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辨證篇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傷寒辨證篇 卷二 (2)

1. 兩感附法總訣

兩感病,無定形,前將證治逐條分,陰陽表裡和寒熱,虛實機緘脈里尋。

大羌活,潔古增,表裡不急服之靈,陶氏沖和靈寶飲,回陽六一法通行。

首章申明兩感之證,三陽三陰相合為病,無有定形,故已前三章逐條分別揭明陰陽、表裡、寒熱、虛實脈證,以出其治也。

次章附錄諸家方法,有可通者。如張潔古之大羌活湯、陶節庵之沖和靈寶飲,施之於表裡不急之兩感病,亦可湊效(見醫方發表門)。又如節庵之六一順氣湯,可代大承氣湯治兩感實熱之證(見攻裡門)。如節庵之回陽救急湯,可代四逆等湯,治兩感裡寒之證(見祛寒門)。以上數方,皆可通用,惟在醫師斟酌而已。

白話文:

兩感病症狀變化多端,沒有固定模式。前面已經將證候與治療方法逐條分開說明,包括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等,還要仔細觀察脈象,才能找到病根。

張潔古的大羌活湯,對於表裡不急的兩感病症十分有效。陶節庵的沖和靈寶飲和六一順氣湯也都是治療兩感病的有效方法。

第一章主要說明兩感病的證候,是由三陽三陰互相影響而發病,沒有固定的症狀表現。因此,前三章已經逐條說明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以及脈象,目的就是要找出治療的方法。

第二章補充了一些其他醫家的治療方法,其中一些可以互相參考使用。例如張潔古的大羌活湯和陶節庵的沖和靈寶飲,可以治療表裡不急的兩感病;陶節庵的六一順氣湯可以代替大承氣湯治療兩感實熱的症狀;而陶節庵的回陽救急湯可以代替四逆湯等治療兩感裡寒的症狀。 以上這些藥方都可以根據情況互相運用,最終還是要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判斷使用哪種藥方。

2. 辨致變壞病脈證治法

壞病者,謂不當汗而汗,不當吐而吐,不當下而下,即當汗吐下而用法過甚,或當汗吐下而施治失宜,皆為失治致變,所以成壞病也。凡三陰三陽,若汗、若吐、若下、若溫針、火熏、火熨、火灸、火劫等法,致諸壞病者;有汗後亡陽,眩冒振惕,魄汗不收者;有下後虛中結胸痞硬,下利不止者;有吐後胸腹煩滿,擾亂不安者;有溫針後迫血妄行,驚悸發狂者;甚至陽毒發斑,顛狂妄亂,陰躁欲死,神昏譫語,循衣摸床者。

以上證治,散見六經篇中,難以枚舉,惟在學者熟讀一卷傷寒篇,以窮其理,次詳審二卷辨證篇,以通其變,則理無不明,而治無不當矣。

白話文:

患上「壞病」的原因

所謂「壞病」,指的是病人不應該出汗卻出汗,不應該嘔吐卻嘔吐,不應該瀉下卻瀉下。這可能是因為在應該出汗、嘔吐或瀉下的時候,使用了過度的方法,或者是在應該出汗、嘔吐或瀉下時,治療方法不當,導致病情失控而轉變為「壞病」。

導致「壞病」的常見治療方法

無論是三陰三陽,無論是汗法、吐法、下法、溫針、火燻、火熨、火灸、火劫等治療方法,都有可能導致「壞病」:

  • 汗法: 出汗後陽氣虛衰,出現頭昏眼花、震顫、汗出不止的症狀。
  • 下法: 瀉下後中氣虛弱,導致胸悶、腹脹、痞塊、腹瀉不止。
  • 吐法: 嘔吐後胸腹脹滿,心神不安。
  • 溫針: 溫針後血氣逆亂,驚恐不安,甚至發狂。

學習《傷寒論》的重要性

這些「壞病」的病因和症狀,散見於《傷寒論》的六經篇中,很難一一列舉。建議學者認真研讀《傷寒論》第一卷,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再仔細研讀第二卷辨證篇,掌握臨證變化的規律,這樣才能明辨病理,從而做到治療得當。

方有執曰:傷寒壞病,既不可定以正名,則亦難以出其正治。故但示人以隨機應變之微旨,一以貫之,斯言盡之矣。

白話文:

方有執說:傷寒壞病既然不能確定它的正式名稱,也就難以給出正確的治療方法。因此只能向人們展示隨機應變的小妙招,並用一個原則貫穿其中,這樣就說得盡了。

3. 致變壞病總訣

太陽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不解致逆成壞病,須詳脈證犯何經。若是垂危難辨證,陰陽紛錯莫能憑,獨參煎湯頻冷服,鼻上津津汗者生。

注曰:太陽病三日,邪在三陽之時,若已經發汗而不解,至吐下溫針其法備施,病仍不解,且生雜病,是以前諸法失宜致變也。如汗後亡陽動經,躁渴譫語,下後寒中,虛煩,結胸痞硬,吐後內煩、虛擾,胸膈滿脹,溫針後吐衄發黃,驚悸狂妄之類,皆屬壞病。須詳審其脈證,知其犯何經之逆,隨證施治,以反逆為順,難以成法拘也。

諸般證治,詳見《傷寒論》中。至若脈微欲絕,神昏不能言,循衣摸床,叉手冒心等,重困垂危,陰陽難辨,六經莫可憑之證,此時惟用人參煎湯,徐徐冷服,以待其機。尚得鼻上津津有汗,則為可生之兆也。

白話文:

如果太陽病發燒三天了,已經用過發汗、吐瀉、溫針等方法,但病情仍然沒有好轉,反而出現其他症狀,甚至演變成更嚴重的疾病,就必須仔細觀察脈象和症狀,找出病邪侵犯了哪條經脈,再對症下藥。

如果病人情況危急,難以辨別陰陽虛實,六經證候也無法確定,這時只能使用人參湯,慢慢地冷服,等待病情轉機。如果病人的鼻子上出現汗珠,就表示有救活的希望。

4. 表證

表證,謂寒邪在表,無汗發熱,惡寒惡風,頭項強痛,身肢疼痛也。太陽經主表,故曰表證。有是證而無汗者,屬表實,宜發汗;有是證而有汗者,屬表虛,不可發汗,雖有風邪,只用桂枝湯解肌可也。若表實無汗,重者用麻黃湯,輕者用麻桂各半湯。時有汗,時無汗者,用桂枝二麻黃一湯(俱見發表門)。

如表實躁熱甚者,當服三黃石膏湯(見表裡門)。表實熱微者,服大青龍湯。不躁有熱者,服桂枝二越婢一湯(俱見發表門)。以上表證,不必悉具,亦不論日數多少,但見有頭痛、惡寒二證,即為表邪未罷,雖有里證,當先解表,表解之後,乃可攻裡,不可用藥失序也。余法詳一卷太陽篇。

白話文:

表證是指寒邪停留在身體表面,沒有汗水,發熱,怕冷怕風,頭頸部疼痛,四肢也疼痛。太陽經掌管身體表面,所以稱為表證。有這些症狀但沒有出汗的,屬於表實,應該要發汗;有這些症狀但有出汗的,屬於表虛,不應該發汗,即使有風邪,只要用桂枝湯解肌即可。如果表實無汗,症狀重的用麻黃湯,輕的用麻桂各半湯。時而有汗時而無汗的,用桂枝二麻黃一湯。

如果表實伴隨嚴重躁熱,應該服用三黃石膏湯。表實熱度較輕的,服用大青龍湯。沒有躁熱但有熱的,服用桂枝二越婢一湯。以上表證,不一定所有症狀都要出現,也不論持續時間長短,只要有頭痛、惡寒兩種症狀,就代表表邪尚未消除,即使有裡證,也應該先解表,表邪消除後再攻裡,不可用藥失序。其他方法詳見一卷太陽篇。

5. 里證

里證,謂熱邪內結,大便不通,惡熱潮熱,自汗蒸蒸,口燥舌乾,煩渴譫語,腹滿硬痛也。陽明胃府主裡,故曰里證。裡實者,有脾約,有胃實,有大便難三證,均為可下。然亦當審其輕重,用諸承氣湯、麻仁丸,分別下之,庶乎無過也(俱見攻裡門)。若便溏者,為裡虛,即有是證,不可妄下,只宜清解裡熱也。余法詳見一卷陽明少陰篇。

白話文:

所謂「里證」,指的是熱邪在體內積聚,導致大便不通,患者感到發熱、潮熱,自汗淋漓,口乾舌燥,口渴神志不清,腹部脹滿疼痛。因為陽明經主宰胃部,所以稱之為「里證」。

裡實證有脾胃積滯、胃實、大便難解等三種症狀,都可使用瀉下藥物治療。但需根據病情的輕重,選擇使用承氣湯、麻仁丸等藥物,分別進行瀉下,這樣才能避免過度使用藥物。

如果患者大便稀溏,則屬於裡虛,即使出現上述症狀,也不宜使用瀉下藥物,只能清解裡熱。其他治療方法,請詳見本書一卷陽明少陰篇。

6. 陽證

陽證,謂陽熱之證也。不論三陰三陽,凡見是證者,均為陽熱有餘也。陽主動,故身體輕便。陽氣盛,故氣高而喘。陽主熱,故口鼻氣蒸手。陽主寤,故目睛了了而不眠。亦有熱極朦朧,似不了瞭然,必目赤多眵,非若陰證之不了了而神短無光也。陽氣熱,故身熱,面唇紅,指甲紅也。

陽熱入里,故心煩口燥,舌乾而渴,小便赤也。表實者,用三黃石膏湯發之(見表裡門)。裡實者,用諸承氣湯下之(見攻裡門)。表裡不實而熱盛者,用白虎解毒等湯清之(方見瀉火門)。余法詳一卷三陽篇。

白話文:

所謂陽證,指的是陽熱過盛的病症。無論是三陰還是三陽,只要出現這些症狀,就代表陽熱過盛。陽氣主宰著身體活動,所以身體會感到輕便。陽氣旺盛,所以呼吸會急促而喘。陽氣主熱,因此口鼻會感覺熱氣蒸騰,手也會發熱。陽氣主醒,所以眼睛明亮,不會昏睡。但也可能因熱極而出現神志不清,眼睛發紅,眼屎多,這與陰證導致的神志不清,神氣不足,眼神黯淡不同。陽氣熱盛,會導致身體發熱,臉頰和嘴唇泛紅,指甲也變得紅潤。

陽熱深入體內,會引起心煩意燥、口乾舌燥、小便發黃。如果是外感熱邪,可以用三黃石膏湯發汗解表。如果是內熱積聚,則需用承氣湯瀉熱通便。如果表裡都不積滯,但熱勢過盛,則可以用白虎湯等清熱解毒藥物治療。其他治療方法,請參考一卷三陽篇。

7. 陰證

陰證,謂陰寒之證也。不論三陽三陰,凡見是證者,均為陰寒不足也。陰主靜,故身體常重而難轉側。陰主寐,故目睛不了了而但欲眠。陰氣虛寒,故呼吸息短,口鼻氣冷也。陰淫於外,故面無紅色,四肢厥冷,爪甲色青也。陰邪入內,故嘔吐時煩,下利清穀,小便清長也。

以上皆三陰寒證也,治法宜溫,如理中湯、四逆湯、附子湯,吳茱萸湯,皆應用之方,惟在臨證時選用(俱見祛寒門)。余法詳一卷三陰篇。

白話文:

陰證

「陰證」,指的是陰寒的病症。不論是三陽還是三陰,只要出現這些症狀,就表示陰寒不足。

陰主靜,因此身體常常沉重,難以翻身。陰主寐,所以眼睛昏花,只想睡覺。陰氣虛寒,導致呼吸短促,口鼻氣息冰冷。陰寒外露,因此面無血色,四肢冰冷,指甲呈現青色。陰邪入侵體內,造成嘔吐、煩躁、腹瀉清穀物,以及小便清稀。

以上這些都是三陰寒證,治療方法應以溫陽為主。例如理中湯、四逆湯、附子湯、吳茱萸湯等,都是常用的方劑。但在臨證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藥方(詳細內容請參考祛寒門)。關於其他治療方法,請參閱本卷三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