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醫方論》~ 卷三 (10)
卷三 (10)
1. 豬苓湯
治陽明病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
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納阿膠溶,溫服七合,日三服。
趙羽皇曰:仲景制豬苓湯,以行陽明、少陰二經水熱,然其旨全以益陰,不專利水。(二語便得正旨。)蓋傷寒在表,最忌亡陽,而裡虛又患亡陰。亡陰者,亡腎中之陰,與胃家之津液也。故陰虛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輕動,即小水亦忌下通。
倘陰虛過於滲利,津液不致耗竭乎?方中阿膠養陰,生新去瘀,於腎中利水,即於腎中養陰;滑石甘滑而寒,於胃中去熱,亦於胃家養陰;佐以二苓之淡滲者行之,既疏濁熱,而不留其瘀壅,亦潤真陰,而不苦其枯燥,源清而流有不清者乎?顧太陽利水用五苓者,以太陽職司寒水,故急加桂以溫之,是暖腎以行水之也;陽明、少陰之用豬苓,以二經兩關津液,特用阿膠、滑石以潤之,是滋養無形,以行有形也。(妙義環生。
)利水雖同,寒溫迥別,惟明者知之。
白話文:
豬苓湯
治療陽明經病症,脈象浮弱,發熱,口渴想喝水;或少陰經病症,腹瀉六七天,咳嗽並伴有口渴嘔吐,心煩意亂睡不著覺的情況。
藥方: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各一兩。
用法:以上五味藥材,用水四升,先將前四味藥煮沸,煎取二升,過濾掉藥渣,再加入阿膠使其溶解,溫服七合,一天服用三次。
趙羽皇評論:張仲景所創制的豬苓湯,用於治療陽明經和少陰經的濕熱症狀,但其核心是滋陰,而不是單純利水。這兩句話就點明了方子的精髓。因為傷寒在表證時,最忌諱耗損陽氣,而裡虛又怕耗損陰液。陰液的耗損,指的是腎臟精陰和胃部津液的虧損。所以,陰虛的人,不僅大便不宜頻繁,連小便也不宜過度利通。
如果陰虛的人過度使用利水藥物,津液豈不會耗竭嗎?此方中,阿膠滋陰養血,促進新血生成,並清除瘀血,在利腎水的同时,也滋養腎陰;滑石性味甘寒,清熱於胃中,也滋養胃陰;輔以豬苓、茯苓的淡滲作用,既能疏通濕熱,又不至於造成瘀阻,又能滋潤真陰,不至於乾燥,使水源充足,則水流自然也清澈了。反觀太陽經利水用五苓散,是因為太陽經主司寒水,所以要加入桂枝溫陽,這是溫暖腎陽以利水的辦法;而陽明經和少陰經使用豬苓湯,是因為這兩經都與津液密切相關,因此特別選用阿膠、滑石來滋潤,這是滋養無形之陰,以利通有形之水的方法。妙處由此可見一斑。
利水的方法雖同,但寒溫的運用卻大相徑庭,只有明智的人才能理解。
2. 白虎湯
治陽明症,汗出,渴欲飲水,脈洪大浮滑,不惡寒,反惡熱。
石膏(一斤碎綿裹),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服一升,日三服。
柯韻伯曰:邪入陽明,故反惡熱,熱越故汗出,因邪熱爍其精液,故渴欲飲水,邪盛而實,故脈洪大,半猶在經,故兼浮滑,然火炎土燥,終非苦寒之味所能治。經曰:甘先入脾。又曰:以甘瀉之。以是知甘寒之品,乃瀉胃火、生津液之上劑也。
石膏甘寒,寒勝熱,甘入脾,又質剛而主降,備中土生金之體,色白通肺,質重而含脂,具金能生水之用,故以為君;知母氣寒主降,苦以泄肺火,辛以潤腎燥,故為臣;甘草為中宮舟楫,能土中瀉火,寒藥得之緩其寒,使沉降之性,皆得留連於胃;粳米氣味溫和,稟容平之德,作甘稼穡,得二味為佐,陰寒之物,庶無傷損脾胃之慮也。煮湯入胃,輸脾歸肺,水精四布,大煩大渴可除矣。
白虎為西方金神,取以名湯,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矣。更加人參,以補中益氣而生津,協和甘草、粳米之補,承製石膏、知母之寒,瀉火而土不傷,乃操萬全之術者。
白話文:
白虎湯
治療陽明症,症狀包括出汗、口渴想喝水、脈搏洪大浮滑、不畏寒反倒畏熱。
藥方:石膏(一斤,用棉花包裹成碎塊)、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炙烤)、粳米(六合)。
將以上五味藥材,加水一斗(約十公升),煮至米熟,藥湯熬好後,去除藥渣,每次服用一升(約一公升),一天服用三次。
柯韻伯說:邪氣入侵陽明經,所以反而怕熱;熱邪外洩,所以出汗;由於邪熱損傷津液,所以口渴想喝水;邪氣盛而實,所以脈搏洪大;邪氣尚在經脈之中,所以脈象兼見浮滑。然而,這種情況是火熱炎盛,燥熱傷陰,單靠苦寒的藥物無法治癒。經書上說:「甘味先入脾經。」又說:「用甘味瀉火。」由此可知,甘寒藥物是瀉胃火、生津液的上選藥物。
石膏性甘寒,寒能勝熱,甘味入脾,且質地堅硬具有下降的特性,符合中土生金的特性,顏色潔白通達肺經,質地沉重且含油脂,具有金能生水的功效,故為君藥;知母性寒,能下降,苦味能瀉肺火,辛味能潤腎燥,故為臣藥;甘草是中焦的輔助藥物,能瀉中焦之火,緩解寒藥的寒性,使藥物下降的特性得以持久作用於胃部;粳米氣味溫和,性質平和,能滋養脾胃,作為佐藥配合其他二味藥,使陰寒藥物不至於損傷脾胃。將藥湯煮熟後服用,藥力通過胃經輸布到脾經和肺經,津液得以充盈,大熱大渴的症狀就能消除。
白虎代表西方金神,因此用其命名此方,秋季金氣當令,暑熱自然消退。如果再加入人參,能補益中氣,生津止渴,與甘草、粳米相輔相成,又能配合石膏、知母的寒涼之性,瀉火而不傷脾胃,可謂是萬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