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十五 (20)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 (20)

1. 卷十五

,,麻黃黃芩湯,,〔夜發瘧〕,,麻黃三錢黃芩二錢,桂心一錢,甘草一錢半,桃仁十

五個,臨臥服。桃仁味甘苦辛,肝者,血之海,血受邪則肝氣燥,經所謂肝苦急,

急食甘以緩之,桃仁散血緩肝。謂邪氣深遠而入血,故夜發,乃陰經有邪,

此湯乃發散血中風寒之劑也。

,,柴胡芎歸湯,,〔又〕,,柴胡,葛根川芎各一錢,桔梗,當歸,赤芍藥,人參厚朴

,白朮,白茯苓,陳皮各七分,紅花甘草各三分,薑三片,棗二枚,烏梅一枚

,,此方能治夜發之瘧,引出陽分而散,後再服人參截瘧飲,自愈矣。

,,人參載瘧飲,,〔截一切瘧〕,,人參白朮,茯苓,當歸,青皮,厚朴,柴胡,黃芩

知母,酒常山,草果,醋鱉甲各八分肉桂,甘草各三分,薑三片,棗三枚,烏梅一

個,桃仁七粒水煎,露一夜,五更空心服,渣再煎,朝服,糖拌烏梅下藥。忌雞、

魚、豆腐、面食、辛辣物。此方虛人尤妙。

,,截瘧飲,,〔又〕,,黃芪二錢,人參白朮,茯苓各錢半,砂仁,草果,橘紅各一錢

五味子八分,甘草六分,烏梅三個,薑三片,棗二枚此方治虛人久瘧不止,極效。

,,截瘧方,,〔又〕,,人參自四錢至一兩,薑皮或生薑相配,露一夜,發日五更服,

必止。甚者連進二服或三服。如貧,以白朮代參。夜發者加當歸,無不應手取效。

此必久瘧料無處邪內滯,方可服。

,,人參養胃湯,,〔似瘧非瘧〕,,人參白朮,橘紅,半夏曲,丁香,木香,藿香神曲

,麥芽,茯苓,砂仁,厚朴,建蓮,甘草各七分,薑三片附載倪涵初治瘧四方

,,第一方,,廣皮,薑半夏,茯苓,威靈仙各一錢,製蒼朮,薑厚朴,柴胡,黃芩各

八分,青皮,檳榔各六分,炙甘草三分,頭痛加白芷,加薑三片,上咀片,

如法炮製,河井水各一杯,煎九分,飢時服,渣再煎服。此方平胃消痰,

理氣除濕,有疏導開先之央,受病輕者,二貼即愈,勿再藥可也。

若二貼後病勢雖減而不全愈,必用第二方,少則三貼,多則五貼而已。

,,第二方,,生首烏三錢,知母,醋鱉甲各二錢,白朮,威靈仙,當歸各一錢,茯苓

活黃芩,柴胡,陳皮各八分,炙甘草三分薑三片,井水、河水各一杯,煎八分,

加無灰酒五分,再煎一沸,空心服,渣再煎服。此方補瀉互用,虛實得宜,

不用人參、黃芪,屏去常山、草果,平平無奇,卻有神效,

即極弱之人犯極重之病,十貼後,立有起色,央奏萬全,

所云加減一二即不靈應者,正此方也。

,,第三方,,黃芪,當歸各一錢二分,人參,白朮各一錢,柴胡,陳皮各八分,升麻

四分,炙甘草三分,或加首烏二錢,炒知母一錢。或又加麥芽一錢,

青蒿子八分皆可。薑一片,棗二枚,水二杯,煎八分,半飢時服三五貼,

白話文:

麻黃黃芩湯

此方用於治療夜間發作的瘧疾。藥材包含麻黃三錢、黃芩二錢、桂心一錢、甘草一錢半、桃仁十五個,睡前服用。桃仁味甘、苦、辛,肝臟是儲藏血液的地方,當血液受到邪氣侵擾,肝氣就會燥熱,正如經書所說「肝苦急」,要用甘味藥來緩解。桃仁能散血、緩和肝氣。之所以瘧疾會在夜間發作,是因為邪氣深入到血液,這是陰經受到邪氣影響的緣故。此湯是用來發散血液中的風寒之劑。

柴胡芎歸湯

此方同樣用於治療夜間發作的瘧疾。藥材包含柴胡、葛根、川芎各一錢,桔梗、當歸、赤芍藥、人參、厚朴、白朮、白茯苓、陳皮各七分,紅花、甘草各三分,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烏梅一枚。此方能引導陽氣發散,治療夜間發作的瘧疾,之後再服用人參截瘧飲,就能痊癒。

人參截瘧飲

此方能截斷各種瘧疾。藥材包含人參、白朮、茯苓、當歸、青皮、厚朴、柴胡、黃芩、知母、酒常山、草果、醋鱉甲各八分,肉桂、甘草各三分,生薑三片,紅棗三枚,烏梅一個,桃仁七粒。用水煎煮,放置露天過夜,在清晨五更空腹服用。藥渣再次煎煮,早上服用。服用時可將烏梅搗碎,與糖拌勻後配藥服用。服藥期間,忌食雞肉、魚肉、豆腐、麵食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此方對體虛的人尤其有效。

截瘧飲

此方同樣是截瘧的方子。藥材包含黃耆二錢,人參、白朮、茯苓各一錢半,砂仁、草果、橘紅各一錢,五味子八分,甘草六分,烏梅三個,生薑三片,紅棗二枚。此方對於體虛、久病不癒的瘧疾非常有效。

截瘧方

此方也是截瘧的方子。藥材包含人參,用量從四錢到一兩不等,配以生薑皮或生薑。將藥材放置露天過夜,在瘧疾發作當日的清晨五更服用,通常就能止住瘧疾。嚴重者可連續服用二到三次。如果經濟困難,可以用白朮代替人參。如果是夜間發作的瘧疾,可以加入當歸,通常都能見效。此方適用於久病、體內邪氣深重者。

人參養胃湯

此方適用於症狀像瘧疾但又不是瘧疾的情況。藥材包含人參、白朮、橘紅、半夏曲、丁香、木香、藿香、神曲、麥芽、茯苓、砂仁、厚朴、建蓮、甘草各七分,生薑三片。下面附載倪涵初治療瘧疾的四個方子。

第一方

藥材包含廣皮、薑半夏、茯苓、威靈仙各一錢,製蒼朮、薑厚朴、柴胡、黃芩各八分,青皮、檳榔各六分,炙甘草三分。頭痛時可加入白芷。將藥材切成小片,用相同份量的井水和河水各一杯煎煮至九分,在飢餓時服用,藥渣再次煎煮服用。此方能健脾和胃、化痰、理氣、除濕,有疏通氣機的功效。對於病情較輕者,服用兩劑即可痊癒,無需再服藥。

第二方

如果服用兩劑後病情雖有好轉但未完全痊癒,必須使用第二方,通常服用三到五劑。藥材包含生首烏三錢,知母、醋鱉甲各二錢,白朮、威靈仙、當歸各一錢,茯苓、活黃芩、柴胡、陳皮各八分,炙甘草三分,生薑三片。用井水、河水各一杯煎煮至八分,加入無灰酒五分,再次煎煮沸騰後,在空腹時服用,藥渣再次煎煮服用。此方補瀉兼施,虛實皆顧,不用人參、黃耆,也摒棄了常山、草果,看似平淡無奇,卻有神奇的療效。即使是極度虛弱的人患上極為嚴重的疾病,服用十劑後也會明顯好轉。由此可見,稍作加減就會影響藥效,此方就是這樣的例子。

第三方

藥材包含黃耆、當歸各一錢二分,人參、白朮各一錢,柴胡、陳皮各八分,升麻四分,炙甘草三分,或可加入首烏二錢、炒知母一錢,或者加入麥芽一錢、青蒿子八分。生薑一片,紅棗二枚。用水二杯煎煮至八分,在半飢餓時服用三到五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