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良方》~ 卷二 (24)
卷二 (24)
1. 治胎前產後各症
如血虛者,宜用當歸(三、四錢),川芎(八分、一錢),大熟地(三、四錢),白芍(紹酒炒,二錢),蒲公英(絹包,二錢),粉甘草(一錢),好紹酒(一杯),水煎,去渣服之。
或用貝母為末,每服二、三錢,好紹酒燉熱調服,即以兩手於乳上揉捏,自通。或以遠志(米泔水浸洗,捶去心)一兩,每服三錢,用好陳紹酒一杯,調透澄清服之,以滓燉熱,敷患處揉之。或用鹿角尖燒灰存性,研末,好陳紹酒一杯燉熱,調服二錢。外用蔥白搗爛,和蜜溫敷患處。
乳頭破裂乳癰
用白雞屎(炒研),好紹酒調服一茶匙。三服自愈。
產後血熱發熱,凡產後因火發熱,及血熱妄行,陰虧諸火不清等症者,其脈必洪大弦滑,面紅唇絳,宜清化飲主之。
用芍藥,麥冬(去心)
酒炒黃芩(各二錢),丹皮(一、二錢),生地(三、四錢),釵石斛(一錢五分),茯苓(二錢)
水二鍾煎七分碗,食遠熱服。
如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錢半。
如熱甚而渴,或頭疼者,加石膏一、二錢,
如下熱便澀者,加木通一、二錢。或黃柏一、二錢,酒炒梔子二錢,皆可隨證用之。
如兼外邪壯熱者,加柴胡八分、一錢。按丹溪云:芍藥酸寒,大伐發生之氣,產後忌用之。景岳云:此亦言之過也。夫芍藥之寒,不過止於生血藥中,稍覺其清耳,非若芩連之大苦大寒者也。使芍藥猶忌,則他之寒苦者尤為不可用矣。景岳云:每見產家過慎者,或因飲食穿衣,太暖太燥;或因年力方壯,而飲食藥餌補藥過度,以致產後動火者,病熱極多,若盡以產為虛,必須用補,凱盡善哉。且芍藥性清,微酸而斂,最宜於陰氣。
散失之證,豈不為產後清火之要藥乎,此亦烏可不辨。
產後虛寒受感,凡產後陽氣虛寒,或陰邪入臟,心腹疼痛,嘔吐不食,四肢厥冷者。
當歸(三錢),大熟地(三、四錢),芍藥(紹酒炒焦,一錢),白茯苓(二錢),炒乾姜(一錢),北細辛(五、七分),吳茱萸(鹽水炒,三、五分),肉桂心(研沖,五、七分)
水三碗煎服。
倒生口噤
用冬葵子(一合,炒黃),研末,紹酒燉熱,調服二、三錢。
生產困悶
冬葵子一合搗碎,用水二升煮至半升,即服,少時便產。曾有午時服藥,未時登廁,立產兒於廁中也。
胎腫,凡胎腫者,系屬濕熱。
山梔子(一合,炒研),每服二錢,水飲調服。
熱病胎死
用紅花五、七錢,煎服,即下。
如不產,再照服之(胎衣不下亦治)。
傷胎血結,凡傷胎血結,心腹疼痛者。
每日服童便二碗,作二次服之自愈。
子死腹中,凡臨產時,子死腹中,母氣欲絕者。
伏龍肝(研末)三錢,水調服。
或用硃砂一兩,水煮數沸為末,紹酒燉熱調服,立下。或用益母草不拘多少,以暖水少青,和絞取汁,取之亦下。或上品飛淨硃砂一兩,水煮數沸,研細末,紹酒調服立生。
白話文:
關於孕前產後的各種症狀
如果產婦是血虛體質,適合使用當歸(約11-15克),川芎(約3-4克),大熟地(約11-15克),用紹興酒炒過的白芍(約7.5克),用紗布包好的蒲公英(約7.5克),粉甘草(約3.8克),加上一杯紹興酒,用水煎煮後,去除藥渣飲用。
或者使用貝母磨成的粉末,每次服用約7.5-11克,用熱紹興酒調勻後服用,同時用雙手在乳房上揉捏,乳汁就會通暢。也可以用遠志(用淘米水浸泡洗淨,去除內心)約38克,每次服用約11克,用一杯陳年紹興酒調勻後澄清飲用,將剩下的藥渣加熱後敷在患處並揉捏。或者使用燒成灰的鹿角尖,磨成粉末,用一杯陳年紹興酒加熱後,調入約7.5克的粉末服用。外用蔥白搗爛,加入蜂蜜溫熱後敷在患處。
乳頭破裂、乳癰
使用炒過的白雞屎(磨成粉末),用紹興酒調成糊狀,服用一茶匙,服用三次就會痊癒。
產後血熱發熱
凡是產後因為體內火氣旺盛而發熱,或是因為血熱而導致血行紊亂,或是因為陰虛而導致虛火上升等症狀,其脈象必定是洪大、弦滑,面色潮紅、嘴唇深紅,適合使用清化飲來治療。
使用白芍、麥冬(去內心),用酒炒過的黃芩(各約7.5克),丹皮(約3.8-7.5克),生地(約11-15克),釵石斛(約5.6克),茯苓(約7.5克)。
加兩碗水煎煮至剩約七分碗,等稍微冷卻後空腹服用。
如果出現骨蒸潮熱、多汗,可以加入地骨皮(約5.6克)。
如果發熱嚴重且口渴,或是頭痛,可以加入石膏(約3.8-7.5克)。
如果下焦有熱、大便不順暢,可以加入木通(約3.8-7.5克)或黃柏(約3.8-7.5克),以及用酒炒過的梔子(約7.5克),這些藥材可以根據症狀搭配使用。
如果同時有外感引起的發熱,可以加入柴胡(約3-4克)。
按朱丹溪的說法,白芍性酸寒,會損耗人體生髮之氣,產後應忌用。張景岳則認為這種說法太過於絕對。白芍的寒性,只在生血藥中稍微顯得清涼,並不像黃芩、黃連那樣大苦大寒。如果連白芍都要忌用,那麼其他寒苦的藥物就更不應該使用了。張景岳說,常見產婦過於謹慎,有的人因為飲食穿衣過於溫暖乾燥,或者因為正值壯年,飲食補藥過度,導致產後火氣上升,因此產後發熱的病症很多。如果一味地認為產後是虛症,必須用補藥,恐怕並不恰當。況且白芍性清涼,味道微酸而有收斂作用,最適合用於陰氣耗散的症狀,難道不是產後清火的重要藥物嗎?這些都是應該仔細辨別的。
產後虛寒受感
凡是產後陽氣虛弱寒冷,或是陰寒之邪入侵臟腑,導致心腹疼痛、嘔吐不食、四肢冰冷等症狀。
可以使用當歸(約11克),大熟地(約11-15克),用紹興酒炒焦的白芍(約3.8克),白茯苓(約7.5克),炒過的乾薑(約3.8克),北細辛(約1.9-2.6克),用鹽水炒過的吳茱萸(約1.1-1.9克),以及磨成粉末沖服的肉桂心(約1.9-2.6克)。
加三碗水煎煮後服用。
嬰兒出生時口噤
使用炒黃的冬葵子(約50克),磨成粉末,用熱紹興酒調入約7.5-11克的粉末服用。
生產困難,感覺困悶
將冬葵子(約50克)搗碎,加入兩升水煮到剩下一升,立即服用,不久就會順利生產。曾經有人在午時服藥,未時上廁所,直接在廁所生下嬰兒。
胎腫
凡是胎腫,大多屬於濕熱。
使用炒過的梔子(約50克),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7.5克,用水送服。
熱病導致胎死
使用紅花(約19-26克),煎煮後服用,即可使胎兒娩出。
如果沒有順利生產,再次服用(也適用於胎衣不下)。
因外傷導致胎氣受損,血瘀結塊
凡是因外傷導致胎氣受損,血瘀結塊,心腹疼痛者。
每日服用兩碗童子尿,分兩次服用,即可痊癒。
胎死腹中
凡是臨產時,胎兒死在腹中,母親氣息奄奄一息者。
使用伏龍肝(磨成粉末)約11克,用水調服。
或者使用硃砂(約38克),用水煮沸後磨成粉末,用熱紹興酒調勻後服用,立即生效。或者使用益母草,不拘用量,用溫水稍微潤濕後絞取汁液,服用也可使胎兒娩出。或者使用精製的硃砂(約38克),用水煮沸後,磨成細末,用紹興酒調服,立即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