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良方》~ 卷六 (9)

回本書目錄

卷六 (9)

1. 各種補遺

又方

丁香(二錢),川芎(二錢),白芷(五分),炙甘草(一錢)

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棉裹一丸,噙化。

舌出寸余,凡傷寒舌出寸余,連日不收。

梅花冰片,為末,搽舌上,應手而收。重者須用一錢方收。

口瘡

黃連(一兩),乾薑(炒黑,三錢)

為細末,乾摻口瘡上,涎出即愈。

口瘡爛臭

黃櫱(蜜炙),青黛(等分)

為細末。臨臥用少許,摻舌,咽津妙。

口舌瘡

黃櫱,細辛(等分)

為末。敷之,或摻舌上,即愈。

口糜

黃櫱(蜜炙),白殭蠶(直者新瓦上焙乾斷絲)

為末。用少許敷瘡上,吐涎。

口瘡

硼砂,青黛,龍腦,薄荷,石膏(煅,各等分)

為末。每用少許,臥時敷口中。

又方

黃連,朴硝,白礬(各五錢),薄荷葉(一兩)

為粗末。臘日黃牛膽,將藥入膽內,風前掛兩月取下。如遇口瘡,旋將藥研細敷之,去其熱涎,即愈。

熱毒口瘡

黃柏(炒)

蒲黃,青黛(真者)

人中白(煅,等分為末敷之)。

摻口瘡

天竺黃,月石(等分),冰片(少許)

為末摻之。

腮腫舌強生瘡,治一切熱壅口舌,生瘡舌強,腮腫、咽喉腫痛等症。

蒲黃,青黛,硼砂,焰硝,甘草(等分)

共為細末。每用少許,摻舌上細細嚥下。或飲涼水送下,頻用之效。或用砂糖丸,芡實大,每服一丸,噙化下咽妙。

口瘡咽喉腫痛

硼砂(一錢),硃砂(三錢),馬牙硝,寒水石(飛,各二錢),冰片(半匙)

共為末。每用一匙摻舌上,咽亦不妨。

喉痛者,吹入咽中。

口瘡方

朴硝含之甚良。

重舌喉痹

皂角(不蛀者,四五莢,去皮核炙焦)

荊芥穗(二錢)為末。以米醋調塗腫處,立愈。

口臭齒腫,並治及齒齦腫痛。

北細辛一兩,煮取濃汁,熱嗽,冷即吐之,立效。

齒牙疳蝕肉脫血出,凡多食肉,口臭不可近,牙齒疳蝕,牙齒肉脫、血出。並治血崩、血痢,腸風下血,及逆氣上行等症。

黃連(酒洗),砂仁(各五錢),生地,甘草(各三錢),當歸,木香,藿香葉,升麻,蘭葉(無亦可,各一錢)

上為末,以湯浸蒸餅,和丸綠豆大。每服百丸,或二百丸,白湯下,食遠溫服。

齒牙痛爛出血搖動

石膏,梔子,黃連,黃芩,當歸,生地,白芍,蒼朮(各一錢),青皮(八分),細辛,藿香,荊芥穗(各六分),升麻(五分),丹皮(四分),生甘草(四分)

水煎,食後含飲立效。

牙痛連頭背,凡牙痛不可忍,連頭腦項背,微惡寒飲,大惡熱飲。

防風(一錢),升麻(七分),炙甘草,細辛葉(各三分),龍膽草(酒洗,四分)

水煎服,去滓,以渣敷患處,少時立止痛。

如多惡熱飲,更加龍膽草一錢。此法不定,宜隨寒熱多少,臨時加減。若惡風作痛,須去龍膽草,加草豆蔻、黃連各五分。屢用得效。

白話文:

各種補遺

  • 又一方 丁香、川芎各二錢,白芷五分,炙甘草一錢,磨成粉末,用煉過的蜂蜜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用棉花包一顆含在嘴裡慢慢融化。

  • 舌頭伸出過長 一般來說,傷寒導致舌頭伸出過長,好幾天都收不回去的情況。 用梅花冰片磨成粉,塗在舌頭上,馬上就能縮回去。嚴重的話,需要用到一錢的冰片才能見效。

  • 口瘡 黃連一兩,乾薑炒黑三錢,磨成細粉,直接撒在口瘡上,流出口水就會好。

  • 口瘡腐爛發臭 黃櫱用蜂蜜炙過,青黛等分,磨成細粉。睡覺前用少許塗在舌頭上,嚥下口水很有效。

  • 口舌生瘡 黃櫱、細辛等分,磨成粉末。敷在患處,或塗在舌頭上,很快就好。

  • 鵝口瘡 黃櫱用蜂蜜炙過,白殭蠶(要直的,在新的瓦片上烘乾,去除蠶絲)磨成粉末。用少量敷在瘡上,讓口水流出來。

  • 口瘡 硼砂、青黛、龍腦、薄荷、煅石膏各等分,磨成粉末。每次用少許,睡覺時敷在口中。

  • 又一方 黃連、朴硝、白礬各五錢,薄荷葉一兩,磨成粗粉。在臘月時,把藥塞進黃牛膽中,掛在風口處兩個月後取下。如果遇到口瘡,就將藥磨成細粉敷在患處,去除熱涎,很快就好。

  • 熱毒口瘡 炒過的黃柏,蒲黃、真正的青黛、煅過的人中白等分,磨成粉末敷在患處。

  • 塗抹口瘡 天竺黃、月石等分,加入少量冰片,磨成粉末塗抹。

  • 腮腫舌頭僵硬生瘡 治療一切因熱引起的口舌生瘡、舌頭僵硬、腮腫、咽喉腫痛等症狀。 蒲黃、青黛、硼砂、焰硝、甘草等分,一起磨成細粉。每次用少許,塗在舌頭上慢慢嚥下。或者喝涼水送服,頻繁使用有效。也可以用白砂糖做成芡實大小的藥丸,每次含一顆慢慢嚥下,效果很好。

  • 口瘡咽喉腫痛 硼砂一錢,硃砂三錢,馬牙硝、飛過後的寒水石各二錢,冰片半匙,一起磨成粉末。每次用一匙塗在舌頭上,嚥下也沒關係。 如果是喉嚨痛,就將藥吹入喉嚨裡。

  • 口瘡方 朴硝含在嘴裡,效果很好。

  • 重舌喉痹 皂角(沒有被蟲蛀的,四五個,去掉皮和核,炙烤至焦) 荊芥穗二錢磨成粉末。用米醋調和塗抹在腫的地方,馬上就好。

  • 口臭牙齦腫 治療口臭、牙齦腫痛。 北細辛一兩,煮成濃汁,熱的時候漱口,冷了就吐掉,馬上見效。

  • 牙齒潰爛牙肉脫落出血 一般是吃太多肉導致口臭,牙齒腐爛,牙肉脫落、出血。同時也治療血崩、血痢、腸風下血、以及逆氣上行的症狀。 黃連用酒洗過,砂仁各五錢,生地、甘草各三錢,當歸、木香、藿香葉、升麻、蘭葉(沒有也行)各一錢,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熱湯浸泡蒸餅,混合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或兩百丸,用白開水送服,飯後溫服。

  • 牙齒疼痛潰爛出血鬆動 石膏、梔子、黃連、黃芩、當歸、生地、白芍、蒼朮各一錢,青皮八分,細辛、藿香、荊芥穗各六分,升麻五分,丹皮四分,生甘草四分,用水煎煮,飯後含在口中飲用,馬上見效。

  • 牙痛連帶頭部後背 凡是牙痛到無法忍受,連帶頭部、頸部、背部,輕微怕冷,怕熱飲的情況。 防風一錢,升麻七分,炙甘草、細辛葉各三分,龍膽草(用酒洗過)四分,用水煎服,去除藥渣,用藥渣敷在患處,過一會兒就止痛。 如果特別怕熱飲,可以多加一錢龍膽草。這個方法不固定,要根據怕冷怕熱的程度,臨時加減藥量。如果怕風導致疼痛,就要去掉龍膽草,加上草豆蔻、黃連各五分。屢次使用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