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醫方論》~ 卷二 (18)
卷二 (18)
1. 大青龍湯
治頭項強痛,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無少陰症者,用此發汗。若脈浮弱,自汗出者,不可服;服之必厥逆,筋惕肉振也。
麻黃(六兩),桂枝(二兩),甘草(二兩),杏仁(四十枚),生薑(三兩),大棗(十枚),石膏(如雞子大一枚)
上七味,水煎服,如麻黃湯法。
柯韻伯曰:此麻黃症之劇者,故於麻黃湯加味以治之也。諸症全是麻黃,而喘與煩躁有別。喘者,是寒鬱其氣,升降不得自如,故多用杏仁之苦以泄氣。煩躁者,是熱傷其氣,無津不能作汗,故特加石膏之甘以生津。然其性沉而大寒,恐內熱頓除,而表邪不解,變為寒中,而協熱下利,故必倍麻黃以發表,又倍甘草以和中,更用薑、棗以調營衛,一汗而表裡雙解,風熱兩除。此清內攘外之功,所以佐麻、桂二方之不及也。
少陰亦有發熱、惡寒、無汗、煩躁之症,與大青龍同,但脈不浮,頭不痛為辨,法當溫補。及脈浮弱,自汗出者,是桂枝症,反與麻黃、石膏,則真陽立亡矣。胃氣不至於四肢,故手足厥冷;太陽不周於一身,故筋惕肉瞤,仲景所深戒也。必細審其所不可用,然後不失其所當用耳。
要知麻黃症熱全在表,桂枝症之自汗,大青龍之煩躁,皆兼裡熱,仲景於表劑中便加寒藥以清裡。自汗是煩之兆,躁是煩之徵,汗出則煩得泄,故不躁,宜微寒酸苦之味以和之;汗不出則煩不得泄,故躁,宜大寒堅重之品以清之。芍與膏本是里藥,今人見仲景入表劑中,因疑而畏之,當用不用,以至熱結陽明,而斑黃狂亂紛出矣。
仲景於太陽經中,即用石膏以清胃火,是預保陽明之先著;加薑、棗以培中氣,又慮夫轉屬太陰。苦心良法,有如此者。
白話文:
大青龍湯
此方用於治療頭項強痛,脈搏浮而有力且緊,發熱惡寒,全身疼痛,不出汗卻感到煩躁,且非少陰症者,藉此發汗。但若脈搏浮弱,且自汗出者,則不可服用,否則會導致手腳冰冷、肌肉抽搐。
藥方組成:麻黃(六兩)、桂枝(二兩)、甘草(二兩)、杏仁(四十枚)、生薑(三兩)、大棗(十枚)、石膏(如雞蛋大小一枚)。
煎服方法:將以上七味藥材用水煎煮,服用方法如同麻黃湯。
柯韻伯認為:此方是麻黃湯的加強版,用於治療麻黃湯所治疾病的嚴重情況。所有症狀都屬於麻黃證,但喘息和煩躁有所不同。喘息是因為寒邪鬱結於氣,導致氣機升降失調,因此多用杏仁的苦味來泄氣。煩躁是因為熱邪傷及氣,津液不足無法出汗,所以特別加入石膏的甘寒之性來生津。然而,石膏性寒力強,擔心內熱驟降而表邪未解,轉變為寒邪內蘊,繼而出現腹瀉,所以必須加倍麻黃以發汗解表,加倍甘草以調和脾胃,再用生薑、大棗來調和營衛之氣,讓汗一出,表裡之邪皆可消除,風熱皆可去除。這是清裡熱、解表邪的妙方,所以比單用麻黃湯或桂枝湯更有效。
少陰病也可能出現發熱、惡寒、無汗、煩躁的症狀,與大青龍湯症狀相似,但少陰病脈象不浮,且不頭痛,以此區分。少陰病的治療方法應溫補。如果脈搏浮弱且自汗,則是桂枝證,若誤用麻黃和石膏,則會傷及陽氣。胃氣不足以達四肢,所以手腳冰冷;太陽經氣不足以周流全身,所以肌肉抽搐,這是張仲景一再告誡的。必須仔細判斷哪些人不適合使用此方,才能避免用錯藥。
要知道,麻黃證的熱邪全在表,桂枝證的自汗,大青龍湯的煩躁,都兼有裡熱,所以張仲景在表證的藥方中加入寒涼藥物來清裡熱。自汗是煩躁的預兆,煩躁是煩躁的明顯表現。汗出則煩躁得以發泄,所以不煩躁;汗不出則煩躁不能發泄,所以煩躁,因此需用寒涼重藥來清熱。石膏原本是治療裡證的藥物,現在許多人看到張仲景將其用於治療表證,便產生懷疑而不敢使用,導致熱邪積聚在陽明經,出現斑疹、黃疸、神志錯亂等症狀。
張仲景在治療太陽經病證時,就用石膏來清胃火,這是預防陽明經病變的先著之舉;加入生薑、大棗來益氣,又考慮到防止轉變為太陰證。這是一番苦心良策。
2. 小青龍湯
治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及雜病膚脹水腫症,用此發汗而利水。
桂枝,芍藥,甘草,麻黃,細辛,乾薑(各三兩),半夏,五味子(各半升)
上八味,先煮麻黃,去沫,納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芫花。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半升。
柯韻伯曰:寒熱不解而咳,知內有水氣射肺;乾嘔,知水氣未入於胃,而在心下也。心下為火位,水火相射,則水氣變幻不可拘。如下而不上,則或渴、或利;上而不下,則或噎,或喘;留於腸胃,則小便不利,而少腹因滿矣。惟發熱而咳,為定證,故於桂枝方去大棗之泥,加麻黃以開腠理,細辛逐水氣,半夏除嘔,五味、乾薑以除咳。若渴者,是心火盛,故去半夏之燥熱,加栝蔞根以生津。
若微利與噎,小便不利與喘者,病機偏於向里,故去麻黃之發表,加附子以除噎,芫花、茯苓以利水,杏仁以定喘耳。兩青龍俱治有表裡證,皆用兩解法,大青龍是裡熱,小青龍是裡寒,故發表之藥相同,而治里之藥則殊也。
此與五苓同為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氣,在五苓治水之蓄而不行,故大利其水,而微發其汗,是水鬱折之也;本方治水之動而不居,故備舉辛溫以散水,並用酸苦以安肺,培其化源也。細譯仲景發表利水諸法,精義入神矣。
趙以德曰:溢飲之證,《金匱》云當發其汗,小青龍湯治之。蓋水飲溢出於表,營衛盡為之不利,必仿傷寒營衛兩傷之法,發汗以散其水,而後營衛行、經脈通,則四肢之水亦消,必以小青龍為第一義也。
白話文:
小青龍湯
此方治療傷寒初期症狀未解,胸腹有水腫脹氣感(心下有水氣),伴隨乾嘔、發熱咳嗽,可能出現口渴、腹瀉、吞咽困難(噎)、小便不利、下腹部脹滿,或呼吸困難(喘)等症狀,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皮膚腫脹水腫。此方透過發汗和利水來治療。
藥方組成:桂枝、芍藥、甘草、麻黃、細辛、乾薑(各三兩),半夏、五味子(各半升)。
用法:先將麻黃煎煮,去除藥渣泡沫,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取三升藥液,溫服一升。若口渴,去掉半夏,加入栝蔞根三兩;若輕微腹瀉,去掉麻黃,加入芫花;若吞咽困難,去掉麻黃,加入附子;若小便不利,下腹部脹滿,去掉麻黃,加入茯苓四兩;若呼吸困難,去掉麻黃,加入杏仁半升。
柯韻伯認為:寒熱交替未愈並伴隨咳嗽,表示體內有水氣侵犯肺部;乾嘔則表示水氣尚未進入胃部,停留在胸腹之間。胸腹(心下)屬火位,水火交戰,水氣變化不定。若水氣向下而不上行,則可能出現口渴或腹瀉;若水氣上行而不下行,則可能出現吞咽困難或呼吸困難;若水氣停留在腸胃,則會導致小便不利,下腹部脹滿。發熱咳嗽是此病的明確症狀,因此本方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去除大棗,增加麻黃以疏通毛孔,細辛去除水氣,半夏止嘔,五味子、乾薑止咳。若口渴,表示心火旺盛,故去除燥熱的半夏,加入滋陰的栝蔞根。
若輕微腹瀉、吞咽困難、小便不利或呼吸困難,病情趨向內臟,因此去除發散的麻黃,加入附子治療吞咽困難,芫花、茯苓利水,杏仁治療呼吸困難。大青龍湯和小青龍湯都治療表裡同病,都採用兩種治療方法,大青龍湯治療裡熱,小青龍湯治療裡寒,因此發散的藥物相同,而治療裡證的藥物則不同。
本方與五苓散都治療表證未解,胸腹水腫脹氣,但五苓散治療的是水液停滯不通,故以利水為主,輕微發汗,屬水液鬱結;本方治療的是水液活動不止,故使用辛溫藥散水,並用酸苦藥安肺,以恢復人體的運化功能。詳細闡釋仲景發表利水的各種方法,其精妙之處令人嘆服。
趙以德認為:溢飲的症狀,《金匱要略》記載應當發汗,小青龍湯可用於治療。因為水液溢出於體表,導致衛氣營血受阻,必須採用治療傷寒營衛同病的方法,發汗以散去水液,然後衛氣營血運行通暢,則四肢水腫也會消退,小青龍湯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