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略十三篇》~ 卷一 (4)
卷一 (4)
1. 真中風第一
為末,水疊丸。每早晚開水服三錢。
年近七旬,天令暴冷,爐炎左側,大白頻浮,酒漬於內,熱炙於外,左頰汗出如漿,虛風得以乘之,擾亂三陽之絡,口喎於右,目眇於左,脈來浮數,按之則緩。擬玉屏風散加味輔正散風,是否候酌。
炙黃耆(三錢),防風根(一錢),冬白朮(二錢),雲茯苓(三錢),炙甘草(五分),製半夏(錢半),福橘皮(一錢),煅牡蠣(三錢),福澤瀉(錢半),鹿銜草(二錢)
又照原方加,人參(一錢),老蘇梗(一錢)
連進玉屏風加味,左頰之汗已收,口目之斜俱正,浮數之脈亦緩,風淫已散,第尊年二氣本虧,是以風邪易襲,宜常服十全丸,以杜後來之患。十全丸即十全大補湯為丸。
遍身麻痹,日目蠕瞤,眉稜骨痛,按之益甚,年逾四十,形豐脈軟,風襲陽明,營衛俱傷,血凝氣阻,名曰肉苛。慎防傾跌。
人參(三錢),炙黃耆(三錢),防風根(一錢),冬白朮(二錢),炙甘草(五分),當歸身(二錢),福橘皮(一錢),銀柴胡(七分),綠升麻(五分),鮮生薑(一片),大黑棗(二枚)
經以營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營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服補中益氣加味,半月以來,苛痹漸蘇,瞤動漸止,營衛風淫漸散,眉稜骨痛亦平,軟散之脈亦斂,胃者衛之原,脾乃營之本,升補中州以充營衛,前賢良法,原方加減為丸緩治。
大熟地(八兩),當歸身(三兩),懷山藥(四兩),炙甘草(一兩),人參(三兩),福橘皮(一兩),銀柴胡(三錢),綠升麻(三錢),嫩黃耆(三兩,防風三錢,煎水炒)
為末,生薑三兩,大棗三兩,煎水疊丸,每早晚開水服三錢。
經以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內居營衛,營衛虛,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變,志不亂,病在分腠之間,益其不足,損其有餘,乃可復也。
大熟地(八兩),當歸身(三兩),川芎(兩半),人參(三兩),白芍藥(二兩),炙黃耆(三兩),冬白朮(三兩),炙甘草(二兩),製附子(一兩),桂枝木(一兩),防風根(一兩),獨活(一兩),虎脛骨(二兩),乳香(一兩),沒藥(一兩)
為末,水疊丸,每早晚開水服三錢。
形充脈弱,氣歉於中,分腠不固,常多自汗,為風所引,腎水上泛,脾液倒行,凝滯成痰,機竅阻塞,卒然昏憒無知,氣促痰鳴言蹇,舌苔白滑,胸次不舒,木旺金衰,正不敵邪,防其汗脫。
藿香梗(一錢),老蘇梗(一錢),白茯苓(三錢),炙甘草(五分),製半夏(錢半),福橘皮(一錢),冬白朮(錢半),制南星(一錢),肥桔梗(一錢)
自喊顛疼,問之則否,身有微熱微汗,肌膚粟起,眠不竟夕,痰涎上湧,苔白滑,胸痞言蹇,欲大解,小便先行,淋瀝不爽,六經渾淆,二便互阻,七情內傷,風淫外襲。昨進藿香正氣加減,未見效機。正不敵邪,謹防大汗。照原方加人參八分,正氣散護衛外以祛風,六君湯益中土以清痰。
白話文:
真中風第一
一開始,先把藥材磨成粉末,用水混合做成藥丸。每天早晚用溫開水服用三錢。
有一位年近七十歲的老人,天氣突然變冷,他的左邊臉頰因為靠近火爐而發熱,脈象呈現浮大而且頻繁跳動。他體內有飲酒造成的濕熱,體外又被火爐的熱氣烘烤,導致左邊臉頰像出漿一樣地流汗。這時,虛弱的風邪就趁機侵入,擾亂了體內三陽經絡,造成嘴巴歪向右邊,左眼斜視,脈象浮數,按下去則變得緩和。我考慮用玉屏風散加上一些藥材來扶正祛風,不知道是否合適?
藥方如下:炙黃耆(三錢)、防風根(一錢)、冬白朮(二錢)、雲茯苓(三錢)、炙甘草(五分)、製半夏(一錢半)、福橘皮(一錢)、煅牡蠣(三錢)、福澤瀉(一錢半)、鹿銜草(二錢)。
後來又在這個藥方的基礎上加上:人參(一錢)、老蘇梗(一錢)。
連續服用玉屏風加味方後,左臉的汗已經止住,嘴巴和眼睛的歪斜也都恢復正常,浮數的脈象也變得緩和。風邪已經散去。只是老人年紀大了,體內氣血本就不足,所以容易被風邪侵襲。應該經常服用十全丸來預防以後再次發病。十全丸就是把十全大補湯做成藥丸。
有一個人全身麻木,眼皮不停跳動,眉骨疼痛,按壓後更痛。他年過四十,體型肥胖,脈象軟弱,這是風邪侵襲了陽明經,導致營衛之氣都受損,血瘀氣滯,這種情況叫做肉苛。要小心不要跌倒。
藥方如下:人參(三錢)、炙黃耆(三錢)、防風根(一錢)、冬白朮(二錢)、炙甘草(五分)、當歸身(二錢)、福橘皮(一錢)、銀柴胡(七分)、綠升麻(五分)、鮮生薑(一片)、大黑棗(二枚)。
根據中醫理論,營氣虛弱就會麻木,衛氣虛弱就會不能活動,營衛之氣都虛弱就會既麻木又不能活動,肌肉還是正常的。服用補中益氣湯加味後,大約半個月,麻木感漸漸減輕,眼皮跳動也逐漸停止,營衛之氣也逐漸恢復正常,眉骨疼痛也消失了,軟弱的脈象也變得有力。脾胃是營衛之氣的根本,所以要通過調理脾胃來補充營衛之氣。這是前人留下的好方法。可以在原方的基礎上調整藥材,做成藥丸來慢慢治療。
藥方如下:大熟地(八兩)、當歸身(三兩)、懷山藥(四兩)、炙甘草(一兩)、人參(三兩)、福橘皮(一兩)、銀柴胡(三錢)、綠升麻(三錢)、嫩黃耆(三兩,用防風三錢煎水炒)。
把藥材磨成粉,用生薑三兩和大棗三兩煎的水混合做成藥丸。每天早晚用溫開水服用三錢。
中醫認為,如果虛弱的邪氣偏居身體的一側,而且侵入很深,進入營衛,導致營衛之氣虛弱,真氣就會離去,只留下邪氣,就會導致半身不遂。身體偏側麻木疼痛,說話正常,意識也清醒,病症在肌膚之間,要通過補充不足,去除多餘來恢復健康。
藥方如下:大熟地(八兩)、當歸身(三兩)、川芎(兩半)、人參(三兩)、白芍藥(二兩)、炙黃耆(三兩)、冬白朮(三兩)、炙甘草(二兩)、製附子(一兩)、桂枝木(一兩)、防風根(一兩)、獨活(一兩)、虎脛骨(二兩)、乳香(一兩)、沒藥(一兩)。
把藥材磨成粉,用水混合做成藥丸。每天早晚用溫開水服用三錢。
有一個人身體虛弱,脈象微弱,體內氣血不足,皮膚腠理不緊密,經常出汗。風邪乘虛而入,腎水上泛,脾液逆行,凝結成痰,阻塞了氣機,突然昏迷不醒,呼吸急促,痰聲漉漉,說話困難,舌苔白滑,胸悶不適。這是因為木氣過旺,金氣衰弱,正氣不足以抵抗邪氣,要小心不要大量出汗。
藥方如下:藿香梗(一錢)、老蘇梗(一錢)、白茯苓(三錢)、炙甘草(五分)、製半夏(一錢半)、福橘皮(一錢)、冬白朮(一錢半)、制南星(一錢)、肥桔梗(一錢)。
有一個人喊頭痛,但問他時又說不痛,身體微微發熱出汗,皮膚起雞皮疙瘩,晚上睡不安穩,痰涎上湧,舌苔白滑,胸悶,說話困難,想要排便,但小便卻先出來,而且淋漓不盡。這是因為六經的氣機紊亂,大小便也相互阻礙,加上七情內傷,又被外來的風邪侵襲。昨天服用藿香正氣加減方後沒有效果。這是因為正氣不足以抵抗邪氣,要小心不要大量出汗。在原方基礎上加上人參八分,再用正氣散來保護身體,祛除風邪,用六君湯來補益脾胃,清除痰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