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醫方論》~ 卷三 (14)
卷三 (14)
1. 桂枝加芍藥加大黃二湯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
即桂枝湯倍芍藥三兩;大實痛者,即原方加大黃二兩。煎法如前。
柯韻伯曰:腹滿為太陰、陽明俱有之證,然位同而職異。太陰主出,太陰病則腐穢之出不利,故滿而時痛;陽明主內,陽明病則腐穢燥而不行,故大實而痛。大實痛,是陽明病,不是太陰病。(二條向來濛濛,得韻伯此論,如白日麗空矣。)仲景因表症未解,陽邪已陷入於太陰,故倍芍藥以益脾而除滿痛,此用陰和陽法也。
若表邪未解,而陽邪陷入於陽明,則加大黃以潤胃,而除其大實痛,此雙解表裡法也。凡妄下必傷胃氣,胃氣虛則陽邪襲陰,故轉屬太陰;胃液涸則兩陽相搏,故轉屬陽明。屬太陰則腹滿時痛而不實,陰道虛也;屬陽明則腹大實而痛,陽道實也。(陽明、太陰之辯井然。)滿而時痛,是下利之兆,大實而痛,是燥屎之徵,故加芍藥小變建中之劑,加大黃微示調胃之方。
白話文:
這方劑用於治療本來的太陽病,卻被錯誤地使用下瀉的方法治療,導致腹部脹滿且時常疼痛的病人。如果只是腹部脹滿且時常疼痛,屬於太陰病證,則使用桂枝加芍藥湯;如果疼痛劇烈且腹部脹滿堅硬,則屬於陽明病證,使用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加芍藥湯的組成藥物為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其中芍藥的用量加倍為三兩。如果疼痛劇烈且腹部脹滿堅硬,則在原方的基礎上再加入二兩大黃。煎煮方法與桂枝湯相同。
柯韻伯說:腹部脹滿是太陰和陽明兩經都可能出現的症狀,但它們的病位相同而作用不同。太陰經主司氣機的排出,太陰病則體內腐敗之物排出不利,所以腹部脹滿且時常疼痛;陽明經主司氣機的內守,陽明病則體內腐敗之物乾燥而不能排出,所以腹部脹滿堅硬且疼痛劇烈。疼痛劇烈且腹部脹滿堅硬是大實痛,是陽明病的表現,不是太陰病。以前這兩條病證的區分很模糊,有了柯韻伯的論述後,就豁然開朗了。張仲景之所以倍加芍藥,是因為表症未解,陽邪已經侵入太陰經,所以加倍芍藥來益脾胃,以消除脹滿疼痛,這是用陰柔之法來調和陽邪的方法。
如果表邪未解,陽邪侵入陽明經,則加大黃來潤滑腸胃,以消除疼痛劇烈的脹滿,這是同時治療表裡兩經的方法。凡是錯誤使用下瀉方法,都會損傷胃氣,胃氣虛弱則陽邪會侵犯陰經,所以轉變為太陰病;胃液不足則陰陽兩經的邪氣互相搏鬥,所以轉變為陽明病。屬於太陰病則腹部脹滿且時常疼痛而不堅硬,是陰經虛弱;屬於陽明病則腹部脹滿堅硬且疼痛劇烈,是陽明經實證。(陽明、太陰的區分非常清晰。)脹滿且時常疼痛是將要下瀉的徵兆,疼痛劇烈且腹部脹滿堅硬是燥屎的徵象,所以加芍藥是稍微調整脾胃的藥物,加大黃是稍微調整腸胃的藥物。
2. 麻黃附子細辛湯
治少陰病始得之,發熱,脈沉,無里證者。
麻黃(一兩),附子(一枚,炮),細辛(二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沫,納藥,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熱微者,以甘草易細辛,微發汗。
柯韻伯曰:少陰主裡,應無表證。病發於陰,應有內熱。今始受寒邪,即便發熱,而里無熱,似乎太陽,而屬之少陰者,以頭不痛而但欲寐也。蓋少陰為太陽之雌,大言陰與陽,小言夫與婦,兩相須也。(論之明斷,較若觀火。)太陽陽虛,則不能主外,內傷真陰之氣,便露出少陰之底板;少陰陰虛,則不能主內,外傷太陽之氣,便假借太陽之面目。此陰陽表裡雌雄相輸應之機耳!陰陽疑似之際,症難辨而脈可憑。
《內經》曰: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故身雖熱而脈則沉也。所以太陽病而脈反沉,便用四逆以急救其里,此少陰病而表反熱,便於表劑中加附子,以豫固其里。何以故?腎家坎象,二陰不藏,則一陽無蔽,陰邪始得以內侵,孤陽因之以外越耳!
(且開且固,本方妙義如此。)夫發熱、無汗,太陽之表不得不開;沉為在裡,少陰之樞又不得不固。設用麻黃開腠理,細辛散浮熱,而無附子以固元陽,則少陰之津液越出,太陽之微陽外亡,去生便遠。惟附子與麻黃並用,則寒邪散而陽不亡,精自藏而陰不傷。此里病及表,脈沉而當發汗者,與病在表,脈浮而發汗者逕庭也。
若表微熱,則受寒亦輕,故以甘草易細辛,而微發其汗。甘以緩之,與辛以散之者,又少間矣。
白話文:
麻黃附子細辛湯
此方用於治療少陰病初期,症狀為發熱、脈象沉弱,且無里熱證候者。
藥物組成:麻黃一兩、附子一枚(炮製)、細辛二兩。
用法:將三味藥材用水一斗煎煮,先煮麻黃,至水量減少二升後,去掉藥渣上的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煎煮至三升,過濾去渣。溫服一升,每日三次。
若發熱症狀輕微,可用甘草代替細辛,以達到微微發汗的效果。
柯韻伯解說:少陰經主內,本不該出現表證。疾病發於少陰,應當有內熱。但此病剛受寒邪就發熱,而無里熱,看似太陽病,卻歸屬少陰,是因為病人頭痛不嚴重,只想睡覺。少陰是太陽經的陰性部分,陰陽互為表裡,如同夫妻一般,互相依存。太陽陽氣虛弱,則無法主司外邪,內傷真陰之氣,便露出少陰的底層;少陰陰虛,則無法主司內臟,外受太陽經的邪氣侵犯,就借用太陽經的症狀表現出來。這是陰陽表裡雌雄互相影響的機理。陰陽症狀相似時,難以辨別,但可憑脈象判斷。
《內經》記載:違逆冬季氣候,則少陰經不能收藏元氣,腎氣獨自下沉,所以身體雖然發熱,脈象卻沉弱。因此,太陽病而脈象反沉,就用四逆湯急救其裡;少陰病而表證反熱,就在表證藥方中加入附子,預防護住裡面的元陽。這是因為腎經屬坎卦,陰氣不藏,陽氣就沒有屏障,陰邪得以內侵,陽氣因此外泄。
本方兼具開表和固裡的作用。發熱無汗,太陽經的表證必須疏通;脈象沉弱,少陰經的元氣必須固護。如果單用麻黃疏通腠理,細辛散發浮熱,而不用附子固護元陽,則少陰經的津液會外泄,太陽經的陽氣會外散,疾病難以痊癒。只有附子與麻黃同用,才能散寒邪而不傷陽氣,使精氣收藏而不傷陰。這種裡證兼表證,脈象沉弱卻需要發汗的疾病,與表證疾病脈象浮弱而需發汗的疾病,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表證只是輕微發熱,則受寒也較輕,因此可用甘草代替細辛,以微微發汗。甘草緩和藥性,細辛辛散藥性,兩者作用有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