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

《古今名醫方論》~

回本書目錄

1. 越婢加半夏、小青龍加石膏湯

2. 越婢加半夏湯

治咳而上氣,此為肺張,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三兩),大棗(十五枚),甘草(二兩),半夏(半斤)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沫,納藥,取三升,分溫三服。

白話文:

治療咳嗽並氣往上衝,這是肺氣膨脹的症狀,患者呼吸困難,眼睛像要突出一樣,脈搏浮大。

藥方用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三兩、大棗十五枚、甘草二兩、半夏半斤。

將以上六味藥材,加水六升,先煎煮麻黃,去掉浮沫後,再放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煎至三升的量,分三次溫服。

3. 小青龍加石膏湯

治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

麻黃,桂枝,細辛,芍藥,甘草(各三兩),五味子(半斤),乾薑(三兩),半夏(半斤),石膏(三兩)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麻黃去沫,納諸藥,取三升,強人服一升,羸者減之,日三服,小兒服四合。

喻嘉言曰:前一方,麻黃湯中以杏仁易石膏,而加薑、棗,則發散之力微而且緩;後一方中,以證兼煩躁,宜發其汗,麻、桂藥中,加入石膏、芍藥、五味子,其勢下趨,亦不至過汗也。越婢方中有石膏無半夏,小青龍方中有半夏無石膏。觀二方所加之意,全重石膏、半夏二物協力建功。

石膏清熱,藉辛熱亦能豁痰;半夏豁痰,藉辛涼亦能清熱。前麥冬湯方中,下氣止逆,全藉半夏入生津藥中;此二方又藉半夏入清熱藥中。仲景加減成方,無非化裁後學矣。

白話文:

小青龍加石膏湯

治療肺部脹滿咳嗽,並伴隨呼吸急促、煩躁不安,脈搏浮弱,心下有積水症狀。

藥方組成:麻黃、桂枝、細辛、芍藥、甘草(各三兩),五味子(半斤),乾薑(三兩),半夏(半斤),石膏(三兩)

用法用量:以上九味藥材,加水一斗(約十升)煎煮,先煎麻黃去泡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煎至三升,體格強壯者每次服用一升,體弱者酌量減少,一天服用三次;兒童每次服用四合。

方劑解說:之前的麻黃湯,是用杏仁代替石膏,並加入生薑和紅棗,其發散作用較為溫和緩慢;而這個方子,因為症狀包括煩躁,需要發汗,所以在麻黃、桂枝的基礎上,加入石膏、芍藥、五味子,藥效趨於下降,避免汗出過多。越婢湯有石膏但無半夏,小青龍湯有半夏但無石膏。觀察這兩個方子所添加藥物的用意,可知石膏和半夏兩味藥材共同作用,才能達到最佳療效。

石膏能清熱,借助辛熱藥也能化痰;半夏能化痰,借助辛涼藥也能清熱。之前的麥冬湯,治療氣逆,主要依靠半夏與滋陰藥材的配合;而這兩個方子,則依靠半夏與清熱藥材的配合。張仲景加減成方,都是後世醫家根據他的方劑化裁而成的。

4. 桂枝湯

治風寒在表,脈浮弱,自汗出,頭痛發熱,惡風惡寒,鼻鳴乾嘔等症。雜症自汗、盜汗、虛瘧、虛痢最宜。若脈浮緊,汗不出者,禁用。酒客病風寒而汗出者,亦不可與之。

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炙,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服一升,覆令微汗,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服一升,汗出病痊,不必盡劑。服已,更啜稀粥一盞,以助藥力。

柯韻伯曰:此方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陰和陽、解肌發汗、調和營衛之第一方也。凡中風、傷寒、雜症,脈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鹹得而主之,其他但見一二症即是,不必悉具矣。桂枝赤色通心,溫能散寒,甘能益氣生血,辛能發散外邪,內輔君主發陽氣而為汗,故麻、葛、青龍,凡發汗劑咸用之,惟桂枝湯可不用麻黃,而麻黃湯不可無桂枝也。(桂枝義盡。

)本方皆辛甘發散,惟芍藥之酸寒,益陰斂血,內和營氣,故能止汗。先輩言無汗不得用桂枝者,正以中有芍藥,能止汗也。芍藥之功,在於止煩,煩止汗亦止,故反煩、更煩與心悸而煩者咸賴之。若倍加芍藥,即建中之劑,而非復發汗之劑矣。(發芍藥妙義,無人能到。

)是劑也,用桂枝發汗,芍藥止汗,生薑之辛佐桂枝以解肌,大棗之甘佐芍藥以和里;桂、芍之相須,薑、棗之相得,陽表陰里,並行不悖,是剛柔相濟以為和也;甘草甘平,有安內攘外之能,用以調和氣血者,即以調和表裡,且以調和諸藥矣。而精義又在啜稀熱粥以助藥力。

蓋穀氣內充,則邪不復入,而啜粥以繼藥之後,則餘邪不復留,複方之妙用又如此。要知此方專治表虛,能解肌以發營中之汗,而不能開皮毛之竅,以出衛分之邪,故汗不出者是麻黃症,脈浮緊者是麻黃脈,即不得與桂枝湯矣。(此明不用桂枝之故。)然初起無汗,當用麻黃髮汗,如汗解後復煩,即脈浮數者,不得更與麻黃而用桂枝。

如下後脈仍浮,氣上衝與下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皆用此解外,何故?蓋此時表雖不解,腠理已疏,邪不在皮毛而在肌肉,故脈證雖同麻黃,而主治當屬桂枝也。(此明必用桂枝之故。)粗工妄謂桂枝湯專治中風,不治傷寒,使人疑而不用。不知此湯以治自汗、盜汗、虛瘧、虛痢,隨手而愈。

因知仲景方可通治百病。後人遇一症,便集百方以眩人,使人無下手處,豈不陋哉!

白話文:

桂枝湯

此方治療外感風寒,症狀為脈象浮弱,自發汗,頭痛發熱,怕風怕冷,鼻塞流涕,噁心嘔吐等。尤其適合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盜汗、自汗、虛瘧、虛痢等症。但若脈象浮而緊,不出汗者,則不可使用。飲酒之人因風寒而汗出者,也不宜服用。

藥材: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炙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使用方法:將以上五味藥材,用七升水煎煮成三升,服用一升,蓋好被子微微出汗即可,不可汗出如水般流瀉,否則病情不會痊癒。若服用一升後,汗出病情好轉,則不必服用完所有藥劑。服藥後,再喝一碗稀粥,以增強藥效。

柯韻伯評曰:此方為張仲景眾多方劑中最重要者,能滋陰和陽、疏解肌表、調和營衛,是治療風寒的第一方。凡中風、傷寒、其他雜病,脈象浮弱,自汗但表症未解者,皆可服用。即使只出現一兩種症狀,也可用此方,不必所有症狀都齊全。桂枝色赤,通達心臟,溫暖能散寒,甘味能益氣生血,辛味能發散外邪,內在輔助人體陽氣發散而致汗,所以許多發汗藥方都使用麻黃、葛根等藥材,但只有桂枝湯可以不用麻黃,而麻黃湯卻一定需要桂枝。

芍藥性酸寒,能滋陰斂血,內調和營氣,因此能止汗。古人說無汗不能用桂枝,是因為桂枝湯中含有芍藥,能止汗。芍藥的功效在於止煩,煩躁止了,汗也能止,所以治療反覆發作的煩躁、加重煩躁以及心悸伴隨煩躁等症狀,都依靠芍藥。若加倍芍藥的劑量,則變成健脾益胃的藥方,而非發汗藥方了。

此方用桂枝發汗,芍藥止汗;生薑辛辣,輔助桂枝解肌;大棗甘甜,輔助芍藥調和內臟;桂枝與芍藥相輔相成,生薑與大棗相得益彰,陽表陰里,互不違背,剛柔相濟而達到平衡;甘草甘平,能安內攘外,調和氣血,進而調和表裡,也調和諸藥。而此方精妙之處還在於服藥後喝稀粥以增強藥效。

因為穀物之氣充實內臟,邪氣就不會再入侵,服藥後喝粥補充能量,殘餘的邪氣就不會再次滯留。此方專治表虛,能解肌表,發散營氣中的汗,但不能打開皮膚毛孔,排出衛氣中的邪氣,所以不出汗是適合用麻黃的症狀,脈象浮而緊是適合用麻黃的脈象,所以就不能用桂枝湯。但若初期無汗,應先用麻黃發汗,如汗解後又煩躁,脈象浮而數,則不能再用麻黃,而改用桂枝湯。

如果服藥後脈象仍然浮,氣往上衝,腹瀉停止,而身體疼痛不止,也可用此方治療。這是因為此時雖然表症未解,但肌膚腠理已疏鬆,邪氣不在皮膚毛髮而在肌肉之中,所以雖然脈證與麻黃症相似,但治療應當選擇桂枝湯。

一些粗淺的醫者誤以為桂枝湯只治療中風,不治療傷寒,讓人懷疑而不用。殊不知此湯能治療自汗、盜汗、虛瘧、虛痢,療效顯著。

由此可見,張仲景的方劑可以通治百病。後人遇到一種病症,就收集很多藥方來迷惑人,讓人不知從何下手,豈不是太淺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