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九 (14)
卷九 (14)
1. 卷九
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屍,
名曰屍厥,以竹管吹其兩耳即蘇。《綱目》曰:厥論寒熱,皆由腎之精氣內竭而然也。
又曰:王太僕云:厥者,氣上逆也,世謬傳為腳氣。《內經》謂寒厥者,手足寒也,
熱厥者,手足熱也。說陽衰於下則為寒厥,陰衰於下則為熱厥,
陰陽之氣不相接續則為厥。仲景曰:屍厥者,脈動而無氣,氣閉不通,故靜如死也,
還魂湯主之。又曰:卒然不省人事,全如死屍,但氣不絕,脈動如故,或脈無倫次,
乍大乍小,或微細不見而心胸暖者是也。《入門》曰:厥症多以不勝乘其所勝,
如腎移寒於脾則為寒厥,心移熱於腎則為熱厥,
寒厥宜十全大補湯加附子或當歸四逆湯,熱厥宜升陽散火湯、火鬱湯。又曰:
屍厥之症,卒死,脈猶動,四肢逆冷,腹中氣走如雷鳴,聽其耳中如微語聲者是也,
急用硫黃散、朱犀散,如無,用薑汁半盞,酒一盞,煎百沸灌下。又曰:凡屍厥、
鬱冒、卒死、卒中之類,皆當發表。仲景所謂鬱冒欲解,必大汗出是也。又曰:
凡卒厥者,口張目開手撒遺尿為虛,宜補氣;目閉口噤手拳為實,宜發表。
《遺錄》曰:風暴厥,不出一時可救之,雖氣閉絕,四肢冷,若心腹溫,鼻微溫,
目中神彩不轉,口中無涎沫,卵不縮者,皆可活也,備急丸治之。《靈樞》曰:
清氣在陰,濁氣在陽,榮氣順脈,衛氣逆行,清蝕相干,亂於臂脛,則為四厥;
亂於頭,則為厥逆,頭重眩仆。丹溪日:氣上厥逆,屬陽,無寒之理,覺惡寒者,
乃火極似水也,急與退熱清氣湯。《醫旨》曰:痰厥者,皆因內虛受寒,痰氣阻塞,
手足厥冷,麻痺,暈倒,脈沉細,宜服加味二陳湯、鶴頂丹。又曰:蛔厥者,
胃寒所生,胃中冷則吐蛔,不可用冷藥,宜理中湯加炒川椒、檳榔煎水,吞下烏梅丸。
《得效》曰:經云:蟲貫心則殺人,欲驗之,心腹大痛不可忍,或吐青汁黃水,
出涎沫,或吐蟲,發有休止,宜蕪荑散。《類聚》曰:風厥者,四肢漐習也,
四肢漐習者,四肢動而不止也,似瘛瘲而無力,不得伸縮者也。《回春》曰:
凡人卒然暈倒,口噤不能言,目不識人,四肢不舉等症,多因飲食過度,
變為異常之疾,必須審問,若果飲食之後,或著氣惱,用薑鹽湯多灌,探吐之,
後服加味六君子湯即癒。
治諸厥方四十一
,,理中湯,,〔寒厥〕,人參,白朮,甘草,乾薑
,,附子理中湯,,〔又〕,附子,人參,白朮,甘草,乾薑
,,十全大補湯,,〔又〕,人參,茯苓,白朮,炙草,川芎,當歸,白芍,生地,黃
耆,肉桂,薑三,棗二
,,當歸四逆湯,,〔又〕,
,,參耆益氣湯,,〔氣虛〕,人參,黃耆,白朮,五味,麥冬,附子,陳皮,甘草
白話文:
這五條經絡都匯聚在耳朵中,向上連接到頭部兩側,當這五條經絡的氣血都耗盡時,會導致全身的脈搏都跳動,但身體卻沒有知覺,看起來就像死了一樣,這種情況稱為「屍厥」。可以用竹管向兩耳吹氣,就能使人甦醒。《本草綱目》說:「厥症不論是寒性還是熱性,都是因為腎的精氣在體內耗竭所引起的。」
另外,王太僕說:「厥,指的是氣向上逆行。世人錯誤地將它當成腳氣。」《內經》認為寒厥的表現是手腳冰冷,熱厥的表現是手腳發熱。陽氣在下衰弱,就會形成寒厥;陰氣在下衰弱,就會形成熱厥;陰陽之氣無法順利連接,也會形成厥症。張仲景說:「屍厥的特點是脈搏跳動但沒有氣息,氣閉塞不通,所以靜止得像死了一樣,可以用還魂湯來治療。」又說:「突然昏迷不省人事,看起來像死屍,但氣息沒有完全斷絕,脈搏仍然跳動,或者脈搏沒有規律,時大時小,或者非常微弱難以察覺,但胸口是溫暖的,這也是屍厥。」《醫學入門》說:「厥症多是因為自身不能勝過所克的五行屬性所致,例如腎將寒氣傳給脾,就會導致寒厥;心將熱氣傳給腎,就會導致熱厥。寒厥適合用十全大補湯加上附子,或是當歸四逆湯治療;熱厥適合用升陽散火湯、火鬱湯治療。」另外還說:「屍厥的症狀是突然昏死,但脈搏仍在跳動,四肢冰冷,腹中氣體竄動像雷鳴,聽耳朵內部好像有微弱的說話聲,這時應急用硫黃散、朱犀散,如果沒有,可以用半杯薑汁,加上一杯酒,煮開後灌服。」另外說:「凡是屍厥、昏迷、猝死、中風之類的情況,都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張仲景所說的『昏迷想要解除,必須大量出汗』就是這個道理。」又說:「凡是突然昏厥的人,如果口張開、眼睛睜開、手撒開、遺尿,這是屬於虛弱的表現,應該補氣;如果眼睛緊閉、嘴巴緊閉、手握拳,這是屬於實證的表現,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
《醫學遺錄》說:「風暴厥,如果能及時搶救,通常很快就能救活,即使氣息閉塞、四肢冰冷,但如果心腹是溫暖的、鼻尖微微溫熱、眼睛有神采而且不會轉動、口中沒有唾液、陰囊沒有回縮,都是可以救活的,可以用備急丸來治療。《靈樞》說:「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著經脈運行,衛氣逆向運行,清氣和濁氣互相干擾,在手臂和小腿處紊亂,就會形成四厥;如果在頭部紊亂,就會造成厥逆,導致頭部沉重、頭暈和昏倒。朱丹溪認為,氣向上逆行是屬於陽症,沒有寒症的道理,感到怕冷,那是因為熱極似水的表現,應該趕快用退熱清氣湯來治療。《醫旨》說:「痰厥,都是因為體內虛弱而感受寒邪,痰氣阻塞,導致手腳冰冷、麻木、暈倒,脈搏沉細,應該服用加味二陳湯、鶴頂丹。」另外說:「蛔厥,是因為胃寒引起的,胃裡寒冷就會吐蛔蟲,不能用寒涼的藥物,應該用理中湯加上炒川椒、檳榔煎水,然後吞服烏梅丸。」
《醫方得效》說:「經典上說:蟲貫穿心臟就會導致死亡。想要驗證,可以觀察是否有心腹劇痛難以忍受,或者嘔吐青色的汁液、黃色的水,流出口水,或者吐出蟲,發作時有間歇,應該用蕪荑散。」《類聚》說:「風厥的表現是四肢顫動不止,四肢顫動不止,是指四肢動個不停,像抽搐但沒有力氣,不能伸展或彎曲。」《回春》說:「凡是人突然暈倒,嘴巴緊閉不能說話,眼睛不認人,四肢不能動彈等症狀,多是因為飲食過度,變成了異常的疾病,必須仔細詢問,如果確實是在飲食之後,或者因為生氣而導致,可以用大量的薑鹽湯灌服,然後用催吐的方法,之後再服用加味六君子湯就能治好。」
以下是治療各種厥症的四十一個方劑:
理中湯 (用於寒厥) 成分:人參、白朮、甘草、乾薑
附子理中湯 (也是用於寒厥) 成分:附子、人參、白朮、甘草、乾薑
十全大補湯 (也是用於寒厥) 成分:人參、茯苓、白朮、炙甘草、川芎、當歸、白芍、生地、黃耆、肉桂、生薑三片、大棗二枚
當歸四逆湯
參耆益氣湯 (用於氣虛) 成分:人參、黃耆、白朮、五味子、麥冬、附子、陳皮、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