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良方》~ 卷五 (14)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4)

1. 治外科各症並跌打損傷

環跳兩膝漫腫,凡人環跳穴處及兩膝附骨等處,感受風寒濕氣,面上不熱,漫腫無頭,皮色不變,微覺痠痛攣拘。若不即治,變生貼骨等癰,難以收功,急用此藥透出外格,提移他處出毒,屢用皆效。

紫荊皮(炒,五錢),赤芍(炒,一兩),香白芷(一兩,曬燥,不可用火炒),石菖蒲(一兩五錢,曬燥不可用火炒),獨活(炒,一兩五錢)

上藥依法共磨末,以好酒和,蔥五莖煎滾,調搽。不必留頂,一日一換,以腫消不痛為度。

玉紅膏,凡一切癰疽發背對口大毒,腐去孔深洞見膈膜者,用此藥塞瘡口,自能生肌長肉收口。

當歸(二兩),白芷(五錢),紫草(二錢),甘草(一兩二錢)

以麻油一斤浸藥七日,煎藥枯去渣。再熬油至滴水成珠,下白臘二兩攪勻,離火略冷,次下血竭細末四錢,輕粉四錢,待成膏,蓋好聽用,愈宿愈佳。凡瘡口深陷,以新棉花塗膏以塞之,即日可痊。不得加減藥味,恐反不效。

驅毒散,凡毒發於骨節間,不便出毒之處,此藥能驅之,或上或下,使無殘疾之患。

白及(一兩六錢),紫花地丁(八錢),烏雞骨(煅,一錢),大雄黃(一錢),硃砂(一錢),輕粉(一錢),五倍子(焙黃,二錢),大黃(二錢),牙皂(八分)

共為末,以醋調敷毒之上截,即移至下半截矣。屢試如神。再仍照病人之虛實,內服藥餌。

膈皮取膿法,凡患毒深遠,刀難直取,並患人畏懼開刀者,俟膿熟時用此甚善。如膿不從毛孔出者,若用此藥塗之,其不搽之處,旁邊綻出一個,自會出膿,屢效。

驢蹄皮(一兩,即腳底剔下者,砂炒),蕎麥麵(一兩),草烏(四錢,刮去皮研)

共為末,和勻,加食鹽五錢,以水糊作薄餅,瓦上炙微黃色,再研細。以米醋調,攤白紙上貼患處,其膿水從毛孔而出,蓋以草紙。滲濕再換,水盡紙燥,腫即消。

跌打內傷,凡跌打內傷井閃挫、風氣一切疼痛立效。

當歸(二錢),通草(一錢),桃仁(二錢),穿山甲(二錢),茜草(一錢五分),川桂枝(一錢五分),杜仲(兩錢),自然銅(醋煅,三錢)

淮牛膝(一錢五分),製大黃(二錢五分),中青皮(一錢),骨碎補(去毛淨,二錢),乳香(二錢),沒藥(二錢),白芷(一錢五分),紅花(一錢五分),蘇子(一錢),降香(一錢),甘草(一錢),血竭(一錢,三七一錢五分),地鱉蟲(兩錢,米店內多有)

石南枝頭(三錢)

共煎湯,加童便一酒鍾,老酒一酒鍾,溫服。極重二服可愈。今改為末子藥,如遇病不重者,只需每服吃末子五錢,外加童便一杯,老酒一杯送下。輕者三服,重者仍照方煎服。

箭鏃各傷,凡箭鏃所傷,血出不止。

白話文:

治療外科各種病症及跌打損傷

環跳穴和膝蓋周圍漫腫: 凡是環跳穴(臀部髖關節附近)和兩側膝蓋骨頭周圍等地方,因為感受風寒濕氣,導致腫脹,皮膚表面不發熱,腫脹範圍大而沒有明顯的膿頭,皮膚顏色不變,只是稍微感到痠痛和肌肉攣縮。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變成貼骨癰(長在骨頭附近的癰),難以治癒。這時候,要趕緊使用這個藥方,將毒氣從體表透出來,引導到其他地方排出,多次使用都有效。

藥方: 紫荊皮(炒過,五錢)、赤芍(炒過,一兩)、香白芷(曬乾,一兩,不可用火炒)、石菖蒲(曬乾,一兩五錢,不可用火炒)、獨活(炒過,一兩五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好酒調和,再用五根蔥煎水煮滾,用藥粉調入後塗抹在患處。不需要保留膿頭,每天換藥一次,直到腫脹消退、疼痛消失為止。

玉紅膏: 各種癰疽、發背(背部的毒瘡)、對口瘡等嚴重毒瘡,如果已經潰爛,瘡口很深,甚至可以看到裡面的筋膜,用這個藥膏塞入瘡口,就能夠幫助生長肌肉,長出新肉並使瘡口癒合。

藥方: 當歸(二兩)、白芷(五錢)、紫草(二錢)、甘草(一兩二錢)

用一斤麻油浸泡藥材七天,然後將藥材煎煮到乾枯後撈出藥渣。繼續熬煮麻油到滴水成珠的程度,加入兩兩白蠟攪拌均勻,稍微冷卻後,加入血竭細末四錢、輕粉四錢,混合成藥膏。將藥膏裝好備用,放置時間越久效果越好。如果瘡口深陷,用新的棉花沾取藥膏塞入瘡口,當天就能痊癒。切記不可隨意增減藥材,否則可能效果不佳。

驅毒散: 如果毒氣發於關節之間,不方便排毒的地方,這個藥方可以驅使毒氣向上或向下排出,避免留下殘疾。

藥方: 白及(一兩六錢)、紫花地丁(八錢)、烏雞骨(煅燒過,一錢)、大雄黃(一錢)、硃砂(一錢)、輕粉(一錢)、五倍子(焙黃,二錢)、大黃(二錢)、牙皂(八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塗抹在毒瘡的上半部分,毒氣就會轉移到下半部分。多次嘗試效果非常好。然後根據病人的體質虛實,再配合服用內服藥物。

隔皮取膿法: 如果毒瘡位置很深,刀子難以直接取出膿液,或者病人害怕開刀,等到膿液成熟時,用這個方法非常好。如果膿液不能從毛孔排出,用這個藥塗抹,沒有塗抹的地方旁邊就會裂開一個口子,自然流出膿液,多次使用都有效。

藥方: 驢蹄皮(一兩,從腳底剔下來的,用砂子炒過)、蕎麥麵(一兩)、草烏(四錢,刮掉皮後研磨)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加入食鹽五錢,用水調成糊狀做成薄餅,放在瓦片上烤到微黃色,然後再研磨成細粉。用米醋調和後,攤在白紙上貼在患處,膿水就會從毛孔流出,用草紙蓋住。滲濕就換紙,等到水吸乾紙變乾,腫脹就會消退。

跌打內傷: 跌打損傷、閃到挫傷、以及風氣引起的各種疼痛,這個藥方立刻見效。

藥方: 當歸(二錢)、通草(一錢)、桃仁(二錢)、穿山甲(二錢)、茜草(一錢五分)、川桂枝(一錢五分)、杜仲(兩錢)、自然銅(用醋煅燒過,三錢)、淮牛膝(一錢五分)、製大黃(二錢五分)、中青皮(一錢)、骨碎補(去掉毛,二錢)、乳香(二錢)、沒藥(二錢)、白芷(一錢五分)、紅花(一錢五分)、蘇子(一錢)、降香(一錢)、甘草(一錢)、血竭(一錢)、三七(一錢五分)、地鱉蟲(兩錢,米店裡很多)、石南枝頭(三錢)

將以上藥材一起煎湯,加入童便一酒杯,老酒一酒杯,溫服。病情嚴重者服用兩次即可痊癒。現在也可以將藥材磨成粉末,如果病情不嚴重,每次服用五錢藥粉,再用童便一杯,老酒一杯送服。病情輕者服用三次,病情嚴重者仍然按照原方煎服。

箭傷: 凡是被箭射傷,血流不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