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內科學》~ 消化器病 (2)

回本書目錄

消化器病 (2)

1. 走馬牙疳(水腫)

(原因),發於窒扶斯,間歇熱,或急性發疹病等。滋養不良之小兒,多發是病。

(症候),口唇及頰,生小結節,外堅內潰,破潰處,現暗黑色,外面亦陷壞疽,結干痂,同時蔓延四處,全身症候,初發惡液汁,身體發熱,足部浮腫,下痢虛脫等。

(經過),一二日至三四周日。

(預後),速治良,若失其時機,則不良。

(治法),施滋養強壯療法,以治惡液及貧血。局部療法,則貼烙白金,用防腐性含漱料,其他可用解熱劑、葡萄酒等。

(藥方)

荊芥(一錢五分),防風,枳殼(各一錢),黏子(二錢),當歸(一錢五分),小青草(三錢)

上水煎服。(簡方錄)

梧桐淚,黃丹

上等分,為散吹入。(醫林集要)

五倍子,青黛,枯礬,黃柏(等分)

上為散,先以鹽湯漱淨,吹入。(便覽)

橡斗殼,鹽(同煅),麝香

上為散吹入。(全幼心鑑)

(特方)

硼砂(二分六釐),玫瑰蜜(二錢六分)

上塗布劑。

白話文:

[走馬牙疳(水腫)]

(原因)此病症通常起因於窒扶斯、間歇熱或急性發疹病等疾病。營養不良的兒童,較易患此病。

(症狀)病童的嘴脣和臉頰會出現小結節,外表堅硬但內部已潰爛,潰爛部位呈現暗黑色,外層有壞死的組織並形成乾痂。這種情況會在全身蔓延,初期會出現惡臭的分泌物,身體發熱,腳部水腫,以及下痢導致虛弱脫水等症狀。

(病程)病程可能從一天到三到四周不等。

(預後)如果及早治療,預後良好;若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則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治療方法)使用營養增強療法來處理惡液和貧血。局部治療上,可使用烙白金,並使用防腐性的漱口水。此外,也可使用退燒藥或葡萄酒等。

(藥方)

  1. 荊芥(一錢五分)、防風、枳殼(各一錢)、黏子(二錢)、當歸(一錢五分)、小青草(三錢)。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服用。
  2. 梧桐淚、黃丹,兩者等量,研磨成粉後吹入患部。
  3. 五倍子、青黛、枯礬、黃柏(等分)。研磨成粉,先用鹽水漱口清潔,再將藥粉吹入。
  4. 橡斗殼、鹽(一同煅燒),加上麝香。研磨成粉後吹入患部。
  5. 硼砂(二分六釐)、玫瑰蜜(二錢六分)。混合後塗抹於患部。

以上為部分傳統中藥療法。

2. 食傷(胃加答兒)

(原因),急性為暴食過飲,與不消化之食品,及腐敗肉類,或食品寒熱過度,其他魚菌中毒,腸炎波及與外傷等。又或為劇烈熱性病之前驅症,慢性續發於急性食傷之後,或因飲食不攝生,其他貧血、萎黃病、胃癌,胃潰瘍、胃鬱血,均與本病大有關係。

(症候),急性為食思缺乏,漸次增進,則發熱頭痛,睡眠不安,四肢疲倦,舌苔無味,嫌厭食餌,煩渴,噯氣,噁心嘔吐,胃部覺壓重飽滿,知覺過敏,下痢或便秘,及口氣惡臭,尿量減少等。慢性略與急性同,其胃部之血行障害,胃液減少或增加,食少許之食餌,即覺飽滿,或壓重鈍痛,次發酸性噯氣。其餘除一般營養減損外,無特種之變常。

(經過),急性,數時至二三周日,慢性,數月至數年。

(預後),良。

(類症),慢性,類似胃癌,及胃潰瘍。

(治法),急性,宜檢查胃中有多量之不消化物,或腐敗物等之存在者,宜用吐劑,或一二日間不與飲食,或僅用易於消化之流動物,務令鎮靜胃機作用,或行胃洗滌。已過時期,則用下劑,施冰塊嚥下,胃部冷罨法。內服藥,當投以苦味劑、或健胃劑、麻痹劑。慢性,宜治療原病,調節飲食,且久使實行之。禁食含脂肪之食品,苛烈物,酒類,豆類,及制咸蔬菜,可用適當之食餌,如乳汁雞卵,無脂肪肉羹汁,及粥汁等。坐業者,宜野外散步,每日調理便通。貧血,則與以鐵劑;其他行器械的療法,按摩法,冷水療法等。

(藥方)

丁香,乾薑,甘草(各五分),莪朮,陳皮,青皮(各一錢),沉香,砂仁(各八分)

上水煎服。(丁香湯)

(特方)

龍膽草膏(五分),薄荷油(二分),水(二兩五錢)

上一日三次,每次二食匙。

蓖麻子油(四錢)

上頓服。

大黃膏(二分六釐)

上為丸。頓服。

苦味酒(八錢),番木鱉酒(十滴)

上一日四次,乃至五次,每次十五滴,至二十滴。

漂半夏(二錢六分),水(五兩)(煎),生薑糖漿(五錢)

上一日二次分服。

菖蒲根(二錢六分),水(五兩),糖漿(四錢)

上每二時一食匙。

滑石粉(一兩五錢),甘草(二兩),大黃(一兩),甘松(五錢),藏紅花(一錢),茴香(一錢五分)

上為散,一日三回,每次一小刀尖,糖水調和服用。

甘草(四錢),大黃(八錢),茴香(四錢),益智(一錢)

上酒浸一日,濾液十兩,每次一二茶匙。

白話文:

[食物過量傷害(俗稱胃加答兒)]

(原因):急性胃加答兒通常是因為暴飲暴食,食用難以消化的食物,或是腐敗的肉類,或是食物溫度過冷或過熱,也可能由食物中毒,腸炎,或是外傷引起。在某些情況下,它可能是嚴重熱性疾病前兆。慢性胃加答兒通常在急性胃加答兒後續發,或是長期飲食不規律導致。其他疾病如貧血、萎黃病、胃癌、胃潰瘍、胃鬱血等也與此病有密切關聯。

(症狀):急性胃加答兒的症狀包括食慾不振,隨後可能出現發燒、頭痛、失眠、四肢乏力、舌苔無味、厭食、口渴、打嗝、噁心嘔吐、胃部感到沉重飽脹、感覺過敏、腹瀉或便祕,以及口臭,尿量減少等。慢性胃加答兒的症狀大致相同,主要差別是胃部血液循環受阻,胃液分泌過多或過少,即使吃少量食物也會感到飽脹或疼痛,會有酸性打嗝。除了營養不良外,沒有其他特別的異常。

(病程):急性胃加答兒持續時間從幾小時到二到三週不等,慢性胃加答兒則可能持續幾個月到幾年。

(預後):預後良好。

(類似病症):慢性胃加答兒可能類似胃癌和胃潰瘍。

(治療方法):急性胃加答兒,如果胃中有大量未消化或腐敗的食物,應使用催吐藥,或暫時禁食,只提供易消化的流質食物,讓胃得到休息。若已過了初期,可以使用瀉藥,並進行胃部冷敷。內服藥物,可使用苦味藥、健胃藥、麻醉藥。慢性胃加答兒,應針對原發疾病進行治療,調整飲食習慣,避免高脂食物、刺激性食物、酒精、豆類及醃製蔬菜,可食用乳製品、雞蛋、去脂肉類、粥等。久坐者應多運動,每天保持排便。貧血者需補充鐵質,還可進行物理治療、按摩和冷水療法。

(藥方)

丁香,乾薑,甘草(各5g),莪朮,陳皮,青皮(各3g),沉香,砂仁(各2.4g) 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服用(丁香湯)

(特殊藥方)

龍膽草膏(2.5g),薄荷油(1g),水(125ml) 一天三次,每次兩湯匙

蓖麻子油(16g) 一次頓服

大黃膏(0.86g) 做成丸狀,一次頓服

苦味酒(40ml),番木鱉酒(10滴) 一天四到五次,每次15-20滴

漂半夏(13g),水(250ml)(煎),生薑糖漿(25ml) 一天分兩次服用

菖蒲根(13g),水(250ml),糖漿(16ml) 每兩小時一湯匙

滑石粉(75g),甘草(100g),大黃(50g),甘松(25g),藏紅花(5g),茴香(7.5g) 磨成粉末,一天三次,每次一小刀尖,用糖水調和服用

甘草(20g),大黃(40g),茴香(20g),益智(5g) 浸泡在酒中一天,過濾後取100ml,每次服用一到兩茶匙。

3. 胃痛(胃痙)

(原因),本症女子較多於男子,因神經衰弱,月經異常,藏躁,子宮病,手淫,貧血,痛風間歇熱,脊髓病,及過用茶酒與煙,其他胃潰瘍,胃癌,胃加答兒等。

(症候),胃部發異常之劇痛,波及於胸背兩部。重者,連發至七八日之久,上腹脹出,脈搏頗細,顏色蒼白,苦悶不可言狀,其最甚者。則不省人事。

(經過),一次之發作其時間極短,然經過則因原病而不同。

(類症),肋間神經病,膽石疝,腸管疝痛,腹筋痛,限局性腹膜炎。

(預後),良。

(治法),行原因療法,守食餌攝生,疼痛,用鎮痙劑,胃部塗芥子泥或發泡膏。其他原因於手淫者,行冷水按摩,高地轉養,海水浴等,或飲黃酒一杯便佳。痛甚者,令患者伏臥,自背後壓迫脅腹,或以懷爐熱其患處。

(藥方)

吳茱萸,陳皮,黃芩(各五錢),蒼朮(七錢五分),黃連(一兩)

上為末,麥糊丸,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日服二三次。(丹溪咽醋丸)

(特方)

薄荷油(一分二釐),甘松酒(五錢)

上以二十滴,混和於糖水中服之。

番木鱉酒(一錢),苦味酒(二錢)

上一日三次,每次十滴。

薄荷油(一分),高粱酒(十分),甘松酒(五分)

上一次服二三滴。

白話文:

[胃痛(胃痙攣)]

(病因)此病女性比男性更爲常見,可能由神經衰弱、月經異常、躁鬱症、子宮疾病、過度手淫、貧血、痛風、間歇熱、脊髓疾病,以及過量飲茶、酒與吸菸引起。其他如胃潰瘍、胃癌、胃炎等也可能造成。

(症狀)胃部會感到異常的劇烈疼痛,甚至蔓延到胸部和背部。嚴重時,疼痛可持續七到八天,上腹部脹出,脈搏微弱,臉色蒼白,痛苦無法言語,最嚴重時甚至會失去意識。

(發作時間)每次發作時間很短,但恢復期則視原發疾病而定。

(類似病症)包括肋間神經痛、膽石症、疝氣、腹肌痛、侷限性腹膜炎。

(預後)良好。

(治療方法)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保持健康飲食,疼痛時使用鎮痛藥,胃部可塗上芥子泥或起泡膏。對於由過度手淫引起的情況,可採用冷水按摩、高地療養、海水浴等,或飲用一杯黃酒。疼痛嚴重時,讓患者趴下,從背後按壓腹部,或使用暖袋熱敷患處。

(藥方) 吳茱萸、陳皮、黃芩(各5錢)、蒼朮(7錢5分)、黃連(1兩)。以上藥物研磨成粉,以麥糊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10-20丸,每日二至三次。

(特別藥方) 薄荷油(1.2分)、甘松酒(5錢)。將20滴混合在糖水中服用。 番木鱉酒(1錢)、苦味酒(2錢)。每日三次,每次10滴。 薄荷油(1分)、高粱酒(10分)、甘松酒(5分)。每次服用2-3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