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十五 (26)
卷十五 (26)
1. 卷十五
是用述其顛末,以拯人之疾苦,而悉登諸壽域也。,〔八痢危症〕,,《入門》曰:
一冷痢白積;二熱痢赤積;三冷熱不調,積下赤白;四疳痢黃白積,或見五色;
五驚痢青積,不臭;六休息痢,屎黑如魚腸;七膿痢,腹脹肛痛便臭;八蠱疰痢,
下紫黑血如豬肝。總以小駐車丸、真人養臟湯治之。,〔白痢變症〕,,《直指》曰:
凡泄利無已,變作白膿,點滴而下,用溫脾藥不愈,法當溫腎。說腎主骨髓,白膿者,
骨髓之異名也,其症面色微黑,骨力羸弱,的見腎虛,當為用破故紙、當歸、木香、
肉桂、乾薑之屬。,〔治痢用藥大法〕,,,《入門》曰:色黑大黃,色紫地榆,
色紅黃芩,色淡生薑,色白肉桂,色黃山楂,痛甚木香、山梔。(鰲按:生薑、
肉桂二味,雖痢色淡白,亦當斟酌用之,未可遽定為金針也)。
,,〔痢疾吉凶辨〕,,,《脈經》曰:下痢有發熱而渴,脈弱者,自愈;下痢脈數,
有微熱,汗出,今日愈。《內經》曰:下痢如魚腦髓者,半生半死;身熱脈大者,
半生半死;下痢如塵腐色者死;下純血者死。忡景曰:下痢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
灸之不溫,脈不還,反微喘者死;下痢脈絕,手足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
脈不還者死,《入門》曰:下痢譫語直視,及厥躁不得眠,汗不止,無脈者死。
《得效》曰:下痢身涼能食,小便通,易愈;身熱多汗,渴甚,小便不利,手足厥冷,
灸不溫,兼微喘,不食者死。《永類鈐方》曰:痢不治症,脈大身熱,鴨屎,發渴,
咳逆,五色,紅水,噤口,唇紅,手足冷,氣喘,皆是也。痢後煩渴欲飲為心絕,
小便絕不通為胃絕。又日︰下痢小便不通,或絕無者,此毒氣並歸一臟,胃乾者必死。
省翁曰:小兒之痢,重傷胃氣,全不飲食,名曰噤口。肛門寬大,深黑可畏,
腹肚疼痛,裡急後重,鮮血點滴,名曰刮腸。日夜頻並,飲食直過,名曰滑腸。
皆為惡候。又曰:小兒痢,谷道不閉,黃汁長流者,不治。
,治痢方四十二
,,導氣湯,,〔調氣益氣〕,,大黃,黃連木香,江枳殼,檳榔,黃芩,當歸,白芍
,,異央散,,〔又〕,,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
,,四七湯,,〔又〕,,茯苓,半夏,厚朴
,蘇葉,薑
,,木香化滯湯,,〔又〕當歸,柴胡,木香,陳皮,草蔻仁,香附,甘草,紅花,半夏
胸滿加枳殼、桔梗,腹脹加厚朴、枳實,小腹痛甚加青皮、檳榔,熱加山梔,
氣痛加烏藥,怒倍柴胡。
,,阿膠四物湯,〔和血補血〕,,阿膠川芎,當歸,白芍藥,地黃
,,四物地揄湯,,〔又〕川芎,當歸白芍,地榆
,,胃苓湯,,〔又〕,,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白茯苓,豬苓,白朮,澤瀉,肉桂
白話文:
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詳細敘述各種痢疾的病症,希望能幫助人們擺脫疾病的痛苦,最終都能長壽。
[八種痢疾危症]
根據《入門》這本書的說法,痢疾有八種危險的症狀:
- 冷痢:大便有白色黏液。
- 熱痢:大便有紅色黏液。
- 冷熱痢:大便同時有紅色和白色黏液。
- 疳痢:大便有黃色或白色黏液,甚至出現五種顏色。
- 驚痢:大便青色,沒有臭味。
- 休息痢:大便黑如魚腸。
- 膿痢:腹脹、肛門疼痛,大便惡臭。
- 蠱疰痢:大便出現像豬肝一樣的紫黑色血塊。
這些情況通常用小駐車丸和真人養臟湯來治療。
[白痢變症]
《直指》這本書說:如果腹瀉不止,變成白色膿液,一點點地滴下來,用溫補脾胃的藥物沒有效果,就應該溫補腎臟。因為腎主骨髓,而白色膿液可以說是骨髓的變異。這種情況的症狀是臉色微微發黑、骨骼虛弱,明顯是腎虛的表現,應該用補骨脂、當歸、木香、肉桂、乾薑等藥物來治療。
[治療痢疾用藥的原則]
《入門》這本書說:大便顏色黑用大黃,紫黑色用地榆,紅色用黃芩,淡色用生薑,白色用肉桂,黃色用山楂,疼痛劇烈用木香、山梔。 (編者按:生薑和肉桂這兩味藥,雖然痢疾顏色淡白,也應該酌情使用,不能把它們當作絕對的用藥準則。)
[痢疾吉凶的辨別]
《脈經》說:腹瀉發熱口渴,但脈象虛弱的,會自己痊癒;腹瀉脈象快,微微發熱,有汗出的,今天就會好。
《內經》說:腹瀉如魚腦髓的,處於半生半死的狀態;身體發熱脈搏強大的,也是半生半死;腹瀉像塵土腐爛顏色的,會死亡;只拉血的,也會死亡。
仲景說:腹瀉手腳冰冷,沒有脈搏的,要用艾灸治療。如果艾灸後身體不溫暖,脈搏沒有恢復,反而出現輕微喘息的,會死亡;腹瀉脈搏消失,手腳冰冷,過了一天脈搏恢復,手腳變溫的,可以活;如果脈搏沒有恢復的,會死亡。
《入門》說:腹瀉時出現胡言亂語、眼睛直視,或者煩躁不安無法入睡,汗出不止,沒有脈搏的,會死亡。
《得效》說:腹瀉時身體涼爽、能吃東西、小便通暢的,容易痊癒;身體發熱多汗、口渴嚴重、小便不順暢、手腳冰冷、艾灸後身體不溫暖,並且輕微喘息、吃不下東西的,會死亡。
《永類鈐方》說:痢疾不能治癒的症狀是:脈搏強大、身體發熱、大便像鴨屎一樣、口渴、咳嗽、嘔吐、大便顏色不正常、拉出紅水、無法進食、嘴唇發紅、手腳冰冷、呼吸急促,這些都是不好的徵兆。痢疾後感到煩渴想喝水,代表心氣衰竭;小便完全排不出來,代表胃氣衰竭。還說:腹瀉時小便不通,甚至完全沒有小便,是因為毒氣集中在一個臟腑,胃部乾燥的,必定會死亡。
省翁說:小孩的痢疾,會嚴重損傷胃氣,完全吃不下東西,稱為「噤口」。肛門鬆弛擴大、顏色深黑,很可怕;腹痛、有裡急後重感、拉出鮮血,稱為「刮腸」。腹瀉頻繁,吃下去的東西直接排出來,稱為「滑腸」,這些都是不好的情況。還說:小孩痢疾,肛門無法閉合,黃色汁液不停流出的,無法治癒。
[治療痢疾的四十二個方劑]
- 導氣湯 (調氣益氣):大黃、黃連、木香、枳殼、檳榔、黃芩、當歸、白芍
- 異央散 (又):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
- 四七湯 (又):茯苓、半夏、厚朴、蘇葉、生薑
- 木香化滯湯 (又):當歸、柴胡、木香、陳皮、草蔻仁、香附、甘草、紅花、半夏,胸悶加枳殼、桔梗,腹脹加厚朴、枳實,小腹痛加青皮、檳榔,有熱加山梔,氣痛加烏藥,發怒加倍柴胡。
- 阿膠四物湯 (和血補血):阿膠、川芎、當歸、白芍、地黃
- 四物地揄湯 (又):川芎、當歸、白芍、地榆
- 胃苓湯 (又):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白茯苓、豬苓、白朮、澤瀉、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