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簡要》~ 風溫
風溫
1. 風溫
道光年間錢友三三月間患風溫十餘日,始邀予。舌乾紅起縐,按之無液,與喉唇皆燥,難妨不寐,身灼熱無汗,咳痰不出,脈小數。予謂此屬上焦症,由過服消遵發散所致。用根生地兩許,元參、麥冬、玉竹、沙參、丹皮、桑葉、蔗汁七八劑而愈。同治甲子二月偏門謝患風溫十餘日,身熱,舌鮮紅,咳痰不出,嘔吐不得食,脈浮洪大,是邪在上焦。誤服小承氣與調胃承氣,正合傷寒論「不應下而下之,致成結胸」,用瀉心湯。
用生薑瀉心湯,先除其嘔,繼用黃苓、葳蕤等湯加減而愈。
倉橋孔小山先生乙丑冬季,年八十四,患風溫多日,身熱無汗,舌黑,口齒燥甚,大便水瀉,脈洪大,是其本色。蓋高年未有脈不洪大為六陽者也。閱所服是葶藶、蘇子等瀉肺,雜以消遵,致邪陷下焦,故不得汗。不得汗則身不得涼。今津液已涸,當救其陰。用黃芩湯,復以增液湯,瀉止,再以葳蕤湯,得汗身涼。
治一孩三歲,二月問辰刻,身熱嗜臥,呼喚不醒,至黃昏,惟聞喉間痰聲壅塞,水汁不入。予以馬勃一兩,以病起勃然,故用勃然而興之藥。碎為小塊,紗包鐵物壓煎,又以箸掉,以手揉,緣輕浮之物不易煎汁耳。煎數大碗,將孩抱起,仰天灌一瓢,聞喉中聲尤響。逾時,向地傾之,又灌又傾。二更後,喉忽開大叫,乃醒。天明,不出汗,身涼,竟不服藥。
又治世侄範定甫甫,周歲三月,患風溫越五十日,氣絕委諸地,尚溫。又抱子予診,脈小數,虎口紋紫細,直透三關,舌黑燥。其祖母開方,以逢藥食必吐絕食已一月。予問不食何以活?云見碗必欲飯水瀉水耳。因思藥之如茶水者,必不吐。於是以病久氣虛,用燕窩一兩,以代元參、麥冬。
羚角、竹葉,以代川連。黑櫓豆一兩,以代地黃。茯通草,以通小溲。皆無藥氣味者,恣飯之。三日,舌黑為黃,溲通瀉差。再三日,竟愈,食粥飯,至今抱子多多。
水滿營馮樸園姻兄,二月間,在諸暨幕中,身熱咳喘,病如伏寒。路間又感風雨,至家則諸盤絡制痛,失紅。脈弦數,舌黃薄。是肺衛心營皆感,然營較衛為重。當先治其紅。用根生地一兩,麥冬、銀花、羚角、山茶花、絲瓜絡、元參、赤芍、丹桑兩劑。紅正,再以涼解衛分風熱,身涼而愈。
乙丑十一月朱石翁,年七十三,身熱咳嗽,左脅大痛,脈弦,右尤弦且大。謂是為風溫夾肝症,怕失紅耳。次日果失紅。用葳蕤湯,減去麻黃、石膏,加羚角、丹桑、元參、麥。復以牡蠣、柴胡梢、龜甲、降香、蘇子、赤芍。又令以藕汁代茶水,調養即愈。
白話文:
[風溫]
道光年間,錢友三在三月間得了風溫病十多天,才請我去診治。他舌頭乾燥且紅,表面有皺紋,摸上去沒有濕潤的液體,他的喉嚨和嘴脣也都非常乾燥,使他無法好好睡覺。他的身體熱度很高但沒有出汗,咳嗽卻咳不出痰,脈搏跳動快速且頻率高。我認為這是上焦病症,是因為他過量服用消炎藥物和發汗藥物導致的。我使用了大約兩兩的生地,元參、麥冬、玉竹、沙參、丹皮、桑葉和蔗汁,連續服用了七八劑後,他的病情就痊癒了。
同治甲子二月,偏門的謝某也得了風溫病十多天,身體發熱,舌頭鮮紅,咳嗽卻咳不出痰,嘔吐到無法進食,脈搏浮動且洪大,這表明邪氣在上焦。他誤服了小承氣湯和調胃承氣湯,根據傷寒論的理論,這會導致結胸。我使用了瀉心湯,首先去除他的嘔吐,接著用黃芩、葳蕤等湯加減治療,最後病情得以痊癒。
倉橋孔小山先生在乙丑冬季,年紀已經八十四歲,得了風溫病多日,身體發熱卻沒有出汗,舌頭呈黑色,口腔和牙齒極度乾燥,大便呈水瀉狀,脈搏洪大,這是他身體原本的特徵。高齡的人,脈搏不會不洪大的,這是六陽的特徵。他之前服用的是葶藶、蘇子等藥物來瀉肺,同時還混用了消炎藥物,導致邪氣陷入下焦,所以無法出汗。不出汗,身體自然不會感到涼爽。現在他體內的津液已經枯竭,我們應該補充他的陰液。我使用了黃芩湯,接著用增液湯,水瀉停止後,再使用葳蕤湯,他終於出汗,身體也感到涼爽。
治療一個三歲的孩子,他在二月的一個早晨,身體發熱,喜愛躺著,無論如何都叫不醒,到了傍晚,只聽到他喉嚨裡的痰聲,任何液體都無法進入。我使用了一兩的馬勃,因為他的病情爆發得突然,所以我選擇了這種能迅速起效的藥物。我把藥材切成小塊,用紗布包好,放在鐵器下煎煮,並用筷子攪拌,用手揉搓,因為輕質的藥材不容易煎出汁液。我煎煮了幾大碗藥汁,然後把孩子抱起來,仰面向天灌下一瓢,聽見他喉嚨裡的聲音更加響亮。一段時間後,我讓他趴在地面上,然後再次灌藥,反覆多次。到了深夜,他忽然大叫,醒過來了。到了第二天早晨,他雖然沒有出汗,但身體已經冷卻,之後就不再需要服用藥物。
另外,我治療了世侄範定甫甫,他已經一歲零三個月,得了風溫病超過五十天,氣息微弱,被遺棄在地上,但身體仍然溫暖。他的家人再次把他抱來讓我診斷,脈搏小而快,虎口紋理紫紅且細長,一直延伸到三關,舌頭黑色且乾燥。他的祖母開了藥方,因為他每次吃藥都會嘔吐,已經一個月沒有正常進食。我問他們,如果不吃東西,他是怎麼活下來的?他們回答說,只要看到碗,他就會想要喝水,所以他們就給他喝一些稀釋的水。我想到了一種像茶水一樣的藥物,他肯定不會嘔吐。因為他長期生病,氣血虛弱,我使用了一兩的燕窩,作為元參和麥冬的替代品。
我使用了羚角和竹葉,作為黃連的替代品。我使用了一兩的黑櫓豆,作為地黃的替代品。我使用了茯苓和通草,以促進小便排泄。這些藥物都沒有刺激性的味道,可以讓孩子隨意食用。三天後,他的舌頭從黑色轉為黃色,小便排泄情況改善,病情有所緩解。再過三天,他竟然完全康復,開始吃粥和飯,直到現在,他的健康狀況都很好。
水滿營的馮樸園是我的姻兄,他在二月間在諸暨的官府中工作,身體發熱,呼吸急促,病情類似於伏寒。在回家的路上,他又感染了風雨,回到家後,他全身疼痛,出現了失紅的情況。他的脈搏緊張且快速,尤其是右手的脈搏更為強烈。這表明他的肺部、心臟和營血都受到了影響,但營血受到的影響更為嚴重。我們應該先治療他的失紅問題。我使用了一兩的生地,以及麥冬、銀花、羚角、山茶花、絲瓜絡、元參、赤芍、丹桑等藥物,製作了兩劑藥物。他的失紅問題得到了控制,然後我們再使用涼解藥物,治療衛分風熱,最終他的身體冷卻,病情得到痊癒。
乙丑十一月,朱石翁已經七十三歲,他身體發熱,咳嗽不止,左側肋骨劇痛,脈搏緊張,尤其是右手的脈搏更為強烈。我認為這是風溫夾雜肝病的症狀,我擔心他會失紅。第二天,他果然出現了失紅的情況。我使用了葳蕤湯,去除了麻黃和石膏,加入羚角、丹桑、元參、麥冬等藥物。我又讓他用藕汁代替茶水,調養身體,最後他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