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醫方論》~ 卷一 (4)
卷一 (4)
1. 保元湯
治氣虛血弱之總方也。小兒驚痘家虛者最宜。
黃耆(三錢),人參(二錢),甘草(一錢),肉桂(春夏二三分,秋冬六七分)
上四味,水煎服。
柯韻伯曰:保元者,保守其元氣之謂也。氣一而已,主腎,為先天真元之氣;主胃,為後天水穀之氣者。此指發生而言也。又水穀之精氣,行於經隧為營氣;水穀之悍氣,行於脈外為衛氣;大氣之積於胸中而司呼吸者為宗氣。是分後天運用之元氣而為三也。又外應皮毛,協營衛,而主一身之表者,為太陽膀胱之氣;內通五臟,司治節,而主一身之裡者,為太陰肺經之氣;通行內外,應腠理,而主一身之半表半裡者,為少陽三焦之氣。是分先天運行之元氣而為三也。
(條分諸氣,足開後學之蒙。)此方用黃耆護表,人參固里,甘草和中,三氣治而元氣足矣。昔李東垣以此三味,能瀉火、補金、培土,為除煩熱之聖藥;鎮小兒驚,效如桴鼓。魏桂岩得之,以治痘家陽虛頂陷,血虛漿清,皮薄發癢,難灌難斂者,始終用之。以為血脫須補氣,陽生則陰長,有起死回生之功,故名之為保元也。
又少佐肉桂,分四時之氣而增損之,謂桂能治血,以推動其毒,扶陽益氣,以充達周身。血在內,引之出表,則氣從內托;血外散,引之歸根,則氣從外護。參、耆非桂引道,不能獨樹其功;桂不得甘草和平氣血,亦不能緒其條理。要非寡聞淺見者,能窺其萬一也。四君中不用白朮,避其燥;不用茯苓,恐其滲也。
用桂而不用四物者,芎之辛散,歸之濕潤,芍之酸寒,地黃之泥滯故耳。如宜燥則加苓、術,宜潤加歸,宜收加芍,當散加芎。又表實去耆,裡實去參,中滿忌甘,內熱除桂,斯又當理會矣。(推明加減,其法燦然。)
又云:人知火能剋金,而不知氣能勝火;人知金能生水,而不知氣即是水。此義惟東垣知之,故曰參、耆、甘草,除煩熱之聖藥。要知氣旺則火邪自退。丹溪雲氣有餘便是火,不知氣上騰便是水。(妙理獨發。)
白話文:
保元湯
保元湯是治療氣虛血弱的總方,尤其適合因驚嚇或出痘而體虛的小孩。
藥方組成:黃耆三錢,人參二錢,甘草一錢,肉桂(春夏二三分,秋冬六七分)。
用法:將以上四味藥材水煎服。
柯韻伯說:保元,就是保護元氣的意思。元氣只有一種,它主宰腎臟,是先天之本的真元之氣;同時也主宰胃臟,是後天水穀精華轉化的氣。這是從氣的產生角度來說的。此外,水穀的精華之氣運行於經絡中稱為營氣;水穀的較為強盛之氣運行於脈外稱為衛氣;大氣積聚於胸中,主司呼吸的稱為宗氣。這是將後天運用的元氣分為三種。還有,外在應於皮膚毛髮,協同營衛之氣,主宰一身外表的,稱為太陽膀胱之氣;內在通達五臟,主司調節,主宰一身內裡的,稱為太陰肺經之氣;通行內外,應於肌膚腠理,主宰一身半表半裡的,稱為少陽三焦之氣。這是將先天運行的元氣分為三種。
(將元氣條理分明,足以解除後學的疑惑。)這個方子用黃耆保護體表,人參固護內臟,甘草調和脾胃,三種藥氣一起作用,就能補足元氣。從前李東垣用這三味藥,就能瀉火、補金、培土,是治療煩熱的良藥;治療小兒受驚,效果如同桴鼓之應。魏桂岩得到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出痘的人陽虛、頭頂下陷、血虛、痘漿稀薄、皮膚薄弱發癢、難以結痂的症狀,始終使用這個方子。他認為,血虛必須補氣,陽氣旺盛則陰氣也會增長,這個方子有起死回生的功效,所以稱為保元湯。
再少加一點肉桂,根據四季之氣的變化增減用量。因為肉桂能行血,可以推動毒邪,扶助陽氣,增強氣血,使之充盈周身。血在體內,肉桂引導它向體表運行,則氣從體內托動;血外散,肉桂引導它歸於根本,則氣從體外保護。人參、黃耆沒有肉桂引導,就不能單獨發揮其功效;肉桂沒有甘草來調和氣血,也不能發揮其功效。除非是知識淺薄的人,才能理解其萬一。四君子湯中不用白朮,是為了避免其燥性;不用茯苓,是擔心其利尿滲濕。
用肉桂而不使用四物湯(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是因為川芎辛散,當歸濕潤,白芍酸寒,熟地黃粘膩滯澀。如果需要燥濕則加茯苓、白朮,需要滋潤則加當歸,需要收斂則加白芍,需要行氣則加川芎。此外,如果體表實證就減去黃耆,內臟實證就減去人參,脾胃滿滯就減去甘草,內熱就減去肉桂,這些都需要根據情況判斷。(說明加減法的法則,其方法清晰明瞭。)
又說:人們知道火能克金,卻不知道氣能勝火;人們知道金能生水,卻不知道氣就是水。只有李東垣懂得這個道理,所以說人參、黃耆、甘草是治療煩熱的良藥。要知道,氣旺盛,火邪自然退去。朱丹溪說氣盛就是火,不知道氣上騰就是水。(獨特的妙理。)
2. 四君子湯
治面色痿白,言語輕微,四肢無力,脈來虛弱者。若內熱,或飲食難化作酸,乃屬虛火,須加炮姜。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各二錢)
水煎,加薑、棗。
加陳皮,為五味異功散。加陳皮、半夏,為六君子湯。
張路玉曰:氣虛者補之以甘,參、朮、苓、草,甘溫益胃,有健運之功,具沖和之德,故為君子。若合之二陳,則補中微有消導之意。蓋人之一身,以胃氣為本。胃氣旺,則五臟受蔭;胃氣傷,則百病叢生。故凡病久不愈,諸藥不效者,惟有益胃、補腎兩途。故用四君子隨症加減,無論寒熱補瀉,先培中土,使藥氣四達,則周身之機運流通,水穀之精微敷布,何患其藥之不效哉!是知四君、六君為司命之本也。更加砂仁、木香,名香砂六君子。
白話文:
四君子湯
治療面色蒼白萎黃,說話聲音輕微,四肢無力,脈搏虛弱的人。如果伴隨內熱,或者飲食難以消化而變酸,這是虛火,需要加入炮薑。
藥方: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各兩錢)
用法:水煎服,加入生薑、大棗。
加陳皮,則成為五味異功散;加陳皮、半夏,則成為六君子湯。
張路玉說:氣虛的人要以甘味補益,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甘溫平和,能益胃健運,具有調和脾胃的功效,所以稱為「君子」。如果再加入二陳湯的藥物,則在補益中樞的同時,略帶消導的作用。因為人體是以胃氣為根本,胃氣旺盛,則五臟都能得到滋養;胃氣受損,則百病叢生。所以,凡是久病不愈、服用其他藥物無效的,都只有益胃和補腎兩個途徑。因此,使用四君子湯,根據病情加減藥物,無論寒熱虛實,都要先培補中焦脾胃,使藥力通行全身,則周身氣血運行通暢,營養物質才能充分吸收利用,藥物自然就能發揮效力。可見,四君子湯、六君子湯是治療疾病的根本。如果再加入砂仁、木香,則稱為香砂六君子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