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二 面部門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二 面部門 (5)

1. 卷二十二 面部門

繼以仙方活命飲一二劑。脈數而濡乃濕熱壅盛,故用黃連消毒散。腫硬作痛,

故甩仙方活命飲,並以甘溫補益陽氣,托裡而潰腐之,不宜純用苦寒傷胃氣,

反致不得腐化。凡瘡易消散,易腐潰,易收斂,皆氣血壯盛故也,可以類推。

自鼻直上發際曰天中。天中之下曰天庭,即額也。天庭之下曰司空。

司空之下曰印堂。在兩眉間,印堂之下曰山根,即兩眼之間。山根之下曰鼻準,

即明堂也。鼻準之下曰人中。人中之下曰承漿(承漿穴名)。承漿之下曰地閣,

即頦也。兩額角曰方廣,亦曰太陽穴。《靈樞》曰:五色獨決於明堂。明堂者,

鼻也。明堂之色,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又曰:明堂者,鼻也。闕者,

眉間也。庭者,顏也,(即額)。蕃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其間欲方大,

去之十步,皆見於外,如是者壽必百歲,又曰:庭者,額中也。闕中者,

兩眉之間也。

下極者,兩目之間也。直下者,兩鼻而下也。

方者,鼻隧也。面王者,鼻柱之端也。又曰:明堂之色,沉濁為內,浮澤為外,

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黃而膏潤為膿,赤甚為血,痛甚為變,

寒甚為皮不仁。五色各見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察其澤夭,以觀成敗。又曰: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黃在脾,黑在腎,黃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又曰:視其顏色,黃赤者多熱氣,青白者少熱氣,黑色者多血少氣。《內經》曰:

五臟六腑,固盡有部,視其五色,黃赤為熱,白為寒,青黑為痛,

此所謂視而可見者也。又 曰:五臟已敗,其色必夭,夭必死矣。注曰:

夭謂死生異常之候也,色者神之旗,臟者神之舍,故神去則臟敗,

臟敗則色見異常之候也。又曰︰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

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互決死生之分。注云:精明,穴名,在明堂左右,

兩目內眦也。《綱目》曰:自額而下闕上,屬首,咽喉之部分也。

自闕中循鼻而下鼻端,屬肺心肝脾腎,五臟之部分也。自目內眦挾鼻而下至承漿,

屬膽胃大小腸膀胱,六腑之部分也。自顴而下頰,則屬肩臂手之部分也。

自牙車而斜下頤,屬股膝脛足之部分也。《內經》曰︰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

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翎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

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炭。注云:精明,穴名,

五氣之精華者,上見為五色,變化於精明之間也。又曰:五臟之氣,青如草滋者死,

黃如枳實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活B骨者死,此五色之見死也。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

白話文:

接著用仙方活命飲服用一兩次。如果脈象數而且濡滑,那是因為濕熱壅盛,所以要用黃連消毒散。腫脹堅硬而且疼痛,所以要用仙方活命飲,並且用甘溫的藥物來補益陽氣,讓體內的毒素往外透發潰爛,不宜單純使用苦寒的藥物損傷胃氣,反而會導致毒素無法腐化。一般來說,瘡容易消散、容易潰爛、容易收斂,都是因為氣血強盛的緣故,可以這樣推論。

從鼻子正上方到髮際的地方叫做天中。天中之下叫做天庭,也就是額頭。天庭之下叫做司空。司空之下叫做印堂,在兩眉之間。印堂之下叫做山根,也就是兩眼之間。山根之下叫做鼻準,也就是明堂。鼻準之下叫做人中。人中之下叫做承漿(承漿穴的名稱)。承漿之下叫做地閣,也就是下巴。兩額角叫做方廣,也叫做太陽穴。《靈樞》說:「五種顏色獨自在明堂顯現。」明堂指的就是鼻子。明堂的顏色,青黑色代表疼痛,黃紅色代表熱,白色代表寒。又說:「明堂,指的是鼻子。闕,指的是眉毛之間。庭,指的是額頭(臉)。蕃,指的是臉頰兩側。蔽,指的是耳門。」這些部位應該要方正開闊,離十步遠也能看清楚,這樣的人一定能活到一百歲。又說:「庭,指的是額頭中間。闕中,指的是兩眉之間。下極,指的是兩眼之間。直下,指的是兩鼻孔下方。方,指的是鼻孔通道。面王,指的是鼻柱的末端。」又說:「明堂的顏色,沉濁代表是內部的疾病,浮澤代表是外部的疾病。黃紅色代表風邪,青黑色代表疼痛,白色代表寒邪,黃色而且油潤代表有膿,紅色很深代表有出血,疼痛劇烈代表病情有變化,寒冷很深代表皮膚麻木不仁。五種顏色各自在所屬的部位顯現,觀察顏色的浮沉,就可以知道病情的深淺。觀察顏色的光澤,就可以判斷病情的成敗。」又說:「眼睛發紅,病在心;發白,病在肺;發青,病在肝;發黃,病在脾;發黑,病在腎;黃色卻無法明確指出的,病在胸中。」又說:「看人的氣色,黃紅色的人多有熱氣,青白色的人少有熱氣,黑色的人多血而少氣。」《內經》說:「五臟六腑,各自有其對應的部位,觀察這些部位的五種顏色,黃紅色代表熱,白色代表寒,青黑色代表疼痛,這就是所謂看得到的現象。」又說:「五臟如果已經衰敗,其顏色必定會出現異常,顏色異常必定會死亡。」注釋說:「異常指的是生死異常的徵兆。顏色是神氣的外在表現,臟腑是神氣的居所,所以神氣離去就會臟腑敗壞,臟腑敗壞就會在顏色上顯現異常的徵兆。」又說:「診脈時要注意脈動的快慢,同時要觀察精明(穴位)的氣色,觀察五臟的氣有餘還是不足,六腑的強盛還是衰弱,形體的充盛還是衰退,以此互相參照來判斷生死。」注釋說:「精明是穴位名稱,在明堂左右,兩眼內眼角的位置。」《綱目》說:「從額頭往下到眉毛上方,屬於頭部、咽喉的部分。從眉毛中間沿著鼻子往下到鼻尖,屬於肺、心、肝、脾、腎,五臟的部分。從眼睛內眼角夾著鼻子往下到承漿穴,屬於膽、胃、小腸、大腸、膀胱,六腑的部分。從顴骨往下到臉頰,屬於肩、臂、手的部分。從牙關斜向下到下巴,屬於大腿、膝蓋、小腿、腳的部分。」《內經》說:「精明所顯現的五色,是氣的精華。紅色要像絲綢包裹的硃砂一樣,不要像赭石;白色要像鳥的羽毛一樣,不要像鹽;青色要像蒼璧一樣的光澤,不要像藍色;黃色要像羅紗包裹的雄黃一樣,不要像黃土;黑色要像深漆的顏色,不要像炭。」注釋說:「精明,穴位名稱,是五氣的精華,在精明之間顯現為五色。」又說:「五臟的氣,青色如初生的草木就代表死亡;黃色如枳實(一種中藥)就代表死亡;黑色如煤灰就代表死亡;紅色如凝血就代表死亡;白色如腐爛的骨頭就代表死亡,這就是五色代表死亡的情況。青色如翠鳥的羽毛就代表生存;紅色如雞冠就代表生存;黃色如螃蟹的腹部就代表生存;白色如豬油就代表生存;黑色如烏鴉的羽毛就代表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