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

《古今名醫方論》~ 卷二 (17)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7)

1. 麻黃湯

太陽風寒在表,頭項強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痛,惡風寒,無汗,胸滿而喘,其脈浮緊,或浮數者,用此發汗。如若脈浮而弱,汗自出,或尺中脈微與遲者,俱不可用。風寒濕成痹,冷風哮,最宜。

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甘草(一兩,炙),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上四味,用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一服汗出,停後服。汗出多者,溫粉撲之,恐汗多亡陽也。

柯韻伯曰:此為開表、逐邪、發汗之峻劑也。麻黃中空外直,宛如毛竅骨節,能驅骨節之風寒,悉從毛竅而出,為衛分發散風寒之第一品。桂枝支條縱橫,宛如經別孫絡,能入心化液,通經絡而出汗,為營分解散風寒之第一品。杏仁為心果,溫能助心散寒,苦能入心下氣,為逐邪定喘之第一品。

甘草甘平,外拒風寒,內和氣血,為安內攘外之第一品。飲入於胃,行氣於玄府,輸精於皮毛,斯毛脈合精,而溱溱汗出,在表之邪,得盡去而不留,痛止,喘平,寒熱頓解,不須啜粥而藉汗於谷也。其不用薑、棗者,以生薑之性橫散於肌,礙麻黃之汛升;大棗之性泥滯於膈,礙杏仁之速降。此欲急於直達,稍緩則不汛,橫散則不峻矣。

然此為純陽之劑,過於發散,如單刀直入之將,用此卻當一戰成功,不去則不戢而召禍,故可一不可再。如汗後不解,便當以桂枝湯代之;若猶流連於皮毛,又有桂麻各半、麻黃一桂枝二之妙用;若陽盛於內而無汗者,又有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此仲景用方之心法也。

白話文:

麻黃湯

太陽表證,頭項、身體、腰部、關節疼痛,怕冷發熱,無汗,胸悶喘息,脈象浮緊或浮數,用此方發汗治療。如果脈象浮而弱,汗水自然流出,或尺脈微弱遲緩,則不可使用。風寒濕邪引起的痺證、冷風哮喘,最適合服用此方。

藥方: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炙甘草(一兩)、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用法:將以上四味藥材,用水九升,先煎煮麻黃,至水量減少二升,去除藥渣上的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煎煮至二升半,過濾去渣,溫服八合(約四百毫升),至微微出汗即可,不必喝粥。服藥後出汗,則停服。若汗出過多,可用溫熱的粉末擦拭身體,以免汗出太多損傷陽氣。

柯韻伯評註:此方是辛溫解表、驅逐邪氣、發汗的峻猛藥方。麻黃中空外直,形似毛孔和骨節,能驅散骨節中的風寒邪氣,使之從毛孔排出,是疏散衛分風寒的第一要藥。桂枝枝條縱橫交錯,形似經絡和分支,能入心化津液,通暢經絡而使汗出,是疏散營分風寒的第一要藥。杏仁是溫性的果實,溫能助心散寒,苦能下降,是驅逐邪氣、平喘的第一要藥。

甘草性味甘平,外可抵禦風寒,內可調和氣血,是內外兼顧的第一要藥。藥物進入胃部,運行於胸腹,輸布精氣於皮毛,於是毛孔與經脈協同作用,汗液便大量排出,表邪得以完全清除,疼痛、喘息皆能消除,寒熱症狀頓時緩解,無需進食粥類,只靠汗液即可恢復元氣。此方不用生薑、大棗,是因為生薑性味辛散,會阻礙麻黃的上升;大棗性味黏膩,會阻礙杏仁的下降。此方旨在快速直達病灶,稍緩則藥效不顯,藥性散漫則藥力不強。

然而,此方藥性偏於溫陽峻烈,發散作用過於強烈,如同猛將單刀直入,用此方必須一次奏效,若不能痊癒,則會造成反效果。因此,只能服用一次,不可多次服用。如果服藥後病情未解,應改用桂枝湯;如果邪氣仍滯留於皮毛,則可選用桂枝與麻黃各半量,或麻黃一兩桂枝二兩的配伍;如果體內陽氣過盛而無汗,則可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這是張仲景用藥的精妙之處。

2. 葛根湯

主治頭項強痛,背亦強,牽引𠘧𠘧然,脈浮,無汗,惡風;並治風寒在表,而自下利。

葛根(二兩),麻黃(三兩),桂枝(二兩),生薑(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一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沫,納諸藥同煎,分溫三服。

柯韻伯曰:此症身不疼,腰不痛,骨節不疼,不惡寒,是骨不受寒矣;頭項強痛,下連於背,牽動不寧,是筋傷於風矣;不喘,不煩躁,不幹嘔,是無內症;無汗而惡風,病只在表;若表病而兼下利,是表實裡虛矣。比麻黃、青龍二症較輕,然𠘧𠘧更甚於項強,而無汗不失為表實,但脈浮不緊,是中於鼓動之陽風,故於桂枝方加麻黃倍葛根以去實,小變麻、桂之法也。

葛根味甘氣涼,能起陰氣而作汗,開腠理而解表,故以為君;寒熱俱輕,桂、芍俱減;麻黃助桂、姜以開表;大棗助甘、芍以調內。故用以治表實,而表邪自解;不必治裡虛,而下利自瘳,與大青龍治表裡俱實者徑庭矣。蓋葛根稟氣輕清,而賦體厚重,輕以去實,重以鎮動,厚以固里,惟表實裡虛者宜之,胃家實者非所宜也。

故仲景於陽明經中不用葛根,東垣定為陽明經藥,易老云未入陽明者不可便服,豈二老未讀仲景書乎?要知葛根、桂枝俱是解肌和里之劑,故有汗無汗,下利不下利俱可用,與麻黃之專於發表者不同耳。

《金匱》治太陽病無汗,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

喻嘉言曰:傷寒項背𠘧𠘧,無汗惡風者,用葛根湯。此症亦用之者,以其邪在太陽、陽明兩經之界,兩經之熱並於胸中,必傷肺金清肅之氣,故水道不行而小便少,津液不布而無汗;陽明之筋內結胃口,外行胸中,過人迎,環口,熱並陽明,斯筋脈牽引,口噤不得語。然剛痙無汗,必從汗解,況濕邪內郁,必以汗出如故而止,故用此湯合解兩經之濕熱,與風寒之表法無害其同也。

白話文:

葛根湯

本方主治頭頸部疼痛僵硬,背部也僵硬,牽引得身體痠痛不已,脈象浮弱,不出汗,怕風;也治療風寒表證兼見腹瀉。

藥方組成:葛根(二兩)、麻黃(三兩)、桂枝(二兩)、生薑(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一兩)、大棗(十二枚)

用法:以上七味藥材,用十升水,先煎煮麻黃、葛根,煎至八升,去渣,再放入其他藥材同煎,分三次溫服。

柯韻伯說:此病症症狀為身體不痛、腰部不痛、關節不痛、不惡寒,表示骨骼不受寒邪侵襲;但頭頸部僵硬疼痛,並延伸至背部,牽動不安,這是筋脈受風邪所傷;沒有喘息、煩躁、乾嘔等症狀,表示沒有內在病症;不出汗卻怕風,病邪僅在肌表;如果表證兼見腹瀉,則為表實裡虛。此方比麻黃湯、青龍湯症狀較輕,但痠痛感比頸項僵硬更為明顯,不出汗則屬於表實,但脈象浮弱不緊,是受到鼓動性陽明風邪侵犯,因此在桂枝湯基礎上加麻黃並倍量葛根以祛除實邪,略微改變麻黃、桂枝用量的方法。

葛根味甘性涼,能提升陰氣而發汗,疏通肌膚腠理而解表,故為君藥;寒熱症狀皆輕,所以桂枝、芍藥用量都減少;麻黃配合桂枝、生薑以開泄表邪;大棗配合甘草、芍藥以調和臟腑。因此,本方用於治療表實證,表邪會自行消散;不必治療裡虛,腹瀉也會自然痊癒,與大青龍湯治療表裡俱實的方劑大不相同。葛根藥性輕清,但藥體厚重,輕清之性用以祛除實邪,厚重之性用以鎮靜躁動,厚重之性用以固護裡氣,只有表實裡虛者適用,胃氣實者不宜使用。

因此,張仲景在治療陽明經病證時不用葛根,李東垣卻將其列為陽明經藥物,易老則認為未入陽明經者不宜服用,難道這兩位醫家都沒讀過張仲景的著作嗎?要知道,葛根、桂枝都是解肌和裡的藥物,無論是否有汗,腹瀉與否皆可使用,與麻黃專門發汗解表不同。

《金匱要略》記載:治療太陽病不出汗,小便反少,氣往上衝胸,口噤不能說話,將要發生筋攣抽搐的症狀。

喻嘉言說:傷寒引起項背痠痛,不出汗卻怕風者,使用葛根湯。此病症也可用本方治療,因為病邪位於太陽、陽明二經交界處,兩經的熱邪都聚集於胸中,必然損傷肺金清肅之氣,因此水道不利而小便減少,津液不能布散而不出汗;陽明經的筋脈內連胃口,外行於胸中,經過人迎穴、環口穴,熱邪聚集於陽明經,因此筋脈牽引,口噤不能說話。然而筋攣抽搐不出汗,必須從發汗來解決,況且濕邪鬱積於內,必須通過汗出才能恢復正常,所以使用本方來同時解除兩經的濕熱,與治療風寒表證的功效並不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