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三 (1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5)

1. 卷三

故拘攣而為筋痿也(宜紫葳湯。)經又曰:脾氣熱,則胃乾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

說脾痿者,肉痿也。脾與胃以膜相連,而開竅於口,故脾熱則胃乾而渴,

且精耗而肌肉不仁也(宜二陳湯加人參、黃耆。)經又曰:腎氣熱,則腰脊不舉。

骨活而髓減。說腎痿者,骨痿也。腰者腎之府,腰貫脊主髓,

故腎熱而見證若此也(宜金剛丸。)此五痿者,必外徵之色,肺熱色白而毛敗,

心熱色赤而絡脈溢,肝熱色蒼而爪活,脾熱色黃而肉濡,腎熱色黑而齒槁,

必然之理也。而五痿之外,又有屬濕熱者(宜加味二妙丸,

)有屬濕痰者(宜二陳湯加朮、黃柏、竹瀝、薑法,)有屬血虛者(宜四物湯、

二妙丸合用,)有屬氣虛者(宜四君子湯、二妙丸合用,再加當歸、地黃、龜板、虎骨,

)有屬食積者(宜木香檳榔丸,)有屬死血者(宜歸梢湯,

)有屬脾氣太過者必四肢不舉(宜大承氣湯下之,

)有屬土氣不及者亦四肢不舉(宜四君子湯加當歸,)有熱而痿厥者(宜虎潛丸,

)有痿發於夏者,即俗名疰夏,另詳疰夏條(宜清暑益氣湯。)以上十證,皆痿之屬,

非可混治也。昔東垣治痿,總以黃柏為君,黃耆為佐,而無一定之方,隨其證之為痰、

為濕、為熱、為寒、為氣、為血,各加增藥味,活潑製方,其真善於治痿者乎。

然必其人能休息精神,淡泊滋味,尤是頂門一針。另有陰痿,則由命門火衰,

下焦虛寒之故,另詳本條(宜鹿茸散。),,【脈 法】,《內經》曰:

睥脈緩甚為痿厥。《脈經》曰:診人痿蹩,其脈虛者生,緊急疾者死。《脈訣》曰:

尺脈虛弱,緩澀而緊,病為足痛,或是痿病。子和曰:痿脈多浮而大。

,,【痿病證治】,河間曰:痿謂手足痿弱,無力以運動也。由肺金本燥,燥之為病,

血衰不能養榮百骸,故手足痿弱,不能運動。猶秋金旺,則草木痿落,病之象也,

痿猶萎也。子和曰:痿之作也,皆五月六月七月之時,午者少陰君火之位,

末者濕土庚金伏火之地,申者少陽相火之分,故病痿之人,其脈脬大。丹溪曰:

肺金體燥而居上,主氣,畏火者也。脾土性濕而居中,主四肢,畏木者也。火性炎上,

若嗜欲無節,則水失所養,火寡於畏,而侮所勝,肺得火邪而熱矣。木性剛急,

肺受熱則金失所養,木寡於畏而侮所勝,脾得木邪而傷矣。肺熱則不能管攝一身,

脾傷則四肢不能為用,而諸痿之病作矣。瀉南方,則肺金清而東方不實,何脾傷之有;

補北方,則心火降而西方不虛,何肺熱之有。陽明實則宗筋潤,能束骨而利機關矣,

治痿之法,無出於此。又曰:痿病切不可作風治,用風藥。《正傳》曰:蒼朮、黃柏,

治痿之聖藥也。又曰:肝腎俱虛,筋骨痿弱,宜加味四斤元、五獸三匱丸;濕熱痿弱,

白話文:

所以肌肉攣縮成為筋脈痿軟的原因(適合用紫葳湯)。《內經》又說:脾氣有熱,就會導致胃部乾燥而口渴,肌肉麻木不仁,進而發展成肌肉痿軟。

說到脾痿,指的就是肌肉痿軟。脾和胃之間有膜相連,並且開竅於口,所以脾有熱就會導致胃部乾燥而口渴,而且精氣耗損,肌肉變得麻木不仁(適合用二陳湯,並加入人參、黃耆)。《內經》又說:腎氣有熱,就會導致腰椎和脊椎無法挺直,骨骼活動能力下降,骨髓減少。說到腎痿,指的就是骨骼痿軟。腰是腎臟的所在,腰椎貫穿脊柱,主導骨髓,所以腎有熱就會出現這些症狀(適合用金剛丸)。這五種痿證,一定會有外部徵兆的顏色,例如肺熱會呈現白色,而且毛髮枯槁;心熱會呈現紅色,而且絡脈充盈;肝熱會呈現青色,而且指甲會變得活躍;脾熱會呈現黃色,而且肌肉鬆軟;腎熱會呈現黑色,而且牙齒會變得乾枯,這是必然的道理。除了這五種痿證之外,還有屬於濕熱的(適合用加味二妙丸),有屬於濕痰的(適合用二陳湯,加入蒼朮、黃柏、竹瀝、薑汁炮製),有屬於血虛的(適合用四物湯和二妙丸合用),有屬於氣虛的(適合用四君子湯和二妙丸合用,再加入當歸、熟地黃、龜板、虎骨),有屬於食積的(適合用木香檳榔丸),有屬於瘀血的(適合用歸梢湯),有屬於脾氣太過的,一定會四肢無力(適合用大承氣湯來瀉下),有屬於脾氣不足的,也會四肢無力(適合用四君子湯加入當歸),有因為熱而痿軟導致昏厥的(適合用虎潛丸),有痿軟發生在夏季的,俗稱疰夏,另有疰夏條詳細說明(適合用清暑益氣湯)。以上十種證型,都屬於痿證,不可以混淆治療。過去東垣治療痿證,總是以黃柏為君藥,黃耆為佐藥,並沒有固定的藥方,而是根據證型是痰、濕、熱、寒、氣、血,各自加入不同的藥物,靈活運用藥方,他真是一位善於治療痿證的醫者。然而,患者必須能夠休養精神,清淡飲食,這更是最重要的關鍵。另外還有陰痿,是因為命門火衰,下焦虛寒的緣故,另有條目詳細說明(適合用鹿茸散)。

【脈法】《內經》說:脾脈緩慢過甚,就是痿厥。《脈經》說:診斷痿證患者,脈象虛弱的可以存活,脈象緊急急促的就會死亡。《脈訣》說:尺脈虛弱、遲緩澀滯而且緊繃,病症是足部疼痛,或者是痿病。子和說:痿證的脈象大多浮大。

【痿病證治】河間說:痿就是指手腳痿軟無力,無法活動。這是由於肺金本性乾燥,乾燥成病,導致血氣衰弱,無法滋養全身,所以手腳痿軟無力,無法活動。就像秋季金氣旺盛,草木就會枯萎凋落,這是疾病的徵兆,痿就像萎縮一樣。子和說:痿證的發病,多在每年的五、六、七月,午時是少陰君火的位置,未時是濕土庚金伏火之地,申時是少陽相火的分位,所以患有痿證的人,其脈象會浮大。丹溪說:肺金本性乾燥,位於上方,主管氣,害怕火邪。脾土性濕,位於中間,主管四肢,害怕木邪。火性向上炎熱,如果慾望沒有節制,就會導致水液失去滋養,火失卻畏懼,轉而欺侮所勝的對象,肺臟就會受到火邪而發熱。木性剛強急躁,肺受到熱邪,則金失養,木失卻畏懼,轉而欺侮所勝的對象,脾臟就會受到木邪而損傷。肺熱就不能統領一身,脾傷則四肢不能活動,各種痿病就會因此產生。瀉除南方的火邪,則肺金清肅而東方的肝木不會過於實盛,那還有什麼脾傷的道理?補益北方的腎水,則心火會下降而西方的肺金不會過於虛弱,那還有什麼肺熱的道理?陽明經氣充實,則宗筋得到滋潤,就能夠約束骨骼而使關節活動靈活,治療痿證的方法,不出於這個道理。又說:痿病絕對不可以當作風證來治療,使用祛風的藥物。《正傳》說:蒼朮、黃柏是治療痿證的聖藥。又說:肝腎都虛弱,筋骨痿軟無力,適合用加味四斤元、五獸三匱丸;濕熱導致的痿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