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

《古今名醫方論》~ 卷二 (18)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8)

1. 大青龍湯

治頭項強痛,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無少陰症者,用此發汗。若脈浮弱,自汗出者,不可服;服之必厥逆,筋惕肉振也。

白話文:

如果得了項強痛的症狀,並且脈浮緊,發熱惡寒,全身疼痛,沒有發汗卻煩躁,而且沒有少陰症的徵狀,那就可以服用這種藥物讓自己汗出。

如果脈浮弱,自己會發汗,那就不能服用這個藥方;服用了,一定會出現厥逆,讓筋骨抽搐、肌肉震動的症狀。

麻黃(六兩),桂枝(二兩),甘草(二兩),杏仁(四十枚),生薑(三兩),大棗(十枚),石膏(如雞子大一枚)

上七味,水煎服,如麻黃法。

白話文:

麻黃(240克),桂枝(80克),甘草(80克),杏仁(40顆),生薑(120克),大棗(10顆),石膏(雞蛋大小一塊)

柯韻伯曰:此麻黃症之劇者,故於麻黃湯加味以治之也。諸症全是麻黃,而喘與煩躁有別。喘者,是寒鬱其氣,升降不得自如,故多用杏仁之苦以泄氣。煩躁者,是熱傷其氣,無津不能作汗,故特加石膏之甘以生津。然其性沉而大寒,恐內熱頓除,而表邪不解,變為寒中,而協熱下利,故必倍麻黃以發表,又倍甘草以和中,更用薑、棗以調營衛,一汗而表裡雙解,風熱兩除。此清內攘外之功,所以佐麻、桂二方之不及也。

白話文:

柯韻伯說:這個是麻黃症的嚴重情況,所以加入其他藥物,以麻黃湯來治療。所有的症狀都與麻黃相關,但喘促和煩躁不安又有些不同。喘促是寒邪鬱結在氣體中,升降不得順暢,因此多用杏仁的苦性來宣泄氣體。煩躁不安是熱邪損傷氣體,沒有津液就不能出汗,因此特別添加石膏的甘性來生津。但是石膏的性質沉穩而寒涼,怕內熱突然消除,而表邪卻沒有解除,變成寒邪在體內,造成虛熱下利,因此一定要加倍麻黃來發散,再加倍甘草來調和中氣,再用生薑、大棗來調理營衛,一鼓作氣,使表裡同時解除,風熱同時消除。這就是清內攘外的作用,所以能彌補麻黃方和桂枝湯的不足。

少陰亦有發熱、惡寒、無汗、煩躁之症,與大青龍同,但脈不浮,頭不痛為辨,法當溫補。及脈浮弱,自汗出者,是桂枝症,反與麻黃、石膏,則真陽立亡矣。胃氣不至於四肢,故手足厥冷;太陽不周於一身,故筋惕肉瞤,仲景所深戒也。必細審其所不可用,然後不失其所當用耳。

白話文:

少陰症也會有發熱、惡寒、無汗、煩躁的症狀,與大青龍湯證相同,但脈不浮,頭不痛可以區別,治療方法應該是溫補的。如果脈浮弱,自汗出的,是桂枝症,如果誤用麻黃、石膏,那麼真陽就會立刻消失。胃氣不能到達四肢,所以手足厥冷;太陽經的陽氣不能周流全身,所以筋惕肉瞤,這是仲景深以為戒的。一定要仔細辨別不可使用的藥物,然後才能不誤用。

要知麻黃症熱全在表,桂枝症之自汗,大青龍之煩躁,皆兼裡熱,仲景於表劑中便加寒藥以清裡。自汗是煩之兆,躁是煩之徵,汗出則煩得泄,故不躁,宜微寒酸苦之味以和之;汗不出則煩不得泄,故躁,宜大寒堅重之品以清之。芍與膏本是里藥,今人見仲景入表劑中,因疑而畏之,當用不用,以至熱結陽明,而斑黃狂亂紛出矣。

白話文:

要了解麻黃湯症的發熱症狀全部屬於表症。桂枝湯症出現的盜汗,大青龍湯症出現的煩躁不安,都同時伴有裡熱的症狀。仲景在治療表症的藥方中加入寒性藥物來清熱。盜汗是煩躁的先兆,煩躁是煩熱的徵兆。汗液排出,煩躁就可以得到緩解,因此不會出現煩躁不安的症狀。適合使用微寒、酸苦滋味的藥物來調和。汗液無法排出,煩熱無法得到緩解,因此會出現煩躁不安的症狀。適合使用大寒、堅重性質的藥物來清熱。芍藥和甘草原本是治療裡症的藥物。現在的人看到仲景將它們加入治療表症的藥方中,因此產生懷疑和畏懼的心理,不敢使用這些藥物,導致內熱結於陽明經,出現斑疹、黃疸、神志錯亂等症狀。

仲景於太陽經中,即用石膏以清胃火,是預保陽明之先著;加薑、棗以培中氣,又慮夫轉屬太陰。苦心良法,有如此者。

白話文:

仲景在太陽經中,就使用石膏來清除胃中的火氣,這是預先保護陽明的做法;加入薑和棗來培養中氣,又考慮到轉屬太陰的可能。這種苦心良法,有如此周到的安排。

2. 小青龍湯

治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及雜病膚脹水腫症,用此發汗而利水。

白話文:

治療風寒表證未解除,心下有水氣,感到噁心、乾嘔,發燒並咳嗽,或有口渴,或拉肚子,或噎住,或小便不順,小腹脹滿,或喘息的人,以及各種皮膚腫脹、水腫的疾病,可用此方發汗而利水。

桂枝,芍藥,甘草,麻黃,細辛,乾薑(各三兩),半夏,五味子(各半升)

白話文:

桂枝、芍藥、甘草、麻黃、細辛、乾薑(各 150 公克),半夏、五味子(各 250 公釐升)

上八味,先煮麻黃,去沫,納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芫花。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半升。

白話文:

在上面的八味藥中,先煮麻黃,去除泡沫,然後加入其他的藥材,煮到三升,溫熱服用一升。如果口渴,則去除半夏,加入栝蔞根三兩。如果輕微腹瀉,則去除麻黃,加入芫花。如果感到窒息,則去除麻黃,加入附子。如果小便不利,小腹脹滿,則去除麻黃,加入茯苓四兩。如果喘息,則去除麻黃,加入杏仁半升。

柯韻伯曰:寒熱不解而咳,知內有水氣射肺;乾嘔,知水氣未入於胃,而在心下也。心下為火位,水火相射,則水氣變幻不可拘。如下而不上,則或渴、或利;上而不下,則或噎,或喘;留於腸胃,則小便不利,而少腹因滿矣。惟發熱而咳,為定證,故於桂枝方去大棗之泥,加麻黃以開腠理,細辛逐水氣,半夏除嘔,五味、乾薑以除咳。若渴者,是心火盛,故去半夏之燥熱,加栝蔞根以生津。

白話文:

柯韻伯說:寒熱交替不止而咳嗽,可以知道體內有水氣射入了肺;乾嘔,可以知道水氣沒有進入胃裡,而是在心下。心下是火位,水火相交,水氣就會變化無常。水氣往下而不上,就會口渴或腹瀉;水氣往上而不下,就會咽喉阻塞或喘息;水氣留滯在腸胃,小便就不順暢,小腹部也因此脹滿。只有發熱而咳嗽,纔是確診依據,所以方劑中去掉桂枝湯的黏膩大棗,加入麻黃以疏通腠理,細辛驅除水氣,半夏消除嘔吐,五味子和乾薑來解除咳嗽。如果口渴,是心火旺盛,所以去掉半夏的燥熱,加入栝蔞根來生津止渴。

若微利與噎,小便不利與喘者,病機偏於向里,故去麻黃之發表,加附子以除噎,芫花、茯苓以利水,杏仁以定喘耳。兩青龍俱治有表裡證,皆用兩解法,大青龍是裡熱,小青龍是裡寒,故發表之藥相同,而治里之藥則殊也。

白話文:

  1. 若出現輕微的口乾舌燥,小便不利,喘息的症狀,病因偏於內在,因此要去掉麻黃的發散作用,加入附子以消除噎塞,加入芫花、茯苓以利尿,加入杏仁以治療喘息。

  2. 兩張青龍湯都是治療有表證和裡證的方劑,都採用兩解法,大青龍湯治的是裡熱,小青龍湯治的是裡寒,因此發表的藥物相同,而治療裡證的藥物則不同。

此與五苓同為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氣,在五苓治水之蓄而不行,故大利其水,而微發其汗,是水鬱折之也;本方治水之動而不居,故備舉辛溫以散水,並用酸苦以安肺,培其化源也。細譯仲景發表利水諸法,精義入神矣。

白話文:

這個方子與五苓散的作用相似,都是治療表證而水氣不散,但五苓散治療的是水液積蓄而不流通,所以大量利水,並微微發汗,這是使鬱結而折的水行通。而這個方子治療的是水液動蕩而不停留,所以全方都用辛溫藥以發散水氣,並用酸苦藥以安肺,培補肺的化源。細細體會仲景發表利水的各種方法,真是精髓入神啊。

趙以德曰:溢飲之證,《金匱》云當發其汗,小青龍湯治之。蓋水飲溢出於表,營衛盡為之不利,必仿傷寒營衛兩傷之法,發汗以散其水,而後營衛行、經脈通,則四肢之水亦消,必以小青龍為第一義也。

白話文:

趙以德說:水飲氾濫的狀況,根據《金匱要略》所說,應該讓汗發散出來,用小青龍湯來治療。因為水飲從體表溢出,導致營衛虧虛受損,勢必依照傷寒營衛兩傷的治療方法,發汗來散去水飲,之後營衛運行,經脈通暢,四肢的水飲也會消退,所以以小青龍湯為首要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