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古方下篇 (34)

回本書目錄

古方下篇 (34)

1. 古方下篇

承氣湯為寒下之方。一人病停食發熱,日久未愈。腸部痛不喜按,形容枯瘦,二便照常。舌伸不能出口,以指按舌心,有乾黑苔一塊。一醫擬調胃承氣湯,炙甘草三錢,大黃四錢,芒硝四錢。一醫謂脈弦少胃氣,且右關尺部甚空。擬四逆湯加大黃,薑附草黃各一錢。一劑痛減,再劑脈和,舌轉。

三劑改用炙甘草一錢、檳榔五分而愈。此病如服承氣,必一下而脫。本是下證,卻用四逆湯以輔助大黃。與四逆加豬膽汁湯,本是寒證,卻用豬膽汁以輔助薑附。此圓運動的中醫學整個妙旨,初學最宜注意者也。

白話文:

承氣湯是屬於用來攻下寒邪的方劑。有一個人因為飲食停滯而發燒,病了很久都沒好。他的腸胃部位疼痛,不喜歡被按壓,身體看起來很乾瘦,大小便卻還正常。他的舌頭伸不出來,用手指按壓舌頭中心,發現有一塊乾燥的黑苔。

一位醫生想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開了炙甘草三錢、大黃四錢、芒硝四錢。另一位醫生認為他的脈象呈現弦象,而且胃氣虛弱,尤其右關和尺部的脈象很空虛。因此,他開了四逆湯加大黃,包含乾薑、附子、炙甘草各一錢、大黃一錢。

病人吃了一劑藥後,疼痛減輕,再吃一劑,脈象平和,舌頭也能伸出來了。之後,再吃三劑,改成炙甘草一錢、檳榔五分,病就好了。如果這個病直接服用承氣湯,一定會立刻虛脫。這個病雖然是該用攻下的證候,但卻用四逆湯來輔助大黃的效果。就像四逆加豬膽汁湯,本來是用於治療寒證,卻用豬膽汁來輔助薑附的效果。這就是圓運動中醫學的精妙之處,初學者最應該注意這些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