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十二,六淫 (26)
卷十二,六淫 (26)
1. 卷十二,六淫
通頂散,,〔又〕,,石膏二錢,藜蘆川芎,細辛,人參,甘草各四分,共為末,
每取一字吹鼻,即提起頂中發即蘇,有嚏可治,無嚏不可治。
搐鼻通天散,〔又〕,川芎,細辛藜蘆,白芷,防風,皂角,薄荷,等分,為末,
用如上法。,,
皂角散,,〔取吐〕,,皂角,萊菔子等分為末,每二錢,水煎,盡服即吐。,
巴豆丸,,〔又〕,巴豆二枚去皮膜白礬如拇指大一塊為末,上二味,
瓦上煅令豆焦赤為度,蜜丸,芡實大,每一丸,棉裹,放患人口中近喉處,良久,
吐痰立愈。此二方專治中風痰塞,吐之立愈,雖垂死者亦效。,
燻,法,
黃芪防風湯,濃煎數斛,置於床下,令氣如煙霧燻之,口噤自能漸開。
此方部胤宗治王太後中風法也。丹溪曰:中風脈沉口噤,非大補不可。若用有形湯藥,
緩不及事,燻以黃芪防風湯,使口鼻俱受之,此非智者通神之法不能也。
說人之口通乎地,鼻通乎天,口以養陰,鼻以養陽。天主清,故鼻不受有形而受無形。
地主濁,故口受有形而兼受無形也。
白話文:
通頂散
石膏二錢,藜蘆、川芎、細辛、人參、甘草各四分,全部磨成粉末。每次取少量吹入鼻孔,如果能使頭頂髮根豎起,人就清醒過來,如果打噴嚏就能治好,沒打噴嚏就不好治。
搐鼻通天散
川芎、細辛、藜蘆、白芷、防風、皂角、薄荷,各取等份,磨成粉末。使用方法同上。
皂角散
皂角和萊菔子各取等份,磨成粉末,每次用二錢,用水煎煮後全部服下,就會嘔吐。
巴豆丸
巴豆二枚,去掉外皮和薄膜,加上像拇指大小的白礬,全部磨成粉末,再把這兩種藥材放在瓦片上燒,燒到巴豆呈現焦紅色,取出後用蜂蜜製成丸子,大小像芡實,每次用一丸,用棉花包好,放在病人口中靠近喉嚨的地方,過一會兒,吐出痰液就會立刻好轉。這兩個方子專門治療中風導致痰液阻塞,吐出後立刻見效,即使是快要死的人也有效果。
燻法
用黃芪防風湯,濃煎多量,放在床下,讓藥氣像煙霧一樣薰蒸病人,口噤的狀況自然會慢慢打開。這個方子是部胤宗用來治療王太后中風的方法。朱丹溪說:「中風脈象沉弱、口噤,非大補不可。如果用一般的湯藥,作用太慢,來不及救治,用黃芪防風湯薰蒸,讓口鼻都能吸收到藥氣,這不是有智慧的人運用通神的方法是做不到的。」
人說口與地相通,鼻與天相通。口用來滋養陰氣,鼻用來滋養陽氣。天主清氣,所以鼻子接受無形的氣體,不接受有形的物質;地主濁氣,所以口接受有形的物質,也兼接受無形的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