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六 (9)
卷六 (9)
1. 卷六
延胡索,炙草各一兩,木香五錢,共為末,每二錢,薑湯下。
,,清鬱散,,〔厥心痛〕,半夏,陳皮,蒼朮,茯苓,便香附,神麯,薑黃連,薑梔
子各一錢,川芎六分,薑炭五分,炙草三分,薑三片
,,倉卒散,,〔劫藥〕,黑山梔四十九個,大附子一個炮,為粗末,每三錢,
水酒鹽少部煎服。
,,愈痛散,,〔又〕,五靈脂,延胡索,蓬朮,炒良薑,當歸,等分為末,
每二錢醋湯調服。,心頭痛方,,〔總治〕,歌曰:三個烏梅三個棗,
七粒杏仁一處搗,麝香一粒用酒煎,永不心疼直到老。烏梅棗子俱去核,
杏仁泡去皮尖,麝香如小綠豆部,共搗如泥,黃酒一杯,煎兩沸,溫服,正痛時服之,
婦人尤神效,當時即止。
治心癰方七,,
涼血飲,,〔總治〕,木通,瞿麥,荊芥,薄荷,白芷,花粉,赤芍,麥冬,生地
山梔,連翹,車前,甘草備八分,加燈心、竹葉。一名引兵先鋒,
能退潮止渴解熱,令毒內消。,
加味十奇散,,〔又〕,人參,黃耆,當歸,肉桂,川芎,白芷,防風,桔梗,厚
朴,甘草,乳香,沒藥,共為末,每三錢溫酒調服,不飲酒麥冬湯下。
此即十宣散加乳香、沒藥也,一名固壘元帥,不論已成末成,服之內消。
年衰氣弱者尤宜。,
清心丸,,〔又〕,黃連一兩,茯神,赤苓各五錢,蜜丸米湯下。諸痛癢瘡瘍,
皆屬心火,此藥主之。,
清心散,,〔又〕,遠志,赤苓,赤芍,生地,麥冬,知母,甘草各一錢,薑三,
棗二,加黃連尤效。
,,瀉心湯,,〔又〕,大黃錢半,黃連,黃岑,山梔,漏蘆,澤蘭,連翹,蘇木各七
分
,,內固清心散,,〔又〕,白豆蔻,人參,朱砂,赤苓,雄黃,綠豆,朴硝,甘草,
皂角各一錢,冰片,麝香各一分,共為末,每一錢,蜜水調下。
,,涼膈散,,〔又〕,連翹,山梔,大黃,薄荷,黃岑各七分,甘草一錢八分,朴硝
四分,竹葉十片。
怔忡,心血不足病也。人所主者心,心所主者血,心血消亡,神氣失守,
則心中空虛,怏怏動搖,不得安寧,無時不作,名曰怔忡。或由陽氣內虛(宜人參、
黃耆、白朮、炙甘草、茯神。)或由陰血內耗(宜人參、麥冬、當歸、地黃、圓眼。
)或由水飲停於心下,水氣乘心,侮其所勝,心畏水不自安(宜茯苓、茯神、白朮、
半夏、橘紅。)或急急富貴,戚戚貧賤,或事故煩冗,用心太勞,甚至一經思慮便動,
皆當以養心血,調心氣,清熱豁痰為主(宜酌用清鎮湯,)如心火熾,
又須安神(宜安神丸。)或由汗吐下後,正氣孱弱(宜人參、黃耆、白朮、白芍。
)或由榮衛俱涸,脈來結代,而心惕不寧(宜養心湯。)或由虛弱怔忡,
而臥不安(宜棗仁湯。)或思慮多而怔忡,兼不寐、便濁(宜養榮湯。
白話文:
卷六
止痛散
延胡索、炙甘草各一兩,木香五錢,一起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生薑湯送服。
清鬱散(用於心痛)
半夏、陳皮、蒼朮、茯苓、香附子、神麴、薑黃連、薑梔子各一錢,川芎六分,薑炭五分,炙甘草三分,生薑三片。
倉卒散(用於急救)
黑山梔四十九個,炮製過的大附子一個,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少許酒和鹽一起煎煮後服用。
愈痛散(又一方)
五靈脂、延胡索、蓬朮、炒過的良薑、當歸,等分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醋湯調服。
心頭痛方(總體治療)
有歌訣說:「三個烏梅三個棗,七粒杏仁一處搗,麝香一粒用酒煎,永不心疼直到老。」烏梅和棗子都去掉核,杏仁泡水後去皮尖,麝香像小綠豆那麼大,一起搗成泥狀,用黃酒一杯,煎煮兩次,溫熱服用,在疼痛發作時服用,對婦女尤其有效,當時就能止痛。
治療心癰的七個方子
涼血飲(總體治療)
木通、瞿麥、荊芥、薄荷、白芷、花粉、赤芍、麥冬、生地、山梔、連翹、車前子、甘草各八分,加入燈心草、竹葉。這個方子也叫「引兵先鋒」,能退熱、止渴、解熱,使毒素在體內消散。
加味十奇散(又一方)
人參、黃耆、當歸、肉桂、川芎、白芷、防風、桔梗、厚朴、甘草、乳香、沒藥,一起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溫酒調服,不喝酒的人用麥冬湯送服。這個方子是「十宣散」加上乳香、沒藥,也叫「固壘元帥」,無論病情是否已經形成,服用後都能使病邪在體內消散。年老體弱的人尤其適合。
清心丸(又一方)
黃連一兩,茯神、赤苓各五錢,用蜂蜜製成丸,用米湯送服。各種疼痛、搔癢、瘡瘍,都屬於心火旺盛,這個藥可以治療。
清心散(又一方)
遠志、赤苓、赤芍、生地、麥冬、知母、甘草各一錢,生薑三片,紅棗兩枚,加入黃連效果更好。
瀉心湯(又一方)
大黃一錢五分,黃連、黃芩、山梔、漏蘆、澤蘭、連翹、蘇木各七分。
內固清心散(又一方)
白豆蔻、人參、朱砂、赤苓、雄黃、綠豆、朴硝、甘草、皂角各一錢,冰片、麝香各一分,一起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蜂蜜水調服。
涼膈散(又一方)
連翹、山梔、大黃、薄荷、黃芩各七分,甘草一錢八分,朴硝四分,竹葉十片。
怔忡
怔忡是心血不足的病症。人主宰的是心,心主宰的是血,心血耗竭,精神就無法守護,導致心中空虛,心神不安,總是搖動,無法安寧,沒有停止的時候,這就叫怔忡。有的因為陽氣虛弱(宜用人參、黃耆、白朮、炙甘草、茯神);有的因為陰血虧損(宜用人參、麥冬、當歸、地黃、龍眼肉);有的因為水飲停留在心下,水氣侵犯心臟,使心臟感到不安(宜用茯苓、茯神、白朮、半夏、橘紅);有的因為急於富貴、害怕貧賤,或者事情繁雜、用腦過度,甚至一思考就心悸,這些都應以養心血、調理心氣、清熱化痰為主(宜酌情使用清鎮湯),如果心火旺盛,還需要安神(宜用安神丸)。有的因為汗、吐、下之後,正氣虛弱(宜用人參、黃耆、白朮、白芍);有的因為營衛耗竭,脈搏出現結代,而心神不安(宜用養心湯);有的因為虛弱怔忡,導致臥床不安(宜用棗仁湯);有的因為思慮過多而怔忡,兼有失眠、小便渾濁(宜用養榮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