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

《古今名醫方論》~ 卷二 (20)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0)

1. 卷三

2. 葛根黃芩黃連湯

治太陽誤下,邪熱入里,脈促,喘而下利。

葛根(半斤),甘草,黃芩(各二兩),黃連(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喻嘉言曰:太陽病原無里症,但當用桂枝解外。若反下之,則邪熱之在太陽者,未入陽明之經,已入陽明之腑,所以其脈促急,其汗外越,其氣上奔則喘,下奔則泄。故舍桂枝而用葛根,以專主陽明之表,加芩、連以清裡熱,則不治喘而喘自止,不治利而利自止。此又太陽兩解表裡變法也。

白話文:

葛根黃芩黃連湯治療太陽經誤用下法導致邪熱入侵裡分,症狀表現為脈搏快速,呼吸困難伴隨腹瀉。

藥方組成:葛根半斤,甘草、黃芩各二兩,黃連三兩。

用法:將以上四味藥材用八升水先煎煮葛根,煎至六升,再加入其他藥材,煎煮至二升,過濾去渣,分次溫服。

名醫喻嘉言說明:太陽病原本沒有裡證,只需用桂枝湯來解表即可。如果錯誤地使用下法,則太陽經的邪熱尚未進入陽明經的經脈,卻已侵入陽明經的腑臟,因此脈搏急促,汗出異常,氣往上衝則呼吸困難,往下衝則腹瀉。所以放棄桂枝湯,改用葛根專主陽明經的表證,再加入黃芩、黃連來清裡熱,這樣不需直接治療呼吸困難和腹瀉,這些症狀自然會消失。這也是太陽病兼顧表裡兩種治法的變化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