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六 (11)
卷二十六 (11)
1. 卷二十六
竹葉黃芪湯〔邪火〕生地 黃芪各二錢 當歸 川芎 甘草 白芍 黃芩花粉
人參 淡竹葉各一錢 熟石膏錢半麥冬二錢 薑三
此方治癰疽大渴發熱,小便如淋。
八珍湯〔又〕人參 茯苓 白朮炙草 川芎 當歸 白芍 地黃
加減八味丸〔又〕熟地八兩 山萸 山藥各四兩 丹皮 茯苓 澤瀉各三兩肉桂
五味各一兩
人參黃芪湯〔胃虛〕黃芪一錢炒黃柏四分 當歸 升麻 人參 麥冬 陳皮 白
朮 蒼朮各五分
六味丸〔陰虛〕熟地 山藥 山萸 丹皮 茯苓 澤瀉
六君子湯〔虛火〕人參 茯苓白朮 炙草 陳皮 半夏
補中益氣湯〔又〕
托裡溫中湯〔陽虛〕附子 羌活各四錢 乾薑炒三錢 炙甘草二錢 丁香沉香
木香 茴香 陳皮 益智仁各一錢
此方治膿潰,元氣虛寒,或過服尅伐,致胃氣脫陷,腸鳴腹痛,便泄神昏,
此寒變內陷,為七惡之症,緩則不治。
人參平肺散〔火尅金〕人參 陳皮 桑皮 甘草 地骨皮 茯苓各一錢 炒知母
七分 五味子杵炒 天冬 青皮各四分
此方專治心火尅肺,為癰為痿,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嗌不利。
附錄瘡瘍外治雜方
乳香定痛散 乳香 沒藥各五錢 寒水石一兩 冰片一錢 研末,搽患處,
痛即止。此治潰爛後痛。
追毒散 全蠍五錢 五靈脂 川烏頭炮 炮薑各一兩 研細末,少部B摻瘡口。
深者紙捻蘸藥紝之,外貼膏藥,惡症重症,以蒸餅浸透,丸作長細條子,紅入瘡口,
名追毒錠子。
此方治一切惡瘡,膿水不快者。
翠霞散 滑石一兩 銅綠五錢 輕粉二錢 冰片 麝香各三分 粉霜二分半 研末紝瘡
口,以膏貼之。
此方治一切惡瘡,去毒生肌。
搜膿散 白芷一兩 川芎二兩 白芍三兩 輕粉三錢 研末摻,瘡口深者纖之。
此方能治年深不斂惡瘡。
桃花散 白芨 白斂 黃柏 黃連乳香另研 麝香 黃丹洗淨炒 等分,
研末摻瘡上,二三日即生肌平滿。
此方專能生肌。
萬應針頭丸 麝香二錢 血竭如蠟一塊者 輕粉 蟾酥辣者 硇砂各三錢 冰片一錢
蜈蚣一對全用 煉蜜丸。如瘡有頭者,針挑見血,以黍米大藥放瘡口,
用紙花周圍津濕貼之,立愈。
此方治一切惡瘡,生於腦背,毒大欲死者,一粒即愈。
針頭散 乳香 蟾酥各一錢 研勻,入乳和如泥,磁盒收貯。如用,
以津調一些點腫處,以膏貼之,毒自消,即發亦輕。
此方專治瘡瘍,琚B腫木硬。
去腐散 麻蟲 指甲 輕粉 飛面各五分 蟾酥少部B 津調丸,麻子大,
每三四丸入毒內,以膏貼。
此方能去敗生新,神效。
替針丸 白丁香 硇砂 沒藥 乳香各一錢 糯米四十粒,用礦灰拳大一塊,
放碗內,入井水,待熱氣將息,以米排灰中,良久,米如水晶狀,取出候用。
白話文:
卷二十六
竹葉黃芪湯(用於邪火):使用生地、黃芪各八克,當歸、川芎、甘草、白芍、黃芩、花粉各四克,人參、淡竹葉各二克,熟石膏六克,麥冬八克,生薑九片。
此方用於治療癰疽這種大渴、發熱、小便不暢的症狀。
八珍湯(又):使用人參、茯苓、白朮、炙甘草、川芎、當歸、白芍、地黃。
加減八味丸(又):使用熟地二百四十克,山茱萸、山藥各一百二十克,丹皮、茯苓、澤瀉各九十克,肉桂、五味子各三十克。
人參黃芪湯(用於胃虛):使用黃芪四克,炒黃柏一點六克,當歸、升麻、人參、麥冬、陳皮、白朮、蒼朮各二克。
六味丸(用於陰虛):使用熟地、山藥、山茱萸、丹皮、茯苓、澤瀉。
六君子湯(用於虛火):使用人參、茯苓、白朮、炙甘草、陳皮、半夏。
補中益氣湯(又):(沒有列出具體藥材)。
托裡溫中湯(用於陽虛):使用附子、羌活各十六克,乾薑(炒)十二克,炙甘草八克,丁香、沉香、木香、茴香、陳皮、益智仁各四克。
此方用於治療膿潰後,元氣虛寒,或是因過度使用藥性過於強烈的藥物,導致胃氣虛弱下陷,出現腸鳴腹痛、腹瀉、神志不清等症狀。這屬於寒邪內陷的危重情況,病情若延誤則難以治癒。
人參平肺散(用於火克金):使用人參、陳皮、桑白皮、甘草、地骨皮、茯苓各四克,炒知母二點八克,五味子(搗碎後炒過)、天冬、青皮各一點六克。
此方專門治療心火過盛而損傷肺部的病症,表現為癰、痿、咳嗽氣喘、痰液過多、胸悶、咽喉不適等。
附錄:瘡瘍外治雜方
**乳香定痛散:**使用乳香、沒藥各二十克,寒水石四十克,冰片四克,研成細末,塗抹於患處,疼痛即可停止。此方用於治療潰爛後疼痛。
**追毒散:**使用全蠍二十克,五靈脂、川烏頭(炮製過)、炮薑各四十克,研成細末,少量撒在瘡口。若瘡口較深,可用紙捻蘸藥插入,外敷膏藥。對於惡性重症,可將蒸餅浸濕後做成長條狀,塞入瘡口,稱為追毒錠子。此方用於治療各種惡瘡,膿液排出不暢者。
**翠霞散:**使用滑石四十克,銅綠二十克,輕粉八克,冰片、麝香各一點二克,粉霜一克,研成細末,塗抹於瘡口,再用膏藥敷蓋。此方用於治療各種惡瘡,具有去毒生肌的功效。
**搜膿散:**使用白芷四十克,川芎八十克,白芍一百二十克,輕粉十二克,研成細末,塗抹於瘡口,若瘡口較深則用藥線引入。此方能治療多年不癒的惡瘡。
**桃花散:**使用白芨、白蘞、黃柏、黃連、乳香(另研)、麝香、黃丹(洗淨炒過),等分研末,塗抹於瘡上,兩三天即可生肌平復。此方專門用於促進生肌。
**萬應針頭丸:**使用麝香八克,血竭(如蠟塊)一塊,輕粉、蟾酥(去毒)、硇砂各十二克,冰片四克,蜈蚣一對(全部使用),用煉製的蜂蜜調和成丸。若瘡口有膿頭,可用針挑破見血,取黍米大小的藥丸放於瘡口,周圍用紙花沾濕貼住,即可痊癒。此方用於治療各種惡瘡,特別是生於頭部和背部的危重瘡瘍,一粒見效。
**針頭散:**使用乳香、蟾酥各四克,研勻,加入乳汁調成泥狀,用磁盒儲存。使用時,取少量用唾液調和塗抹於腫脹處,再用膏藥敷蓋,毒素自會消散,即使發作也會減輕。此方專門治療瘡瘍,適用於腫脹堅硬的部位。
**去腐散:**使用麻蟲、指甲、輕粉、飛面各二克,蟾酥少量,用唾液調和成丸,如麻子大小,每次放入毒瘡內三四丸,再用膏藥敷蓋。此方具有去除腐肉、促進新生的神效。
**替針丸:**使用白丁香、硇砂、沒藥、乳香各四克,糯米四十粒,將礦灰(如拳頭大小)放在碗內,倒入井水,待熱氣將散,將米放入灰中,片刻後米如水晶狀,取出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