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蠱燃犀錄》~ 治蠱

回本書目錄

治蠱

1. 治蠱

鐵圍叢談:金蠶毒始見於黔中及湖廣、閩粵等地,曾經見到福清縣有訴訟金蠶毒的人,縣官審理卻找不到蹤跡,或者有人獻計,拿兩隻刺蝟放進去,捕獲必然成功。因為金蠶畏懼刺蝟,刺蝟進入其家,則不敢動彈,即使藏匿在榻下、牆縫中,也一定會被抓出來,果然如此。

本草綱目:人中蠱毒,欲知蠱主姓名,取敗鼓皮焙焦為末,調服一錢酒引,尤妙。須臾病人自呼蠱主姓名,令取蠱去即愈。又白蘘荷葉密安病人臥席下,病者自呼蠱主姓名。凡用此勿令病者知,知之則不效。

按:敗鼓皮久服最妙,不但能呼蠱主姓名。韓文公說:敗鼓之皮,醫師之良也。夫兩軍對疊,一鼓作氣,而援桴者之精神注於鼓皮,皆合震動之義,故為歐蠱良藥。柳州種白蘘荷志云:庶氏有嘉草攻襘,事久泯。炎帝垂靈編言此殊足珍。本草云:葉似甘蔗,根似姜叮,以為菹。

白話文:

以前,金蠶毒盛行於黔中、湖廣、閩粵等地。福清縣曾有金蠶毒的訴訟案件,官府卻找不到金蠶蹤跡。有人建議用兩隻刺蝟放到受害者家中,就能抓到金蠶。因為金蠶害怕刺蝟,刺蝟進入金蠶藏身之處,金蠶便會嚇得不敢動彈,即使躲在床下或牆縫中,也能被抓出來,果然奏效。

古人認為,中了蠱毒的人,想要知道下蠱者的姓名,可以用敗鼓皮焙成粉末,用酒送服,病者就會很快說出下蠱者的姓名。另外,將白蘘放置在病人的床下,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使用這些方法時,不要讓病人知道,否則就沒有效果。

敗鼓皮長期服用效果最佳,不僅能使病人說出下蠱者的姓名,還有其他妙用。韓愈曾說,敗鼓皮是醫生的良藥,因為兩軍交戰時,一鼓作氣,鼓手將精神都灌注在鼓皮上,震動之氣與驅邪的藥效相符。柳州當地也記載,古時有一種草藥名為「襘」,可以治蠱,炎帝也曾提到此草藥非常珍貴。白蘘的葉子像甘蔗,根像薑,可以拿來醃製成酸菜。

南北皆有之,並能治瘟。余臆是俗名地瘤之類,未敢自信,遍訽無知者,錄之以俟博識。

峒谿纖志:有中蠱而臥病者,燒病人所臥之簀,則病者能自言下蠱為何人。範石湖集:蠱在上則服升麻以吐之,在腹則服鬱金以下之。或服升麻、鬱金,服之不吐則下。

按:此方治初病極效,藥必用至兩許,輕則無清。陳修園謂鬱金為藥中惡劣下品,庸醫每喜用之,不知鬱金實為治蠱要藥。謂人為庸,適自形其庸已。

驗方新編:初中蠱在膈上者,用蹄魂散吐之。白礬、建茶各一兩為細末,每服五錢,新汲水調下,頓服一時,久當吐出各色毒物,用火焚之,則反著放蠱之人死矣。

白話文:

南北各地均有這種藥物,它們都能治療瘟疫。我猜想這類藥物可能是俗稱的地瘤類,但我不敢斷定,所以廣泛詢問那些不懂的人,並將他們的回答記錄下來,等待有識之士的評價。

《峒溪纖志》中提到:如果有人被蟲子咬傷後生病,燒掉他躺過的牀簾,那麼病人就能自己告訴你被什麼蟲子咬傷。範石湖集提到:如果蟲子在上部,就服用升麻以吐出蟲子;如果在腹部,則服用鬱金以排出蟲子。或者可以先服用升麻、鬱金,如果服用後沒有吐出蟲子,就應該服用鬱金。

按照:這個方子對於初期的病症非常有效,藥物必須使用到兩兩的量,如果用量輕了,效果就不會好。陳修園認為鬱金是藥材中的劣等品,一般醫生喜歡使用它,其實鬱金實際上是治療蟲子的關鍵藥物。認為醫生是庸醫,只是恰好展現了自己的無知。

《驗方新編》中提到:對於剛開始的蟲子在膈上的情況,可以使用蹄魂散來吐出蟲子。每種材料(白礬和建茶)各使用一兩,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新汲水調製,一次服下。這樣會吐出各種毒素,使用火燒掉這些東西,就能讓放蟲子的人死亡。

按:此說甚奇,然多有害人如害已之事。

東坡雄黃丸治蠱毒:雄黃、明礬各等分,端午臺研細,溶黃臘和丸,梧子大,每服七丸,默唸藥王菩薩七遍或云藥王萬福,白湯送下。

按:蠱為熱毒,不宜用熱藥,巴豆尤不可用,亦不宜輕用補藥。惟以散毒、殺蟲、安神、驅鬼為要。散毒如稿本、升麻、紫蘇、薄荷、菊花、白芷之類。殺蟲如雄黃、硃砂、白礬、鬱金、菖蒲、金銀花、預知子、訶子、雷丸之類。安神如黃精、百合、沙參、茯神、降香、犀角之類。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提到的是中醫治療蠱毒的方法。以下是其簡化版:

在治療蠱毒時,應避免使用過於燥熱的草藥,例如雄黃、巴豆等,也應該謹慎使用滋補品。最關鍵是通過清解毒素、消滅寄生蟲以及安定心神來進行治療。可以使用的草藥有稻穀皮、升麻、紫蘇、薄荷、菊花、白芷等等;能夠消滅寄生蟲的草藥則包括雄黃、硃砂、白礬、鬱金、菖蒲、金銀花、預知子、訶子、雷丸等等;而對於安定心神方面,可選用黃精、百合一類具有寧靜作用的草藥。

驅鬼加庚青蒿、山甲珠、鬼箭鬼曰之類。初中毒宜吐,如胡荽、大蒜、土常山、馬兜鈴之類。行旅倉卒,頭垢吐蠱尤捷。日久不愈,或誤服他藥以致變證岐出,則治藥非治蠱矣。或元氣不支,不得不加補藥,以扶正除邪,參、耆、歸、芍,勢在必須,則善後之事也。但此證最為纏綿難解。

前人云:蠱毒入心如油入面,終身擺脫不去。不治固多死傷,治

白話文:

驅邪要用青蒿、穿山甲珠、鬼箭等藥。剛中毒時要催吐,可以用芫荽、大蒜、土常山、馬兜鈴等。旅途匆匆,頭垢吐蠱最有效。如果時間久了還沒好,或者誤服其他藥導致病情變化,就要針對新的病症治療,而不是只治蠱了。如果病人元氣不足,就必須用人參、黃芪、當歸、芍藥等補藥來扶正祛邪,這是後續治療的必要措施。但這種病症最難纏,很難治癒。

前人說:蠱毒入心就像油入了面,永遠也去不掉。不治的話很多人會死,治好了也可能留下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