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六 (18)
卷二十六 (18)
1. 卷二十六
僵蠶 大黃 牛蒡子
黃連救苦湯〔腦後腫〕黃連 葛根 升麻 柴胡 甘草節 赤芍 川芎 連翹 歸尾
桔梗 黃芩 羌活 防風 忍冬藤 水、酒煎。
石決明湯〔又〕生石決明 僵蠶防風 穿山甲 連翹 羌活各一錢 乳香甘草 忍冬
藤 黃連 歸尾 大黃 花粉各八分 酒水煎,空心服,行過三次,方進飲食。
加味藿香散〔氣毒〕藿香 甘草桔梗 青皮 陳皮 柴胡 紫蘇 半夏 白朮
白芷 茯苓 厚朴 川芎 香附 夏活B草
防風解毒湯〔結核〕防風 荊芥桔梗 連翹 甘草 石膏 薄荷 枳殼 川芎 蒼
朮 燈心 牛蒡子 酒知母
連翹消毒飲〔熱毒〕連翹 陳皮桔梗 元參 黃芩 赤荷 當歸 山梔 葛根 射干
花粉 紅花 甘草 便秘加大黃。
柴胡葛根湯〔傷寒〕柴胡 葛根花粉 桔梗 連翹 黃芩 石膏 升麻 甘草
牛蒡子
牛蒡甘桔湯〔不紅〕桔梗 陳皮黃連 花粉 川芎 赤芍 甘草 蘇木 牛蒡子
健骨散〔項軟〕僵蠶炒為末,每五分或一錢,酒泡薄荷下,日三服。
生筋散〔又〕木鱉子三個 萆麻子三十粒 俱去殼,研勻,先抱病人頭起,
摩項中令熱,作片貼之。
天柱元〔又〕蛇含石一大塊醋煅七次 鬱金末少部B 研細,入麝香少部B,飯丸,
荊芥、薑湯下。五加皮散〔又〕五加皮一味,為末,酒調塗項骨上,乾則易。
治頸項瘡瘍方八十六
勝金丹〔對口〕製白砒 麝香各五分 蟾酥一錢 雄黃 辰砂 乳香 沒藥血竭各
錢半 全蠍炮 天龍去頭足炙 炙穿山甲各三錢 僵蠶炒五錢 每末二錢,
沙糖調蔥頭酒下。
一粒金丹〔又〕沉香 乳香 木香各五分 巴霜一錢半 各為末,照分數和勻,
黑棗肉丸,芡子大,每服一丸,量人虛實,先呷水一口行一次,
胃氣實只可呷三四口,後用水一口送下,行後米飲止之。
托裡消毒散〔又〕人參 鹽黃芪酒當歸 炒白芍 川芎 焦朮 茯苓各一錢金銀花
白芷各七錢 炙草 連翹各五分加減法載在前。
仙方活命飲〔又〕穿山甲 白芷赤芍 甘草 歸尾 花粉 貝母 角刺各一錢 金
銀花 陳皮各三錢 乳香 沒藥各一錢二味另研末 水、酒煎好,送下二末。
托裡散〔又〕人參 炒黃芪各二錢 焦朮 陳皮 當歸 熟地 茯苓 白芍各一
錢半
神效托裡散〔百脈疽〕黃芪鹽水炙 忍冬葉 當歸各五錢 粉草二錢 酒煎服,
渣敷患處。此方兼治癰疽、發背、腸癰,乃托裡消毒之良劑。
琥珀犀角膏〔夾疽〕琥珀 生犀角各一錢 辰砂 人參 茯神 棗仁各二錢冰片二
分半另研 上各另研,和勻,煉蜜調成膏,每服一彈子大,麥冬湯化開,十五服。
凡瘡瘍潰後不宜用。
黃連消毒飲〔猛疽〕黃連 山梔當歸 連翹各一錢 川芎 白芍炒 生地各錢半 炙
白話文:
卷二十六
僵蠶、大黃、牛蒡子
黃連救苦湯 (用於腦後腫脹):黃連、葛根、升麻、柴胡、甘草節、赤芍、川芎、連翹、當歸尾。
桔梗、黃芩、羌活、防風、忍冬藤:用水或酒煎服。
石決明湯(又一方):生石決明、僵蠶、防風、穿山甲、連翹、羌活各一錢,乳香、甘草、忍冬藤、黃連、當歸尾、大黃、花粉各八分,用水酒煎服,空腹服用,藥效發揮三次後,再進食。
加味藿香散 (用於氣毒):藿香、甘草、桔梗、青皮、陳皮、柴胡、紫蘇、半夏、白朮、白芷、茯苓、厚朴、川芎、香附、夏枯草。
防風解毒湯(用於結核):防風、荊芥、桔梗、連翹、甘草、石膏、薄荷、枳殼、川芎、蒼朮、燈心、牛蒡子,用酒送服知母。
連翹消毒飲 (用於熱毒):連翹、陳皮、桔梗、元參、黃芩、赤芍、當歸、山梔、葛根、射干、花粉、紅花、甘草;便秘者加大黃。
柴胡葛根湯(用於傷寒):柴胡、葛根、花粉、桔梗、連翹、黃芩、石膏、升麻、甘草、牛蒡子。
牛蒡甘桔湯(用於不紅腫):桔梗、陳皮、黃連、花粉、川芎、赤芍、甘草、蘇木、牛蒡子。
健骨散(用於項部軟弱):將僵蠶炒過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或一錢,用酒泡薄荷送服,每日三次。
生筋散(又一方):木鱉子三個,蓖麻子三十粒,都去掉外殼,研磨均勻,先扶起病人頭部,在頸項中按摩至發熱,再將藥粉做成薄片貼敷。
天柱元(又一方):用一大塊蛇含石,用醋淬煉七次,加入少量鬱金末,研磨細,再加入少量麝香,用飯做成藥丸,用荊芥、薑湯送服。
五加皮散(又一方):將五加皮單獨研成粉末,用酒調成糊狀塗抹在頸骨上,乾燥後更換。
治療頸項瘡瘍方八十六
勝金丹(用於對口瘡):製過的白砒、麝香各五分,蟾酥一錢,雄黃、辰砂、乳香、沒藥、血竭各一錢半,全蠍炮製、天龍(去頭足炙過)、炙過的穿山甲各三錢,炒過的僵蠶五錢,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砂糖調和蔥頭酒送服。
一粒金丹(又一方):沉香、乳香、木香各五分,巴霜一錢半,都研磨成粉末,按照比例混合均勻,用黑棗肉做成芡實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根據病人的虛實情況調整,先喝一口水,讓藥效發揮一次,胃氣實的病人只能喝三四口水,之後再喝一口水送服藥丸,藥效發揮後用米湯止住。
托裡消毒散(又一方):人參、鹽水炙過的黃芪、酒浸泡過的當歸、炒過的白芍、川芎、焦朮、茯苓各一錢,金銀花、白芷各七錢,炙甘草、連翹各五分,具體用量加減方法在前面已經說明。
仙方活命飲(又一方):穿山甲、白芷、赤芍、甘草、當歸尾、花粉、貝母、皂角刺各一錢,金銀花、陳皮各三錢,乳香、沒藥各一錢二分,將最後兩味藥材單獨研磨成粉末,用水或酒煎煮,再用藥汁送服這兩味藥粉。
托裡散(又一方):人參、炒黃芪各二錢,焦朮、陳皮、當歸、熟地、茯苓、白芍各一錢半。
神效托裡散 (用於百脈疽):黃芪用鹽水炙過、忍冬葉、當歸各五錢,粉甘草二錢,用酒煎服,藥渣敷在患處。此方兼治癰疽、發背、腸癰,是托裡消毒的良方。
琥珀犀角膏(用於夾疽):琥珀、生犀角各一錢,辰砂、人參、茯神、棗仁各二錢,冰片二分半,分別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煉蜜調成膏狀,每次服用彈子大小,用麥冬湯化開服用,連服十五次。凡是瘡瘍潰爛後不宜使用。
黃連消毒飲(用於猛疽):黃連、山梔、當歸、連翹各一錢,川芎、炒白芍、生地各一錢半,炙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