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心法集解 卷一 (9)
傷寒心法集解 卷一 (9)
1. 辨戴陽證
林潤曰:戴陽者,陽浮於上,如相負載也。夫真寒入里,陰氣未有不盛者,然其劇,不過陽愈微、陰愈盛耳。
喻嘉言曰:戴陽證,下利,脈沉遲,裡寒也。面少赤,身微熱,是仍兼外邪,必從汗解,但必見微厥。此中大伏危機,其用法當迥異常法矣。
白話文:
林潤表示:所謂的戴陽,就是指陽氣飄浮在身體的上部,就像被負載著一樣。當真正的寒氣侵入體內,陰氣自然會旺盛,然而病情嚴重時,只不過是陽氣越發微弱,陰氣更加旺盛罷了。
喻嘉言提到:戴陽症狀,伴有下痢,脈象呈現沉遲,這是體內寒冷的表現。若臉色稍顯紅潤,身體微微發熱,這說明還夾雜著外感的邪氣,必須通過出汗來緩解病情,但一定會出現輕微的手腳冰冷。這種情況藏有巨大的潛在危機,其治療方法應該要和一般的療法大相逕庭。
2. 辨鬱冒證
汪琥曰:鬱冒者,頭目之際郁然昏冒,乃陽氣能勝寒邪,里陽回而表和順,故解鬱冒。汗出而解者,是陽回裡寒散而榮衛和,故自汗出而解,非謂解表而使之汗出也。
白話文:
汪琥表示:所謂的鬱冒,就是指在頭部與眼睛之間有一種悶悶的、昏沉的感覺,這是身體的正氣(陽氣)開始勝過寒邪的表現,體內的陽氣回復且外表的狀態也趨於平順,所以能夠解除這種鬱冒的狀態。當出汗而病狀得以緩解,這表示體內的陽氣恢復,體內的寒氣散去,營氣與衛氣達到和諧,所以自然會出汗而病癒,並不是說要透過發汗來解表。
換句話說,這段文字是在描述一種疾病狀態(鬱冒)以及其治療過程。鬱冒是指頭部的昏沉感,但這並非是病情惡化的徵兆,反而顯示身體正在戰勝病邪。當病情好轉,人體自然會出汗,這代表體內的寒氣已被驅除,身體機能恢復正常,而非刻意透過發汗來治療。
3. 辨格陽證
《金鑑》曰:格陽者,拒格其陽也。亦曰隔陽,陰陽隔離也。少陰經熱因寒格,無論腹痛、乾嘔、咽痛,皆下利中格陽之證,即使利止而脈仍前欲絕不出者,亦不得謂裡寒已退,輒妄治其外熱也。須循四逆湯條例,消陰翳於下部,但加蔥白,宣陽氣於下焦,使陽氣通而脈亦出,方為全愈。
彤園曰:三陰傷寒,俱有下利證。自利不渴者,屬太陰。自利而渴者,屬少陰。惟厥陰下利,屬於寒者,厥而不渴,下利清穀;屬於熱者,消渴飲多,下利清水,或裡急後重,或便膿血也。亦有邪熱不殺穀,完穀不化,協熱下利之證,治各不同,當於脈之陰陽虛實辨之(另詳二卷傷寒辨證篇)。
六經傷寒脈證治法已次第疏明、分節集解,具列卷首,又歷舉致變、救逆、合病、並病、同病、兼病,附錄於後,法律井然,示學者以有所遵循也。第六經篇中,證候傳變,各有寒熱虛實之分。且類傷寒五證,同傷寒十二證治,有因時制宜之妙,非辨之明、審之確,不至目迷五色者幾希。
謹遵御纂《醫宗金鑑》例,發明切要證治八十餘條,薈萃成篇,列於二卷,大綱畢舉,萬目咸張。庶幾傷寒門中,經權常變,法無剩義,俾學者知所變通云。
白話文:
[辨識格陽症狀]
《金鑑》指出:所謂格陽,就是身體拒絕或阻擋了正常的陽氣運行。也被稱作隔陽,即陰陽兩氣被隔開不能正常交換的意思。在少陰經絡中,熱氣因為寒氣的阻隔,不管出現腹痛、乾嘔、喉嚨痛等症狀,都可能是下痢中的格陽現象。即便下痢停止,但脈搏仍然極弱甚至感覺不到,也不能以為體內的寒氣已經消失,就隨意去治療表面的熱症。應該按照四逆湯的原則,去除下身的陰寒,只不過需要添加蔥白,幫助下焦的陽氣宣發,讓陽氣順暢,脈搏恢復,這樣才能算完全康復。
彤園解釋:三陰經絡的風寒,都會有下痢的症狀。如果自己拉肚子但不口渴,通常屬於太陰。自己拉肚子且口渴的,則屬於少陰。只有厥陰的下痢,如果是寒性,會手腳冰冷但不口渴,拉出的食物未消化;如果是熱性,會非常口渴且喝水多,拉出的是清水,或者有急迫感,甚至拉出膿血。還有一種情況是,邪熱未消,食物無法正常消化,這叫協熱下痢,每種治療方法都不一樣,應從脈搏的陰陽虛實來辨別(詳細請見第二卷的風寒辨證篇)。
對於六經的風寒脈象、症狀和治療方法,已經依照順序梳理清楚,分章節集結解析,並列在卷首。再進一步舉出各種可能的變化,包括救治逆轉、合併病症、同時病症、以及兼併病症,並附錄在後面,條理分明,為學者提供學習的路徑。在第六經的篇章中,症狀的轉變,各有寒熱虛實的區分。與五種類似風寒的症狀,以及十二種風寒的治療方法相比,有應時制宜的巧妙之處,如果不明辨清楚,仔細審查,很容易混淆不清。
謹慎地遵循御纂的《醫宗金鑑》的例子,發掘並闡述了八十幾個關鍵的症狀和治療方法,匯聚成篇章,列在第二卷,大綱全面,細節豐富。希望在風寒的領域中,無論是原則還是變化,都能沒有遺漏,讓學者知道如何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