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辨證篇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傷寒辨證篇 卷二 (3)

1. 陽盛格陰

經曰:陽氣太盛,陰氣不得相營也。不相營者,不相入也。既不相入,則格陰於外,故曰陽盛格陰。其外證,雖身肢厥冷,頗似陰寒,而內則煩渴,大便難,小便赤,惡熱不欲近衣,爪甲色赤,其脈沉滑,一派陽實熱證。汗清下三法得宜,則陽得以消,陰得以完全也。如表實無汗,用三黃石膏湯(見表裡門)。

裡實便秘,用諸承氣湯(見攻裡門)。熱盛而無表裡證者,用黃連解毒湯合白虎湯清之(方見瀉火門)。

白話文:

經書中說:陽氣過於旺盛,陰氣就無法與之相互滋養。不相營,就是不相融合。既然不相融合,陽氣就會將陰氣排斥在外,所以稱為陽盛格陰。

陽盛格陰的表面症狀,雖然四肢冰冷,看起來像陰寒證,但內在卻感到口渴、大便不通、小便發黃、怕熱不喜歡穿衣服、指甲發紅,脈象沉滑,呈現出陽實熱證的狀態。

如果使用汗法、下法、三法適宜,就可以消散陽氣,陰氣才能得到完全的滋養。

如果表現出表實無汗的狀態,則可以服用三黃石膏湯(詳見表裡門)。

如果內裡實證伴隨便祕,則可以服用承氣湯(詳見攻裡門)。

如果熱盛而沒有表裡證,則可以服用黃連解毒湯合白虎湯清熱(藥方詳見瀉火門)。

劉完素曰:蓄熱內甚,脈須疾數,以其極熱蓄甚,而脈道不利,反致沉細欲絕。俗未明造化之理,反謂傳為寒極陰毒者,誤矣。蓋此證或始得之陽熱暴甚而成者,或兩感熱甚而成者,通用黃連解毒湯合大承氣湯下之;下後熱稍退而未愈者,再用黃連解毒湯調之;或微熱未除者;次用涼膈散調之(俱見瀉火門)。

或失下熱極,以致全身冷,脈微而昏冒將死者,此時若急下之,則殘陰暴絕,必死,蓋陽後竭而然也,然不下之亦死。宜涼膈散,以養陰退陽,積熱漸以消散,則心胸再暖而脈漸以生也。

白話文:

劉完素曰:

蓄積的熱氣在體內十分嚴重,脈象必定急數,這是因為極度的熱氣積聚,導致脈道不暢,反而呈現沉細欲絕的狀態。世人不明造化之理,反而認為這是寒邪極盛、陰毒入侵所致,實在是錯誤的理解。

其實這種症狀,可能是由陽熱暴發而起,也可能是因兩感熱氣過盛而導致。治療上,可以服用黃連解毒湯合大承氣湯來瀉下熱毒;若瀉下後熱氣稍退但未痊癒,則可以再次服用黃連解毒湯調治;如果還有微熱未消,可以改用涼膈散調治(以上藥方皆屬於瀉火門的範疇)。

也可能因瀉下過度,導致體內熱氣耗竭,全身冰冷,脈象微弱,昏迷欲死。此時若急於瀉下,則會使殘餘的陰氣驟然消失,必然死亡,因為陽氣已耗盡而無力迴天。但若不瀉下,同樣也會死亡。因此應服用涼膈散,以滋養陰氣、退卻陽熱,積蓄的熱氣逐漸消散,心胸就會逐漸溫暖,脈象也會慢慢恢復生機。

2. 陰盛格陽

經曰:陰氣太盛,陽氣不得相營也。不相營者,不相入也。既不相入,則格陽於外,故曰陰盛格陽。其外證面上見浮淺之紅赤色,發熱而煩,頗類陽熱,其內則不渴,下利清穀,小便清白,爪甲青白,四肢厥冷,脈浮微欲絕,一派陰寒虛證。治宜通脈四逆湯冷服之,從其陰而復其陽也(見醫方祛寒門)。

服後利止,脈仍不出者,倍加人參,再服。若下利,無脈,宜服白通加膽汁人尿湯者,厥煩欲死,宜服吳茱萸湯(俱見祛寒門)。

《總注》曰:論中扶陽抑陰之劑,如中寒陽微,不能外達,主以四逆湯。中外俱寒,陽氣虛甚,主以附子湯。陽盛於下,格陽於上,主以白通湯。陰盛於內,格陽於外,主以通脈四逆湯(俱見醫方祛寒門)。

白話文:

經書上說:陰氣過於旺盛,陽氣就無法與之相互滋養。

所謂「不相營」,就是指陰陽二氣彼此無法相融。

由於陰陽不相融,陽氣就會被阻隔在外,所以稱為「陰盛格陽」。

這種情況的外在表現,是臉上呈現淺淡的紅色,發熱並且煩躁,看起來很像陽熱證,但是內裡卻不口渴,還會出現腹瀉清谷、小便清澈、指甲青白、四肢冰冷、脈象浮弱欲絕等陰寒虛證。

治療宜用通脈四逆湯,冷服,順應陰氣而恢復陽氣(見《醫方祛寒門》)。

服用通脈四逆湯後,腹瀉停止,但脈象仍然摸不到,應該加倍人參,再服一次。

如果腹瀉不止,並且沒有脈象,就應該服用白通加膽汁人尿湯。

如果出現厥逆煩躁,快要死亡的徵兆,就應該服用吳茱萸湯(以上藥方均見《祛寒門》)。

《總注》說:

論及扶陽抑陰的藥方,例如:

  • 中寒陽微,陽氣不能外達,宜用四逆湯。
  • 內外皆寒,陽氣虛弱嚴重,宜用附子湯。
  • 陽氣旺盛於下,陽氣被阻隔於上,宜用白通湯。
  • 陰氣旺盛於內,陽氣被阻隔於外,宜用通脈四逆湯(以上藥方均見《醫方祛寒門》)。

從可知四逆湯運行陽氣者也,附子湯溫補陽者也,白通湯宣通上下之陽者也,通脈四逆湯通達內外之陽者也。今脈微欲絕,裡寒外熱,是腎中陰盛,格陽於外,故主以通脈四逆湯,大壯元陽,主持中外,共招外熱返之於內。面赤,加蔥莖,以通格上之陽;腹痛,加白芍,以和在裡之陰;嘔逆,加生薑,以止嘔;咽痛,加桔梗,以利咽;利止,脈不出,氣少者,俱倍人參,以生氣而復脈。

格陽證,下利,無脈者,言利甚不止,轉增厥逆,脈微欲絕,陰邪愈無忌也,故用白通加膽汁人尿湯,引薑、附之溫,入格拒之寒,而調其逆。此《內經》從治之法也。至若吐利,厥逆,反見煩躁欲死之證,以誑之,是皆陽被陰拒而置身無地,與陽證之心煩身躁為異耳。故用吳茱萸湯,挾木力以益火勢,則土得溫,而水寒卻矣。

此治陰盛格陽之要訣也。

白話文:

從藥方可知,四逆湯用於運行陽氣,附子湯則溫補陽氣,白通湯用於宣通上下之陽,通脈四逆湯則通達內外之陽。現今患者脈象微弱欲絕,內寒外熱,這是腎中陰氣盛而將陽氣逼於體表所致,因此主治以通脈四逆湯,大力壯陽,維持內外平衡,讓外熱回歸體內。

若出現面紅,可加蔥莖,以通達被阻於上部的陽氣;腹痛,可加白芍,以調和體內的陰氣;嘔吐,可加生薑,以止嘔;咽痛,可加桔梗,以利咽;若瀉止後脈象仍未恢復,氣息微弱,則需加倍人參,以生氣而恢復脈象。

若出現格陽證,下痢不止,無脈象者,說明瀉痢持續不止,反而加重厥逆,脈象微弱欲絕,陰邪更加肆無忌憚。此時應使用白通加膽汁人尿湯,借用薑、附子的溫熱之性,將寒邪引入格拒之處,從而調節其逆亂的狀態。這是《內經》中從治之法的應用。

至於出現吐瀉、厥逆,反倒出現煩躁欲死之證,這是由於陽氣被陰氣阻遏而無處安放,與陽證的煩躁不安不同。此時應使用吳茱萸湯,藉助木的力量來增強火勢,使脾土得溫,寒水則自然退卻。

3. 陽毒

陽毒,謂陽熱至極之證也。若傷寒病,應汗不汗,應下不下,失其汗下之時,熱毒炎炎不已,致舌卷胎焦黑,鼻內生煤煙;熱毒內攻乘心,致神昏噤慄,咽痛唾血,發狂,如見鬼神。熱毒外薄肌膚,致肢體發赤,色如錦云之斑也。此證五六日之前,其日尚淺,毒未深入,猶易治療,七日之後,則難調治矣。

治法:有如前之證,更加無汗便秘者,此為表裡俱實,用黑奴丸兩解之(見表裡門)。如無表裡實證,只熱毒盛者,但服黃連解毒湯。若兼燥渴,須服白虎解毒湯(見瀉火門)。至若表實無汗,宜服三黃石膏湯發之(見表裡門)。若裡實不大便,用大承氣湯加黃連、黃芩、黃柏、梔子攻之(見攻裡門)。

白話文:

陽毒的症狀與治療方法

陽毒,指的是陽熱達到極端的病症。

當患上傷寒病,應該出汗卻不出汗,應該瀉下卻不瀉下,錯過了出汗和瀉下的時機,熱毒就會不斷蔓延,導致舌頭捲曲、焦黑如胎,鼻腔內出現煤煙般的黑垢。熱毒進一步侵犯心臟,就會出現神志昏迷、身體顫抖、咽喉疼痛、吐血、發狂,甚至產生幻覺,看見鬼神。熱毒外散至肌膚,就會導致四肢發紅,呈現出如同錦緞雲彩般的斑點。

這種陽毒病症,如果在五六天內出現,病程尚淺,毒素尚未深入,仍然容易治療。 但是,超過七天之後,病情就會變得難以控制。

治療方法:

1. 表裡俱實: 如果患者除了陽毒的症狀之外,還伴隨著不出汗、便祕等現象,說明表裡都實證。可以使用[黑奴丸]來解表裡兩方面。

2. 只熱毒盛: 如果患者只有熱毒盛的症狀,沒有表裡俱實的情況,可以使用[黃連解毒湯]來治療。

3. 熱毒盛兼燥渴: 如果患者除了熱毒盛之外,還有口渴症狀,則可以使用[白虎解毒湯]來治療。

4. 表實無汗: 如果患者表證實熱,但沒有出汗,可以使用[三黃石膏湯]來發汗。

5. 裡實不大便: 如果患者裡證實熱,且便祕,可以使用[大承氣湯]加上[黃連]、[黃芩]、[黃柏]、[梔子]來攻裡。

4. 陰毒

陰毒,謂陰寒至極之證也。血脈受陰毒之邪,故面色青黑;陰毒內攻於裡,故咽痛,腹中絞痛;陰毒外攻於表,故厥冷,通身重強,疼如被杖。獨陰無陽不化,故陰氣凝結,腹若石之堅硬也。或煩躁,或嘔吐,或下利,或冷汗出,皆陽虛不足或有之證。治法:以溫補為先,用四逆湯倍加人參(見祛寒門)。

若有是證,其人無汗,服還陽散、退陰散,溫而汗之,使寒毒散而陽得伸也(方見表裡門)。凡遇陰毒初起,宜切生薑片貼臍下氣海、關元兩穴,搓艾丸各灸數十壯以回陽,隨服前方,未有不效者也。

白話文:

陰毒

,指的是寒氣極度嚴重的病症。

當血脈受到陰毒邪氣的侵襲,就會導致面色青黑;陰毒侵入內部,則會引起咽喉疼痛,腹中絞痛;陰毒外侵肌膚,則會出現四肢厥冷,全身沉重僵硬,疼痛如同被棍棒打擊一般。

由於陰氣過盛,陽氣不足,無法使陰氣化解,所以陰氣凝結,腹部會像石頭一樣堅硬。患者可能出現煩躁、嘔吐、腹瀉或冷汗等症狀,都是陽虛不足的表現。

治療方法

首要原則是溫補陽氣,可以服用四逆湯,並且增加人參的用量(詳細方法請參閱祛寒門)。

如果患者出現上述症狀,且沒有汗出,可以服用還陽散退陰散,溫熱身體,使其出汗,使寒毒散去,陽氣得以復甦(方劑請參閱表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