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內科學》~ 呼吸器病 (2)
呼吸器病 (2)
1. 咳嗽
(原因),本病為氣管支加答兒,有急慢二性之別,急性者,由於感冒,其他別由吸入煤煙,與刺激性之瓦斯,營養不良,肺結核之遺傳,流行性感冒,猩紅熱,麻疹,天痘,及心肺諸病。慢性者,為急性症之延緩不愈,多發於演說、唱歌,及嗜酒者。其他為肺氣腫、肋膜炎,氣管支黏膜刺激,經久腺病性,武雷篤病,或慢性肺炎,結核,炎性刺激之波及等。
(症候),急性症必發之症候,為惡寒發熱,食慾不振,身體疲倦,脈搏增加,咳嗽不已,繼則咯痰,初時少量黏稠,後為多量稀薄;慢性症,連發咳嗽,繼則嘔吐,喘息咯血,呼氣咯痰,或放惡臭。
(預後),急性者頗易治愈,慢性者輕而延緩。
(類症),急性,類似肺炎、乾性脅膜炎;慢性,類似肺結核、肺壞疽。
(治法),急性與慢性,治法無甚相異,宜戒多言,進暖和性之飲料。室內衣衾,宜平均溫度,行溫水浴,胸部纏以佛蘭絨,吸入食鹽水之蒸氣。呼吸促迫之時,則貼干角芥子泥於胸部,或背部,行轉地療法,移居於溫熱之海邊,其他用鎮嗽劑,祛痰劑,若有虛脫之虞,則可用葡萄酒,精製樟腦麝香等。
(藥方)
百部(二錢),姜(一錢)
上水煎服。(葛洪方)
桔梗(二錢),甘草(一錢)
上水一盞,煎五分服。(桔梗湯)
麥門冬(三錢),製半夏(二錢),黨參(一錢五分),甘草(一錢),大棗(一枚),粳米(一撮)
上水二盞,煎一盞服。(麥門冬湯)
紫蘇(一錢),桑皮(二錢),青皮(一錢),五味子(五分),杏仁(二錢),麻黃(五分),甘草(一錢)
上水煎服。(紫蘇散)
(特方)
遠志(一錢五分),溫湯(一盞)
上煎五分時,一日三次分服。
麻黃膏(四分),甘草末(適宜)
上為丸,一次服盡。
漂半夏(五分),遠志(一錢),杏仁(八分)
上為散三包,一日服盡。
遠志(二錢八分),沸水(五兩浸出),醋蜜(四錢),淨水(二兩五錢)
上每二時服一調羹。
白話文:
[咳嗽]
(原因):此病源自氣管和支氣管的炎症,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咳嗽通常是由感冒引發,也可能因為吸入煤塵或刺激性氣體,營養不良,肺結核遺傳,流行性感冒,猩紅熱,麻疹,天花,以及心臟和肺部的疾病。慢性咳嗽則多是急性咳嗽未完全康復導致,常見於經常講話、唱歌的人,以及酗酒者。其它可能的病因包括肺氣腫、胸膜炎,支氣管黏膜受刺激,長時間的腺病,武雷篤病,或是慢性肺炎,肺結核,以及因炎症刺激擴散所導致。
(症狀):急性咳嗽的典型症狀包括畏寒發燒,食慾不振,疲勞,心跳加速,不停咳嗽,接著會開始咳痰,初期痰量少且黏稠,隨後會變得多且稀薄;慢性咳嗽,則會持續咳嗽,接著可能會嘔吐,呼吸困難,咳血,呼氣時帶有痰音,或痰味惡臭。
(預後):急性咳嗽比較容易治療,慢性咳嗽則較難恢復且需時日。
(類症):急性咳嗽類似肺炎、乾性胸膜炎;慢性咳嗽類似肺結核、肺壞疽。
(治療方法):急性與慢性咳嗽的治療方式大致相同,應避免過度說話,飲用溫暖的飲料。室內的衣物和被褥應保持適當溫度,可進行溫水浴,胸部可用絨布包裹,吸入食鹽水蒸汽。若呼吸困難,可在胸部或背部貼上乾燥的芥末泥,或考慮轉地療法,搬到溫暖的海邊居住。另外,可使用止咳藥,化痰藥,如果出現虛弱,可以使用葡萄酒,樟腦精油等。
(藥方)
- 百部(2克),生薑(1克):用水煎服。(葛洪方)
- 桔梗(2克),甘草(1克):用水一碗,煎至一半服用。(桔梗湯)
- 麥門冬(3克),半夏(2克),黨參(1.5克),甘草(1克),大棗(1個),粳米(一小撮):用水兩碗,煎至一碗服用。(麥門冬湯)
- 紫蘇(1克),桑皮(2克),青皮(1克),五味子(0.5克),杏仁(2克),麻黃(0.5克),甘草(1克):用水煎服。(紫蘇散)
(特殊藥方)
- 遠志(1.5克),熱水(一碗):煎五分鐘,一天分三次服用。
- 麻黃膏(4分),甘草粉(適量):做成丸,一次全服。
- 半夏(0.5克),遠志(1克),杏仁(0.8克):做成散,分三次一天服完。
- 遠志(2.8克),沸水(5兩浸泡),醋蜜(4錢),清水(2.5錢):每兩小時服用一湯匙。
2. 咯血(肺出血)
(原因),為肺勞,肺體變死,肺炎,新氣管支加答兒。(風寒咳嗽)肺鬱血,肺臟揳狀,出血等。
(症候),初發咳嗽,及其溫液湧湧於胸內,然後咯血,其血液呈鮮紅色,混有泡沫,呈亞爾加里性,揳狀出血,則突然起強甚咳嗽,呼吸困難,胸中苦悶,咯特異之痰,痰中有帶黑色之血,身體熱度不升。
(治法),當以治療原病為第一義,其他使患者平臥,安靜身心,胸部用冷罨法或罨冰片,禁談話及溫食物,戒酒色,及精神興奮,嚴攝生,用空氣療法,食滋養品。
(藥方),款冬花(二錢),百合(二錢),百部(二錢)
上研末蜜丸如龍眼大,每晚服一丸。
荷葉(四錢)
上焙乾為末,一日二次分服。
黃耆,麥冬,生地,桔梗,白芍(各一錢),甘草(八分)
上水煎服。(黃耆散)
紫苑(一味)
上炒為末,蜜丸芡子大,每服一丸。(指南方)
槐花(三錢)
上炒研為散,米飲下。(朱氏方)
(特方)
黴麥膏(四錢),水(二兩六錢),橙皮糖漿(七錢)
上每二時食一匙。
芥子末(適宜)
上溫湯調和,施行手浴。
白話文:
【咯血(肺出血)】
(原因):病因可能是肺結核、肺組織衰竭、肺炎,或是新的氣管支氣管炎。也可能因風寒引起的咳嗽,導致肺部血流瘀滯,肺組織受損,進而引發出血等。
(症狀):初期可能出現咳嗽,感覺胸腔內有溫熱的分泌物湧動,隨後開始咯血,血液呈鮮紅色,並夾雜著泡沫,呈現鹼性,若為楔形出血,會突然劇烈咳嗽,呼吸困難,胸腔感到壓迫感,咳出的痰中帶有黑血,且身體不會感到發燒。
(治療方式):首先應針對原發疾病進行治療,此外讓病人平躺休息,保持身心安定,胸部可使用冷敷或冰片,避免交談和食用溫熱食物,戒除酒精、節制性生活,避免情緒過度激動,嚴格控制生活作息,利用空氣療法,並攝取營養食品。
(處方):款冬花、百合、百部各二錢,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龍眼大小的藥丸,每晚服用一顆。荷葉四錢,烘乾後磨成粉,每日分二次服用。黃耆、麥冬、生地、桔梗、白芍各一錢,甘草八分,用水煎煮服用(黃耆散)。紫苑單一味,炒熟後磨成粉,加入蜂蜜製成芡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顆(指南方)。槐花三錢,炒熟後磨成粉,配米湯服用(朱氏方)。
(特殊處方):黴麥膏四錢,水二兩六錢,橙皮糖漿七錢,每兩小時服用一匙。芥子末適量,以溫水調和,進行手浴。
3. 百日咳(連聲咳)
(原因),有一種特異之病毒傳染而發,其傳染之媒介,為咯痰與衣服,或久感寒冷。本病多發於二歲至七歲之小兒,至十歲以上,則其感受性驟減,成人則無之。
(症候),初起之時,則發尋常咳嗽,次發發作性痙攣咳嗽,氣管內若癢若痛,氣促,噴嚏,髮長且深之吸息,次發短呼吸,一日約三四次,至二三十次,重者六十次至一百次,痰色暗而帶強黃色,吐痰之時,每連食物吐出,後則漸漸回覆,窒息減少,咳嗽咯痰亦少,終而治愈。
(經過),二月至七月。
(預後),良。但發肺炎之合併症,則不良。
(治法),行轉地療法為最良,宜常出戶外,吸新鮮之空氣。初期用鎮嗽劑,一日行二次之溫浴,又施濕布繃帶,用佛蘭絨浸於溫湯後,置於胸部,外以油紙蓋之。再施行繃帶,此法最有效驗,又發作時,介抱小兒,使咯出黏痰,平均病室溫度,選易於消化之食品,勿與以有刺激性之飲料,又須行鼻孔檢查。
(藥方)
牛蒡子(二錢),山稜(一錢),射干(一錢),花粉(一錢五分),杏仁(一錢五分),細辛(八分),青黛(五分),麻黃(四分),白蜜(二匙)
上水煎服。
生明礬(一錢),生蜜(四錢)
上調和,服少許。(百花礬)
生薑汁(半杯),白蜜(二匙)
上沸水沖服三四次。
(特方)
明礬(五釐),水(五錢),橙皮糖漿(五錢)
上一日四次,每次一小食匙。
莨菪根末(八釐),白糖(四錢)
上為三包,每日三服。用於痙攣,若瞳孔散大者宜忌。
白話文:
【百日咳(連聲咳)】
(原因):這種疾病是由一種特殊的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透過咳嗽產生的飛沫及衣物進行傳播,或是長期處在寒冷環境中。這種病通常影響兩到七歲的兒童,超過十歲的孩子感染率會大幅下降,而成人則很少受到感染。
(症狀):剛開始可能只是普通的咳嗽,隨後會發展成痙攣性的咳嗽,感覺喉嚨裡像有東西刺痛,呼吸急促,打噴嚏,然後會有一個長而深的吸氣,接著是短促的呼吸,一天可能發生三四次到二三十次,嚴重者甚至可達六十次到一百次。痰的顏色偏暗,帶有濃烈的黃色,且往往在咳嗽時連同食物一起被吐出。隨著時間推移,情況會逐漸好轉,窒息的情況減少,咳嗽和吐痰的頻率也會降低,最終恢復健康。
(病程):大約持續二到七個月。
(預後):一般情況下,預後良好。然而,如果併發肺炎,則預後較差。
(治療方式):最好的治療方法是改變生活環境,經常外出,呼吸新鮮空氣。在初期可以使用止咳藥,每天洗兩次溫水澡,並採用濕敷的方式,用佛蘭絨浸泡在溫水中,然後敷在胸部,再在外面蓋上一層油紙,最後再用繃帶固定。這種方法效果非常好。在發作時,應抱住孩子,幫助他們咳出黏痰,保持房間溫度適宜,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給予刺激性的飲料,並且定期進行鼻腔檢查。
(藥方)
牛蒡子(二錢)、山稜(一錢)、射干(一錢)、花粉(一錢五分)、杏仁(一錢五分)、細辛(八分)、青黛(五分)、麻黃(四分)、白蜜(二匙)。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明礬(一錢)、蜂蜜(四錢)。將這兩種藥材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少量。
生薑汁(半杯)、白蜜(二匙)。將這兩種材料用熱水沖泡,一天服用三四次。
(特殊配方)
明礬(五釐)、水(五錢)、橙皮糖漿(五錢)。一天服用四次,每次一小茶匙。
莨菪根末(八釐)、白糖(四錢)。將這些藥材分成三份,一天服用三次。如果出現瞳孔擴大的情況,應避免使用此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