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略十三篇》~ 火證第七 (1)

回本書目錄

火證第七 (1)

1. 火證第七

《椿田醫話》曰:五行有火,六淫復有火,則火於五行六淫,五藏六府,表裡虛實,百病之中俱有也。蓋火形虛,離中空,顯仁藏用,無所不可,無中可有,有中可無,既有有火之證,復有無火之病,(無火非真無也。譬如盛火蔽障,則微渺如無也。)火無定體,病亦如是,故難以專方主治。茲舉其大略,治藏府之火雲爾。

犀角、黃連治心火。(心,君火也。君火無自病之證,人之君火傷己,為班疹、瘡瘍等證,屬之藏府。)

柴胡、黃芩、龍膽草,治肝火。

白話文:

《椿田醫話》說:五行中有火,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也包含火,因此火在五行六淫、五臟六腑、表裡虛實、各種疾病中都存在。火具有虛空的特質,就像離卦中的空洞,可以承載萬物,既有又無,無中生有,有中生無。因此既有火證,也會有無火病(無火並不是真正沒有,就像大火被障礙物遮蔽,就會顯得微弱)。火沒有固定的形態,疾病也是如此,所以很難用單一的方劑來治療。這裡只簡略介紹治療臟腑之火的藥物。

犀角、黃連治療心火。(心火是君火。君火本身不會生病,但人體的君火會傷及身體,導致斑疹、瘡瘍等疾病,屬於臟腑火。)

柴胡、黃芩、龍膽草治療肝火。

芍藥、胡黃連,治脾火。

石膏、山梔、沙參、天冬、麥冬、栝蔞根、桑白皮、秋梨,治肺火。

黃柏、知母、地黃、玄參,治腎火。

大黃、芒硝,治胃與大腸之火。

赤茯苓、木通、滑石,治小腸膀胱之火。

白話文:

脾火:芍藥、黃連

肺火:石膏、山梔、沙參、天冬、麥冬、栝樓根、桑白皮、秋梨

腎火:黃柏、知母、地黃、玄參

胃與大腸之火:大黃、芒硝

小腸膀胱之火:赤茯苓、木通、滑石

栝蔞、竹茹,治膽火。

連翹、地骨皮,治三焦之火。(素友莊端士曰:焦之為言交也。雖有上中下之分,其實原於一氣而已。一氣為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陰陽交合,中虛為三,故《內經》曰: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按:如霧者,神之將見也。如漚者,氣之將化也。如瀆者,精之所歸也。

上焦輕清之氣,已得其位,而神明之用未彰。中焦清陽之氣欲出,而濁陰之氣將有所分。下焦真陽之精氣,從下而達上,生至陰之元精,回注於下,再由至陰之元精,化至陽之真火,熏蒸於內,而氤氳氣液之源頭,如川瀆之潮汐。然則三焦之理,一以貫之矣。)

白話文:

栝蔞、竹茹:治療膽火。

連翹、地骨皮:治療三焦之火。(素友莊端士說:「焦的意思是交會。雖然有上中下之分,但其實它們都源於一氣。一氣為太極,動則生陽,靜則生陰,陰陽交合,中間空虛就成為三,所以《內經》說: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註:如霧者,神將要出現。如漚者,氣將要轉化。如瀆者,精氣所歸。

上焦輕清之氣,已經得到它的位置,但神明的作用還沒有顯現。中焦清陽之氣想要出來,但濁陰之氣將要有所分化。下焦真陽之精氣,從下向上,生出至陰之元精,再回注於下,再由至陰之元精,化為至陽之真火,在內部燻蒸,而氤氳氣液的源頭,就像川瀆的潮汐。那麼三焦的道理,就是用一個貫通的理論來解釋。)

牡丹皮,治心胞之火。

升麻、葛根、青黛,治鬱火。附子、肉桂、硫黃,治無火。

《左傳·昭元》曰:明淫心疾。

《後漢書》曰:有婦人長病經年,世謂寒熱注病者也。冬十一月中,佗令坐石槽中,且用寒水汲灌,云當滿百。始七八灌,戰欲死,灌者惟欲止。佗令滿數,至將八十灌,熱氣乃蒸出囂囂高二三尺,滿百灌,佗乃然火溫床,厚覆良久,汗洽出,著粉汗糝便愈。

白話文:

**牡丹皮:**治療心臟和橫膈膜的熱症。

**升麻、葛根、青黛:**治療鬱熱。

**附子、肉桂、硫磺:**治療陽氣不足。

《左傳·昭公元年》記載:治療陽亢導致的心臟疾病。

《後漢書》記載:有一位婦人長年患病,被認為是寒熱錯雜的疾病。在冬天的十一月,華佗讓她坐在石槽中,用冷水澆灌,並說要澆灌一百次。一開始澆灌七八次,婦人已經痛苦不堪,想要放棄。華佗堅持澆灌到滿數,到了將近八十次澆灌時,熱氣從婦人體內蒸發出來,高出兩三尺。澆灌完一百次,華佗點燃火爐溫熱病牀,用厚被子蓋住婦人很長時間,直到她出汗。塗上粉末後,她的病就痊癒了。

《南史》曰:將軍房伯玉,服五石散十許劑,更患冷疾,夏月常復衣。徐嗣伯診之曰:乃伏熱也。須以水發之,非冬月不可。十一月冰雪大盛時,令伯玉解衣坐石上,取新汲冷水從頭澆之。盡二十斛,口噤氣絕,家人啼哭請止,嗣伯執撾撾諫者。又盡水百斛,伯玉始能動,背上彭彭有氣,俄而起坐,云:熱不可忍。

乞冷飲,嗣伯以水一升飲之,疾遂愈。自爾常發熱,冬月猶單衣,體更肥壯。

《九峰醫案》曰:經以有者求之,盛者責之。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此治相火有餘之法也。

大生地(八錢),牡丹皮(三錢),福澤瀉(三錢),淮山藥(四錢),雲茯苓(三錢),炙龜板(五錢),川黃柏(二錢),白知母(二錢)

白話文:

南朝名將房伯玉服用五石散後,身體長期感到寒冷,即使在夏天也要穿著厚厚的衣服。名醫徐嗣伯診斷出他是內熱積蓄,必須用冷水引發體內的熱氣才能痊癒,而且只有冬天才能施行這個療法。十一月冰雪紛飛之際,徐嗣伯讓房伯玉脫掉衣服坐在石頭上,用新汲取的冷水從頭到腳澆灌。足足澆了二十斛冷水,房伯玉口噤氣絕,家人見狀哭著求徐嗣伯停止,但徐嗣伯執著地敲著鼓,堅決繼續。又澆了百斛冷水後,房伯玉才稍微動了一下,背上熱氣逼人,不久後便能坐起來,說:「熱得受不了!」他要求喝冷飲,徐嗣伯就給他喝了一升冷水,房伯玉的病就此痊癒。從此他經常發熱,即使在冬天也只穿單衣,身體比以前更加強壯。

醫書《九峰醫案》中記載:「以有者求之,盛者責之。」就是說,對病人已有的病症要積極治療,對於病情較重者更要果斷施治。用冷水治療疾病,就是利用水的寒性來抑制陽氣。此法是針對體內相火過盛而設的。

治療此病的藥方:生地八錢、牡丹皮三錢、澤瀉三錢、山藥四錢、茯苓三錢、炙龜板五錢、黃柏二錢、知母二錢。

經以無者求之,虛者責之。益火之原,以消陰翳。此治相火不足之法也。

大熟地(八錢),粉丹皮(三錢),福澤瀉(三錢),淮山藥(四錢),山萸肉(四錢),雲茯苓(三錢),製附子(一錢),油肉桂(一錢),或加玉壺丹(三分,研末和服)

蔣寶素曰:火證者,君相二火之證也。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天之日,人之心,君火也。萬物百病之火,皆相火也。(蘭亭注曰:五行有火,六淫復有火,則火於五行六淫之中皆有也。推此則百病之中皆有火也。然火復有專門者,何也?以君火正位南方故也。)君火本無自病之證,以心為君主之官,心火自病則死。

白話文:

透過沒有的(虛)東西來求取,透過空虛的(虛相)來追究。增補火氣的根源,以消除陰暗晦滯。這是治療相火不足的方法。

大熟地(八錢)、粉丹皮(三錢)、福澤瀉(三錢)、淮山藥(四錢)、山萸肉(四錢)、雲茯苓(三錢)、製附子(一錢)、油肉桂(一錢),或再加玉壺丹(三分,研磨成末和服)。

蔣寶素說:火證,指的是君火和相火的證候。君火以明亮為主,相火以所在位置為主。天上的太陽、人體的心臟,屬於君火。萬物百病之火,都屬於相火。(蘭亭注:五行中有火,六淫中也有火,因此火在五行和六淫中都有。由此推論,百病之中都有火。然而火還有專門的區分,這是為什麼?因為君火正位於南方。)君火本來沒有自發的病證,因為心臟是君主之官,心火自發病變就會導致死亡。

天之君火傷人為暑暍癤痱,人之君火傷己為班疹瘡瘍。然暑暍班疹,仍是守位相火受病,而曰君火證者,證因君火所傷,不可無君故也。要之百病之火,皆相火證也。以天言之,太陽君火也。(天元紀大論曰:君火以明。)天地之內,萬物之火,皆相火也。(天元紀大論曰:相火以位。

)萬物之有火,必資太陽之光明以化生。太陽之光明,必受南方之正氣,及萬火之精靈以凝結,而太陽陽和之氣,塞乎天地之間者元氣也。(余侄怡齋曰:萬物不見天日則不生,與光明元氣不相接也。服桂附不能溫,無生生之氣也。魚龍居水中食物能化者,生氣為之也。置桂附於器中,而器不加熱者,無生氣故也。

白話文:

天上的太陽之火灼傷人會導致暑熱、瘡癤、痱子等病症,人體的君火傷及自身則會出現斑疹、瘡瘍。雖然暑熱、斑疹都屬於相火受病,但由於病因是君火所傷,因此稱為君火證。總之,各種病症的發病原因都是相火,天上的太陽是君火,萬物之火都是相火。萬物要生長必須依靠太陽的光明,而太陽的光明則源於南方的正氣和萬火的精靈凝結而成,太陽的陽和之氣充塞天地之間,就是元氣。

)太陽光明,生此元氣,化生萬物。萬物守位,稟此元氣以生化火。明位相生,君相相資,如環無端,亢變則病生焉。如溽暑流行,爍石流金,此天地六淫君火傷人之證也。龍雷震盪,光焰詣天,此天地之藏火,火不歸原之證。赤旱千里,川源枯竭,此天地之府火,火從邪化之證。

(蘭亭注曰: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亦大人身,言藏言府,不可目為怪異。)陰霾四翳,交通不表,此天地無火之證。(盛火有所蔽障,則微渺如無。)皆相火也。以人言之。心,君火也。皮膚之內,藏府筋骨血肉之火,皆相火也。藏府筋骨血肉之有火,必資心君之靈明以化生。

白話文:

陽光普照,生發出天地初生的元氣,孕育產生萬物。萬物遵循秩序,依照此元氣生化出火。光明的位置相互生髮,領導者與輔佐者相互支持,就像環形沒有起點和終點,熾盛變異就會產生疾病。例如悶熱的暑氣流行,灼熱的石頭流出金屬,這是天地間的六種淫邪之氣中的君火損傷人的證據。雷鳴龍飛,光焰直衝天際,這是天地間的藏火,火不歸於它的源頭的證據。赤地千里,河川水源乾涸,這是天地間的府火,火被邪氣所轉化的證據。

(蘭亭注:人體是一個小天地,天地也是一個大人身,談論藏火和府火,不能視為奇特怪異。)陰霾密佈,交通運輸阻隔,這是天地間沒有火的證據。(旺盛的火被障礙物遮擋,就會渺小得如同不存在。)上述這些都是相火。以人體來說,心臟是君火;皮膚之內,內臟、筋骨、血肉中的火,都是相火。內臟、筋骨、血肉中的火,必定依靠心君的靈明來化生。

心君之靈明,必受固有良能之正氣,及藏府筋骨血肉之精華以凝結,而心君沖和之氣,塞乎五內之間者元氣也。心君靈明,生此元氣,化生藏府筋骨血肉。藏府筋骨血肉守位,稟此元氣,以生化火。明位相生,君相相資,如環無端,亢變則病生焉。如班疹瘡瘍,一時暴起,此人之六淫君火傷己之證也。

肝腎陽升,(即龍雷之火。)面戴陽色,此人之藏火,火不歸原之證。伏邪化熱,苔刺唇焦,此人之府火,火從邪化之證。形神暗淡,食少便溏,此人無火之證。皆相火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南方生熱,熱生火。又天氣紀大論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又六微旨大論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

白話文:

元氣屬於心臟的陽性陰性物質,它是由心臟與生俱來的正確功能,以及藏府、筋骨、血肉的精華結合在一起形成的。而心臟和諧的氣息,充塞在五臟六腑之間,這就是元氣。心臟的陽性陰性物質產生元氣,元氣再化生藏府、筋骨、血肉。藏府、筋骨、血肉各司其職,接受元氣的滋養,從而產生火性物質。元氣和藏府、筋骨、血肉相互生化,就像一個沒有起點和終點的圓環。如果這個平衡被打破,就會產生疾病。比如出疹子、長瘡瘍,都是六淫邪氣侵犯心火,導致心火損傷自身造成的。

肝腎的陽性物質上升,(也就是龍雷之火。)面色發紅,是藏火不歸原位造成的。邪氣潛伏化熱,舌苔發紅、嘴脣乾燥,是府火受邪氣化熱造成的。精神萎靡、食慾不振、大便溏稀,是沒有火性的表現。這些都屬於相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南方屬火,火生火性物質。《天氣紀大論》又說:君火主發光,相火主定位。《六微旨大論》又說:在顯明之右,就是君火的位置。

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復行一步,君火治之。(餘子端甫曰:聖人南面而立,顯明,東方也。顯明之右,正南方君火之位也。君火光明,元氣右旋空下以生萬物之相火,故曰退行一步,相火治之。

其餘皆復行一步,由南方行至中央生土,由中央行至西方生金,由西方行至北方生水,由北方行至東方生木,由東方復行,即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可見君火猶日之光明在上,相火猶五行萬物守位在下。)又氣交變大論曰:歲火太過,炎暑流行。此《內經》諸篇,分明以太陽光明之火為君火,萬物守位之火為相火。

白話文:

君主的火位在其右側,後退一步,相火會治理它。再後退一步,土氣會治理它。再後退一步,金氣會治理它。再後退一步,水氣會治理它。再後退一步,木氣會治理它。再後退一步,君主的火會治理它。(餘子端甫說:聖人朝南而立,光明顯著,這就是東方。光明的右側,正是南方君主的火位。君主的火光明,元氣向右旋轉降下,生出萬物的相火,所以說後退一步,相火就會治理它。

其餘的都後退一步,從南方行到中央生出土,從中央行到西方生出金,從西方行到北方生出水,從北方行到東方生出木,從東方再行,就是光明的右側,君主的火位。可見君主的火猶如太陽的光明在上,相火猶如五行萬物守住位置在下。)《素問·氣交變大論》又說:歲火太過,炎熱的暑氣就會流行。這段《內經》的諸篇,明確地以太陽的光明之火為君火,萬物守住位置之火為相火。

天之君火傷人為暑暍癤痱,人之君火傷己為班疹瘡瘍。故人五內無君火自病之證,以心火自病即死。凡言火證皆相火也。後世不達經旨,火之君相明位如此,遂至議論多歧。河間每言心火暴甚,蓋不知心君無自病之理。凡火之暴甚為病,皆守位之相火也。東垣言相火為元氣之賊,若火從邪化,有傷沖和,則可名賊,若守位之相火,豈可以賊名乎。

丹溪言君火為人火,相火為天火,以名而言,形氣相生,配於五行謂之君,以位而言,生於虛無,守位稟命謂之相。蓋不知君火以明之明字,猶日之光明為君火。凡萬物之火皆相火也。其意欲以名易明,以名位分君相,反以君火為人火,謬矣。李時珍言火其綱凡三,其目凡十有二,其論博而不精。

白話文:

天之君火損傷人體,會導致暑氣、熱病、痱子。人之君火損傷自身,則會形成斑疹、瘡瘍。因此,人體五臟六腑中若沒有君火自病的證據,一旦心火自病,人就會死亡。凡是提到火證,全都指的是相火。後世醫家不理解經書真諦,對於君火、相火位置的認知不清,導致議論紛紛。河間醫派常說心火大盛,卻不知心君不會自病。凡是火氣暴烈而致病的,都是守衛臟腑的相火。東垣醫派說相火是元氣的賊寇。如果火氣偏邪,損傷了人體的和諧,確實可以稱為賊寇。但守衛臟腑的相火,怎麼能稱為賊寇呢?

丹溪醫派說君火是人火,相火是天火。從名稱上來說,君火是形氣相生的,也符合五行之理。但從位置上來說,相火是生於虛無,守衛臟腑的。君火的「明」字,猶如太陽的光明,凡是萬物之火,都是相火。丹溪醫派本想用名稱來區分君火和相火,卻反而把君火誤稱為人火,這是錯誤的。李時珍說火的綱目共有三類,種類共有十二種。他的論述雖然廣泛,但卻不夠精確。

蓋不知太陽光明之火為君火,萬物守位之火為相火。張景岳譏東垣指相火為賊,以藏府各有君相,又何君之多乎。諸家所論雖偏,然其治火之法有足取者。王太僕以水折人火,制其燔焫,以火逐龍火,同氣相求。丹溪之持心主靜,使相火守位,裨補造化。張景岳效薛立齋,用八味丸料煎數碗,水浸冷服,治格陽假熱之證。

是皆良法。故醫案宗太僕之意,壯水之主,以治相火之有餘。益火之原,以治相火之不足。若醫話既治其有火之火,復治其無火之火,則有無虛實,一以貫之。治火之法,無餘義矣。

略曰:經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誠哉是言也。天以日為君火,人以心為君火,其餘萬物百病之火,皆為相火,則一言而終矣。

白話文:

原來不知道太陽光明之火是君火,萬物保持其位置的火是相火。張景嶽譏諷李東垣將相火指為盜賊,因為五臟六腑都有君相,那哪來這麼多的君呢?各家的論述雖然偏頗,但其治療火的方法卻有可取之處。王太僕用「水」折斷人火,制止其燃燒,用「火」驅趕龍火,因為同氣相求。丹溪提倡保持心神寧靜,讓相火守住其位置,幫助造化。張景嶽效法薛立齋,用八味丸的材料煎製幾碗藥,用冷水送服,治療假熱的證狀。

這些都是好方法。所以醫案記載王太僕的用意,是加強「水」的功能,治療相火的過剩。補充「火」的來源,治療相火的不足。如果醫家既治相火過剩,又治相火不足,那麼有火和無火,都可以用一個方法貫通。治療火的方法,沒有其他意義了。

簡而言之:經典上說,懂得要領的人,一言即可貫通;不懂得要領的人,會談論無窮。這話真是太對了。天以太陽為君火,人以心火為君火,其他萬物百病之火,都屬於相火,這樣一說就貫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