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五 身形門 (8)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五 身形門 (8)

1. 卷二十五 身形門

或由風熱血虛,皆能生此症。但由三焦相火者,尤忌出膿,以是經血少氣多也。

甚則發熱作渴(宜柴胡清肝湯),腫高痛極(宜仙方活命飲),迨大勢已定,餘毒未除,

以參芪歸朮為主,佐以川芎、白芷、金銀花,速成其膿。膿成,仍以參、

芪等托而潰之。至生肌收斂,則全用補益(脾虛加四君子湯,血虛宜四物湯加參、

芪,氣虛宜補中益氣湯)。小兒癩頭白禿瘡,亦生發中(宜松脂膏)。

其一種狀如葡萄,久而不膿者,名鬈毛瘡(宜苦楝根灰,豬油調搽)。然若中陷,

四邊高,色如黃蠟者,乃是廣瘡,不可作鬈毛瘡治也。

〔毛發原由症治〕《醫說》曰:發屬心,故上生,稟火氣也。眉屬肝,故橫生,

稟木氣也。須屬腎,故下生,稟水氣也,《入門》曰:膽榮於須,腎華於發,

精氣上升,則須潤而黑。六八以後,精華不能上升,秋冬令行,金削水活B,

以致須發焦槁,如灰白色。養生者,宜預服補精血藥以防之,如張天師草還丹、

四物坎離丸、五老還童丹之類,染掠亦非上策。

治筋病方十

酒煮木瓜粥〔筋急〕大木瓜,酒 水煮爛,研作膏,勢裹痛處,冷即易,

一宿三五度,便差。五加皮散〔筋緩〕五加皮 油松節 木瓜 每末二三錢,

酒下。

祛風滌熱湯〔筋瘈〕薄荷 甘菊牛蒡子 防風 荊芥穗 連翹 竹葉

紫葳湯 〔筋痿〕 紫葳 天冬 百合 杜仲 黃芩 黃連 萆薢 牛膝 防風

蒺藜 菟絲子 四物湯〔筋惕〕川芎 當歸 白芍 生地

養血地黃湯〔筋急〕熟地 生地白荷 當歸 阿膠 麥冬 白朮

真武湯〔筋惕〕附子 生薑 白芍 白朮 茯苓

養肝丸 〔筋傷〕 川芎 當歸 白芍 熟地 防風 羌活 蜜丸。

木瓜湯〔轉筋〕木瓜四錢 吳萸二錢 茴香一錢 秋草四分 紫蘇十葉 薑三片

鹽一撮 烏梅一個

理中湯〔又〕人參 白朮 甘草乾薑治骨病方五

溫腎散〔骨寒〕熟地錢半 牛膝肉蓯蓉 巴戟 麥冬 五味子 炙草各八分茯神 炒

杜仲 乾薑各五分 水煎服,或為末,酒下二錢亦可。

滋陰降火湯〔骨熱〕白芍錢三分當歸錢二分 熟地 白朮 天冬 麥冬各一錢

生地八分 陳皮七分 蜜知母 蜜黃柏炙草各五分 薑三 棗二

虎潜丸〔骨痿〕龜板 黃柏各四兩 知母 熟地各二兩 牛膝三兩半 陳皮七錢 白

芍一兩半 乾薑五錢 鎖陽 虎骨當歸各一兩 酒糊丸。加附子尤妙。

虎骨散〔骨痛〕虎骨二兩 白花蛇肉 天麻 白薑蠶 牛膝 防風 酒當歸乳香 肉

桂各一兩 全蠍 炙草各五錢 麝香一錢 每末二錢,酒下。

一方有自然銅、白附子、檳榔、羌活、白芷、川芎各一兩,地龍、沒藥、雄黃各五錢,

治白虎歷節風走痛,如神。

白話文:

卷二十五 身形門

這種疾病可能是因為風熱、血虛等原因引起,但如果是三焦相火旺盛導致的,尤其要避免出膿,因為這種情況是經血少而氣虛的表現。

嚴重時會發熱口渴(適合用柴胡清肝湯),腫脹高起且疼痛劇烈(適合用仙方活命飲)。等到病情大致穩定,但體內殘餘毒素還沒清除時,應該以人參、黃耆、當歸、白朮為主藥,輔以川芎、白芷、金銀花,促使膿液快速形成。等到膿液形成後,仍用人參、黃耆等藥物托住膿液,使其順利潰破。等到皮膚開始長出新肉、傷口收斂時,則完全使用補益的藥物(脾虛加用四君子湯,血虛適合用四物湯加人參、黃耆,氣虛適合用補中益氣湯)。小兒頭上長的癩頭或白禿瘡,也是從頭皮裡面長出來的(適合用松脂膏)。

還有一種瘡像葡萄一樣,久久不化膿的,叫做鬈毛瘡(適合用苦楝根燒成的灰,用豬油調和後塗抹)。但如果瘡的中心凹陷,四周高起,顏色像黃蠟一樣,那就是廣瘡,不可以當作鬈毛瘡來治療。

毛髮的原由與治療

《醫說》中提到:頭髮屬於心,所以向上生長,是火氣所生。眉毛屬於肝,所以橫向生長,是木氣所生。鬍鬚屬於腎,所以向下生長,是水氣所生。《入門》中說:膽的精華表現在鬍鬚上,腎的精華表現在頭髮上。精氣上升,鬍鬚就會潤澤而黑亮。到了六八歲之後,精華無法上升,又遇到秋冬時節,金氣衰弱、水氣旺盛,導致鬍鬚頭髮變得乾枯,像灰白色一樣。注重養生的人,應該提前服用補精血的藥物來預防,例如張天師草還丹、四物坎離丸、五老還童丹之類的藥。用染色來掩蓋並不是上策。

治療筋病的藥方

  • 酒煮木瓜粥(治療筋脈拘急):將大木瓜用酒和水煮爛,研磨成膏狀,敷在疼痛的部位,冷了就換,一晚上敷三到五次,就會好轉。

  • 五加皮散(治療筋脈鬆弛):五加皮、油松節、木瓜,都磨成粉,每次用二三錢,用酒送服。

  • 祛風滌熱湯(治療筋脈抽搐):薄荷、甘菊、牛蒡子、防風、荊芥穗、連翹、竹葉。

  • 紫葳湯(治療筋脈萎軟):紫葳、天冬、百合、杜仲、黃芩、黃連、萆薢、牛膝、防風、蒺藜、菟絲子。

  • 四物湯(治療筋脈跳動):川芎、當歸、白芍、生地。

  • 養血地黃湯(治療筋脈拘急):熟地、生地、白荷、當歸、阿膠、麥冬、白朮。

  • 真武湯(治療筋脈跳動):附子、生薑、白芍、白朮、茯苓。

  • 養肝丸(治療筋脈損傷):川芎、當歸、白芍、熟地、防風、羌活,用蜂蜜製成藥丸。

  • 木瓜湯(治療轉筋):木瓜四錢、吳茱萸二錢、茴香一錢、秋草四分、紫蘇十葉、薑三片、鹽一撮、烏梅一個。

  • 理中湯(又方,治療轉筋):人參、白朮、甘草、乾薑。

治療骨病的藥方

  • 溫腎散(治療骨骼寒冷):熟地錢半、牛膝、肉蓯蓉、巴戟、麥冬、五味子、炙甘草各八分、茯神、炒杜仲、乾薑各五分,用水煎服,也可以磨成粉,每次用二錢,用酒送服。

  • 滋陰降火湯(治療骨骼發熱):白芍錢三分、當歸錢二分、熟地、白朮、天冬、麥冬各一錢、生地八分、陳皮七分、蜜知母、蜜黃柏、炙甘草各五分、薑三片、棗二枚。

  • 虎潛丸(治療骨骼痿軟):龜板、黃柏各四兩、知母、熟地各二兩、牛膝三兩半、陳皮七錢、白芍一兩半、乾薑五錢、鎖陽、虎骨、當歸各一兩,用酒糊製成藥丸。加附子效果更好。

  • 虎骨散(治療骨骼疼痛):虎骨二兩、白花蛇肉、天麻、白僵蠶、牛膝、防風、酒當歸、乳香、肉桂各一兩、全蠍、炙甘草各五錢、麝香一錢,每次用二錢,用酒送服。

  • 另一方:自然銅、白附子、檳榔、羌活、白芷、川芎各一兩,地龍、沒藥、雄黃各五錢。這個方子治療白虎歷節風,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