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良方》~ 卷三 (1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6)

1. 小兒痘症秘訣(麻疹附)

養漿,痘之緊要,全在養漿,漿成則毒化,漿不成痘斯壞矣。自發熱見點,齊苗灌漿,無非為養漿而設。若顆粒稀疏,根盤紅潤,精神爽健,二便如常,乃上等之痘也,可以不藥。倘形色平常,全賴用藥,以助其氣血,而養其漿。最怕者無熱,全仗真陽充足,出而用事,方能化毒成膿。設陽氣不足,何以蒸化其毒,宜大補元氣,實為上策。緊防泄瀉,瀉則中虛,陽氣一虧,毒必內陷,定當預為提防,補其陽氣,助其脾胃,則漿干痂起而成功矣。煎藥方無非補中益氣、大補元煎之類,相間服之,萬不失一。而世之面麻者,皆因不明是理,養漿時誤用消伐之藥,中氣乍虧所致。若於養漿時大劑溫補,氣血充足,落痂後,斷無面麻之患。又有一種小兒,痘後滿頭潰爛,名曰虛陽,貫頂又曰發疽,經年不愈,此出痘時誤服涼藥,胃中受寒,陽無所依,上衝頭頂,譬之火爐中,以水潑之則熱氣必上衝,此理無二。速用大補元煎、大溫中飲相間服之,引火歸元,旬日可愈。

收結,收者,漿回而脹收也。結者,膿干而痂結也。收結如法,其功成矣。倘漿回而腫不消,膿成而痂不結,亦是真陽不足,身無熱不能幹漿化毒之故。膿漿充足,必賴陽氣熏蒸,方能結痂。陽氣二字,豈非痘症,始終必需之至寶。設此時氣體虛弱,不能結痂,必相其虛實,無非培補氣血,無不立見奇功。又有一種漿不能幹而生蛆,謂之蛆痘。總由陽氣不足之故,俱宜大補元煎、大溫中飲相間服之,膿自干而蛆自化矣,痂結而自愈。

痘毒,痘本胎毒,自內達外,若出痘時,盡化為膿,痘後無餘毒矣。當其初,總宜培補元氣,兼用散藥,而毒氣方能盡出化為膿矣。若誤用連翹、黃芩、澤瀉等涼藥,則胎中陰毒,便留於肌肉之內,痘後所以發為大蛆,名曰痘毒。皮色不變者居多,宜服大溫中飲,數劑全愈。其色紅白相間者,半陰半陽之症也,以荊防地黃湯與大溫中飲相間服之,數日亦愈。倘已潰爛,亦宜荊防地黃湯與大溫中飲相間服之,計日可愈。荊防解其凝結,薑桂散其寒涼,所以可愈。若不分其陰陽,統言火毒,仍用生地、連翹、銀花等藥,以致堅腫不消,潰爛不斂,清膿淋漓,久而不愈,漸至瀉泄不食,脾胃一敗危矣。若紅而帶紫者,陽症也,方可以荊防地黃湯愈之,大便結者下之。然陰症多、陽症少,痘後並未見有陽症之毒也。

補中益氣湯

黨參(三錢),白朮(一錢五分),炙甘草(一錢),黃耆(二錢),當歸(二錢),陳皮(五分),升麻(三分),柴胡(三分)

加生薑三片,為引煎之。可與荊防地黃湯相間服之。

此方補氣散毒。氣虛者,於初出痘時煎服三、四劑,痘易起發。痘頂陷者,亦宜服之。

白話文:

小兒痘症的照護要點(包含麻疹):

養漿:

痘症最重要的環節在於養漿,如果漿液形成,毒素就能轉化,漿液無法形成,痘症就會惡化。從發燒、出現紅點到痘疹長出並充滿漿液,都是為了養漿而進行的。如果痘疹稀疏,根部呈現紅潤,孩子精神好,大小便正常,這是上等的痘疹,可以不用藥物治療。如果痘疹狀況普通,就需要用藥來幫助氣血運行,滋養漿液。最怕的是沒有發燒,這需要依靠足夠的陽氣來發揮作用,才能把毒素轉化成膿液。如果陽氣不足,就無法蒸化毒素,應該大力補足元氣,這是最好的方法。要特別注意預防腹瀉,一旦腹瀉就會導致體內虛弱,陽氣一旦虧損,毒素就會內陷,必須提前預防,補充陽氣,幫助脾胃運作,這樣漿液才會乾燥結痂,治療才能成功。所用的藥方不外乎是補中益氣、大補元煎之類的,交替服用,萬無一失。而世上那些臉上留下麻子的,都是因為不明白這個道理,在養漿的時候誤用了消伐藥物,導致中氣受損。如果在養漿的時候,大量使用溫補藥物,氣血充足,脫痂之後,絕對不會留下麻子。還有一種情況,有些孩子出痘後,頭部潰爛,這種情況稱為虛陽上衝,又稱發疽,會經年不癒,這是因為出痘時誤服涼藥,胃中受寒,陽氣失去依附,就會往上衝到頭頂,就像火爐裡潑了水,熱氣一定會往上衝一樣,道理相同。應該趕快使用大補元煎、大溫中飲交替服用,引導火氣回到丹田,大約十天就能痊癒。

收結:

收是指漿液回縮,腫脹消退;結是指膿液乾燥,結成痂皮。如果收結順利,就表示治療成功。如果漿液回縮腫脹卻不消退,膿液形成卻不結痂,也是因為陽氣不足,身體沒有發熱無法使漿液乾燥轉化毒素。膿液充足,必須依賴陽氣的蒸騰,才能結痂。陽氣這兩個字,可見是痘症從頭到尾都不可或缺的至寶。如果這時身體虛弱,無法結痂,必須根據虛實情況進行調理,不外乎是培補氣血,一定會看到效果。還有一種情況,漿液無法乾燥而生蛆,稱為蛆痘,這也是因為陽氣不足,應該服用大補元煎、大溫中飲交替服用,膿液自然會乾燥,蛆蟲也會自然消失,結痂後就會痊癒。

痘毒:

痘疹本身是胎毒,從身體內部發出,如果出痘時,毒素都能轉化為膿液,痘後就不會留下毒素。在痘疹初期,最重要的是培養元氣,同時使用一些疏散的藥物,這樣毒素才能完全排出,轉化為膿液。如果誤用連翹、黃芩、澤瀉等寒涼藥物,胎中陰毒就會留在肌肉內,痘後就會發成大蛆,稱為痘毒。大多數情況下,皮膚顏色不會改變,應該服用大溫中飲,幾劑就能痊癒。如果皮膚顏色紅白色相間,屬於半陰半陽的症狀,可以用荊防地黃湯和大溫中飲交替服用,幾天也能痊癒。如果已經潰爛,也應該用荊防地黃湯和大溫中飲交替服用,預計幾天就能痊癒。荊防可以解開凝結,薑桂可以驅散寒涼,所以可以治癒。如果沒有區分陰陽,統稱為火毒,仍然使用生地、連翹、銀花等藥物,就會導致腫脹不消,潰爛不癒,膿液不斷流出,久久不癒,慢慢會導致腹瀉、食慾不振,脾胃衰敗就危險了。如果皮膚呈現紅色帶紫,屬於陽症,可以用荊防地黃湯治癒,大便不通暢的可以通便。但是陰症多、陽症少,痘後並沒有發現陽症的毒素。

補中益氣湯:

黨參(15克),白朮(6克),炙甘草(4克),黃耆(8克),當歸(8克),陳皮(2克),升麻(1克),柴胡(1克)。

加入三片生薑引藥入經。可以和荊防地黃湯交替服用。

這個藥方可以補氣散毒。氣虛的人,在剛出痘時服用三、四劑,痘疹容易發出。如果痘疹頂部凹陷,也應該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