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十四 (22)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22)

1. 卷十四

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薑湯下,故名竹瀝化痰丸。又名加味小胃丹,

又名導痰小胃丹。

,,此方專治風痰痞積,眩暈喉痹,癱瘓不語,腹中痞塊等症,神效。

,,竹瀝達痰丸,,〔又〕,,薑半夏,去白陳皮,白朮微炒,大黃酒浸蒸曬乾,茯苓酒

黃芩各二兩,炙甘草,人參各兩半,青礞石一兩同焰硝一兩火煅金色,沉香五錢,

以竹瀝一大碗半,薑汁三匙,拌勻曬乾,如此五六度,因以竹瀝、薑汁和丸,

小豆大,每百丸,臨臥米飲下。一名竹瀝運痰丸。

,此方能運痰從大便出,不損元氣。丹溪曰:痰在四肢非竹瀝不開,此藥是也。

,,開氣消痰湯,,〔又〕,,桔梗,便香附薑蠶各一錢,陳皮,片芩,枳殼各七分,前

胡,半夏,枳實,羌活,荊芥,檳榔,射乾威靈仙各五分,木香,甘草各三分,薑三

,,此方專治胸胃咽門窄狹如線,疼痛及手足俱有核如胡桃者。

,,十將軍丸,,〔瘧積〕,,砂仁,檳榔常山,草果各二兩,三棱,蓬朮,青皮,陳皮

烏梅,半夏各一兩,先將常山、草果酒醋各二碗浸一宿,後入八味同浸至晚,

煮乾為末,酒醋各半,打糊丸,白湯下三四十丸,日二服,服至八兩即除根。

,,鱉甲丸,,〔又〕,,醋鱉甲一兩,三棱蓬朮,香附,青皮,桃仁,紅花,神曲,麥

芽,海粉各五錢,醋糊丸,白湯下三五十丸。本方加芎、歸、赤芍,治夜發瘧,

名陰瘧丸。

,,消癖丸,〔又〕,,芫花炒,朱砂,等分,蜜丸,每十丸,棗湯下,

去癖須用芫花破水之劑。,此方專治咳瘧彌年,經汗吐下,榮虧衛損,

邪氣伏藏脅間,結為瘧癖,腹脅堅痛。此三方治瘧母與瘧疾條參看。

,,附子理中湯,,〔寒積〕,,附子,人參白朮,炮薑,甘草

,,沈氏棉子丸,,〔又〕,,棉子八兩,升麻,炮薑各四錢,白朮一兩,半夏八錢,砂

糖炒烊和丸,每服二錢,米湯空心下,服至半月部,

當有寒積如稀痰一般隨大便下,以下盡為度,即勿服,再服健脾溫中暖腹之劑。

此餘自製方也,神效。

,,清心湯,,〔熱積〕,,甘草錢七分,連翹,梔子,酒蒸大黃,薄荷,黃芩,黃連各

七分,朴硝五分,竹葉七片,蜜一二匙

,,地骨皮散,,〔又〕,,石膏二錢,黃芩知母,生地各一錢,羌活七分半,赤苓,地

骨皮各五分

,,越鞠保和丸,,〔預解鬱〕,,,白朮三兩查肉二兩,便香附,蒼朮,川芎,神曲,

陳皮,半夏,茯苓,枳實,酒黃連,酒當歸山梔,萊菔子,連翹,木香各五錢,薑

汁糊丸,薑湯下五十丸。

,,此方開鬱行氣消積散熱。

,,加味越鞠丸,,〔又〕,,薑蒼朮,川芎便香附,神曲,山梔各四兩,陳皮,白朮黃

芩各兩半,查肉一兩,糊丸,白湯下五六十丸。

白話文:

卷十四

竹瀝化痰丸(又名加味小胃丹、導痰小胃丹)

藥丸像綠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二三十顆,用薑湯送服,因此得名竹瀝化痰丸。這個藥方專門治療風痰引起的痞塊積聚、頭暈、喉嚨腫痛、癱瘓失語,以及腹部有痞塊等症狀,效果非常好。

竹瀝達痰丸(又名竹瀝運痰丸)

藥材包括:薑製半夏、去除白色的陳皮、微炒的白朮、用酒浸泡蒸曬乾的大黃、酒製茯苓、黃芩各二兩,炙甘草、人參各兩半,青礞石一兩與焰硝一兩一同煅燒至呈現金色,沉香五錢。將竹瀝一大碗半、薑汁三湯匙,拌勻曬乾,如此重複五六次,最後用竹瀝、薑汁和藥粉製成藥丸,像小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一百顆,在睡前用米湯送服。這個藥方能將痰從大便排出,不會損傷元氣。丹溪說:「痰在四肢,非用竹瀝不能疏通」,這個藥方就是如此。

開氣消痰湯

藥材包括:桔梗、香附、生薑、蠶砂各一錢,陳皮、黃芩、枳殼各七分,前胡、半夏、枳實、羌活、荊芥、檳榔、射干、威靈仙各五分,木香、甘草各三分,生薑三片。這個藥方專門治療胸部、胃部、咽喉狹窄如線,疼痛,以及手腳長出像胡桃一樣的硬塊。

十將軍丸(瘧疾積塊)

藥材包括:砂仁、檳榔、常山、草果各二兩,三棱、蓬朮、青皮、陳皮、烏梅、半夏各一兩。先將常山、草果用酒醋各兩碗浸泡一晚,然後加入其他八味藥材一同浸泡至晚上,煮乾後磨成粉末。用酒醋各一半打成糊狀,製成藥丸。用白開水送服三四十顆,每天服用兩次,服用到八兩藥材即可根治。

鱉甲丸(又名陰瘧丸)

藥材包括:醋炙鱉甲一兩,三棱、蓬朮、香附、青皮、桃仁、紅花、神曲、麥芽、海粉各五錢。用醋調成糊狀,製成藥丸。用白開水送服三五十顆。如果在此方中加入川芎、當歸、赤芍,可以治療夜間發作的瘧疾,稱為陰瘧丸。

消癖丸

藥材包括:芫花炒過、朱砂,等量。用蜂蜜調和成藥丸,每次服用十顆,用棗湯送服。要去除積聚的腫塊必須用芫花這種破水力量強的藥。這個藥方專門治療久咳瘧疾,經過汗吐下等方法治療後,身體虛弱,邪氣潛伏在脅肋之間,結成瘧疾的積塊,導致腹部和脅肋堅硬疼痛。這三個治療瘧疾的藥方,請參照瘧母和瘧疾條目。

附子理中湯(寒積)

藥材包括:附子、人參、白朮、炮薑、甘草。

沈氏棉子丸(寒積)

藥材包括:棉子八兩,升麻、炮薑各四錢,白朮一兩,半夏八錢,砂糖炒化後調和成藥丸,每次服用二錢,早上空腹用米湯送服。服用至半個月左右,會將像稀痰一樣的寒積隨大便排出,排盡即可停止服用。之後要服用健脾溫中暖腹的藥劑。這是作者自製的藥方,效果很好。

清心湯(熱積)

藥材包括:甘草七分,連翹、梔子、酒蒸大黃、薄荷、黃芩、黃連各七分,朴硝五分,竹葉七片,蜂蜜一到兩湯匙。

地骨皮散

藥材包括:石膏二錢,黃芩、知母、生地各一錢,羌活七分半,赤茯苓、地骨皮各五分。

越鞠保和丸(預防和解除鬱結)

藥材包括:白朮三兩,炒過的查肉二兩,香附、蒼朮、川芎、神曲、陳皮、半夏、茯苓、枳實、酒炒黃連、酒炒當歸、山梔、萊菔子、連翹、木香各五錢。用薑汁調成糊狀,製成藥丸。用薑湯送服五十顆。這個藥方能疏解鬱結、運行氣機、消除積滯、散發熱邪。

加味越鞠丸

藥材包括:薑製蒼朮、川芎、香附、神曲、山梔各四兩,陳皮、白朮、黃芩各兩半,炒過的查肉一兩。調成糊狀,製成藥丸。用白開水送服五六十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