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辨證篇 卷二 (4)

回本書目錄

傷寒辨證篇 卷二 (4)

1. 表熱

表熱,謂發熱無休止之時,翕翕然如合毛羽外覆之象。此熱不在裡而在表,故尿色清白,口不燥渴,舌胎滑潤也。治法:表熱惡寒無汗者,服麻黃湯、升陽發表湯。若表熱自汗,服桂枝湯、疏邪實表湯(俱見發表門)。

白話文:

發燒不斷,感覺身體發熱像是被羽毛覆蓋著,這種熱氣不是在體內,而是在體表,所以小便清澈,口不乾渴,舌頭潤滑。治療方法是,如果發燒畏寒無汗,就服用麻黃湯或升陽發表湯。如果發燒出汗,就服用桂枝湯或疏邪實表湯。

2. 裡熱

裡熱,謂發熱自內騰越而出,蒸蒸然如炊蒸籠熱氣內越之象。此熱不在表而在裡,故見證煩渴、便秘、譫語、脹滿也。治法:裡熱者,用諸承氣湯下之(見攻裡門)。輕者,用涼膈散清之(見瀉火門)。

白話文:

裡熱的解釋和治療

裡熱,指的是發熱的症狀從內部往外擴散,就像蒸籠的熱氣向上蒸騰一般。這種熱不在表面而在內部,因此患者會出現口渴、便祕、神志不清、腹部脹滿等症狀。

治療方法:

  • 裡熱嚴重者,可以使用承氣湯瀉下,達到攻邪除熱的效果。
  • 裡熱較輕者,可以使用涼膈散清熱解毒,達到瀉火降熱的效果。

3. 陽熱

陽熱,謂陽經之熱也。如蒸蒸發熱,兼口燥口乾、煩滿渴飲者,此為陽熱,宜白虎湯、黃連解毒湯清解之(見瀉火門)。余法詳一卷三陽篇。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描述的是「陽熱」這種症狀,指的是人體內陽經所產生的熱氣。如果出現身體發燒且感到口腔乾燥和口渴,同時伴有心煩不安和渴望喝水的情況,就可能是因為有陽熱的存在。治療的方法可以使用「白虎湯」或「黃連解毒湯」來清除體內的熱氣。更多相關的信息可以在第一卷中的「三陽篇」找到。

4. 陰熱

陰熱,屬陰經之熱也。如發熱無常,兼四肢厥逆、下利清穀者,此為陰熱,宜四逆湯、白通湯之類溫解之(見祛寒門)。余法詳一卷三陰篇。

《總注》曰:翕翕、蒸蒸發熱,俱有汗,二證相類。若以翕翕之表熱,誤為蒸蒸之裡熱而妄下之,則逆。若以蒸蒸之裡熱,誤為翕翕之表熱而妄汗之,轉傷矣。蓋翕翕之汗熱雖同蒸蒸,然捫之自溫,不似蒸蒸之汗熱,捫之自有熱氣透手也。其間或有疑似難辨,又當審其小便之赤、白,與舌胎之燥、潤,自可決也。

白話文:

陰熱是指陰經的熱證。表現為發熱不穩定,同時伴隨四肢厥逆(手腳冰冷)、腹瀉清稀水樣便等症狀,這就是陰熱,應該使用[四逆湯]、[白通湯]等溫熱解表藥物治療(詳見祛寒門)。其他治療方法請參閱一卷三陰篇。

《總注》中說:翕翕(輕微發熱)和蒸蒸(深層發熱)發熱都伴隨出汗,這兩種症狀很相似。如果把翕翕的表熱誤認為蒸蒸的裡熱而妄下寒涼藥,就會導致病情加重。如果把蒸蒸的裡熱誤認為翕翕的表熱而妄用發汗藥,就會損傷正氣。因為翕翕的發汗雖然和蒸蒸一樣,但摸起來只是溫熱,不像蒸蒸的發汗,摸起來有熱氣直透手掌。如果遇到疑難雜症難以辨別,就要觀察小便的顏色(赤、白)和舌苔的幹濕(燥、潤),就能做出判斷了。

5. 潮熱蒸熱

潮熱,陽明胃府證也。陽明旺於申酉,故潮熱發於午後,如潮信之不爽失,故名潮熱,可下之證。然亦當審其輕重、虛實治之。蒸蒸者,蒸蒸發熱而無休止之時,熱氣透手,溱溱有汗,故名蒸熱,亦屬陽明內實,可下之證也。治法詳見一卷陽明篇府病熱病門。

白話文:

**潮熱,是陽明胃府的病症。**陽明經氣旺盛於申時(下午三點)酉時(下午五點),所以潮熱發作在午後,如同潮水般不斷湧現,且難以消退,因此稱為潮熱,屬於可以瀉下的病症。

然而,也要根據潮熱的輕重、虛實來進行治療。

蒸蒸,是指持續不斷地發熱,熱氣直透手掌,微微出汗,因此稱為蒸熱,也是陽明內實的病症,可以瀉下治療。

詳細的治療方法,請參閱《一卷陽明篇府病熱病門》。

6. 時熱自汗

時熱自汗者,謂發熱時輕時重而有汗也。似潮熱而熱無定期,似蒸熱而熱時休止。凡潮熱、蒸熱,必兼有可下之證。而時熱自汗,時輕時重,則必不兼可下之證,因無里證也。無里證,故時熱自汗,知風邪留連在表也。宜當發熱汗出之先,預服桂枝以解肌。蓋桂枝湯不為時熱自汗者設,而為時熱自汗有表邪而無里證者設也。

此處重在無里證,非謂凡有時熱者,皆服桂枝湯也(方見發表門)。

白話文:

當一個人發熱時,汗出時多時少,我們稱之為「時熱自汗」。這種情況類似潮熱,但熱度沒有規律,也像蒸熱,但發熱時會暫時停止。

一般來說,潮熱和蒸熱都會伴隨著可以瀉下的症狀。然而,時熱自汗雖然也會有輕重起伏,卻不會同時出現可以瀉下的症狀,因為它並非實熱內傷,而是屬於表證。

既然沒有內傷的證據,而出現時熱自汗,就說明是外來的風邪停留在體表所致。因此,在發熱出汗之前,就應該預先服用桂枝來解肌散寒。

需要注意的是,桂枝湯並不是專門針對時熱自汗的方劑,而是針對那些有表邪但沒有內傷的時熱自汗患者而設的。

這裡強調的是「無裏證」,並不是說凡是有時熱的患者都要服用桂枝湯。關於桂枝湯的使用,請參閱「發表門」。

7. 辨別惡寒

惡寒一證,有表裡陰陽之分。如發熱惡寒,發於陽表也。有汗,用桂枝湯解肌;無汗,用麻黃湯發表。如惡寒而不發熱,發於陰里也。有汗,用桂枝加附子湯溫解之;無汗,用麻附細辛湯溫散之(俱見發表門)。

白話文:

「惡寒」這一症狀,根據其發病部位和寒熱性質,可以分為表、裡、陰、陽四種。

若出現發熱惡寒,屬於陽氣外表的病證。如果有汗,可以服用桂枝湯來解表發汗;若無汗,則用麻黃湯來宣發散寒。

如果出現惡寒而不發熱,屬於陰寒內裡的病證。如果有汗,則用桂枝加附子湯溫和解表;若無汗,則用麻附細辛湯溫散寒邪。

以上內容均屬於中醫「發表門」的範疇。

8. 辨背惡寒

背惡寒證,有屬少陰、陽明之分。如口中不燥而和,只背惡寒者,屬少陰腎經有寒也,宜附子湯溫補陽氣(見祛寒門)。如口中燥而煩渴,背時惡寒者,屬陽明表裡之邪也,宜人參白虎湯補而清之(見瀉火門)。

前條陰陽二經惡寒雖同,其身有熱、無熱則異也。一則汗之,一則溫之。此條少陰、陽明背惡寒雖同,其口中和、口中燥則異也。一則溫之,一則清之。惡寒雖屬微淺之病,仲景立法可辨,其他可類推矣。

白話文:

背惡寒證,分屬少陰、陽明

背部發冷,稱為背惡寒證,可以分為屬於少陰經和陽明經兩種。

  • 如果口中不乾燥,而是濕潤平和,只是背部發冷,屬於少陰腎經有寒證。 這時應該使用附子湯溫補陽氣(詳見祛寒門)。
  • 如果口中乾燥且感到煩渴,背部時常發冷,屬於陽明經表裡有邪氣。 這時應該使用人參白虎湯補氣清熱(詳見瀉火門)。

雖然少陰和陽明經都可能出現背惡寒,但身體有熱無熱卻有所不同。 一個需要發汗,另一個需要溫補。

同樣的,少陰和陽明經的背惡寒雖然都表現為背部發冷,但口中濕潤平和與乾燥煩渴也有所不同。 一個需要溫補,另一個需要清熱。

背惡寒雖然是較輕微的疾病,但仲景的治療方法可以作為辨證的依據,其他類似症狀也可以類推。

9. 辨別惡風

風寒二者,大率多相因而少相離。有寒時不皆無風,有風時不皆無寒。故三陽傷寒俱以惡風、惡寒同載也。惡風與惡寒,均屬表病,法當從表施治。然風屬陽邪,寒屬陰邪,故三陰傷寒只有惡寒而無惡風也。

白話文:

風和寒是兩種不同的病因,但常常相互影響而不易分開。在寒冷的時候不一定沒有風,在刮風的時候不一定沒有冷氣。因此,《傷寒論》中的太陽經、陽明經和少陽經受寒症候羣都同時記載了怕風和怕冷的情況。怕風和怕冷都是皮膚表面疾病的表現,治療方法應該針對皮膚表面進行處理。然而,風屬於陽性的致病因素,寒則屬於陰性的致病因素,所以《傷寒論》中的厥陰經、少陰經和太陰經受寒症候羣只會出現怕冷而不會出現怕風的情形。

10. 往來寒熱

寒而熱,熱而寒,寒熱相仍不已,故名往來寒熱。此為少陽膽經半表半裡之證,主以小柴胡湯,隨證加味(見和解門)。

白話文:

寒冷時感到發燒,發燒時又感到寒冷,這種交替不休的情況被稱作「往來寒熱」。這是少陽膽經在半表半裡之間出現的症狀,主要用小柴胡湯治療,但要根據具體病情加入適當的藥物(詳見和解門)。

11. 如瘧寒熱

凡瘧疾寒熱,原有作止,常期一日一次,或隔日一次,謂之瘧(見後雜病門)。若寒熱而無作止之常,日發三五次,謂之如瘧,此屬太陽未盡表邪也。如寒熱兩平,身無汗者,服麻桂各半湯。若熱多寒少,服桂枝二越婢一湯。若如瘧有汗,服桂枝二麻黃一湯(俱見發表門)。

白話文:

凡是患有瘧疾,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而且發作時間固定,經常一天發作一次,或隔一天發作一次,稱為瘧疾(詳細內容見後面的雜病門)。

如果寒熱交替而沒有固定發作時間,一天發作三五次,稱為如瘧,這屬於太陽經表邪未盡。

如果寒熱兩平,身體沒有出汗,可以服用麻桂各半湯(方劑編號10210)。

如果發熱多於發冷,可以服用桂枝二越婢一湯(方劑編號535)。

如果如瘧且伴有出汗,可以服用桂枝二麻黃一湯(方劑編號534)(以上三種湯劑的詳細內容請見發表門)。

12. 三陽頭痛

凡太陽、陽明、少陽三陽頭痛,必兼寒熱等證,治從三陽。例見一卷三陽篇。如頭痛壯熱,大便秘結,小水短赤,煩渴汗蒸,此為裡實熱痛,用諸承氣湯,酌量下之(見攻裡門)。若頭痛而兼發熱惡寒,小便清利,雖大便不通,亦為裡熱未實,表尚未清,當先清表,按一卷三陽表病篇治之。

白話文:

凡是太陽、陽明、少陽三陽經絡引起的頭痛,必定伴隨寒熱等症狀,治療要從三陽經入手。具體方法可參考《三陽篇》一卷。

例如,頭痛伴隨高熱、大便不通、小便短赤、口渴汗出,這種情況屬於裏實熱痛,可用大承氣湯,根據情況酌量服用(參考《攻里門》)。

如果頭痛的同時還伴隨發熱怕冷,小便清利,雖然大便不通,但這種情況屬於裏熱未實,表證尚未消除,應先清解表證,參照《三陽表病篇》一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