的藏厥,嘔吐伴有泡沫,都可以服用吳茱萸湯來溫暖身體,解除寒冷(見祛寒類藥方)。至於厥陰經的嘔吐伴有蛔蟲,雖飢餓但不想進食,則應服用烏梅丸(見殺蟲類藥方)。

4. 吐證

吐食、不能食,屬中寒,吐逆不渴而厥,屬寒虛,宜理中、吳萸等湯(見祛寒門)。如煩渴,得食即吐,是火旺也。熱實,服黃連解毒湯。熱虛,服竹葉石膏湯(俱見瀉火門)。若渴而飲,飲而吐,吐復渴飲,是水逆病也,服五苓散(見利濕門)。

白話文:

[關於嘔吐的情況]

如果吃了東西就吐,或者根本無法進食,這通常是因為中焦有寒氣。若出現反胃、不渴且四肢冰冷的症狀,這可能是因為體內虛寒所致,適合服用理中湯或吳茱萸湯(詳情請參考祛寒類藥方)。

如果感到煩躁且口渴,一吃東西就吐,這顯示體內火氣旺盛。若是因實熱導致,可以服用黃連解毒湯。若是虛熱導致,則可服用竹葉石膏湯(詳細資訊請參考瀉火類藥方)。

若是口渴想喝水,但喝了又吐,吐了又渴,反覆循環,這屬於水逆的病症,建議服用五苓散(詳情請參考利濕類藥方)。

5. 呃逆噦噫

呃逆,古名曰𩜺𩜺者,氣噎結有聲也。俗誤以噦為呃逆,蓋不知噦噦之聲聲從胃裡而出,不似呃逆之格格連聲,從臍下來,自衝脈出口而作聲也。呃逆頗類噯氣、噫氣。噯氣者,因飽食太急,比時作噯,轉食氣也。噫氣者,因過食、傷食,越時作噫,轉食臭氣也。四證均屬氣逆為病,故皆同呃逆。

治法:凡呃逆等證,多因胃氣虛竭而成,初起亦有兼熱者,主以橘皮竹茹湯加柿蒂(見理氣門)。若兼熱而更大便不通,服三承氣湯(見攻裡門)。呃逆兼熱,小便不利者,服四苓散(見利濕門)。此治呃逆噦噫有餘之證也。呃逆噦噫,如因腎虛不能攝衝脈之氣歸原而成者,用都氣湯加牛膝(見補養門)。

若系寒虛兼太陰手足自溫之證者,服丁萸理中湯加附子(見祛寒門)。若寒虛兼少陰手足厥冷之證者,用丁萸理中湯加附子。至若心下痞硬,下利完穀,呃逆乾噦者,主以生薑瀉心湯(見瀉火門)。若傷寒汗吐下後,心下痞硬,噫氣不止者,服代赭旋覆湯(見理氣門)。余法詳見四卷呃逆門。

白話文:

【呃逆噦噫】

呃逆,在古代被稱為「𩜺𩜺」,是氣息在喉嚨處受阻,發出聲音的現象。一般人常誤將噦認為是呃逆,其實不然。噦的聲音是由胃部發出,與呃逆那種連續的「格格」聲不同,呃逆的聲音像是從肚臍下方衝上來,由衝脈出口所發出的。呃逆和噯氣、噫氣很相似。噯氣通常發生在吃得太快或太多之後,會馬上打嗝,這是由於食物的氣體被轉換出來。噫氣則是因為吃得太多或是消化不良,過了一段時間後才會發出,這是將食物的臭氣轉換出來。這些症狀都是由於氣逆導致的疾病,所以都與呃逆類似。

治療方法:呃逆等症狀,大多是因為胃氣虛弱造成的,剛開始也可能伴隨熱感,可以使用橘皮竹茹湯加上柿蒂(詳細請參考理氣門)。如果併有熱感且大便不通暢,可服用三承氣湯(詳細請參考攻裡門)。若是呃逆伴隨熱感,且小便不順暢,可以服用四苓散(詳細請參考利濕門)。這些是治療呃逆噦噫過盛的情況。若是因為腎虛無法控制衝脈氣息回歸本源所導致的呃逆噦噫,可以使用都氣湯加上牛膝(詳細請參考補養門)。

如果是寒虛兼太陰手足自溫的症狀,可以服用丁萸理中湯加上附子(詳細請參考祛寒門)。若是寒虛兼少陰手足厥冷的症狀,同樣使用丁萸理中湯加上附子。若是胸口感到悶痛且排泄物完整如穀粒,同時伴有呃逆和乾噦的症狀,可以使用生薑瀉心湯(詳細請參考瀉火門)。若是感冒後出汗、嘔吐或腹瀉,胸口感到悶痛且噫氣不止,可以服用代赭旋覆湯(詳細請參考理氣門)。其餘的治療方法,詳情請參考第四卷的呃逆門。

6. 熱利

下利,口渴欲飲水者,里有熱也。小便黃赤,大便稠黏氣穢,皆熱利之本證。若熱利兼有惡寒表證,重者服葛根湯,輕者服升麻葛根湯(俱見發表門)。若熱利兼有腹脹滿痛、脈沉實之裡證,酌用諸承氣湯攻下之(見攻裡門)。如無表、里二證,但熱結下利,重者服葛根芩連湯(見表裡門),輕者服黃芩湯(見利解門)。余法見後條。

白話文:

[熱性腹瀉]

如果出現腹瀉且口渴想喝水的情況,這表示體內有熱。小便呈現黃赤色,大便稠厚黏膩且氣味惡臭,這些都是熱性腹瀉的基本症狀。假使熱性腹瀉同時伴有怕冷的外感症狀,病情嚴重時可以服用葛根湯,病情較輕則可服用升麻葛根湯(詳細內容可參考發汗治療部分)。

如果熱性腹瀉同時伴有腹部脹滿疼痛,以及脈搏沈實的內臟症狀,可視情況使用各種承氣湯來進行排便治療(詳情請參閱內臟治療部分)。如果沒有外感和內臟的症狀,只有因為熱邪凝結導致的腹瀉,病情嚴重時可服用葛根芩連湯(詳情請參閱內外合併治療部分),病情較輕則可服用黃芩湯(詳情請參閱止瀉治療部分)。其餘治療方法請參考後面的條目。

7. 寒利

自利而不渴者,屬太陰脾寒也。小便清白,下利澄徹清穀,皆寒利之本證。寒利初起,用理中湯溫補之(見祛寒門)。若服數劑不見效者,屬下焦滑脫,宜用赤石脂禹餘糧湯澀之(見收澀門)。倘仍不效,則是清濁不分,水走大腸,宜服五苓散利之(見和濕門)。

白話文:

【寒冷性腹瀉】

如果出現自行腹瀉但不感到口渴的情況,這通常是因為太陰脾臟受寒所致。具體表現為小便色澤清澈,排泄物呈透明清澈或未消化的食物狀態,這些都是寒冷性腹瀉的基本症狀。在寒冷性腹瀉初期,應使用理中湯進行溫暖和補養治療(詳見祛寒類方藥)。

如果服用幾劑後未見好轉,可能是下焦部位出現滑脫現象,這時應使用赤石脂禹餘糧湯來收澀固脫(詳見收澀類方藥)。倘若依然無效,這表示身體的清濁功能已無法區分,水分直接進入大腸,此時應服用五苓散來調節濕氣(詳見調和濕氣類方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