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原著,華岫雲編

《種福堂公選良方》~ 卷一·溫熱論·續醫案 (6)

回本書目錄

卷一·溫熱論·續醫案 (6)

1. 續醫案

(四六)述去冬因惱怒時食厚味,遂致不飢,噯氣脘痹,食物不下。視舌上布苔如粉,不渴飲,大便通調。議從太陰脾陽,為寒痰濁氣凝遏,辛溫定法。

厚朴,草果仁,薑汁,蓽茇,生益智仁,廣皮白

前因陽結濁聚,舌苔白厚,不渴飲,用芳香辛溫得效。近日食物不慎,水穀氣凝,清陽再窒為嘔,舌苔猶未淨,便下白膩如凍,腑陽亦衰。

公丁香柄,蓽茇,茯苓,生益智仁,厚朴,生乾薑

(二六)疾走作勞,身前脅腹閃氣上下串痛。交正月,寒戰氣衝,呼吸皆阻,腹脹,臍上橫梗,有形作痛,自痢已兩月。思勞必傷陽,春令病加,是木旺侮土,中陽困憊,濁氣充塞,正氣全傷,大肉盡削。述食入逾時,必加嘔噫,後天生化之源大困,議急理中土之陽。

人參,茯苓,公丁香柄,川椒,烏梅肉,炒黃乾薑

(四二)中年脈垂入尺澤,按之緩濡,腰椎痠痛,形體即欲傴僂,旬余大便必下血,此少壯不慎,腎真先奪,督脈不司固束,議用青囊斑龍丸。

(七一)老年逆氣右升,脘阻妨食,涎沫上湧,此屬反胃。夫陽氣結閉,為無形之傷,前藥小效,未幾反復,以老人生陽不至耳。

人參,生淡乾薑,炒黑附子,豬膽汁

(十七)兀坐目注針黹,少陽氣火上升,陽明氣血因熱怫逆,遂有結癭瘰癧之累。前醫不明解鬱兩和肝胃之治,致病日加增。今每日寒熱,心躁若裂,經水較前已少,須慮熱熾血乾;且納穀大減,難投重劑清寒。

生鱉甲,牡丹皮,川貝母,香附,穀芽,夏枯草花

(二七)食入即飢,心空易驚,經水或歇或至,病起產後,逾年不復,自述多食生冷。據理肝陰久損,不宜驟用溫補。

人參,茯神,炙草,黃精,龍骨,金箔

腹痛,氣上下行動即緩,從腑陽治。

人參,生穀芽,茯苓,煨姜,新會皮,砂仁殼

(三八)哮喘久發,小溲頻利,此腎虛氣不收納,痰飲從氣而上。初病本屬外邪,然數年混處,邪附臟腑之外廓,散逐焉得中病。宿哮不發時,用腎氣丸三錢;喘哮坐不得臥,議用開太陽之裡。

小青龍湯去麻辛

(三五)病是勞傷陽氣,陽衰不主流行,清濁升降不得自如,是為虛痞之結。內經謂勞者溫之,此溫字乃溫養之稱,若吳萸大熱開泄,乃是攻克,與勞傷原氣相反。

苓桂朮甘湯

(二一)痰血頻發七八次,形寒妨食,無治痰嗽之理,急扶後天生氣,望其知味進谷。

戊己湯

(十八)沖年陰精走泄,陽無依倚,血隨氣升,色紫成塊,此血出於肝絡,法當鎮補。

人參,炒黑棗仁,炒白芍,炙草,青花龍骨,金箔

(二一)述四月患蛾喉痹,必系溫熱犯上,溫不盡解,留邪化熱,肺津劫爍,喉燥癢嗆,防有氣損熱熾失血之累,甘寒潤劑,不致傷胃。

白話文:

[續醫案]

曹(四六):去年冬天因為生氣時吃了油膩的食物,導致不想吃東西,打嗝、胃脘部脹痛,食物吃不下。舌苔像粉末一樣,不渴,大便通暢。考慮是脾陽不足,寒痰濁氣阻滯,用辛溫的方法治療。處方:厚朴、草果仁、薑汁、蓽茇、生益智仁、廣皮白。

曹(又):之前因為陽氣結聚,濁氣堆積,舌苔白厚,不渴,用芳香辛溫的藥物有效。最近飲食不當,水穀氣機凝滯,清陽之氣再次受阻而嘔吐,舌苔還沒完全乾淨,大便白色粘膩像凍狀,腑臟陽氣也衰弱了。處方:公丁香柄、蓽茇、茯苓、生益智仁、厚朴、生乾薑。

胡(二六):劇烈運動勞累,胸脅腹部閃痛,疼痛上下竄。正月交接時,寒戰、氣衝,呼吸都受阻,腹部脹滿,肚臍上方橫向梗塞疼痛,已經腹瀉兩個月了。認為勞累必然傷損陽氣,春天病情加重,這是木氣旺盛侮逆脾土,中焦陽氣衰弱,濁氣充塞,正氣完全受損,身體消瘦。說食物進入體內時間過長,就會嘔吐呃逆,後天臟腑的生化功能大大受損,應該緊急調理中焦的陽氣。處方:人參、茯苓、公丁香柄、川椒、烏梅肉、炒黃乾薑。

潘(四二):中年人,脈象沉弱入尺澤,按之柔軟濡弱,腰椎酸痛,身體將要彎僂,十多天來大便必然出血,這是年輕時不注意保養,腎精先被耗損,督脈不能約束固攝,應該用青囊斑龍丸。

高(七一):老年人逆氣上逆,右邊上升,胃脘部阻塞影響進食,唾液湧出,這是反胃。因為陽氣閉阻,屬於無形的損傷,之前的藥物療效不大,不久又復發,這是因為老年人生成陽氣不足。處方:人參、生淡乾薑、炒黑附子、豬膽汁。

沈(十七):長時間坐著眼睛盯著針線活,少陽氣火上升,陽明經氣血因為熱而逆亂,於是患了結核腫塊。之前的醫生不明白疏通鬱氣、調和肝胃的治療方法,導致病情日益加重。現在每天寒熱交替,心裡煩躁得像要裂開一樣,月經比以前少了,必須考慮到熱盛血燥;而且食慾大大減少,不能使用寒涼的重劑。處方:生鱉甲、牡丹皮、川貝母、香附、穀芽、夏枯草花。

楊(二七):吃了東西就餓,心裡空虛容易驚慌,月經時有時無,病起於產後,一年多沒有恢復,自己說吃了很多生冷的東西。根據情況判斷是肝陰長期受損,不適合突然使用溫補藥物。處方:人參、茯神、炙甘草、黃精、龍骨、金箔。

顧:腹痛,氣機上下運行緩慢,從腑臟陽氣方面治療。處方:人參、生穀芽、茯苓、煨薑、新會皮、砂仁殼。

李(三八):哮喘久病,小便頻數,這是腎虛氣不足以收納,痰飲隨著氣機上逆。最初的病是外邪,但是幾年下來,邪氣附著在臟腑的外圍,散邪的方法很難治癒。哮喘不發作時,服用腎氣丸三錢;哮喘發作時坐臥不安,應該服用開通太陽經裡面的藥物。處方:小青龍湯去麻黃。

唐(三五):病情是勞傷陽氣,陽氣衰弱不能主持氣血的運行,清濁之氣升降失常,這是虛痞的症狀。內經說勞累的人要溫養,這個“溫”字是溫養的意思,如果用吳茱萸這種大熱的藥物開洩,是攻克的意思,與勞傷元氣的本意相反。處方:苓桂朮甘湯。

賈(二一):痰血頻頻發作七八次,形寒怕冷,影響進食,沒有治療痰嗽的方法,要緊急扶助後天之氣,希望他能夠有食慾。處方:戊己湯。

錢(十八):年輕時陰精耗損,陽氣沒有依靠,血隨著氣機上升,顏色紫黑成塊,這是血從肝絡而出,應該鎮靜補益。處方:人參、炒黑棗仁、炒白芍、炙甘草、青黛龍骨、金箔。

姚(二一):說四月份患了咽喉腫痛,一定是溫熱之邪犯上,溫邪沒有完全解除,邪氣化熱,肺津被燒灼,喉嚨乾燥、癢、嗆,要預防氣陰兩虛、熱盛失血,應該用甘寒潤燥的藥物,不要傷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