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十四 (5)
卷十四 (5)
1. 卷十四
此其病作亦異。且中寒倉卒間,一身受邪,難分經絡,寒厥則邪之所積早入臟腑,
內陷已深,此其病所自發又異(宜回陽救急湯、附子理中湯)。然則寒厥暴亡四字,
謂其因寒致厥而後暴亡,非如中寒、中暑、中惡、中氣等,卒中而亡之暴亡意也,
每一病,古人立一名,夫豈徒哉,夫豈徒哉。,〔寒厥症治〕,《類聚》曰:
一婦人病傷寒暴亡,脈絕,有一道人見之曰,是寒厥耳,不死也,令人速掘地作坑,
以薪炭燒之,俟極暖,施薦覆坑,舁病人臥其上,厚被覆之,少頃,大汗沾衣即蘇。
,,鏊按:凡患寒厥者,必先行此法,令其蘇,然後以藥與服,
非若中風等病口噤不語,難進湯藥,可用開關法也。
治寒病方二十一
沈氏葛朴湯,,〔感寒〕,葛根,厚朴枳殼,甘菊,藿梗,神曲,秦艽各錢半,加桑
枝一尺。
,,此金鏊自製方也,凡遇四時感受寒邪,頭疼項強,身熱體痛者,以此治之,
無不神效。如有風,加荊芥、薄荷;有濕,加茯苓,豬苓;有痰,加半夏、廣皮;
有熱,加黃芩、丹皮;大熱,加花粉、石膏;濕火,加黑山梔、澤瀉;食重,加菔子、
山楂。雖兼病甚多,不能盡為立法,神而明之,在乎臨時酌劑耳。
,,薑附湯,,〔中寒〕,,乾薑,附子等分
,,麻黃附子湯,,〔又〕,麻黃,附子人參,白朮,炙甘草,乾薑等分
,,附子理中湯,,〔又〕,,附子,乾薑人參,白朮,炙甘草
,,五積散,,〔類中寒〕,,,白芷,當歸茯苓,半夏,白芍,川芎,桔梗,炙甘草枳
殼,麻黃,陳皮,桂枝,乾薑,厚朴,蒼朮,薑,蔥
,,健陽丹,,〔房寒〕,,胡椒十五粒,母丁香十粒,黃丹一錢,生飢三分,醋調塗臍
,被說出汗,自效。
,,太乙還元丹,,〔急陰病〕,,人參,白朮,炮薑,附子,半夏,陳皮各一錢,,白
蔻仁,沉香,丁香,茯苓各八分,神曲六分薑三,棗二,鹽少部,熱服,
臍上用炒蔥熱貼,冷則易之。
,,羌活衝和湯,,〔感冒〕,,羌活,川芎生地,蒼朮,細辛,甘草,白芷,防風,黃
芩
,,此方專治春夏秋感冒風寒,惡寒發熱,頭痛項強,或無汗,或有汗,
以代桂枝麻黃青龍各半湯,治太陽經表熱之神藥也。此藥獨治四時風寒,春可治溫,
夏可治熱,秋可治濕,並治雜病,亦有神也。
,,防風衝和湯,,〔又〕,,防風,羌活各錢半,白朮,川芎,白芷,生地,黃芩各一
錢,細辛,甘草各五分,薑三,蔥白二,一名加減衝和湯。
,,芎芷香蘇散,,〔又〕,,香附,蘇葉各二錢,蒼朮錢半,陳皮,川芎,白芷各一錢
甘草五分,薑,棗
,,藿香正氣散,,〔寒毒〕,,大腹皮,紫蘇,甘草,桔梗,陳皮,茯苓,白朮,厚朴
白話文:
這種疾病的發作情況也很不一樣。而且,如果是突然受寒,全身都會受到邪氣侵襲,很難分辨是哪條經絡出了問題。寒厥的狀況,是邪氣很快就積聚到臟腑,侵入深處,這和一般疾病的發病原因不同(適合用回陽救急湯、附子理中湯)。那麼,說到「寒厥暴亡」這四個字,是指因為受寒導致厥逆,然後突然死亡,不像中寒、中暑、中惡、中氣等那樣,是突然昏倒死亡的意思。每種疾病,古人都有特定的名稱,絕對不是隨便取的,絕對不是隨便取的啊!
〔寒厥症的治療〕《類聚》中記載:
有一個婦人因為傷寒而突然死亡,脈搏都停止了。有個道士看到後說:「這是寒厥,還沒死。」他叫人趕快挖個坑,用木炭燒熱,等到非常溫暖時,鋪上席子蓋住坑,把病人抬到上面躺著,再蓋上厚厚的被子。過一會兒,病人出了很多汗,濕透了衣服就醒過來了。
金鏊按:凡是患上寒厥的人,一定要先用這個方法讓他甦醒,然後再給他吃藥。不像中風等疾病,嘴巴緊閉不能說話,難以餵藥,可以使用開關竅的方法。
治療寒病的藥方共有二十一種
沈氏葛朴湯 〔感寒〕 葛根、厚朴、枳殼、甘菊、藿梗、神曲、秦艽各一錢半,加桑枝一尺。
這是金鏊自己製作的藥方,凡是遇到四時感受寒邪,出現頭痛、脖子僵硬、身體發熱、肌肉疼痛的人,用這個方子治療,沒有不靈驗的。如果有風,就加荊芥、薄荷;有濕,就加茯苓、豬苓;有痰,就加半夏、廣陳皮;有熱,就加黃芩、丹皮;大熱,就加花粉、石膏;濕熱,就加黑山梔、澤瀉;飲食過多,就加萊菔子、山楂。雖然兼夾的病症很多,不能一一列出治療方法,要自己靈活運用,在臨場診斷時斟酌用藥。
薑附湯 〔中寒〕 乾薑、附子等份。
麻黃附子湯 〔又〕 麻黃、附子、人參、白朮、炙甘草、乾薑等份。
附子理中湯 〔又〕 附子、乾薑、人參、白朮、炙甘草。
五積散 〔類中寒〕 白芷、當歸、茯苓、半夏、白芍、川芎、桔梗、炙甘草、枳殼、麻黃、陳皮、桂枝、乾薑、厚朴、蒼朮、薑、蔥。
健陽丹 〔房寒〕 胡椒十五粒,母丁香十粒,黃丹一錢,生飢三分,用醋調和塗在肚臍上,蓋上被子發汗,自然有效。
太乙還元丹 〔急陰病〕 人參、白朮、炮薑、附子、半夏、陳皮各一錢,白蔻仁、沉香、丁香、茯苓各八分,神曲六分,薑三片,棗子二顆,少許鹽,趁熱服用,肚臍上用炒熱的蔥熱敷,冷了就換。
羌活衝和湯 〔感冒〕 羌活、川芎、生地、蒼朮、細辛、甘草、白芷、防風、黃芩。
這個藥方專門治療春夏秋季感受風寒引起的感冒,症狀有怕冷發熱、頭痛脖子僵硬,有的沒有汗,有的有汗。可以代替桂枝麻黃青龍各半湯,是治療太陽經表熱的神藥。這個藥方獨特之處在於可以治療四時風寒,春天可以治療溫病,夏天可以治療暑熱,秋天可以治療濕病,並能治療雜病,也很有神效。
防風衝和湯 〔又〕 防風、羌活各一錢半,白朮、川芎、白芷、生地、黃芩各一錢,細辛、甘草各五分,薑三片,蔥白二段,又名加減衝和湯。
芎芷香蘇散 〔又〕 香附、蘇葉各二錢,蒼朮一錢半,陳皮、川芎、白芷各一錢,甘草五分,薑、棗。
藿香正氣散 〔寒毒〕 大腹皮、紫蘇、甘草、桔梗、陳皮、茯苓、白朮、厚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