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

《古今名醫方論》~ 卷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0)

1. 九味羌活湯、活人敗毒散

(合論)

2. 九味羌活湯

九味羌活湯(一名沖和湯),四時發散之通劑(合論一條)

白話文:

羌活: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等功效。

防風:具有祛風散寒、解表透疹等功效。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等功效。

白芷:具有祛風散寒、消腫止痛等功效。

細辛: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等功效。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利水滲濕等功效。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涼血止痢等功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等功效。

生地: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虛等功效。

生薑三片,蔥白三莖,水煎服。

3. 活人敗毒散

羌活獨活前胡柴胡川芎枳殼,白茯苓桔梗人參(各一兩),甘草(五錢)

白話文:

羌活、獨活、前胡、柴胡、川芎、枳殼、白茯苓、桔梗、人參、甘草(各 30 公克),甘草(15 公克)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薑三片,煎七分,溫服,或沸湯點服。

治傷寒,溫疫,風濕,風眩,拘蜷,風痰,頭疼,目眩,四肢痛,憎寒壯熱,項強,睛疼。老人小兒皆可服。煩熱口乾加黃芩

白話文:

治療傷寒、溫疫、風濕、風眩、拘蜷、風痰、頭痛、目眩、四肢疼痛、怕冷和發熱、項強、眼睛疼痛。老人和小孩子都可以服用。如果煩躁發熱、口乾,可以加黃芩。

趙羽皇曰:東南地土卑濕,凡患感冒,輒以傷寒二字混稱。不知傷者正氣傷於中,寒者寒邪客於外,未有外感而內不傷者也。仲景醫門之聖,立法高出千古。其言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以失於固密而然。可見人之傷寒,悉由元氣不固,而膚腠之不密也。

白話文:

趙羽皇說:東南地區土地低窪潮濕,凡是感冒的,常常用傷寒兩個字混稱。不知道傷寒的是正氣在內部受到損傷,感冒的是寒邪在外部侵入,沒有外感而內部不受損傷的。仲景是醫學界的聖人,他制定的治療方法比前人高出許多。他說冬天非常寒冷,一切生物都隱藏起來了,人體也要緊閉汗毛孔,不受到寒冷侵襲,如果觸冒了寒冷,才叫做傷寒,這是因為沒有緊閉汗毛孔才造成的。可見人們傷寒,都是因為元氣不堅固,而皮膚腠理不緊密的緣故。

昔人常言傷寒為汗病,則汗法其首重矣。然汗之發也,其出自陽,其源自陰。故陽氣虛則營衛不和而汗不能作,陰氣弱則津液枯涸而汗不能滋。但攻其外,不顧其內,可乎?表汗無如敗毒散羌活湯,其藥如二活、二胡、芎、蒼、辛、芷,群隊辛溫,非不發散,若無人參、生地之大力者居乎其中,則形氣素虛者必至亡陽,血虛挾熱者必至亡陰,而成痼疾矣。是敗毒散之人參,與沖和湯之生地,人謂其補益之法,我知其托裡之法。

白話文:

古人常說傷寒是汗病,所以發汗法是最重要的。但是,汗的出來,是由於陽氣,而其根源在於陰氣。所以,陽氣虛弱,營衛之氣不和,汗液就不能出來;陰氣虛弱,津液枯竭,汗液就不能滋生。只攻表,不顧裡,可以嗎?發汗的藥物沒有比敗毒散、羌活湯更好的了,它的藥物如黨參、麥冬、柴胡、防風、川芎、蒼朮、辛夷、白芷,都是辛溫之藥,不發散也不行。但是,如果沒有人參、生地的大力藥物在其中,那麼,體質虛弱的人必定會陽氣耗盡,血虛夾熱的人必定會陰氣耗盡,以致於成為痼疾。所以敗毒散中的人參,與沖和湯中的生地,人們認為它是補益的方法,我知道它是託裡的方法。

蓋補中兼發,邪氣不致於流連;發中帶補,真元不至於耗散。此古人制方之妙也。

胡天錫曰:非其時而有其氣,惟氣血兩虛之人受之。寒客營而風客衛,不可用竣劑,故稍從其輕者,此羌活湯、敗毒散所由立也。九味湯主寒邪傷營,故於發表之中,加芎、地引而入血,即藉以調營,用蔥、姜為引,使通體汗出,庶三陽血分之邪,直達而無所滯矣。敗毒散主風邪傷衛,故於發表中,加參、苓、枳、桔引而達衛,以宣通固托,生薑為使,使流連肺部,則上焦氣分之邪不能幹矣。是方亦可用黃芩,以諸藥氣味辛溫,恐其僭亢,一以潤之,一以清之也。

白話文:

胡天錫說:春夏季節傷風,體虛血虛的人更容易患病。風寒邪氣入侵營衛兩部分,不可用過於猛烈的藥物,因此使用一些比較緩和的藥物。羌活湯和敗毒散就是這種情況下產生的。九味湯主要是治療寒邪傷營,所以在發汗的藥物中加入了川芎和生地,引導這些藥物進入血中。藉此調整營氣,同時用蔥和姜作為引導藥物,讓全身出汗,使三陽血分中的邪氣能夠直接排出,不會滯留在體內。敗毒散主要是治療風邪傷衛,所以在發汗的藥物中加入了人參、茯苓、枳實、橘皮,引導藥物到達衛氣層,促進氣機通暢,鞏固正氣,抵禦外邪。生薑作為引導藥物,使藥物流連於肺部,使上焦氣分中的邪氣無法為害。這個方子也可以使用黃芩,因為其他藥物都是辛溫的,擔心藥性過於強烈,所以用黃芩的潤澤和清熱來調節。