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略十三篇》~ 火證第七 (2)
火證第七 (2)
1. 火證第七
大熟地(八錢),粉丹皮(三錢),福澤瀉(三錢),淮山藥(四錢),山萸肉(四錢),雲茯苓(三錢),製附子(一錢),油肉桂(一錢),或加玉壺丹(三分,研末和服)
蔣寶素曰:火證者,君相二火之證也。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天之日,人之心,君火也。萬物百病之火,皆相火也。(蘭亭注曰:五行有火,六淫復有火,則火於五行六淫之中皆有也。推此則百病之中皆有火也。然火復有專門者,何也?以君火正位南方故也。)君火本無自病之證,以心為君主之官,心火自病則死。
天之君火傷人為暑暍癤痱,人之君火傷己為班疹瘡瘍。然暑暍班疹,仍是守位相火受病,而曰君火證者,證因君火所傷,不可無君故也。要之百病之火,皆相火證也。以天言之,太陽君火也。(天元紀大論曰:君火以明。)天地之內,萬物之火,皆相火也。(天元紀大論曰:相火以位。
)萬物之有火,必資太陽之光明以化生。太陽之光明,必受南方之正氣,及萬火之精靈以凝結,而太陽陽和之氣,塞乎天地之間者元氣也。(余侄怡齋曰:萬物不見天日則不生,與光明元氣不相接也。服桂附不能溫,無生生之氣也。魚龍居水中食物能化者,生氣為之也。置桂附於器中,而器不加熱者,無生氣故也。
)太陽光明,生此元氣,化生萬物。萬物守位,稟此元氣以生化火。明位相生,君相相資,如環無端,亢變則病生焉。如溽暑流行,爍石流金,此天地六淫君火傷人之證也。龍雷震盪,光焰詣天,此天地之藏火,火不歸原之證。赤旱千里,川源枯竭,此天地之府火,火從邪化之證。
(蘭亭注曰: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亦大人身,言藏言府,不可目為怪異。)陰霾四翳,交通不表,此天地無火之證。(盛火有所蔽障,則微渺如無。)皆相火也。以人言之。心,君火也。皮膚之內,藏府筋骨血肉之火,皆相火也。藏府筋骨血肉之有火,必資心君之靈明以化生。
心君之靈明,必受固有良能之正氣,及藏府筋骨血肉之精華以凝結,而心君沖和之氣,塞乎五內之間者元氣也。心君靈明,生此元氣,化生藏府筋骨血肉。藏府筋骨血肉守位,稟此元氣,以生化火。明位相生,君相相資,如環無端,亢變則病生焉。如班疹瘡瘍,一時暴起,此人之六淫君火傷己之證也。
肝腎陽升,(即龍雷之火。)面戴陽色,此人之藏火,火不歸原之證。伏邪化熱,苔刺唇焦,此人之府火,火從邪化之證。形神暗淡,食少便溏,此人無火之證。皆相火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南方生熱,熱生火。又天氣紀大論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又六微旨大論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
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復行一步,君火治之。(餘子端甫曰:聖人南面而立,顯明,東方也。顯明之右,正南方君火之位也。君火光明,元氣右旋空下以生萬物之相火,故曰退行一步,相火治之。
白話文:
火證第七
(藥方) 大熟地八錢、粉丹皮三錢、福澤瀉三錢、淮山藥四錢、山萸肉四錢、雲茯苓三錢、製附子一錢、油肉桂一錢,或者加入玉壺丹三分(磨成粉末一起服用)。
蔣寶素說:所謂的火證,是指君火和相火這兩種火的病證。君火的特點是光明,相火的特點是位置。天上的太陽,如同人體的心臟,都屬於君火。而世間萬物和各種疾病所產生的火,都屬於相火。(蘭亭的註解說:五行有火,六淫也可能引發火,所以火在五行和六淫之中都存在。由此推論,各種疾病中都有火的存在。然而,火又有所謂的專門,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君火的位置在正南方。)君火本身沒有自己會發病的道理,因為心臟是君主之官,心火如果自己病了,人就會死亡。
天上的君火傷害人,會導致中暑、長痱子等疾病;人體的君火傷害自己,則會導致疹子、瘡瘍等。然而,中暑、長疹子等病症,其實是相火在它的位置上生病,之所以說是君火所致,是因為這些病症是因君火受到傷害而引起的,不可沒有君火的原因。總而言之,各種疾病的火,都屬於相火的病症。從天來說,太陽屬於君火。(《天元紀大論》說:君火的特點是光明。)天地間萬物的火,都屬於相火。(《天元紀大論》說:相火的特點是位置。)
萬物之所以有火,必定是依靠太陽的光明才能生化。太陽的光明,必定是接受南方正氣和各種火的精華凝聚而成的。太陽溫和的陽氣,充滿在天地之間,就是所謂的元氣。(我的侄子怡齋說:萬物如果見不到陽光,就不能生長,是因為沒有和光明的元氣接觸。服用桂附卻不能溫暖身體,是因為沒有生生之氣。魚龍生活在水中,所吃的食物可以被消化,也是因為有生氣的作用。將桂附放在器皿中,器皿卻不會發熱,是因為沒有生氣的緣故。)
太陽的光明,產生這種元氣,化生萬物。萬物在各自的位置上,接受這種元氣而產生火。光明和位置互相依存,君火和相火互相滋養,就像環一樣沒有盡頭。如果亢盛發生變化,就會生病。例如盛夏時節,酷熱難耐,爍石流金,這是天地間六淫之邪導致君火傷害人的病證。雷電交加,光芒直衝雲霄,這是天地間的藏火,火沒有回到原本位置的病證。赤地千里,河川乾涸,這是天地間的府火,火隨著邪氣變化的病證。
(蘭亭的註解說:人體是一個小天地,天地也是一個大人體,所謂的藏、府,不要認為是怪異的說法。)陰霾遮蔽,無法暢通交流,這是天地沒有火的病證。(過盛的火如果被遮擋住,就會變得微弱到幾乎沒有。)這些都是相火的病證。從人來說,心臟屬於君火。皮膚內部,以及五臟六腑、筋骨、血肉的火,都屬於相火。五臟六腑、筋骨、血肉之所以有火,必定是依靠心臟的靈明才能生化。
心臟的靈明,必定是接受本身固有良能的正氣,以及五臟六腑、筋骨、血肉的精華凝聚而成。心臟平和的陽氣,充滿在身體內部,就是所謂的元氣。心臟的靈明,產生這種元氣,化生五臟六腑、筋骨、血肉。五臟六腑、筋骨、血肉在各自的位置上,接受這種元氣,而生化出火。光明和位置互相依存,君火和相火互相滋養,就像環一樣沒有盡頭。如果亢盛發生變化,就會生病。例如疹子、瘡瘍,突然間暴發出來,這是人體內六淫之邪導致君火傷害自己的病證。
肝腎陽氣上亢(也就是雷電之火),臉色發紅,這是人體的藏火,火沒有回到原本位置的病證。潛伏的邪氣化成熱,舌苔生刺、嘴唇乾裂,這是人體的府火,火隨著邪氣變化的病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這是人體沒有火的病證。這些都是相火的病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南方產生熱,熱產生火。又,《天氣紀大論》說:君火的特點是光明,相火的特點是位置。又,《六微旨大論》說:顯明之右,是君火的位置。
君火的右邊,退一步,是相火在主治;再退一步,是土氣在主治;再退一步,是金氣在主治;再退一步,是水氣在主治;再退一步,是木氣在主治;再退一步,是君火在主治。(我的孩子端甫說:聖人面向南方而站,顯明是指東方。顯明的右邊,正是南方君火的位置。君火光明,元氣向右旋轉下降,以產生萬物中的相火,所以說退一步,是相火在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