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生命宇宙篇 (2)

回本書目錄

生命宇宙篇 (2)

1. 生命宇宙篇

熱是向上的不能向下的,熱的向下,除地面的陰有吸收作用外,全是壓力壓下去的。此熱乃太陽射到地面的熱,與地心熱力無關。其降下的程度,只與地面有不遠的距離也。詳下文氣象學的證明。此壓入地面的熱,又復澎出地面上來。澎壓交互,陽熱與陰冷發生愛力而圓運動起來,遂成有造化的宇宙。

宇是造化的個體,宙是造化的運動。

純陽無氣,純陰無氣,陰陽交合,乃能成氣。大氣者,陰陽己經交合之氣。陰陽交合之中點稱曰中氣。中氣者,生物生命之所從出,而密佈於地面之際的也。

造化之生物也,先有陰陽的運動,而後成生物的中氣,是為先天。物之有生也,先秉造化旋轉的中氣,而後成個體的運動,是為後天。大氣是圓運動的,人身是大氣生的,為宇宙的遺傳體,人身亦是圓運動的。人身個體,中氣如軸,四維之氣如輪。

長養生物生命的常規,即造化大氣的圓運動。圓運動者,大氣的升浮降沉也。

吾人向陽而立,左東右西,上南下北。大氣的圓運動,東升南浮,西降北沉;春升夏浮,秋降冬沉;卯升午浮,酉降子沉。氣溫則升,氣熱則浮,氣涼則降,氣寒則沉。造化生物生命的宇宙,是上南下北,大氣上浮之方為南,大氣下沉之方為北。

夏至以後,太陽南行,直射成為斜射,地面上的陽熱漸減。地面被直射陽熱散開的陰壓之氣,又復漸漸的仍壓下來,地面上壓力漸增。此漸增的壓力,將地面上的陽熱壓入地面,愈壓愈深,故地面之上,秋涼冬寒。冬至以後,太陽北行,地面上陽熱漸增。此漸增的陽熱,有兩種力量。

一則將陰壓之氣仍又散開,一則將壓入地面的陽熱引申出來。陽熱之性,本來升浮,陰氣壓之故降沉入地。及至地面又射到陽熱為之相引,陰壓之力既已散開,故一引即仍升出。愈引愈出,故地面之上,春溫夏熱。因秋涼冬寒春溫夏熱的力量,遂起了秋收冬藏春生夏長的作用。

秋收者,夏時地面之上所受太陽直射到極大的熱,經秋氣之涼降,而收入於地面之下也。冬藏者,秋時所收太陽的熱,經冬氣之寒沉,而藏於地下之水中也。春生者,冬時藏於地下水中的熱,經春氣之溫升,而生髮於地面之上也。夏長者,春時生髮於地面之熱,經夏氣之熱浮,而盛長於地面之上,同時地面之上,又盛滿太陽直射到極大的熱也。

太陽地球公轉自轉之間,附著地面極小的一段的大氣圓運動,為一個生物所在地的造化宇宙。此地所見太陽,冬至是由南而北,夏至由北而南的,卯時是東升的,酉時是西降的。故曰南行北行,東升西降。研究有造化的宇宙,從太陽的熱,射到地面後起。此宇宙乃北溫帶的造化宇宙。(「夏長」的「長」讀漲。)

白話文:

熱氣是往上升的,不會往下走,熱氣之所以會往下,除了地面的陰氣有吸收作用之外,全都是因為壓力把它壓下去的。這裡說的熱氣是指太陽照射到地面的熱,和地心熱力沒有關係。熱氣下降的深度,只和地面距離不遠。詳細的證明在後面的氣象學部分會提到。這種被壓入地面的熱,又會再次湧出地面。湧出和壓入交互作用,陽熱和陰冷產生互相吸引的力量,形成圓形的運動,就形成了這個生生不息的宇宙。

宇宙是造化的個體,宙是造化的運動。

只有陽氣或只有陰氣都無法形成氣,陰陽結合才能產生氣。大氣就是陰陽已經結合的氣體。陰陽結合的中心點叫做中氣。中氣是生物生命的來源,密布在地面附近。

生物的產生,先有陰陽的運動,然後形成生物的中氣,這稱為先天。生物的出生,先承受造化運轉的中氣,然後形成個體的運動,這稱為後天。大氣是圓形運動的,人身是大氣產生的,是宇宙的遺傳體,所以人身也是圓形運動的。人身這個個體,中氣就像軸心,四方的氣就像輪子。

滋養生物生命的規律,就是造化大氣的圓形運動。圓形運動指的是大氣的上升、漂浮、下降和沉降。

當我們面向陽光站立,左邊是東方,右邊是西方,上面是南方,下面是北方。大氣的圓形運動,東方上升,南方漂浮,西方下降,北方沉降;春天上升,夏天漂浮,秋天下降,冬天沉降;卯時上升,午時漂浮,酉時下降,子時沉降。氣溫高就上升,氣熱就漂浮,氣涼就下降,氣寒就沉降。創造生物生命的宇宙是上南下北的,大氣上升的方向是南方,大氣下降的方向是北方。

夏至之後,太陽往南移動,直射變成斜射,地面的陽熱逐漸減少。地面被直射陽熱散開的陰壓之氣,又逐漸壓下來,地面上的壓力逐漸增加。這種逐漸增加的壓力,將地面的陽熱壓入地面,越壓越深,所以地面上會秋涼冬寒。冬至之後,太陽往北移動,地面上的陽熱逐漸增加。這種逐漸增加的陽熱,有兩種力量。

一是將陰壓之氣再次散開,二是將壓入地面的陽熱引導出來。陽熱的特性本來是上升漂浮,因為陰氣的壓力才下降沉入地面。等到地面再次照射到陽熱,產生相互吸引的作用,陰壓的力量既然已經散開,所以一引導就再次升出。越引導就越多升出,所以地面上會春溫夏熱。因為秋涼冬寒春溫夏熱的力量,就產生了秋收冬藏春生夏長的作用。

秋收指的是,夏天地面上接收太陽直射而來的極大熱量,經過秋天涼爽的氣息下降,而被收入地面之下。冬藏指的是,秋天所收入的太陽熱,經過冬天寒冷的氣息沉降,而被藏於地下的水中。春生指的是,冬天藏於地下水中的熱,經過春天溫暖的氣息上升,而生髮於地面之上。夏長指的是,春天生髮於地面的熱,經過夏天炎熱的氣息漂浮,而盛長於地面之上,同時地面之上,又充滿太陽直射而來的極大熱量。

太陽地球公轉自轉之間,附著在地面上極小一段範圍的大氣圓形運動,就是一個生物所在地的小宇宙。這個地方所見到的太陽,冬至時是由南往北,夏至是由北往南,卯時是從東邊升起,酉時是從西邊落下。所以說南行北行,東升西降。研究這個生生不息的宇宙,要從太陽的熱照射到地面後開始。這個宇宙是北溫帶的宇宙。(「夏長」的「長」讀音同「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