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六 (13)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六 (13)

1. 卷二十六

是痰熱客太陽經(宜二陳湯加酒炒黃芩、羌活、紅花)。有傷寒後,項前後腫硬,

作痛身熱者(宜柴胡葛根湯)。有傷寒後項腫痛,卻不紅,身不熱者(宜牛蒡甘桔湯)。

有項強卒口噤,背反張,成敢蘵病者(宜烏藥順氣散加羌活、獨活、木瓜)。

以上皆項強之病。而又有項軟者,天柱骨倒也(宜健骨散、生筋散)。小兒久患疳疾,

體虛不食,及諸病後,往往患此,俗醫謂之五軟(宜天柱元、五加皮散)。

頸項之為地雖小,其病亦如此之多,可忽視哉。〔頸項部位症治〕《靈樞》曰:

前曰頸,後曰項。又曰:缺盆之中,任脈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脈側之動脈,

足陽明也,名曰人迎。二次手陽明之脈,名曰扶突。三次手太陽之脈,名曰天窗。

四次足少陽之脈,名曰天容。五次手少陽之脈,名曰天牖。六次足太陽之脈,

名曰天柱。七次項中央督脈,名曰風府(風府,穴名也,在腦後)。《資生》曰:

《內經》云,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說B為諸陽主氣也,

然則固傷寒之所自起也。北人皆以毛裹之,南人怯弱者,亦以帛護其項,

故風府宜護也。《本草單方》曰:風襲項強,不得顧視者,穿地作坑煅赤,

以水灑之,令濕,舖生桃葉於內,臥席上,以項著坑上,蒸至汗出,良久,即瘥。

或以大豆一升蒸變色,囊裹枕之,亦愈也。

頸項瘡瘍,最重者莫如對口瘡,生頸後腦下,緣督脈陽盛,火毒上炎所致。

若琚B赤腫痛者可治。如根腳大,精神憒,便屬惡候,宜量其虛實。

虛弱者汗之(宜勝金丹)。壯實者下之(宜一粒金丹)。

或用內托內消法(宜托裡消毒散、仙方活命飲)。氣血虛者,尤宜補托(宜托裡散)。

外用圍藥圍住,勿令毒走泄。如漸腫至肩上,或毒邪壅盛,鮮血瀑湧,或毒攻心腹,

膨脹譫語,或潰後風入發搐,皆死不治。其次百脈疽,腫起環頸項,琚B赤作痛,

身灼熱,不能食,上氣咳嗽,其發引耳,其原由有所大驚恐也,十五日可刺,

導引見血,否則八十日死(宜神效托裡散)。其次夭疽,生頸上,腫大而色赤黑,

不急治,則熱毒前傷任脈,下侵洲液,內入肝肺,十餘日死(宜仙方活命飲)。

其次夾疽,生喉兩旁,由心肝脾三經火熱上攻也。若潰內者死不治(宜琥珀犀角膏、

黃連消毒飲)。其次猛疽,生嗌中,又名喉癰,由任脈及心小腸積熱,

憂憤所致(宜琥珀犀角膏、黃連消毒飲)。壯實人先用下法以泄毒(宜一粒金丹)。

若過時不治,穿爛咽喉者死,膿不泄而塞咽亦立死。其次頸癰,

三焦鬱火研發也(宜仙方活命飲加元參、桔梗)。虛弱人或先汗之(宜奪命丹),

壯實人或先下之(宜一粒金丹),老弱人必用補之(宜人參養榮湯),

白話文:

這是因為痰熱侵犯了太陽經(適合用二陳湯加上酒炒過的黃芩、羌活、紅花)。如果感冒後,脖子前後腫脹僵硬,並伴隨發燒疼痛(適合用柴胡葛根湯)。如果感冒後脖子腫痛,但不紅腫,身體也不發熱(適合用牛蒡甘桔湯)。如果有脖子僵硬,突然口不能張開,背部反張,變成角弓反張的病症(適合用烏藥順氣散加上羌活、獨活、木瓜)。以上都是脖子僵硬的病症。另外也有脖子軟弱無力的情況,這是因為天柱骨倒塌所致(適合用健骨散、生筋散)。小孩子長期患有疳積病,身體虛弱不吃東西,以及各種疾病痊癒後,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民間醫生稱之為五軟(適合用天柱元、五加皮散)。

脖子這個部位雖然很小,但發生的疾病卻如此之多,怎麼可以輕忽呢?

關於脖子的部位與病症,《靈樞》說:「前面叫做頸,後面叫做項。」又說:「鎖骨凹陷的地方,是任脈,叫做天突穴。第一次任脈旁邊的動脈,是足陽明經,叫做人迎穴。第二次手陽明經的脈,叫做扶突穴。第三次手太陽經的脈,叫做天窗穴。第四次足少陽經的脈,叫做天容穴。第五次手少陽經的脈,叫做天牖穴。第六次足太陽經的脈,叫做天柱穴。第七次項部中央督脈,叫做風府穴(風府,是穴位的名稱,在後腦部位)。《資生》說:《內經》說,巨陽經,是諸陽經的統屬,它的脈絡連接到風府穴,說明風府是諸陽經氣匯集的地方,因此也是感冒發病的起始點。北方人習慣用毛皮包裹脖子,而南方體質虛弱的人,也用絲綢保護脖子,所以風府穴需要保護。《本草單方》說:如果風邪侵襲導致脖子僵硬,不能轉頭,可以用土挖一個坑,用火將坑燒紅,然後灑水使其濕潤,在坑內鋪上新鮮的桃葉,讓病人躺在席子上,把脖子放在坑上蒸,直到出汗,過一會兒就會痊癒。或者用一升大豆蒸熟至變色,用布袋裝好當枕頭,也會痊癒。

脖子的瘡瘍,最嚴重的是對口瘡,生在脖子後面的腦部下方,是因為督脈陽氣過盛,火毒向上引起的。如果紅腫疼痛可以治療。如果瘡根很大,精神昏亂,就屬於惡候,需要根據虛實情況來治療。虛弱的病人用發汗的方法(適合用勝金丹)。體質強壯的病人用瀉下的方法(適合用一粒金丹)。或者用內托內消的方法(適合用托裡消毒散、仙方活命飲)。氣血虛弱的病人,尤其適合用補益和托裡的方法(適合用托裡散)。外用藥物將瘡瘍圍住,不要讓毒邪擴散。如果腫脹逐漸擴散到肩膀上,或者毒邪過盛,鮮血噴湧而出,或者毒邪侵襲心腹,導致腹脹、胡言亂語,或者潰爛後風邪入侵導致抽搐,這些情況都屬於不治之症。其次是百脈疽,腫脹環繞脖子,紅腫疼痛,身體發熱,不能進食,呼吸急促咳嗽,發作時會牽引到耳朵,起因是受到大的驚嚇,十五天可以刺破放血,否則八十天就會死亡(適合用神效托裡散)。其次是夭疽,生長在脖子上,腫大且顏色赤黑,如果不立即治療,熱毒會先侵犯任脈,向下侵襲洲液,內侵肝肺,十幾天就會死亡(適合用仙方活命飲)。其次是夾疽,生長在喉嚨兩旁,是由心肝脾三經的火熱向上攻擊引起的。如果潰爛在內部,屬於不治之症(適合用琥珀犀角膏、黃連消毒飲)。其次是猛疽,生長在喉嚨裡面,也叫喉癰,是由任脈和心小腸積熱,憂慮憤怒引起的(適合用琥珀犀角膏、黃連消毒飲)。體質強壯的人先用瀉下的方法來排毒(適合用一粒金丹)。如果錯過治療時機,導致喉嚨潰爛的人就會死亡,膿液無法排出阻塞咽喉也會立即死亡。其次是頸癰,是三焦鬱火引發的(適合用仙方活命飲加上元參、桔梗)。虛弱的人可以先用發汗的方法(適合用奪命丹),體質強壯的人可以先用瀉下的方法(適合用一粒金丹),年老體弱的人必須用補益的方法(適合用人參養榮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