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六 (23)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六 (23)

1. 卷二十六

研 海蛤煅研 白斂酒炒研 半夏麯薑汁炒研各八錢 肉桂心 白芥子各二錢半每服二

錢,食後,酒調下。忌大葷麵食。此餘自製方也。

梔子清肝湯〔氣病〕山梔 柴胡丹皮各一錢 茯苓 川芎 當歸 白芍 牛蒡子各

七分 甘草五分 水煎服。

柴胡清肝湯〔又〕柴胡 山梔各錢半 人參 黃芩 川芎各一錢 連翹 桔梗各

八分 甘草五分

加味四物湯〔又〕

柴胡通經湯〔少陽〕柴胡 歸尾連翹 生草 三棱 黃芩 牛蒡子 桔梗各二分

黃連五分 紅花少部B 食後,稍熱服。

此攻裡內消之劑。

升麻調經湯〔陽明〕升麻八分酒龍膽草 葛根各四分 酒黃芩 酒廣茂酒三棱

炙草各五分 歸尾 白芍各三分酒黃柏二分 酒知母一錢

加味逍遙散〔血病〕 白芍 白朮各一錢 茯苓 麥冬 生地各六分 甘草桔梗

各二分 當歸 地骨皮各八分 山梔黃柏各三分

牡蠣大黃湯〔疏利〕牡蠣 木香大黃煨各錢半 水煎,春夏露一宿,

冬月於暖處一宿,雞鳴時服,得利勿服。金寶膏〔外貼〕桑柴灰五碗,

先以草紙一層,皮紙二層,墊箕底,放灰於上,以滾水十碗淋取汁,聽用。

穿山甲二兩,信一錢另研,辰砂一字,粉霜錢半,麝香五分,杏仁七枚,同信末研,

塗穿山甲上。將灰汁澄清煎滾,下甲末,煎至半下麝,次下粉霜,乾至九分,

下辰砂,候成膏,下石灰炒研細一兩,以成塊為度,磁瓶收,不可見風。

每取傅核上,再傅即去舊藥並靨,即效。

龍珠膏〔又〕龍牙草五兩 棘棗根五錢 海藻二錢半 蘇木五錢 用水二十碗,

煎十二碗,去渣,又用桑柴灰、炒石灰、桑耳草灰各碗半,先以草紙二層,

皮紙二層,放箕底,放灰於上,以前所煎水熱淋,取汁十碗,澄清煎成膏,

入白丁香、石膏、輕粉各五錢,麝香一錢,攪勻,收磁瓶內,每敷藥一日一換,

並去靨再上新藥,即消而愈。根小者只敷根上。

必效散〔總治瘰癧〕南硼砂二錢半 輕粉一錢 麝香五分 巴豆去皮心膜五粒斑貓

去頭足翅糯米炒米黃色去米四十個白檳榔一個 研極細,以雞子三個,去黃,

留清調藥,仍入殼內,以濕紙數重糊口,飯上蒸熟,取出曬乾,再研細,壯者一錢,

弱者五分,炒生薑煎陳酒,五更調服。如覺小腹痛,即用益元散一服,其毒從大便出,

孕婦忌用。繆仲淳曰:此治瘰癧,氣血無虧癧核不去者,服之大有神效。雖有斑貓,

然已炒熟,且有巴豆製之,弱者先服益氣養榮湯數帖,壯者服後用益氣養榮湯,

屢試屢驗。

立應散〔又〕連翹 赤芍 川芎當歸 甘草 滑石各五錢 黃芩三錢

斑貓懦米炒三錢 川烏尖七個 土蜂房蜜水洗飯上蒸曬乾 白牽牛各二錢半 每末一錢

,濃煎木通湯調下,毒從小便出,未效再服,繼以宣熱丹解其風熱。若宣導癰疽惡毒,

白話文:

卷二十六

海蛤散:將煅燒過的海蛤研磨成粉,白蘞用酒炒過再研磨成粉,半夏曲用薑汁炒過再研磨成粉,每種各用八錢;肉桂心和白芥子各用二錢半。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酒調服。忌食油膩葷腥和麵食。這是我自己調製的藥方。

梔子清肝湯(治療氣病):山梔子、柴胡、丹皮各一錢,茯苓、川芎、當歸、白芍、牛蒡子各七分,甘草五分。用水煎服。

柴胡清肝湯:柴胡、山梔子各一錢半,人參、黃芩、川芎各一錢,連翹、桔梗各八分,甘草五分。

加味四物湯

柴胡通經湯(治療少陽病):柴胡、當歸尾、連翹、生甘草、三棱、黃芩、牛蒡子、桔梗各二分,黃連五分,紅花少量。飯後稍微熱服。這個藥方是攻克體內積滯的藥劑。

升麻調經湯(治療陽明病):升麻八分,用酒泡過的龍膽草、葛根各四分,用酒泡過的黃芩、廣茂、三棱各五分,炙甘草五分,當歸尾、白芍各三分,用酒泡過的黃柏二分,用酒泡過的知母一錢。

加味逍遙散(治療血病):白芍、白朮各一錢,茯苓、麥冬、生地各六分,甘草、桔梗各二分,當歸、地骨皮各八分,山梔子、黃柏各三分。

牡蠣大黃湯(疏通利便):牡蠣、木香、煨過的大黃各一錢半。用水煎服,春夏時節放在露天過夜,冬天則放在溫暖的地方過夜,在雞鳴時服用。如果腹瀉,就停止服藥。

金寶膏(外用):將五碗桑樹柴燒成的灰,先用一層草紙、兩層皮紙墊在簸箕底部,然後把灰放在上面,用十碗滾開的水淋在灰上,取汁備用。穿山甲二兩,信石一錢(另外研磨成粉),辰砂少量,粉霜一錢半,麝香五分,杏仁七枚,和信石粉末一起研磨,塗在穿山甲上。將澄清的灰汁煮滾,放入穿山甲粉末,煎到一半時放入麝香,再放入粉霜,煎到九成乾時,放入辰砂。等熬成膏狀後,放入炒過再研磨成粉的一兩石灰,直到膏狀成塊為止,用瓷瓶裝好,不可見風。每次取少量塗在瘰癧(淋巴結腫大)上,再次塗抹時要先去掉舊藥和膿液,效果很快。

龍珠膏(外用):龍牙草五兩,棘棗根五錢,海藻二錢半,蘇木五錢。用水二十碗,煎成十二碗,去渣。再用桑柴灰、炒過的石灰、桑耳草灰各半碗,先用兩層草紙、兩層皮紙墊在簸箕底部,把灰放在上面,用之前煎好的藥汁熱淋,取汁十碗,澄清後煎成膏狀,加入白丁香、石膏、輕粉各五錢,麝香一錢,攪拌均勻,裝入瓷瓶。每次敷藥一天換一次,要先去掉膿液再敷新藥,就能消腫痊癒。如果根部比較小,就只敷在根部。

必效散(總體治療瘰癧):南硼砂二錢半,輕粉一錢,麝香五分,去皮心膜的巴豆五粒,去頭足翅的斑貓用糯米炒至米黃色後去掉米粒四十個,白檳榔一個。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三個雞蛋,去掉蛋黃,留下蛋清調藥,再放回蛋殼內,用濕紙多層封口,放在飯上蒸熟,取出曬乾,再次研磨成粉末。體質強壯的人每次服用一錢,體質虛弱的人每次服用五分,用炒過的生薑煎過的陳酒調服,在五更時服用。如果感覺小腹疼痛,就立刻服用益元散一副,毒素會從大便排出。孕婦忌用。繆仲淳說:這個藥方治療瘰癧,氣血沒有虧虛但瘰癧不消的人,服用後效果非常好。雖然有斑貓,但已經炒熟,而且有巴豆來制約它的毒性。體弱的人先服用益氣養榮湯幾帖,體壯的人服用此藥後再服用益氣養榮湯,屢次試驗都有效。

立應散(外用):連翹、赤芍、川芎、當歸、甘草、滑石各五錢,黃芩三錢,用糯米炒過的斑貓三錢,川烏尖七個,土蜂房用蜜水洗過後放在飯上蒸曬乾,白牽牛各二錢半。每次服用一錢,用濃煎的木通湯調服,毒素會從小便排出。如果沒有效果,再次服用。然後服用宣熱丹來解除風熱。這個藥方可以用來疏導癰疽的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