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醫方論》~ 卷三 (15)
卷三 (15)
1. 乾薑附子、茯苓四逆二方
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白話文:
第二天,汗水又流出來了,白天煩躁得睡不著,晚上就能安靜下來,不嘔吐,也不口渴,沒有表症,脈搏沉微,身體沒那麼熱,可以用乾薑附子湯治療。
乾薑(一兩),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生用)
白話文:
乾薑(一兩),附子(一顆,去皮切成八片,生用)
上二味,以水三升,頓服。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白話文:
使用兩種藥材,加三升水煮沸後,一次服下。
如果發汗或通便後,病症仍未緩解,且感到煩躁不安,應使用茯苓四逆湯。
茯苓(六兩)人參(一兩),甘草(二兩,炙),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去皮,生用)上五味,以水五升,煮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白話文:
茯苓(360公克)人參(60公克),甘草(120公克,炙過的),乾薑(90公克),附子(一枚,去皮,生用)以上五種藥材,以水五升煮成三升的藥汁,溫服七杯,每天服三次。
柯韻伯曰:二條皆太陽壞病,轉屬少陰者也。凡太陽病而妄汗、妄下者,其變證或仍在太陽,或轉屬陽明,或轉系少陽,或系在太陰。若汗後復下,或下後復汗,誤而又誤,則轉屬少陰矣。少陰為太陽之裡,是太陽之根蒂也。太陽以陽為主,若治不如法,陽盛則屬陽明,陽衰則屬少陽,陽虛則屬太陰,此陽亡故轉屬少陰耳!(直抉所以然,誰能道一字?)脈在少陰則沉微,邪入少陰則煩躁。煩躁雖六經俱有,而多見於太陽、少陰者,太陽為真陰之標,少陰為真陽之本也。
白話文:
柯韻伯說:這二種情況都是太陽經的壞病,轉屬於少陰經的。凡是太陽經的病,出現妄汗、妄下的情況,其變證有的依然在太陽經,有的轉屬於陽明經,有的轉屬於少陽經,有的轉屬於太陰經。如果出現汗後又下,或者下後又汗,誤上加誤,就會轉屬於少陰經了。少陰經是太陽經的裡,是太陽經的根本。太陽經以陽氣為主,如果治療不當,陽氣旺盛就轉屬於陽明經,陽氣衰弱就轉屬於少陽經,陽氣虛弱就轉屬於太陰經,這就是陽氣消亡所以轉屬於少陰經的原因!(這種直接透徹的道理,又有誰能說得出一字半句呢?)脈絡在少陰經,則脈搏沉細微弱;邪氣侵入少陰經,則出現煩躁。煩躁雖然六經都會有,但多見於太陽經和少陰經,太陽經是人體真陰的標誌,少陰經是人體真陽的根源。
未經汗、下而煩躁,屬太陽,是煩為陽盛,躁為陰虛矣;汗下後而煩躁,屬少陽,是煩為陽虛,躁為陰極矣。陰陽不相附,故煩躁,而煩躁之中,又當以汗下之先後,表證之解不解,為之詳辨,則陰陽之差多差少,不致混淆,而用方命劑,無纖毫之失也。
白話文:
如果在沒有出汗、瀉下的情況下出現煩躁,屬於太陽病,煩躁是陽盛,躁動是陰虛;如果在出汗、瀉下之後出現煩躁,屬於少陽病,煩躁是陽虛,躁動是陰極。陰陽不能互相調和,所以出現煩躁,而在煩躁當中,又應該以出汗、瀉下的先後,表證是否解除,來詳加辨別,那麼陰陽的差異多寡就能夠被區分清楚,而不會混淆,在用藥和方劑上就不會出現絲毫的差錯。
夫先汗後下,於法為順,而表仍不解,是妄下亡陰,陰陽俱虛而煩躁也,制茯苓四逆固陰以收陽;先下後汗,於治為逆,而表證反解,內不嘔渴,似乎陰陽自和,而實妄汗亡陽,所以虛陽擾於陽分,晝則煩躁不得安,陽虛不得入於陰,故脈沉微而夜靜,是真陽將脫而煩躁也,用乾薑、附子固陽以配陰。(方議妙極!)同一煩躁,所用之方不同如此。
白話文:
首先出汗然後發熱,在治療方法上是順序的,但表症仍然沒有緩解,這是因為錯誤地發熱而導致陰虛,陰陽兩虛而煩躁,應當使用茯苓四逆湯來固護陰液以收斂陽氣;首先發熱然後出汗,在治療方法上是逆序的,但表症反而緩解了,內部沒有嘔吐口渴,似乎陰陽自和,但實際上是錯誤地出汗導致陽虛,因此虛陽擾動於陽分,白天煩躁不安,陽虛不能進入陰分,所以脈搏沉細微弱,夜裡安靜,這是真陽將要脫離而煩躁,應當使用乾薑、附子來固護陽氣以配合陰分。(這個方子的構思妙到極處!)同樣的煩躁,所使用的方劑卻如此不同。
薑、附者,陽中陽也,生用則力更銳,不加甘草,則勢更猛矣。是方比四逆為峻,回陽當急也。茯苓感太和之氣化,不假根苗而成,能補先天無形之氣,安虛陽外脫之煩,故以為君;人參能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通血脈於細微欲絕之際,故以為佐。是方以人參佐茯苓,補下焦之元氣;以乾薑配生附,回下焦之元陽;調以炙草之甘,比四逆為緩,固里宜緩也。一去甘草,一加參、苓,而緩急自別,用方之神乎!(急緩二議,開後學心胸。
白話文:
生薑、附子是陽中之陽,生用它們的藥力更加銳利,如果不加入甘草,藥力就更加猛烈。這個方劑比四逆湯更加峻烈,回陽救逆必須急迫。茯苓感應太和之氣而化生,不假根苗而成,能夠補充先天無形之氣,安撫虛陽外脫的煩躁不安,所以作為君藥;人參能夠使元氣迴歸到無何有之處,疏通血脈於細微欲絕之際,所以作為佐藥。這個方劑用人參佐茯苓,補益下焦的元氣;用乾薑配生附子,回陽救逆下焦的元陽;調和以炙甘草的甘味,比四逆湯緩和,固護裡氣宜於緩和。一去甘草,一加人參、茯苓,而緩急自別,用藥的奧妙就在這裡!(緩急二議,開後學心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