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傷寒論方解下篇 (8)
傷寒論方解下篇 (8)
1. 傷寒論方解下篇
頭汗、惡寒、手足冷,心煩,不欲食,大便硬,脈細,此少陽經氣微結,可與小柴胡湯以解少陽。若仍不了了,可用大柴胡湯,一面解少陽,一面下胃熱也。
心中懊憹,舌有膩苔,此胃有熱滯,宜梔子豉湯清胃熱消胃滯。若渴能飲水,既飲水又口中乾燥,此胃燥傷津,至於極點,宜白虎加人參湯以生津清燥。若脈浮發熱,渴能飲而尿又不利,是肺金燥而脾土濕,宜豬苓湯潤金燥而泄土濕。如汗多而渴,是胃燥之甚,不可用豬苓湯,復利其小便以增胃燥。
若三陽合病,腹痛,身重,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是陽明燥證,再加自汗,燥極傷津,宜白虎湯清燥保津也。
白話文:
頭部出汗、怕冷、手腳冰冷、心中煩躁、不想吃東西、大便乾硬、脈象細弱,這是少陽經的氣機稍微阻滯,可以用小柴胡湯來疏解少陽。如果情況沒有好轉,可以用大柴胡湯,一方面疏解少陽,一方面清除胃部的熱。
心中煩悶不安、舌苔厚膩,這是胃中有熱且有積滯,應該用梔子豉湯來清除胃熱、消除胃中積滯。如果口渴能喝水,但喝了水又覺得口乾,這是胃燥熱而損傷津液到了極點,應該用白虎加人參湯來生津液、清除燥熱。如果脈象浮而且發燒,口渴能喝水但小便又不順暢,這是肺金乾燥而脾土濕潤,應該用豬苓湯來滋潤肺的乾燥、排除脾的濕氣。如果出汗多而且口渴,這是胃燥熱非常嚴重,不可以用豬苓湯,再次利小便會增加胃的燥熱。
如果是三陽經同時發病,出現肚子痛、身體沉重、口中沒味且臉色污垢、說胡話、小便失禁,這是陽明經的燥熱症狀,再加上自己出汗,是燥熱到極點而損傷了津液,應該用白虎湯來清除燥熱、保護津液。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