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內科學》~
1. 呼吸器病
2. 感冒
(原因),本病由於冒寒、冒濕,體溫不調,或垢汙留積,有流行性者(或謂本病系黴菌傳染尚未明確),曰流行性感冒。
(症候),惡寒,發熱,熱在三十八度以上,鼻孔閉塞,或流清涕,頭痛,咯痰,咳嗽,咽喉痛楚,甚者或發譫語,聲音嘶嗄,呼吸苦促。
(治法),預防此症之法,避冒寒,冒濕,冬日早起戒外出,用發汗劑,行蒸氣浴,其他用下方。
(藥方)
香白芷(一兩),荊芥(一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茶下。(百一選方)
川芎,荊芥(各四錢),薄荷(八錢),白芷,羌活,甘草(各二錢),細辛(一錢),防風(一錢五分)
上為末,食後溫茶送服二錢,日服三次。(川芎茶調散)
紫蘇葉(三錢),陳皮,川芎,蔓荊子,防風,秦艽,荊芥(各一錢五分),甘草(一錢),姜(三片),蔥白(三枚)
上水二盞半,煎一盞,溫服,蓋被髮汗。(加味香蘇飲)
(特方)
遠志根(一錢三分),溫湯(二兩六錢)
上煎十五分時,加糖適宜,作三次,一日服盡。
白話文:
[感冒]
(原因),這種疾病主要是因為受到寒冷或是潮濕的影響,身體溫度調節失衡,或者身體內有污垢累積所導致。有時候會出現羣體感染的情況,我們稱之為流行性感冒,但關於這種病是否是由黴菌傳染還未有定論。
(症狀),患者會感到極度畏寒,發燒,體溫通常超過38度,鼻塞,可能伴有清水樣鼻涕,頭痛,咳嗽,痰多,喉嚨痛。嚴重的時候,可能會說胡話,聲音嘶啞,呼吸困難。
(治療方法),避免這種疾病的最好方式就是避開寒冷和潮濕的環境,冬天早上儘量不要出門,可以使用一些能讓你出汗的藥物,或者進行蒸氣浴。除了這些,還可以嘗試以下的藥方。
(藥方)
第一個藥方,香白芷(約30克),荊芥(約3克)。將這兩種藥材磨成粉,每次服用6克,用溫熱的茶水吞服。(百一選方)
第二個藥方,川芎,荊芥(各約12克),薄荷(約24克),白芷,羌活,甘草(各約6克),細辛(約3克),防風(約4.5克)。將所有藥材磨成粉,飯後用溫熱的茶水送服6克,每日三次。(川芎茶調散)
第三個藥方,紫蘇葉(約9克),陳皮,川芎,蔓荊子,防風,秦艽,荊芥(各約4.5克),甘草(約3克),薑(3片),蔥白(3根)。將所有藥材加入大約七百五十毫升的水,煮至剩下大約三百七十五毫升,溫熱後服用,然後蓋上被子,讓自己發汗。(加味香蘇飲)
(特殊療方)
遠志根(約4克),溫水(約870毫升)。將遠志根加入溫水中煮十五分鐘,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糖,一天內分三次服用完畢。
3. 肺勞(肺結核)
(原因),本病之真原,為肺結核桿菌,常生活於咯痰呼氣中,凡人偶吸此菌,則直竄肺中之組織,逐漸繁殖,肺臟遂為所傷,而成肺勞。若以病者之咯痰,令動物食之,則必發本病。其他為體質衰弱,營養不良,房勞過度,手淫,憂鬱,外感等。
(症候),初發身體瘦弱,面色光白,胸膈變窄,時有干嗽,初早起咳嗽,後晝夜俱嗽,行路氣促,用力後,面色發紅,上山登樓,氣促特甚,咯血稠痰,亦有咳血者。脈甚數,每一分時,約一百至,此時左右肺葉,其上半已有多粒成塊,尚未腐爛,次則咳嗽漸增,常有松痰,脈極細弱,呼吸愈促,常發潮熱,顏色鮮紅,晨起多冷汗,熱度漸退,言語有沙聲,或啞,咽喉發炎,胸膈常痛,此時肺胞膜已有發炎處也。大便溏泄,時有瀉利,最為危險,此時結核菌已侵入腸內也。舌苔紅色,穀氣或佳或不佳,身愈瘦弱,久則精力耗散而死。
(經過),數月或數年。
(預後),不良。
(治法),宜移居於郊外,或海濱,呼吸新鮮之空氣,眺野外之風景,食滋養之物品,行適宜之運動,飲少量之黃酒,行深呼吸,施海水浴,冬季轉移於和暖之地。早起宜遲,宜廢止使用腦力之事,如有發熱症候,亦無須禁止旅行,若肺之組織,非常傷損,而已成為空洞者,則命安靜療養。轉地旅行,反為有害,但至此時期,雖有極高明之醫士,僅能用法緩其死期而已,蓋本病實無確效之根治藥品。然有不得不用藥品之時,則施行對症療法,如咳嗽,則投以鎮嗽劑;發熱,則投以解熱劑;胃弱,則投以健胃劑;虛弱,則投以強壯劑等。且患本病之唾壺,必須消毒(酒精或生石灰),加以覆蓋,以防咯痰之乾燥飛散。清潔病室,及衣衾手巾,及飲食器具,亦須時常消毒,勉戒接吻。
(預防),防本病之法,莫妙於多吸空氣,多見日光,行適宜之運動,使強壯其身體。凡遇患本病之友朋,切勿與其對坐談笑,吸其呼出之氣,手巾面盆及飲食器具,不得互換使用。又小兒不可用結核性母乳。
(藥方)
蘆根,麥冬,地骨皮,生薑(各一錢),梔皮,茯苓(各五分)
上水二鍾,煮八分,溫服。(蘆根飲)
百部根(二十斤)
上搗取汁,煎如飴,服方寸匕,日三服。《深師》加蜜二斤,《外臺》加飴一斤,宜於咳嗽。
(特方)
銀耳(五分),白糖(適宜)
上水煮服。
蘇木膏(一錢三分),阿片番紅花酒(二分六釐),薄荷水(四兩),橙皮糖漿(二錢六分)
上二時服一調羹,下利。
杏仁水(一錢五分),糖漿(四錢)
上每二時,服一調羹。
黴麥(一錢五分),水(二兩六錢)
上為浸劑,一日六回,二日分服。咯血
龍膽草(二錢六分),水(四兩浸出),橙皮糖漿(五錢)
上每二時,服一調羹。
白話文:
[肺勞(肺結核)]
(病因):肺結核是因肺結核桿菌引起,這些病菌常存在於患者的咳嗽分泌物或呼吸中。一旦吸入這種病菌,它會直接進入肺部組織並開始繁殖,進而傷害肺部,形成肺結核。如果讓動物攝入患者咳嗽的分泌物,動物也會染上這種疾病。此外,體質差、營養不良、過度勞累、手淫、憂鬱、感冒等因素也可能導致此病。
(症狀):初期患者會出現消瘦、臉色蒼白、胸部狹窄、乾咳等現象,隨後咳嗽會不分晝夜,行走時會感到喘息,用力後臉色會泛紅,爬山或上樓時呼吸特別困難,甚至會有血痰或咳血。脈搏快速,每分鐘可達一百次左右,此時肺部上半部可能已經有多個結節,但尚未腐爛。隨病情發展,咳嗽增加,會常有黏痰,脈搏變得極細弱,呼吸更加急促,經常發燒,臉色紅潤,早晨常有冷汗,發燒逐漸退去,說話聲音沙啞,咽喉發炎,胸部疼痛,這時肺泡膜可能已經發炎。大便稀軟,偶爾會拉肚子,這是結核菌已經入侵腸道的徵兆。舌頭呈紅色,食慾不穩定,身體愈來愈瘦弱,最終精力耗盡死亡。
(病程):可能是幾個月至幾年。
(預後):不佳。
(治療):建議患者移居到郊區或海邊,呼吸新鮮空氣,觀賞野外風景,食用營養食物,進行適度運動,少喝黃酒,深呼吸,海水浴,冬天轉移到溫暖的地方。起牀時間不宜太早,應避免用腦過度。即使有發燒的症狀,也不必限制旅行。如果肺部組織嚴重受損,形成空洞,應該靜養。在這個階段,即使是最優秀的醫生也只能延長壽命,因為目前沒有確切有效的根治藥物。但在某些情況下,仍需使用藥物,如咳嗽時使用鎮咳藥,發燒時使用退燒藥,胃弱時使用健胃藥,虛弱時使用補藥。此外,患者使用的唾液容器必須消毒(酒精或生石灰),並蓋上蓋子,防止乾燥飛散。定期消毒病房、衣物、毛巾和餐具,避免接吻。
(預防):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多呼吸新鮮空氣,多曬太陽,適當運動,強健身體。遇到肺結核患者,不要與其面對面談話,避免吸入他們呼出的空氣,毛巾、面盆和餐具不可共用。哺乳期母親若患有肺結核,不應再哺乳。
(藥方):
蘆根、麥冬、地骨皮、生薑各一錢,梔皮、茯苓各五分,加兩杯水煮至剩八分,溫服。
百部根二十斤,搗碎取汁,煎煮至像糖漿,每日三次服用一匙。
銀耳五分,白糖適量,加水煮服。
蘇木膏一錢三分,阿片番紅花酒二分六釐,薄荷水四兩,橙皮糖漿二錢六分,每兩小時服用一湯匙。
杏仁水一錢五分,糖漿四錢,每兩小時服用一湯匙。
黴麥一錢五分,水二兩六錢,浸泡製成藥劑,每天六次,兩天服用完畢。
龍膽草二錢六分,水四兩浸泡,橙皮糖漿五錢,每兩小時服用一湯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