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雜病心法集解 卷四 (2)
雜病心法集解 卷四 (2)
1. 痰淋
此因七情氣鬱,痰走尿竅,故小便時通時秘,滑白如脂,莖或澀痛,服三因七氣湯(見理氣門)。風痰,服青洲白丸子、滌痰湯(俱見除痰門)。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痰淋」的情況,大意是因為情緒波動導致氣鬱,使得痰液影響到排尿系統,所以會出現小便時而順暢時而困難的狀況,尿液可能呈現像油脂一樣的白色,排尿時可能會有刺痛感。對於這種情況,可以服用「三因七氣湯」來調理氣機(這個藥方可以在調理氣機的相關資料中找到)。如果是風痰所引起的問題,則可以服用「青洲白丸子」和「滌痰湯」(這些藥方都可以在處理痰濕的相關資料中找到)。
2. 冷淋
此因冷氣滯於膀胱,故便時先牙噤寒戰,然後尿出淋瀝冷痛,用附子理中湯加茯苓、車前子、炒小茴,煎湯,調琥珀末,頻頻溫服(見祛寒門)。
白話文:
「這是因為寒涼之氣滯留在膀胱裡,所以在排尿時會先有牙關緊閉和寒顫的情況,之後排尿會斷斷續續且伴有冰冷的疼痛感。治療上可用附子理中湯,再加入茯苓、車前子、炒過的小茴香,煎煮成藥湯,並調入琥珀粉末,頻繁地溫熱服用。(詳情可參考祛寒類的藥方)」
3. 熱淋
總因熱結膀胱。重者,服八正散、木通散;輕者,服五苓散、琥珀散。精滑蒸熱,服通關丸(見利濕門)。諸淋,表裡俱熱,服六一散(見清暑門)。
白話文:
[熱淋]的情況,通常是因為熱氣在膀胱積聚所致。對於嚴重的病例,可以服用八正散或木通散;如果是輕微的,則可選擇五苓散或琥珀散。如果出現精液滑出且有蒸熱感,應服用通關丸(詳情請參考利濕門部分)。對於各種淋病,若內外都感到熱感,可服用六一散(詳情請參考清暑門部分)。
4. 便濁帶下
5. 便濁
因腎氣虛,不能管束而小便數,膀胱有熱,則水道澀而清濁不分,或敗精滲入胞中,及服熱藥,飲食痰積,滲入而成,主以萆薢分清飲(見利濕門)。若因憂思抑鬱及酒色過度、虛損釀成者,主以蓮子清心飲(見瀉火門)。若因腸胃濕熱,釀成便濁,服固本丸(見收澀門)。小兒尿白症,初起服胃苓湯(見利濕門),後服六君子湯、八珍湯(俱見補養門)。
白話文:
[尿液混濁]
這是因為腎臟功能不足,無法正常控制,導致頻繁小便。如果膀胱有炎症,那麼排尿會變得困難,且尿液的清與濁無法區分。或者,有可能是身體內的廢物滲入到膀胱中,以及服用熱性藥物,飲食不當造成的食物殘渣和痰積滲入尿液,形成尿液混濁。這種情況下,應該服用萆薢分清飲來治療(詳情請參考利尿去濕類藥方)。
如果是因為過度憂慮抑鬱,或者過度飲酒和性行為,造成身體虛弱所導致的尿液混濁,應該服用蓮子清心飲來治療(詳情請參考清火類藥方)。
如果是因為腸胃濕熱導致的尿液混濁,應該服用固本丸來治療(詳情請參考收澀類藥方)。
對於兒童的尿液混濁,剛開始可以服用胃苓湯(詳情請參考利尿去濕類藥方)。之後,再服用六君子湯和八珍湯來調理身體(詳情請參考滋補類藥方)。
6. 帶下
赤帶屬熱,亦有濁帶日久,精竭陽虛,不及化白者,主以蓮子清心飲。白帶屬寒,亦有敗精濕瘀釀成,腐化黏穢,氣熱者,主以萆薢分清飲。赤白帶下,則屬濕熱,主以珍珠粉丸;虛者,服滋腎散(俱見利濕門)。若赤白帶下,暈睡喘嗽,痰壅氣逆,上盛下虛者,服黑錫丹(見補養門)。
白話文:
【帶下】
赤色的分泌物通常是由熱性所引起,也有時,長期的濁色分泌物會導致精力耗盡、陽氣虛弱,無法轉化為白色分泌物的情況,這種情況應使用蓮子清心飲來調理。
白色的分泌物多由寒性所造成,但也可能是因體內殘留的精液與濕氣瘀積所形成,腐化後產生黏膩髒污,並伴有熱氣的,應使用萆薢分清飲來處理。
若是出現赤白相間的分泌物,這通常是濕熱的表現,可用珍珠粉丸來治療;如果是體質虛弱的人,可以服用滋腎散(以上兩種藥方皆可參考利濕類的藥方)。
如果赤白相間的分泌物,伴有頭暈嗜睡、喘息咳嗽、痰多氣逆,以及上半身強壯下半身虛弱的症狀,應該服用黑錫丹(可在補養類的藥方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