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雜病醫方 卷五 (9)

回本書目錄

傷寒雜病醫方 卷五 (9)

1. 醫方湧吐門

生南星,生半夏,北細辛,薄荷葉,牙皂肉(等分)

研極細。男左鼻,女右鼻,每用竹筒吹入三五釐。有嚏者,生。無嚏者,肺氣絕也。治痰厥,加白礬。

霹靂散,治中惡卒死。

川芎,白芷,牙皂肉,北細辛,明雄黃(各五分),躑躅花(俗名老虎花。一分)

先研極細,加麝香五釐,再同研勻,磁瓶收貯。每用三五釐,吹鼻取嚏,引出毒涎,溫水漱淨,後服湯藥。

如聖散,治時氣纏喉,牙關噤閉。

藜蘆,雄黃,枯礬,皂角(等分)

研極細。每用三五釐,吹鼻,得嚏自開。

碧雲散,治頭風目翳,眉稜、腦額諸痛。

鵝不食草(即石胡荽,曬灱。五錢),川芎(四錢),北細辛,辛夷,淨仁(各一錢),青黛(五分)

曬研極細。每用五釐,口含溫水,竹管吹鼻,取嚏。或用小瓶收貯,常常嗅鼻,能墜風翳。

蓽茇散,治風熱頭痛。

研蓽茇(五錢)

豬膽汁拌濕,曬乾,再研極細,照前法吹鼻,令出黃水。

治風濕頭痛:甜瓜蒂、松羅茶等分,研末,吹鼻。

熏鼻法,治中風痰,口噤昏死。

巴豆肉(五錢)

綿紙包裹,捶碎,令油黏紙上,去渣,再卷皂角末燒煙燻鼻。巴豆油紙搓丸,塞鼻,治喉痹不通。

解語法,治中風舌強不能言。

取烏龜,放磁盤中,以鏡對照,龜自撒尿。用雞翎蘸尿,頻點舌根下,舌自軟能言。

開關散,治中風痰,驚癇痙症,牙關不開。

生南星,烏梅肉(各三錢)

先搗如泥,拌冰片一分,再同搗勻。每用二錢,遍捺牙關,涎出立開。

烏梅方,通治口噤不開。

搗烏梅肉,頻捺牙關。風寒牙噤,生薑捺之。

一笑丸,治六郁牙痛,蟲牙痛。

研碎川椒七粒,和巴豆肉一粒,再同研勻,搗飯糊為丸,薄綿包裹,咬在痛處,良久,惡涎湧出,方取下漱後。

玉池散,用此噙漱,治諸蟲牙痛。

升麻,防風,白芷,川芎,細辛,藁本,甘草,當歸,黑豆,槐花,地骨皮(等分)

煎湯,常常噙漱。

牙疳散,主治牙疳及牙痛。

焙乾人中白,煅綠礬,五倍子,檳榔片(各二錢),冰片(五釐)

共研極細。煎甘草湯漱口,用此捺牙,再漱,再捺。

風熱牙痛:用石膏、白芷各五錢,花椒、膽草、枯礬、炒鹽各二錢,研末,捺之;

風冷牙痛:用良薑、細辛、川椒、蓽茇、升麻、草烏等分,研末捺之,溫水漱口。

經驗方,治牙痛,舌腫,唇口諸症。

元明粉,硼砂,兒茶(各二錢),川連,雄黃,青黛(各五分)

先研細末,兌冰片五釐,再同研勻。吹、捺聽便。

風牙方

炒焦草烏片(二錢),焙灱全蠍,殭蠶(各一錢),北細辛(五分)

先研末,加冰片五釐,再同研勻。每用五分,捺牙,吐出風涎,良久,用白湯漱口。

白話文:

醫方湧吐門

通嚏散

生南星、生半夏、北細辛、薄荷葉、牙皂肉(各取相同份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如果是男性,就將藥粉吹入左邊鼻孔,女性則吹入右邊鼻孔,每次用竹筒吹入約0.3到0.5公分。如果打噴嚏,就表示有救;如果沒有打噴嚏,就表示肺氣已絕。這個藥方可以治療痰阻導致的昏厥,若要治療這種情況,可以加入白礬。

霹靂散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突然昏倒、失去知覺的狀況。

川芎、白芷、牙皂肉、北細辛、明雄黃(各取1.5克)、躑躅花(俗稱老虎花,約0.3克)

先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再加入0.15克的麝香,一同研磨均勻,裝入瓷瓶中保存。每次使用約0.3到0.5公分,吹入鼻孔,引發打噴嚏,將毒涎排出,再用溫水漱口乾淨,然後服用其他湯藥。

如聖散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流行病導致的喉嚨不適,牙關緊閉。

藜蘆、雄黃、枯礬、皂角(各取相同份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每次使用約0.3到0.5公分,吹入鼻孔,打噴嚏後牙關自然會打開。

碧雲散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頭痛、眼睛出現翳障,以及眉骨、額頭等部位的疼痛。

鵝不食草(即石胡荽,曬乾,約15克)、川芎(約12克)、北細辛、辛夷、去核桃仁(各約3克)、青黛(約1.5克)

將以上藥材曬乾後研磨成極細粉末。每次使用約0.15公分,口含溫水,用竹管吹入鼻孔,引發打噴嚏。或者將藥粉裝入小瓶中保存,經常嗅聞,可以驅散風邪、消除翳障。

蓽茇散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風熱引起的頭痛。

將蓽茇(約15克)研磨成粉末,用豬膽汁攪拌濕潤,曬乾後再研磨成極細粉末。使用方法和前面一樣,吹入鼻孔,使黃水流出。

治療風濕引起的頭痛:將甜瓜蒂、松蘿茶各取相同份量,研磨成粉末,吹入鼻孔。

熏鼻法

這個方法可以治療中風導致的痰堵塞,口噤昏迷。

取巴豆肉(約15克),用棉紙包好,捶碎,使油沾在紙上,去除殘渣,再將皂角粉末捲在紙上,燒煙熏鼻。也可以將沾有巴豆油的紙搓成丸狀,塞入鼻孔,治療喉嚨腫痛不通。

解語法

這個方法可以治療中風導致的舌頭僵硬,無法說話。

取一隻烏龜,放在瓷盤中,用鏡子對著烏龜,烏龜會自行撒尿。用雞毛蘸取龜尿,頻繁點在舌根下方,舌頭就會變得柔軟,可以說話。

開關散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中風痰阻、驚癇痙攣等症狀,導致牙關緊閉。

生南星、烏梅肉(各約9克)

先將以上藥材搗成泥狀,加入0.3克的冰片,一同搗勻。每次使用約6克,塗抹在牙關處,流出涎液後,牙關就會打開。

烏梅方

這個方法可以普遍治療牙關緊閉。

將烏梅肉搗爛,頻繁塗抹在牙關處。如果是風寒引起的牙關緊閉,可以用生薑塗抹。

一笑丸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因氣鬱引起的牙痛,以及蛀牙引起的牙痛。

將七粒川椒研磨碎,加入一粒巴豆肉,一同研磨均勻,用飯糊做成丸狀,用薄棉布包裹,咬在疼痛處,過一會兒,會有惡涎流出,取出後漱口。

玉池散

用這個藥方含漱,可以治療各種蟲牙引起的牙痛。

升麻、防風、白芷、川芎、細辛、藁本、甘草、當歸、黑豆、槐花、地骨皮(各取相同份量)

將以上藥材煎成湯藥,經常含漱。

牙疳散

這個藥方主要治療牙齦腐爛及牙痛。

將人中白焙乾、綠礬煅燒、五倍子、檳榔片(各約6克)、冰片(約0.15克)

一起研磨成極細粉末。煎煮甘草湯漱口,然後將藥粉塗抹在牙齦上,再漱口,再塗抹。

治療風熱引起的牙痛:使用石膏、白芷各15克,花椒、膽草、枯礬、炒鹽各6克,研磨成粉末,塗抹在患處;

治療風冷引起的牙痛:使用良薑、細辛、川椒、蓽茇、升麻、草烏各取相同份量,研磨成粉末塗抹,再用溫水漱口。

經驗方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牙痛、舌頭腫脹、嘴唇等部位的疾病。

元明粉、硼砂、兒茶(各約6克),川連、雄黃、青黛(各約1.5克)

先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0.15克的冰片,再一同研磨均勻。可吹入鼻孔,也可塗抹,視情況而定。

風牙方

將炒焦的草烏片(約6克)、焙乾的全蠍、殭蠶(各約3克)、北細辛(約1.5克)

先研磨成粉末,加入0.15克的冰片,再一同研磨均勻。每次使用約1.5克,塗抹在牙齦上,吐出風涎,過一會兒,用白開水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