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蠱燃犀錄》~ 治蠱
治蠱
1. 治蠱
鐵圍叢談:金蠶毒始見於黔中及湖廣、閩粵等地,曾經見到福清縣有訴訟金蠶毒的人,縣官審理卻找不到蹤跡,或者有人獻計,拿兩隻刺蝟放進去,捕獲必然成功。因為金蠶畏懼刺蝟,刺蝟進入其家,則不敢動彈,即使藏匿在榻下、牆縫中,也一定會被抓出來,果然如此。
本草綱目:人中蠱毒,欲知蠱主姓名,取敗鼓皮焙焦為末,調服一錢酒引,尤妙。須臾病人自呼蠱主姓名,令取蠱去即愈。又白蘘荷葉密安病人臥席下,病者自呼蠱主姓名。凡用此勿令病者知,知之則不效。
按:敗鼓皮久服最妙,不但能呼蠱主姓名。韓文公說:敗鼓之皮,醫師之良也。夫兩軍對疊,一鼓作氣,而援桴者之精神注於鼓皮,皆合震動之義,故為歐蠱良藥。柳州種白蘘荷志云:庶氏有嘉草攻襘,事久泯。炎帝垂靈編言此殊足珍。本草云:葉似甘蔗,根似姜叮,以為菹。
南北皆有之,並能治瘟。余臆是俗名地瘤之類,未敢自信,遍訽無知者,錄之以俟博識。
峒谿纖志:有中蠱而臥病者,燒病人所臥之簀,則病者能自言下蠱為何人。範石湖集:蠱在上則服升麻以吐之,在腹則服鬱金以下之。或服升麻、鬱金,服之不吐則下。
按:此方治初病極效,藥必用至兩許,輕則無清。陳修園謂鬱金為藥中惡劣下品,庸醫每喜用之,不知鬱金實為治蠱要藥。謂人為庸,適自形其庸已。
驗方新編:初中蠱在膈上者,用蹄魂散吐之。白礬、建茶各一兩為細末,每服五錢,新汲水調下,頓服一時,久當吐出各色毒物,用火焚之,則反著放蠱之人死矣。
按:此說甚奇,然多有害人如害已之事。
東坡雄黃丸治蠱毒:雄黃、明礬各等分,端午臺研細,溶黃臘和丸,梧子大,每服七丸,默唸藥王菩薩七遍或云藥王萬福,白湯送下。
按:蠱為熱毒,不宜用熱藥,巴豆尤不可用,亦不宜輕用補藥。惟以散毒、殺蟲、安神、驅鬼為要。散毒如稿本、升麻、紫蘇、薄荷、菊花、白芷之類。殺蟲如雄黃、硃砂、白礬、鬱金、菖蒲、金銀花、預知子、訶子、雷丸之類。安神如黃精、百合、沙參、茯神、降香、犀角之類。
驅鬼加庚青蒿、山甲珠、鬼箭鬼曰之類。初中毒宜吐,如胡荽、大蒜、土常山、馬兜鈴之類。行旅倉卒,頭垢吐蠱尤捷。日久不愈,或誤服他藥以致變證岐出,則治藥非治蠱矣。或元氣不支,不得不加補藥,以扶正除邪,參、耆、歸、芍,勢在必須,則善後之事也。但此證最為纏綿難解。
前人云:蠱毒入心如油入面,終身擺脫不去。不治固多死傷,治
白話文:
【治蠱】
《鐵圍叢談》記載,金蠶毒最早在黔中、湖廣、閩粵等地出現。曾有一個福清縣的案例,有人控告他人使用金蠣毒,但縣官調查卻找不到任何證據。後來有人獻策,建議放兩隻刺蝟進去,便能成功抓到施毒者。因為金蠣害怕刺蝟,一旦刺蝟進入其家,金蠣便不敢動彈,就算藏在牀底或牆縫中,也會被刺蝟找到。結果這個方法真的奏效了。
《本草綱目》提到,若一個人中了蠱毒,想要知道下蠱者的姓名,可以取一些破舊的鼓皮,烤焦後磨成粉,再用一錢酒調和服用,特別有效。服用後,病人會自己喊出下蠱者的姓名,只要那人把蠱取走,病就會好。此外,將白蘘荷葉祕密放在病人的牀鋪下,病人也會喊出下蠱者的姓名。但使用這些方法時,千萬不能讓病人知道,否則效果就會消失。
長期服用破舊鼓皮,效果更佳,不僅能叫出下蠱者的姓名。韓文公曾說,破舊的鼓皮,是醫生的好幫手。在兩軍對戰時,士兵擊鼓振奮士氣,他們的精神都集中在鼓皮上,這與治療蠱毒的原理相合,所以破舊鼓皮是治療蠱毒的良藥。柳州種白蘘荷的記事中提到,庶氏有用白蘘荷攻蠱的記載,但隨著時間流逝,這些知識漸漸消失。炎帝的著作中提及,這種植物非常珍貴。《本草綱目》寫到,白蘘荷的葉子像甘蔗,根部像薑,可做為食品。
這種植物在南北方都有,且都能治療瘟疫。我猜測這可能是俗稱的地瘤一類的植物,但我不敢確定,四處詢問也沒有人知道,只好將它記錄下來,等待學識淵博的人來辨認。
《峒谿纖志》記載,如果有人中了蠱毒躺在牀上,將病人睡的蓆子燒掉,病人就能自己說出下蠱者是誰。《範石湖集》寫到,如果蠱毒在上半身,就服用升麻催吐;如果在腹部,就服用鬱金促進排泄。或者同時服用升麻和鬱金,如果沒有催吐效果,就改用促進排泄的方法。
這種方法對初期病患非常有效,但藥量一定要足夠,否則效果不佳。陳修園認為鬱金是品質低劣的藥材,庸醫經常喜歡使用,但實際上鬱金是治療蠱毒的重要藥材。稱人為庸醫,只會暴露出自己的平庸。
《驗方新編》中提到,如果蠱毒在橫膈膜上方,可用蹄魂散來催吐。將白礬和建茶各一兩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五錢,用新抽取的水調和,一次服用,過一段時間後,會吐出各種毒素,將這些毒素燒掉,下蠱的人就會死亡。
這種說法雖然奇特,但很多情況下,害人就是害己。
《東坡雄黃丸》用來治療蠱毒:將等量的雄黃和明礬研磨成細粉,混合黃臘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粒,默唸藥王菩薩七次,或者說「藥王萬福」,再用白開水送服。
蠱毒屬於熱毒,不適合用熱性藥物治療,巴豆更是絕對不能用,也不應該隨意使用補藥。治療蠱毒應以散毒、殺蟲、安神、驅鬼為主要目標。散毒的藥物如稿本、升麻、紫蘇、薄荷、菊花、白芷等。殺蟲的藥物如雄黃、硃砂、白礬、鬱金、菖蒲、金銀花、預知子、訶子、雷丸等。安神的藥物如黃精、百合、沙參、茯神、降香、犀角等。
驅鬼的藥物可加入庚青蒿、山甲珠、鬼箭、鬼臼等。剛中毒時應嘔吐,如胡荽、大蒜、土常山、馬兜鈴等。旅行途中突發狀況,用頭皮屑催吐蠱毒特別快。如果病情久久不愈,或是誤服其他藥物導致病情複雜,那治療方法就不再是治療蠱毒,而是治療其他病症。如果元氣衰弱,不得不使用補藥,以增強正氣,去除邪氣,人參、黃耆、當歸、白芍等藥物是必需的,這是後續的療程。但這種病症非常纏綿難解。
古人說,蠱毒一旦進入心臟,就像油進入麵團一樣,終生都無法擺脫。如果不治療,大多會致死,治療的話,也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