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略十三篇》~ 卷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

1. 濕證第五

《椿田醫話》曰:化濕湯,主治濕證。濕從土化,寄旺四季,在天則雲雨,在地則泥沙,在人則脾胃,在時則長夏,在西北則多化為寒,在東南則多化為熱,與燥相反,畏風剋制,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雖有上受下受之分,其實皆中土之所化也。從化而來,亦從化而去,故以化濕名之。

內受酒漿茶水,外受汗衣等濕,亦同此義。釀而為濕溫,著而為痿痹,及或為之證,難以悉舉,然當從而化之,以意加減,不可執一。

雲茯苓(五錢),炙甘草(五分),製半夏(二錢),焦白朮(二錢),薏苡仁(三錢),煨木香(五分),苦參(二錢)

白話文:

《椿田醫話》裡說:「化濕湯」主要用來治療濕氣導致的疾病。濕氣源於土,活躍於四季,天空中是雲雨,地上是泥沙,人體中是脾胃,時令上是長夏,西北地區多化為寒,東南地區多化為熱,它與燥氣相反,害怕風的克制。地氣上升為雲,天氣下降為雨,雖然有天上地下之分,但其實都是土氣所化。濕氣從土氣化而來,也從土氣化而去,因此用「化濕」來命名。

人體內部受到酒漿茶水等影響,外部受到汗衣等濕氣影響,也屬於同樣道理。濕氣釀化就會變成濕溫,積聚就會變成痿痹,以及其他各種濕氣相關的病症,實在太多無法一一列舉,但都要以「化」的方式去治療,根據病情調整藥量,不能執著於一種方法。

這方子用茯苓五錢,炙甘草五分,製半夏二錢,焦白朮二錢,薏苡仁三錢,煨木香五分,苦參二錢。

在上在表,宜汗散,加羌活、獨活、防風、川芎、藁本之類。

在下在裡,宜分利,加豬苓、澤瀉、車前子、木通、飛滑石之類。

熱多加茵陳、川黃連、黃芩之類。寒多加蒼朮、製附子、油肉桂之類。氣虛加人參,血虛加生地,實則加製大黃。

白話文:

在表證,宜發散透表,可添加羌活、獨活、防風、川芎、藁本等藥材。

在裡證,宜利水滲濕,可添加豬苓、澤瀉、車前子、木通、飛滑石等藥材。

熱證重者,可添加茵陳、川黃連、黃芩等藥材。寒證重者,可添加蒼朮、製附子、油肉桂等藥材。

氣虛者,可添加人參;血虛者,可添加生地黃;實證者,可添加製大黃。

《左傳·昭元》曰:晉侯求醫於秦伯,秦伯使醫和視之。又曰:雨淫腹疾。

《九峰醫案》曰:脈來滑數無力,證本濕熱傷陰,五液日耗,形神慵倦,竟若骨痿不能起於床,法宜補陰化濕,苦寒雖效,究非常服之方,擬甘露飲加減。

釵石斛(三錢),天花粉(三錢),淡天冬(二錢),大麥門(三錢),玄參(錢半),地骨皮(三錢),白知母(二錢),川黃柏(一錢),黃芩(錢半)

白話文:

晉侯向秦伯求醫,秦伯派醫和前去診治。當時晉侯患了腹疾,是由於過度下雨所致。

《九峰醫案》記載:脈象滑數無力,診斷為濕熱傷陰,導致五液日漸耗損,患者形神疲倦,甚至像骨頭枯萎般無法起床。治療方法應以補陰化濕為主,雖然苦寒藥物也有一定療效,但終究不是長期服用的方劑。

處方:石斛三錢,天花粉三錢,淡天冬二錢,大麥門三錢,玄參錢半,地骨皮三錢,白知母二錢,川黃柏一錢,黃芩錢半。

濕熱蘊於陽明,熏蒸肝木,耗損腎陰,肝主一身之筋,腎統諸經之水,陽明為十二經脈之長,譬如暑濕鬱蒸,林木萎弱,以故體倦多眠,熱蒸氣騰,上干清竅,唇瘍流液,目澀羞明,頰腫咽疼,苔黃舌絳,服養陰滲濕之品,共六十餘劑,病勢退而復進者,證延六載之久,藥淺病深故也。仍以補陰滲濕為丸,緩治。

大生地(八兩),大麥冬(三兩),天門冬(二兩),大沙參(三兩),生甘草(一兩),酸棗仁(三兩),冬白朮(三兩),川黃柏(三兩),川黃連(一兩),人參(三兩),雲茯苓(三兩),福澤瀉(三兩)

白話文:

濕熱之邪蘊積在陽明經絡,薰蒸肝木,耗損腎陰。肝臟主管全身的筋,腎臟統管各經脈的水液,陽明經是十二經脈中最主要的經絡。就像夏天濕熱鬱積,樹木枯萎一樣,所以身體疲倦,嗜睡。熱氣上蒸,侵犯清竅,出現嘴脣癤腫流液,眼睛乾澀畏光,臉頰腫脹咽喉疼痛,舌苔黃,舌質紅。服用滋陰利濕的藥物六十多帖後,病情有改善,但過一陣子又復發,是因為病情已拖延六年,藥物效力不足以深入病根所致。仍然以補陰利濕為原則,製成藥丸,緩慢治療。

藥方

生地黃(八兩) 麥冬(三兩) 天冬(二兩) 沙參(三兩) 甘草(一兩) 酸棗仁(三兩) 白朮(三兩) 黃柏(三兩) 黃連(一兩) 人參(三兩) 茯苓(三兩) 澤瀉(三兩)

上十二味,水疊丸,每早服三錢,晚服三錢。

壯火食氣,陰不潛陽,氣不行水,蘊生濕熱,傷陽明之陰,動少陰之火,陽明陰傷,則宗筋縱,不能束筋骨而利機關,水流濕而注下,足脛綿弱,行則振掉,便瀉腸鳴,少陰火旺,則液耗金傷,不能藏精化氣,以行治節,痰嗽食減,夢泄頻仍,所服之方,都是法程王道,功遲難期速效,補陰當思濕熱蘊結,利濕竊慮陰液愈虧,爰以四斤六味,補陰滲濕,脾腎雙培,然否質諸明哲。

大熟地(八兩),淡蓯蓉(二兩),懷山藥(四兩),山萸肉(四兩),雲茯苓(三兩),五味子(二兩),宣木瓜(二兩),川萆薢(三兩),肥杜仲(三兩),玄武膠(二兩),桑螵蛸(一兩),人參(三兩)

白話文:

以上十二味藥材,製成水疊丸,每日早晚各服三錢。

由於壯火食氣,導致陰氣不能潛藏陽氣,氣機不通暢,水濕內蘊生熱,損傷陽明經的陰分,激發少陰經的火熱。陽明經陰分受損,則宗筋鬆弛,不能約束筋骨而利於關節運動。水濕下流,導致足脛無力,行走時振動搖晃,大便溏瀉腹鳴。少陰經火熱旺盛,則腎精耗損,金氣受傷,不能藏精化氣,以調節生理機能。因此出現痰嗽、食慾減退、夢遺頻繁等症狀。

所服用的方劑,都是按照中醫法度和規律制定的,但見效較慢,難以迅速奏效。補益陰分時須考慮濕熱蘊結問題,利濕時又擔心陰液更加虧損。因此,謹選四斤六味藥材,兼顧補益陰分和滲濕利濕,雙向調養脾腎。然而,能否奏效,還需明達之士判斷。

藥方:

  • 熟地(八兩)
  • 淡蓯蓉(二兩)
  • 懷山藥(四兩)
  • 山萸肉(四兩)
  • 雲茯苓(三兩)
  • 五味子(二兩)
  • 宣木瓜(二兩)
  • 川萆薢(三兩)
  • 肥杜仲(三兩)
  • 玄武膠(二兩)
  • 桑螵蛸(一兩)
  • 人參(三兩)

為末,搗熟地如泥,熔膠加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早晚服三錢開水下。

蔣寶素曰:濕證者,六淫之一,中央脾土所生,從地氣上升,由天氣下降,(蘭亭曰:經言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凡雲霧雨露之屬,皆是濕氣。夫濕氣蒸騰,愈熱則愈高,愈寒則愈下。試觀杯水之熱,當隆冬之時,則氣蒸盈尺,當盛夏則不見者,以熱入熱故也。則盛夏濕熱蒸騰之氣,高於岑樓而不見也。

人居此氣之中,浸潤不覺,故百病之中多兼濕證。)盛於夏,藏於冬,聚於東南,斂於西北。然士無成位,濕無專主,六淫濕證,歸於本門。濕溫歸於伏邪門,或為之證,歸於各門。《金匱要略》曰: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痹。濕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白話文:

末了,將地黃搗得如同泥巴一樣,熔化膠質並加入煉成的蜂蜜,作成和桐子一樣大小的丸子,每天早晚服用三錢,用溫開水送服。

蔣寶素說:濕證是六淫之一,為脾胃受傷而生,由地氣上升,天氣下降所致。(蘭亭說:經書上說,地氣上升形成雲,天氣下降形成雨。所有雲霧雨露之類,都是濕氣。濕氣蒸騰,越熱就越高,越冷就越低。例如冬天的熱水,水蒸氣會上升很高,夏天的熱水就看不到水蒸氣,這是因為熱與熱相融的緣故。因此,盛夏時濕熱蒸騰的氣,會高過高樓而看不到。)

人在這種環境中,濕氣會慢慢滲入而不自知,所以許多疾病中都伴有濕證。)在夏季滋長,在冬季儲藏,在東南方向聚集,在西北方向收斂。但濕氣沒有固定的地方,濕證也沒有特定的臟腑主導,六淫濕證合起來屬於本門。濕溫濕證屬於伏邪門,或會成為其他證候,歸類於不同的門類。《金匱要略》說:太陽病,關節疼痛發熱,脈搏沉細的,稱為濕痹。濕痹的症狀是,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治療上只要利尿即可。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也。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得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濕家病,身疼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

白話文:

濕邪引發的疾病,全身疼痛,發燒,身體發黃,宛如被燻黑。濕邪之人,頭部出汗,背部僵硬,想用棉被蓋住身體並靠近火源。如果過早使用瀉下法,會導致嘔吐,或胸悶,小便不利,舌苔如白苔,這是因為丹田有熱,胸部有寒。口渴想喝水,但不能喝,會導致口乾煩躁。濕邪之人瀉下後,額頭出汗,微喘,小便通暢(有人說小便不通暢)的,會死亡。如果腹瀉不止,也會死亡。

風寒濕邪交織,全身疼痛,應當發汗以解除。如果天氣陰雨連綿不絕,醫生說這時可以發汗,發汗後疾病卻沒有好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過度發汗,只有風邪排出,濕邪仍然存在,所以疾病不愈。如果治療風濕,發汗時只有微微出汗的感覺,風濕就會同時消除。濕邪病,身體疼痛發熱,面色黃而氣喘,頭痛鼻塞而煩躁,脈搏大,自己能飲食,腹部平和無病。

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納藥鼻中則愈。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朮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大攻之。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

白話文:

病在頭中寒濕

病因:頭部受到寒濕侵襲。

症狀:鼻塞。

治療:將藥物塞入鼻中。

濕家身煩疼

病因:身體被濕氣侵襲。

症狀:身體痠痛、煩躁。

治療:服用「麻黃加朮湯」,發汗以祛除濕氣。注意不可過度瀉下。

風濕

病因:身體被風寒侵襲,或因出汗時受風所致。

症狀:全身疼痛、發熱,下午尤甚。

治療:服用「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

症狀:脈象浮動,身體沉重,出汗怕風。

治療:服用「防己黃耆湯」。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

病因:傷寒已過八九日,風濕之邪與傷寒之邪交替侵襲。

症狀:身體疼痛、煩躁,不能側身翻轉,不嘔吐、不口渴,脈象浮虛而澀。

治療:服用「桂枝附子湯」。

若大便乾燥,小便通利,則服用「去桂加白朮湯」。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此上十一條,(《傷寒論》與此同七條。)乃六淫濕證,歸於本門。《難經》曰: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溫病,有熱病。《活人書》曰:濕溫者,兩脛逆冷,胸腹滿,多汗,頭痛,妄言,其人嘗傷於濕,因而中暑,暑濕相搏,則發濕溫。又曰:濕溫與中暑同,但身涼不渴耳。

《本事方》曰:一人季夏得病,胸頸多汗,兩足逆冷譫語,是濕溫。蓋先傷暑,後受濕也。先用人參白虎湯,次服蒼朮白虎湯。足漸溫,汗漸止,三日而愈。此上三條,言濕溫證也。蓋伏邪因溫而發,與溫熱一體,故名濕溫,即伏邪兼見六淫,濕證因春溫氣而發名溫,因夏暑氣而發名暑,因長夏濕氣而發名濕溫是也。(即冬寒內伏,因濕而發。

白話文:

風寒相互交擊,造成骨節疼痛、劇烈不已,抽痛且無法屈伸,靠近患處則疼痛加劇,流汗短氣、小便不暢,怕冷不願脫衣,或身體略微浮腫,可以用《甘草附子湯》治療。上面十一項症狀(與《傷寒論》有七項相同),都是屬於六淫濕證,歸屬於這一類。

《難經》提到:傷寒有五種,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溫病、有熱病。《活人書》提到:濕溫症者,兩小腿逆冷、胸腹脹滿、多汗、頭痛、胡言亂語,這個人是因為曾經受過濕氣的傷害,而後又中暑,濕氣與暑氣互相交擊,就會引發濕溫症。又提到:濕溫症與中暑症相類似,但身體微涼、不口渴。

《本事方》提到:有個人在夏季末得到此病,胸頸多汗、兩腳逆冷且胡言亂語,這是濕溫症。應該是先受過暑氣的傷害,後來又受到濕氣的影響。先用《人參白虎湯》治療,之後再服《蒼朮白虎湯》。患者的雙腳漸漸溫暖,汗也漸漸止住,三天後就痊癒了。以上三項內容,都是關於濕溫症的。

潛伏在體內的病邪因為溫氣而發作,所以與溫熱症為同類,因此稱為濕溫症。也就是潛伏的病邪兼有六淫困擾,濕證因為春季的溫氣而發作稱為溫證,因為夏季的暑氣而發作稱為暑證,因為長夏的濕氣而發作稱為濕溫症,就是這個道理。(也就是冬季的寒氣潛伏在體內,因為濕氣的影響而發作。)

)故《難經》以濕溫與風寒濕熱同科,《活人》以濕主長夏,遂與暑相合,以暑濕相搏為濕溫。蓋不知《難經》所以名濕溫者,明與溫熱一體,即伏寒因濕而發非暑也。暑濕相搏,自有瘧痢瘴氣諸證,不得名濕溫。後世多宗《活人》,身涼不渴為濕溫,略而不辨,蓋思之而未得,不知《難經》濕溫之本旨,《金匱》六淫濕證之全體,伏邪因濕而發之源流也。余故論及之,以俟識者。

然濕性沉潛凝滯,治宜溫通。伏邪化熱傷陰,法當清解。治濕溫者,當以伏邪為主,參以治濕之意,如清解法中,佐以溫通之品,歸於伏邪門。《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曰:身半以下,濕中之也。此言濕從地升,先傷下也。歸於腳氣門。《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因於濕,首如裹。

白話文:

《難經》將濕溫與風寒濕熱同列,而《活人書》則認為濕氣主導長夏,遂與暑氣相合,將暑濕相搏稱為濕溫。其實這是不瞭解《難經》稱濕溫的原因。濕溫顯然與溫熱是一體的,即潛伏的寒氣因濕氣而發作,並非暑氣所致。暑濕相搏,自有瘧疾、痢疾、瘴氣等症狀,不能稱為濕溫。後世很多人依據《活人書》,認為身涼不渴就是濕溫,對證狀略而不論,因為他們思索之後未得其解,不知道《難經》濕溫的本意,《金匱要略》將六淫濕證歸為一類,源於潛伏的邪氣因濕氣而發作。所以我論及此,以待識者指教。

然而濕氣性質沉降黏滯,治療宜溫暖通暢。潛伏的邪氣化熱傷陰,應當清熱解毒。治療濕溫,應以潛伏的邪氣為主,兼顧治療濕氣,例如在清熱解毒的方法中,輔以溫暖通暢的藥材,歸屬於潛伏邪氣的範疇。《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說:身體以下部位,濕氣在其間。這句話指的是濕氣從地面上升,首先損傷下半身。歸屬於腳氣的範疇。《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因濕氣而生病,頭部好像被包裹一樣。

此言濕從天降,先傷上也。歸於六淫濕證本門。又曰: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此言濕從熱化也。歸於痿證門。長刺節論曰:肌膚盡痛,名曰肌痹,傷於寒濕。此言濕從寒化也。歸於痹證門。陰陽應象大論曰:濕盛則濡泄。此濕內侵於脾也。歸於泄瀉門。

又曰:秋傷於濕,冬生咳嗽。此濕伏於脾,醞釀生痰,上傳於肺也。歸於咳嗽門。至真要大論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此濕歸於土,脾不及運也。歸於腫脹門。又曰:諸痙項強,皆屬於濕。此濕過極,河間所謂風化制之也。歸於痙證門。《易》曰:水流濕。此言水流其萬物之已濕,濕本屬土,水亦能濕者,土無成位,濕無專主故也。

白話文:

濕氣從天而降,首先會傷害上半身。屬於六淫濕證的範疇。濕氣與熱氣結合,會導致筋骨軟弱,肌肉萎縮。屬於痿證的範疇。長刺節論中記載,全身肌肉疼痛,稱為肌痹,是由寒濕所致。屬於痹證的範疇。陰陽應象大論中提到,濕氣過盛會導致身體虛弱無力。這是濕氣侵入脾臟所致。屬於泄瀉的範疇。

秋季受濕氣侵襲,冬季則容易咳嗽。這是因為濕氣滯留在脾臟,積聚生痰,上傳到肺部所致。屬於咳嗽的範疇。至真要大論中記載,所有水腫、腹脹,都與脾臟有關。這是因為濕氣歸於土,脾臟運化失調所致。屬於腫脹的範疇。濕氣過盛,會導致身體痙攣、脖子僵硬。河間醫學認為,這是風氣化解濕氣所致。屬於痙證的範疇。《易經》中說,水流濕潤。意思是說,水流過萬物,使其變得潮濕。濕氣本屬土,但水也能使之潮濕,這是因為土沒有固定位置,濕氣也沒有專屬的器官所致。

《左傳》曰:雨淫腹疾。四十九難曰:腎主濕,皆水流濕之意。《金匱》本《難經》腎主濕,立腎著之名。東垣推外濕內侵於脾,以酒濕傷中為內濕,猶類中之意。丹溪本秋傷於濕,脾濕生痰,多兼痰治。方約之本東垣內濕之意,以七情勞役之火,薰蒸脾胃水穀,而為濕熱。

蓋不知內濕,猶類中之意。戴元禮辨方土之殊,內外之異,互相多少,隨證施治,此土無成位,濕無專證,治無專法本是。然不知新受之濕,亦可專方以治也。張景岳以濕近東南,火土合德,化為濕熱。濕近西北,水土合德,化為寒濕。(蘭亭注曰:以南北分濕之多少則可,以南北分濕之寒熱則不可,東南豈無寒濕,西北豈無濕熱乎。)此以南北分寒熱,未免執泥。

白話文:

《左傳》記載,雨水過多會導致腹疾。四十九難中提到,腎臟主濕,皆是水流濕氣的意思。《金匱》根據《難經》,腎臟主濕,因此稱為「立腎」。東垣認為外濕入侵脾臟,以酒濕傷脾胃為內濕,類似於中風的病理。丹溪認為秋季容易受濕邪侵害,脾濕生痰,因此治療時常兼治痰證。方約之沿襲東垣內濕的觀點,認為七情勞役之火,薰蒸脾胃水穀,導致濕熱。

然而,他們並未了解內濕類似中風的病理。戴元禮辨析不同地域的土氣,內外濕邪的差異,以及濕邪輕重,依據症狀施治。因為濕邪無固定部位,無專屬症狀,治療方法也無定法。但他們不知道新受的濕邪,也可以用專方治療。張景岳認為濕邪靠近東南,火土相合,轉化為濕熱。濕邪靠近西北,水土相合,轉化為寒濕。(蘭亭注曰:以南北划分濕邪的輕重可以,但以南北划分濕邪的寒熱則不可,東南地區也有寒濕,西北地區也有濕熱。)以南北划分寒熱,難免固執偏執。

醫案以濕久多化熱傷陰,治以扶陰化溫為主,猶治類中之意,以補前賢之未備。醫話制化濕湯,為治新受六淫濕證之專方,可謂中流砥柱矣。

略曰:內濕外濕,猶真中類中之意。西北高寒,內濕多而外濕少。東南卑濕,外濕多而內濕少。正如西北真中風多,類中風少。東南類中風多,真中風少。然東南卑濕,百病宜參濕治。

白話文:

中醫的醫案中,濕氣停留時間過久,常會演變成熱氣,傷害陰的元氣,治療以扶助陰氣化解熱氣為主,猶如治類的中部之意,以補救前賢未曾備述的地方。醫話中制定的化濕湯,是治療新受六淫濕邪證的專方,可以說是治療濕證的中流砥柱。

大致來說,內濕外濕就像真中類中的含義。西北地方高寒,內濕多而外濕少。東南地方低濕,外濕多而內濕少。就像西北的真中風多,而類中風少。東南的類中風多,而真中風少。然而東南地方低濕,各種疾病都宜參照濕邪證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