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雜病心法集解 卷三 (5)
雜病心法集解 卷三 (5)
1. 治法
治腎虛腰痛,悠悠作痛,虛不能舉,冷痹無力,先服獨活寄生湯(見祛寒門),後服安腎丸、青蛾丸(俱見補養門)。
治氣滯腰痛,陰陽壅滯,氣不宣通,注腰走痛,先服木香順氣湯。若元氣素虛,體倦懶食,不時腰痛,用補中益氣湯加炒杜仲、白芍、酒洗牛膝。若虛中有火,再加鹽水炒黃柏、知母(俱見理氣門)。
治血瘀腰痛,痛如錐刺而不移,日輕夜重,若系死血,服活絡丹(見祛風門)。輕者,用佛手散加味;虛者,用四物湯加逐瘀藥(俱見理血門)。
治濕熱腰痛,痛而重墜,無有休時,或注足熱腫,用加味二妙散與後方。若濕痰蓄積,腰如物覆,痛連脊背,服煨腎散(俱見祛風門)。
治風邪腰痛,痛常走移,牽引足背,虛者,服獨活寄生湯,或服蠲痹湯;風兼濕者,用小續命湯,隨症加減(俱見祛風門)。
治風寒腰痛,牽引背脅,或身熱惡寒,無汗肢冷,惡食,服五積散(見表裡門)。若寒濕腰痛,沉沉重著,用羌活勝濕湯加味(見利濕門)。
治閃挫腰痛,屬氣滯者,服復元通氣散(見理氣門)並奇效方(見祛風門)。屬血瘀者,服復元活血湯、加味佛手散(見理血門)。
治痰飲腰痛,走注攻痛者,服控涎丹,輕者服豁痰湯(俱見除痰門)。凡寒虛腰痛,搗爛棉花子炒熱,縫布囊袋裝定,日夜繫腰,且能固腎。
白話文:
[治療方法]
對於腎虛導致的腰痛,這種痛感緩慢且持續,患者可能感到無力且性功能下降,首先應服用獨活寄生湯(可於驅寒類方劑中找到),之後再服用安腎丸和青蛾丸(均可在滋補類方劑中找到)。
對於氣滯引起的腰痛,即因身體內的陰陽失調,氣血運行受阻,導致腰部疼痛難忍,應先服用木香順氣湯。如果患者本來就氣虛,常常感到疲倦且食慾不佳,偶爾會腰痛,則應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入炒杜仲、白芍以及酒洗牛膝。如果患者同時有虛弱及火氣旺的情況,還需加入用鹽水炒過的黃柏和知母(均可在理氣類方劑中找到)。
對於血瘀導致的腰痛,疼痛像針刺一樣且位置固定,白天較輕晚上加重,若是由血液凝結所致,可服用活絡丹(可在祛風類方劑中找到)。病情輕微的,可用佛手散加上其他藥材;若是因虛弱所致,可用四物湯加上祛瘀藥(均可在理血類方劑中找到)。
對於濕熱引起的腰痛,疼痛沉重且持續,甚至影響到腿部,出現腫熱,可用加味二妙散。若是因濕痰積聚,感覺腰部被東西壓住,疼痛連及脊背,可用煨腎散(均可在祛風類方劑中找到)。
對於風邪導致的腰痛,疼痛常在腰部移動,牽扯至腳背,虛弱者可服用獨活寄生湯,或蠲痹湯;若風邪夾雜濕氣,可用小續命湯,根據具體病情調整藥量(均可在祛風類方劑中找到)。
對於風寒引起的腰痛,疼痛延伸到背部,伴有發熱怕冷,不出汗,四肢冰冷,食慾不振,可用五積散(可在表裡類方劑中找到)。若為寒濕腰痛,沉重且有濕氣,可用羌活勝濕湯加上其他藥材(可在利濕類方劑中找到)。
對於因扭傷或拉傷導致的腰痛,若是因氣滯所致,可用復元通氣散(可在理氣類方劑中找到)以及奇效方(可在祛風類方劑中找到)。若是因血瘀所致,可用復元活血湯和加味佛手散(均可在理血類方劑中找到)。
對於痰飲導致的腰痛,疼痛流竄不定,可用控涎丹,病情輕微的可用豁痰湯(均可在除痰類方劑中找到)。對於寒虛型腰痛,可將棉花籽搗碎炒熱,裝入布袋中,日夜綁在腰上,有助於固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